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兰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记本(一):读七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0:07 | 只看该作者
4、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昭昧詹言》:起二句,先以山川将长安宫阙大势定其方位,此亦擒题之命脉法也。譬如画大轴画,先界轮廓,又如弈棋,先布势子,以后乃好依其间架而次第为之。三四贴题中“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五六贴“春望”,贴“雨中”。收“奉和应制”字。通篇只一,还题完密,而兴象高华,称台阁体。
一二从外景写“望”字,三四阁道中写“望”字,五六方切雨中望,末又回护作结,章法密致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0:17 | 只看该作者
5、敕赐百官樱桃
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赋写樱桃本身难以出新,王维选择从其他角度赋诗:展现赐桃之事,以突出皇帝恩典为重点。
    颔联出句“才是寝园春荐后”,写出皇帝不忘先祖之恩义;对句“非关御苑鸟衔残”,写出皇帝重视群臣、厚待群臣的恩义。第三联具体描写群臣受赐樱桃之景,却没有直接写赐物:“归鞍竟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然而读者在阅读时,却自然而然地将樱桃联想到“青丝笼”“赤玉盘”中,果实鲜美,器物别致,令人垂涎。尾联“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写到了一个细致有趣的小细节:膳食官员为赐物樱桃配备了甘蔗汁以解除“内热”,在一首感谢皇恩的官场诗作中,在凸显宫中行事之周到的诗句中,写出了生活情趣。正因“情趣”之妙,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樱桃诗中的佳作。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敕赐樱桃诗,妙在第一句全不提起樱桃,只奋大笔先书曰“芙蓉阙下会千官”。“笔墨所争其微,而立言所关其大”。三四两使樱桃事,最精切。然妙实在写出一片敬爱其臣之盛,正不徒以精切为能也。五写先受赐者,六写后受赐者,不谓连百官之“百”字。末又意外再写君恩无穷,又如逐员逐员宣谕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起句敕赐之由,三四见敬礼臣下,结见君恩无已。词气雍和,浅深合度,与少陵《野人送朱樱》诗,均为三唐绝唱。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即一赐樱桃,写得君恩深厚无已,是大家(首句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0 10:43 编辑

野人送朱樱(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野人送朱樱》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攀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回忆,抒写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感慨。全诗章法奇警,格力矫健,寄意深远。
    明·王嗣奭《杜臆》:公一见朱樱,遂想到在省中拜赐之时,故“也自红”、“愁仍破”、“讶许同”,俱唤起“忆昨”二句,而归宿于“金盘玉箸无消息”。通篇血脉融一片,公之律诗大都如此。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⑴通篇诗眼在“也自”、“忆昨”、“此日”六字。古人所用意者如此,不必以一、二尖新之字为眼。“也自红”三字已包尽后叫句。此一篇之骨。绝唱不在此句(指“万颗匀圆”句)
    此诗之妙有三:一在章法倒装,不肯平铺直叙;一在前半俱对赐樱桃着笔,不肯呆写题面;一在后节大开大合,不肯为律所缚:此皆律诗出奇制胜之处,学者宜细心体会也。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野人送朱樱》,此小题也,前半细则极其工细,后发大议论则极其壮阔,实为后来各名家高曾规矩。而后半妙处即在首句“也自”二字根出,所谓诗律也。
    章法倒装,今昔对比手法。第二联,描写所咏之物。王维诗只以青丝笼,赤玉盘衬写,没有对“物”的描写。王、李诗,颂皇恩,忧时乱,是其立意所在,借“物”兴怀,故而,所咏之物非主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0 11:20 编辑

6、酬郭给事(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酬郭给事》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此诗颂扬了郭给事,也表达了诗人想辞官隐居的思想。
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0 11:20 | 只看该作者
7、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笺释》:第二承烟火也。三四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五言看破荣枯,六言甘于清虚。
这首诗描写诗人幽雅闲淡的禅寂生活,交织着乡村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首联写田家生活,人物活动。颔联写自然景色,诗人静观所得。第三联诗人活动。第四联借典抒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4:28 编辑

8.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麟。


首联:桃源,虚。柳市,实(写地点)
二联:用典、写访+不遇
三联:写景,上句山,下句水.前虚后实,写绝风尘
四联:第七句转,写隐论。第八句承多岁月、写绝风尘。以物衬写人,写人。
提示:注重首联了词语,在后文中对应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20:23 | 只看该作者
9.出塞作(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此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7:43 | 只看该作者
10、寄綦毋三(李颀)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
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南川稉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姚曰:“往复顿挫,章法殊妙。”方曰:“起二句叙事已顿挫入妙,三四复绕回首句,更加顿挫。第四句含蓄不说出更妙。五六大断离开,遥接第二句,七八又从题后绕出。大约有往必收,无垂不缩,句句接,句句断,一气旋转而仍千回百折,所以谓之往复顿挫也。此为正宗。若杜公、山谷,四句兀傲一气浩然者,亦当以此法求之。”

令公香亦作“令君香”。即荀令香。荀彧在汉曾守尚书令,称荀令君。相传曾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故称“令公香”。后多以指高雅人士的风采。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遥闻侍中珮,暗识令君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2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7:59 | 只看该作者
11、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0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3 14:04 编辑

1、用倒戟而入的笔法
2、“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三四句送别之情。“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3、“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六句之向晚砧多,承五句关城寒近而来。
4、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五六句渐次到京。
5、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6、“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7、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

关城树色催寒近,九月寒砧催木叶,写法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3 11:14 编辑

12送李迴(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方曰:“先点出司农本事,以下乃有根。”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方曰:“司农。”方曰:“骊山。”
千岩曙色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方曰:“诏幸写得兴会声色俱壮。”
不睹声名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姚曰:“声名属李,收前四句。文物属乘舆临幸,收后二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3 14:02 编辑

13.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名家点评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句宕开,有万钧之势,纪昀: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许印芳: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古诗体、以古笔为律诗。无名氏(乙):前六句神兴溢涌,结二语蕴含无穷,千秋第一绝唱。赵熙:此诗万难嗣响,其妙则殷璠所谓“神来,气来,情来”者也。
·高棅《批点唐诗正声》:气格音调,千载独步
·李攀龙《唐诗广选》:李宾之曰:崔颢此诗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叙楼名之由何等流利鲜活?后四句寓感慨之思何等清迥凄怆?盖黄鹤无返期,白云空在望,睹江树洲草,自不能不触目生愁。赋景摅情,不假斧凿痕,所以成千古脍炙。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周敬曰:通篇琉越,煞处悲壮,奇妙天成
·许学夷《诗源辨体》:崔《黄鹤》、《雁门》,读之有金石宫商之声,盖晚年作也。
·邢昉《唐风定》本歌行体也,作律更入神境云卿《古意》犹涉锻炼,此最高矣。
·吴逸一《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吊古伤今,意到笔到之作。
·王夫之《唐诗评选》: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竟从怀古起,是题楼诗,非登楼。一结自不如《凤凰台》,以意多碍气也。
·黄白山《增订唐诗摘钞》:前半一气直走,竟不作对,律之变体。五六“州”一类,“草”“树”一类,上下互换成对(犄角对)。前半即吊古之意,凭空而下“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即从“白云”“悠悠”生出。结从“汉阳树”、“鹦鹉洲”生出“乡关”,见作者身分;点破“江上”,指明其地;又以“烟波”唤起“愁”字,以“愁”字绾上前半。前半四句笔矫,中二句气和,结又健举,横插“烟波”二字点睛。雄浑傲岸,全以气胜,直如《国策》文字,而其法又极细密。
·盛传敏《碛砂唐诗》:今细求之一气浑成,律中带古自不必言。即“晴川”二句,清迥绝伦,他再有作,皆不过眼前景矣。而且痕迹俱消,所以独步千古乎?
·沈德潜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吴烶《唐诗选胜直解》:此体全是赋体,前四句因登楼而生感。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渺茫无际,高唱入云,太白尚心折,何况余子?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此诗向推绝唱,而未言其故,读者欲索其佳处而无从。评此诗者,谓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崔诗诚足当之,然读者仍未喻其妙也。余谓其佳处有二:七律能一气旋转者,五律已难,七律尤难,大历以后,能手无多。崔诗飘然不群,若仙人行空,趾不履地,足以抗衡李、杜,其佳处在格高而意超也。黄鹤楼与岳阳楼并踞江湖之胜,杜少陵、孟襄阳登岳阳楼诗,皆就江湖壮阔发押。黄鹤楼当江汉之交,水天浩荡,登临者每易从此着想,设崔亦专咏江景,未必能出杜、孟范围,而崔独从“黄鹤楼”三字着想首二句点明题字,言鹤去楼空,乍观之,若平直铺叙,其意若谓仙人跨鹤,事属虚无,不欲质言之。故三句紧接黄鹤已去,本无重来之望,犹《长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见也。楼以仙得名,仙去楼空,余者唯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耳。谓其望云思仙固可,谓其因仙不可知,而对此苍茫,百端交集,尤觉有无穷之感,不仅切定“黄鹤楼”三字着笔,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通篇以虚处既已说尽,五六句自当实写楼中所见而以恋阙怀乡之意总结全篇。犹岳阳楼二诗,前半首皆实写,后半首皆虚写,虚实相生,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6 09:48 编辑

14、行经华阴(崔颢)
岧峣太华咸京,天外三峰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秦关,驿路西汉畤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是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畤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古人论诗有“眼前景”与“意中景”之分,前者着眼客观景物的撷取,后者则偏执诗人胸襟的外溢。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
“武帝祠”和“仙人掌”已为结处“学长生”的发问作了奠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6 1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6 10:26 编辑

15、望蓟门(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名家点评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调高语壮,“生”“动”“连”“拥”四字犯。
明代郝敬《批选唐诗》:此等诗全不著事理,直以声华胜,近体多类此。
明代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善状物色,清兴洒然。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此因临边而有志于立功也。次联语顿挫又雄壮。
明代许学夷《诗源辨体》:“燕台一去”一篇,实为于鳞诸子鼻祖。
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调高语壮,是盛唐最上格。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起寓讥边将,便有耻为碌碌尸素之想。中四句极状边庭之景。未以班超、终军自许,树勋报国之志挺然。蒋一梅曰:气象朗开。结壮。薛蕙曰:铺叙得体,词意正大。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整峻高亮。睥睨王、李。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已是异样神彩,乃读末句,又见特添“少小”二字,便觉神彩再加十倍。
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气象自佳,而中四句太相似。
清代胡以梅《唐诗贯珠笺释》:通首有气色,是盛唐格调。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亦是盛唐正声。气格雄浑,以为盛唐正声洵然。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法亦紧严。中四句法稍同,亦是小疵。通首雄丽,读之生人壮心。
清代范大士《历代诗发》:高响不浮。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悲壮称题(“万里”一联下)。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格调高秀,自不待言。“生”“动”“侵”“拥”,皆炼第五字。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开口先补出“燕台”二字,此身便有着落。“客心惊”,一“惊”字包得下文七句之义;而“汉将营”三字,又七句中之提纲也。
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调高气厚,为七言律正始之音,惜不多见。
清代孙洙《唐诗三百首》:字字是“望”,非泛咏蓟门也。
清代佚名《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黄钟大吕,音响铿锵。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六句写蓟城之险,而以首句一“望”字包之,收托意,有澄清之志。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
清代潘德舆评点《唐贤三昧集》:通体遒俊。三四尤得穷边陈垒情色。
清代胡本渊《唐诗近体》:“望”字空洞。
清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前六句皆写边隅景象,盖自恨来此穷裔,故云“客心惊”也,而末句乃掉转,意思故佳。
客心惊,领起后三句,所见所听。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注意句式。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前一句人事,攻。后一句地形,守。
前六句侧重写景,含人事,尾联用典,言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20:16 | 只看该作者
16.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刘云:怨甚(“汉文有道”二句下)。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初读之似海语,不知其最确切也,谊《鵩(读浮,类似猫头鹰)赋》云:“四月孟夏,庚子日斜,野鸟入室,主人将去。”“日斜”、“人去”,即用谊语,略无痕迹。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哀怨之甚,《鵩赋》中语,自然妙合。周珽曰:以风雅之神,行感忾之思,正如《鵩鸟》一赋,直欲悲吊千古。吴山民云;三、四无限凄伤,一结黯然。
明代邢昉《唐风定》:深悲极怨,乃复妍秀温和,妙绝千古。
清代胡以梅《唐诗贯珠》:松秀轻圆,中唐风致。
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黄生曰:后四句语语打到自家身上,怜贾正所以自怜也。三、四“人去”、“日斜”,皆《鵩赋》中字,妙在用事无痕。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笔法顿挫,言外有无穷感慨,不愧中唐高调。
清代乔亿《大历诗略》:极沉挚以澹缓出之,结乃深悲而反咎之也。读此诗须得其言外自伤意,苟非迁客,何以低回如此?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怨语难工,难在澹宕婉深耳。“秋草”、“湘水”二语,尤当隽绝千古。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
清代梅成栋《精选七律耐吟集》:“一唱三叹息,慷慨有余哀”,此种是也。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首二句叙贾谊宅,三四“过”字,五六入议,收以自己托意,亦全是言外有作诗人在,过宅人在。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汉文有道”一联可谓工矣。上联“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疑为空写,不知“人去”句即用《鵩赋》“主人将去”,“日斜”句即用“庚子日斜”。可悟运典之妙,水中着盐,如是如是。
清代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运典无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20:21 | 只看该作者
首联,此,贾谊宅。悲,全诗基调。
颔联,过,景,叙事。化用贾谊文章。描写手法。
颈联,议论。写贾谊,暗含自己。
尾联,以自己托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0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08:32 编辑

17、登馀干古县城(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全景,孤,古,言高言荒凉。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城,城内,物是人非。承次句。局部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望,城外,承首联。开阔
飞鸟不知陵谷变,朝来暮去弋阳溪 。收于一点“飞鸟”,聚焦

首句破“城”字,而以“上与白云齐”五字为象,则不枯矣;次句上四字“古”字,下三字“余下”。三、四赋古城,而以“秋草”、“夜乌”为象,则不枯矣。五、六“登”字中所望意。收句“占”字、“馀干”字,切实沉着而入妙矣,以情有余、味不尽,所谓“兴在象外”也。言外句句有登城人在,句句有作诗人在,所以称为怍者,是谓魂魄停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0:28 编辑

18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刘长卿)
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景,人物
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写李相公,义,忠
渔阳老将多回席,鲁国诸生半在门。其他人衬写
白马翩翩春草细,郊原西去猎平原。人物活动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三元。平仄规范,对仗工稳。首联歌颂李忠臣的治军有方。出句倒装,实际意思是“吹角不闻建牙喧,因为平仄关系而倒装。出句说节度使李忠臣军令严明,对句解释原因,因为李忠臣三十岁就当上了一方统帅,很有才干,部属对他很敬仰,这是军令严明的人心因素。颔联展开说李忠臣的义气和忠诚。出句说,为了抚恤为国捐躯的部下,把自己家的钱财都拿来给大家分了;对句说,只留下武器和忠勇来保卫和平,报答皇帝的重用。这是理想的将军形象。果能如此,则不愁天下不安定。这两句如果用来歌颂郭子仪,也许差不多,但用来歌颂了李忠臣,实在是枉费心机了。颈联写李忠臣的威望,那些资深的老将们都对他敬畏有加,天下的进士几乎一半都在李忠臣的手下,是夸张。刘文房是用内心的理想在期待一方统帅的影响力。尾联不闲,是说李忠臣平时加强军事训练,在春秋季节率队打猎,演练军队作战能力。全诗通篇贯穿了一个可以保卫国家安定的将帅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3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0:38 编辑

19、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菊花,扣九日。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起联见题,次联写景,中联叙事,末联寓意。格法严正,风调高古,兴象玲珑,悉备此作。昔人取七言律压卷者,或以沈佺期《独不见》,或出崔颢《黄鹤楼》,然沈中二联语意微重,崔起四句非律诗正格,必求尽善,恐无过此篇也。一气舒卷,毫无痕迹。
首联言事登台,颔联写登高所望,颈联抒发历史感慨,尾联言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主题
236

2810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59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3:43 编辑

20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整体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全诗八句五十六字,既发思古之幽情,复写江山之壮观,最后又以咏叹政治愤懑作结。历史、自然、社会,俱是宏观,而又不失其真切。气势恢宏,情韵悠远,诚登高揽胜之杰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首联咏身之所在的凤凰台,写凤凰台传说。
颔联环顾台之所在的金陵城,承接“凤去台空”,历史人文
颈联放眼城外的江天,写景
结联遥望西北天际。空间,由近及远。“不见长江”暗扣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3 21:46 , Processed in 0.1062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