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兰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记本(一):读七律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1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4:54 编辑

名家点评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过起二语已尽之矣。下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也。五、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也。登台而望,所感深矣。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王元美曰:《凤凰台》效颦崔颢,可厌。次联亦非作手。律无全盛者,惟得此篇及“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两结耳。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一气嘘成,但二联仍不及崔。
明代王世懋《艺圃撷余》: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勍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三、四熟滑庸俗,全不似青莲笔气。五、六住句,然音节不合。结亦浅簿。 《黄鹤》第四句方成调,《凤凰》第二句即成调;不有后句,二诗首唱皆浅稚语耳。调当让崔,格则逊李。颢虽高出,不免四句已尽,后半首别是一律,前半则古绝也。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高迥遒亮,自是名篇。评:起联有意摹崔、敛四为二,繁简并佳。三、四登临感兴。五、六就台上所见,衬起末联“不见”、眼前指点,一往情深。江上烟波,长安云日,境地各别,寄托自殊。
清代纪晓岚《瀛奎律髓刊误》:冯班:登凤凰台便知此句之妙,今人但登清凉台,故多不然此联也(“三山半落”二句下)。又云:穷敌矣,不如崔自然。极拟矣,然气力相敌,非床上安床也。次联定过崔语,纪昀:原是登凤凰台,不是咏凤凰台,首二句只算引起。虚谷此评,以凤凰台为正文,谬矣。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陆贻典:起二句即崔颢《黄鹤楼》四句意也,太白缩为二句,更觉雄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19 14:52 编辑

杜甫七律39首
姚鼐曰:"杜公七律含天地之元气,包古今之正变,不可以律缚,亦不可以盛唐限者。"方曰:"杜子美如太史公文,以疏气为主,雄奇飞动,纵恣壮浪,凌跨古今,包举天地。"吴曰:"七律以老杜为祖,极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妙,惊天拔地,可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继者,亘古绝今,一人而已。以前作者虽高华朗润,要未能抟抗自如,无足追配杜公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18:32 | 只看该作者
21.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清·卢世潅《杜诗胥钞余论》:“如中二联,清空一气,万转千回,纯是泪点,都无墨痕。诗至此,直可使署日霜飞,午时鬼泣,在七言律中尤难。”

首联,写郑虔为人
颔联同情
颈联承接“严谴”,自己未来得及送别
尾联承接“垂死”,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4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20:15 | 只看该作者
22.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杜甫)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首二叙景,三四陪郑,五六自叙,七八勉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23曲江二首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就极见伤春之情,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 自然之春去,到世事之衰落。
前两联写落花及赏花人心情。一片,万点,欲尽,层层递进。人的情绪也由“愁人”到“伤多”。蒋弱六云:“只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第三联,感衰兴亡之感。安史之乱后,无复向时之盛。
第四联,须行乐,由前面的景色得出结论。仇曰:公殆将解职而有慨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3 1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23 14:50 编辑

24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首联,承上首“须行乐”。第二联,酒债承首联,第四句启第四联。
第三联,景
第四联,风光承第三联,并回扣第四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2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3-10-29 20:53 编辑

25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上四九日饮庄,五六庄前之景,七八九日之感。赵大纲曰:羞将短发,未免老去伤情。笑倩傍人,仍见兴来雅致。二句分承,却取孟嘉事而翻用之。千涧汇流,两峰遥峙,此壮观之足以发兴者。但思山水无恙,而人事难知,故又细看茱萸,仍与老去悲秋相应。朱瀚曰:通篇不离悲秋叹老,尽欢至醉特寄托耳。公曾授率府参军,用孟嘉事恰好。
杨万里曰:唐七言律,句句字字皆奇。如杜《九日》诗,绝少。首联对起,方说悲忽说欢,顷刻变化。颔联,将一事翻腾作二句。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为风流,最得翻案妙法。人至颈联,笔力多衰,复能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结联,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陈后山云:颔联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故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9 20:56 | 只看该作者
26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一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其二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点评鉴赏
播报
编辑
《瀛奎律髓》:
此二诗乾元元年虎戍作于华州为句功时。凡老杜七目律诗,无有能及之者;而冬至四诗、检唐宋他集殆遍,亦无复有加于此矣。
《唐诗镜》:
结极跌宕之妙。
《杜臆》:
“麒麟”联写天子御朝光景甚妙。乘舆曾经播越,故“玉几”著“由来”字,有欣幸意。“朱衣”谓院中故人,着“只在”字,若妒之,实谑之也。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此种皆有意推崇,不为定论。何义门:“去年”、“今日”重言之,用《三百篇》体于律诗中。
《西河诗话》:
少陵《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诗,通体用追忆语,故虽“麒麟不动”、“孔雀徐开”,极其铺排,而前后点清,纯以踱实为蹈虚之法。起句所云“忆昨逍遥”、“去年今日”皆是也。特少陵生平最不善作殿阁诗,凡退朝诸作,如“户外昭容”、“天门日射”等,皆以偏侧拈起,失浑破之法。盖唐人应制多用七律,一如应试六韵,极重起句,必如题而起,名为破题。而少陵不耐,遂致轶步。故其和贾至《早朝》一诗,世谓远逊于王、岑二作。虽少陵身份从不以此定优劣,然其说则不可不晓耳。
《读杜心解》:
此首清响坚光,凿与前首迥别。上四,追写贺节朝仪,只用“忆昨”提起,终不夹入伤心软语。五、六,承上启下,笔法带侧。谓“龙颜”俨居天上,本难近瞻;而宫班故在殿中,向曾接武,兹也顿成今营矣。赵大纲平看,便不活。
《杜诗镜铨》:
“由来”“只在”四字,含许多怅望意,不胜君门万里之感。蒋弱六云:两作俱首尾呼应,另为一格。前首怅怀,次首追溯;前首全用虚笔,次首全用实笔。结处一愁将来,一愁当下:亦相表里。
《闻鹤轩初盛唐评选读本》:
陈德公曰:中联纯用坚致笔写事。三、四苍亮,五、六弥峭,全以骨行,便入“诸将”、“咏怀”笔节。评:前六皆从“忆昨”字内,淋漓极写,一往情深。只末二着“此日”,掉转法,最开拓。盖时当寂寥,追溯盛隆,无限黯然,不言以表。
《唐七律选》:
追忆告语如诉,且于叙事摅意中不废壮浪跳掷之气。
《昭昧詹言》:
追忆伤感。此诗以“忆昨”二字为章法骨子。先君云:“仪物如故,欲见无由,‘由来’‘只在’,想之之词。”收大断,又结穴,与《秋兴·蓬莱》篇同。
《唐宋诗举要》:
吴曰:全是想像之间,故特见敏妙(“忆昨逍遥”六句下)。张曰:末句言其在华州之寂寞也。吴曰:折笔峭劲,绝大神力。《秋兴》八首全用此法。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4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5-14 06:30 编辑

27.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南山老师赏析: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此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诗中的待客描写,诗人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杜甫七律一般分為五個時期,安史之亂前5首,安史之亂後到入蜀前24首、蜀中時期50首、夔州時期62首、荊襄時期10首。
这首客至就是写于蜀中时期的,另外还有卜居、江村、南邻、堂成、狂夫、野老、客至、进艇、野人送朱樱等等。由于环境相对安定,杜甫的心情也明显好转,所以这一时期的七律比以前写的更加丰富多彩,运用自如,特别是对蜀中的景物风情,在诗中多有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0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3: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9 13:35 编辑

春归(郑孝胥)
正是春归却送归,斜街长日见花飞。
茶能破睡人终倦,诗与排愁事已微。
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
昨宵索共红裙醉,酒泪无端欲满衣。


【题解】

诗作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郑孝胥时年三十岁。郑孝胥于1882年(光绪八年)以乡试第一名中举。1885年(光绪十一年)赴天津投李鸿章幕,随办洋务。1889年(光绪十五年)2月25日由福州北上进京,欲考取内阁中书。3月8日入都,19日移寓王仁堪宅,即下斜街。考试终在4月15日。此前之4月5日,郑孝胥自王宅搬小寓,以便考试。此诗仍云下斜街,当在考前所作。具体日期,日记不载此诗,故不详。郑孝胥《海藏楼诗集》结集时未载少时所作诗,此为诗集第一首诗。

【注】
(1)斜街,时郑寓北京宣武门下斜街王仁堪宅。
(2)诗与句,写诗排解愁闷,是没什么大事、要紧的事可作。
(3)不官,未作官。宁,岂。道,学问、修行。此句自唐李颀《送刘十》“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化出。
(4)负气,抱负意气,不肯屈居人下。《晋书·苻坚载记上》:“特进樊世,氐豪也,有大勋于苻氏,负气倨傲。”唐韦应物《赠旧识》诗:“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

【附】
一、此诗咏春归,龚鹏程所解甚为允当:“海藏尽删少作,而以《春归》为开卷第一首。古之伤春,自以义山为著;然海藏伤春,未必即与义山同。且其伤春每云惘惘,如……(举句略)等皆是。而此类篇什,又皆集中于前七卷,卷八以后仅两见,故此当为海藏壮岁时一特殊心境,所谓‘三十不官宁有道,一生负气恐全非’(《春归》)也。惧年华遽去,功名不就,虽曾宦于龙州、武汉,而‘少年心未尽,怅惘若有失’、‘沈思旋自哂,世味孰可悦?冰天雪窖中,何事忘余热!’名心萦怀,积为内热,乃有此伤春意识耳。……古今伤春诗之别调也。”(龚鹏程《晚清诗话》)

二、此诗中的五六句可为郑一生性格的写照,也为人所注意。负气作何解?时人多有议论。陈弢庵云:“太夷功名之士,仪、衍之流,一生为英气所误。”(见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

三、郑孝胥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乞罢归江南,当时孟森在其幕府,即指此诗的五六句问之曰:“今日之求去不得,与十余年前未出山时,语气相较何如?”郑则谓,“出处之故,情随境变,不可执着;独有负气,始终不改”。龚鹏程据此言评论说:“可谓深于知己。……负气之害,何尝不知?惜内热不止,遂自负‘客怀漫比官为业,物望谁云国有人’(《移居绵侠营》),而至‘名山谁信堪终隐’(《登摄山最高峰》)矣。”(同上。)

四、当代人也有学此二句者。陆维钊《庄徽室诗》有句云“四十无闻真老大,一生厌酒欠风流”、“三十无名真老大,一生负气习屠沽”、“四十称翁嫌媚老,一生为客类迁棋”、“四十无名真老大,一家为客阅星霜”。模仿不厌其繁,亦见郑孝胥此二句句法为人真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13 14:51 编辑

转自网络


杜甫《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一首。有人认为“明妃”和“分明”的“明”字重复,所以“明妃”当作“昭君”,这样改确实好。七律只有五十六个字,重字应当避免,除非是刻意的重字,例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前者表现一种大气包举的粗犷风格,后者是顶针格,音调流美。此诗的两“明”字则是瑕疵。

诗题是“咏怀古迹”,首联点题。第一个字便有讲究,袁枚说“群”不能作“千”,否则就“不入调”。他是从音调上说。从文字来说,作“千”就和第七句的“千载”重了。我以为还可以从第三个方面说。“千山万壑”这样的四字成语一般应该避免,因为七律字数有限,四字成语浪费了作者的独创空间。古诗则不必如此,杜甫有一首古诗,“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千秋万古”就是成语。改“千”为“群”,显作者独创之功,且“千”和“万”对得太呆板,作“群”则错落有致。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陈宝琛有一首名作,“那知绿怨红啼景,便在莺歌燕舞场。”“绿怨红啼”“莺歌燕舞”都是很俗气的成语,这一联却甚妙。以俗为雅,是大诗人显本事的手段。

颔联叙王昭君事,简洁有力,句子和对仗也漂亮。这一联是标准的“流水对”,两句一气贯注,可作一句读。诗不是历史,在叙事的时候要注重辞彩。

颈联也写到史事,字里行间可见昭君绝世之姿。“春风”“夜月”两词从侧面写其风采,十分雅洁。

尾联写昭君生平悲怨,议论平实。杜诗不做翻案文章,不标新奇之论。宋代的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有《明妃曲》,欧阳修从汉帝不识宫中的昭君,拓开一层说“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王安石则做翻案文章,说昭君“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我认为欧作更好一些,但也生硬,不脱文章家喜欢立论的习气。诗可以有议论,但要避免简单化。杜甫不在议论上求新立异,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诗的重点。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这是李商隐的名作。首联的“高”和“百尺”意思重复,如上所述,七律字数有限,要避免重字,也要避免重意。次联引贾谊、王粲为例;引古为例有个好处是“不粘不脱”,可以说是咏古,也可以说是喻己,比如“贾生年少”可以是自喻,“虚垂涕”也可以是作者对贾生的评价,认为他不必为世事痛哭,从而显出作者越世高迈的气概。颈联是名联,全篇因此振拔。这样凝练的句子把七律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末联点明题旨,却是败笔。纪晓岚说:“使老杜为之,末二句必另有道理也。”纪的眼光很高,评价李诗贬多誉少,颇能切中要害。李商隐的诗中间二联对仗都很好,足与杜甫争雄,像这首诗的颈联,雄浑高朗,不及老杜处则往往在结尾。此诗前面已表现了宏阔的眼界胸襟,末联突然说自己志向高远,不屑与小人争利,小人所争者只是“腐鼠”,恰恰说明他还是介怀的,这样反而把本来很高的境界拉低了。古人提倡“温柔敦厚”,有人片面地理解为不做激烈之诗。其实激烈不激烈,并非第一义,重要的是得体不得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13 14:44 编辑

安定城楼⑴
迢递高城百尺楼⑵,绿杨枝外尽汀洲⑶。
贾生年少虚垂涕⑷,王粲春来更远游⑸。
永忆江湖归白发⑹,欲回天地入扁舟⑺。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⑻。
注释:
⑴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的治所。
⑵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
⑶枝外:一作“枝上”。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写登楼所见。
⑷贾生:指西汉人贾谊。此处作者用以自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三十三岁。
⑸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李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⑹永忆:时常向往。江湖归白发:年老时归隐。
⑺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李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⑻鹓(yuān)雏: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李商隐以庄子和鹓雏自比,说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禄之辈,但谗佞之徒却以小人之心度之。

1、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2、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因《治安策》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之语,故谓“虚垂涕”;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这是第一层。
3、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负。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的志趣,便成为争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就不会有欲回天地的宏愿。在这里,这个“永”字下得很好,这个字,有力地表达作者毕生的抱负。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清代查慎行谓“王半山(安石)最赏此联,细味之,大有杜意”(《查初白十二种诗评》)。从诗的表达形式着眼,锤字坚实,结响凝固,工力固颇近杜诗;而更为关键的,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这与杜甫的胸襟怀抱,极为相似,因为王安石也从这两句诗中照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击节称赏。这是第二层。
4、七、八句借庄子寓言表示自己敝履功名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测。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次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尽调侃奚落的能事。据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作者应博学宏词试被摈,是由于牛党的打击,诚如是,这时句诗乃是有的放矢的。这是第三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4:47 | 只看该作者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诗名《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荆南“:【荆南地区,辖荆(湖北荆州)、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剑州“:【以今四川省“剑阁县”为主体,盛时包括今梓潼县、江油市东部等部分,以境内的剑阁(即当时的剑阁道)而得名,州治位于“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

     老杜准备离开川蜀,回“洛阳”老家了。按他的计划,先坐船“即出巴峡穿巫峡”,过了巫峡,就进入“荆南”的地界了。所以他这里是“将赴荆南”,写下这封诗信,告别“李剑州”(坐镇剑州的李刺史)。好,来看原诗: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字词典故  “使君”:【汉代称呼太守为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李剑州”是“剑州刺史”,所以杜甫称他“使君“)】“高义”:【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驱”:【奔,赶马。】“寥落”:【冷落,寂寞。】

赏析  杜甫说,李使君,您的高尚品德赶得上古今之人,而今却被冷落三年,寂寞地在此坐镇剑州。

     杜甫所在的“梓州”就在“剑州”旁边,除了一般资料上认为的,老杜前一年有去拜访过“李剑州”外,我想“李剑州”应该是对老杜有过多方的帮助,所以老杜准备回故乡了,特地写信向“李剑州”辞行。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字词典故  “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舒人,西汉循吏。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但见”:【只见。】

赏析  杜甫说,人们只看见您像“文翁”一样,能做到移风易俗,哪里知道您也像李广一般战功赫赫,却没有被封侯。


    “李广”没被封侯很正常,因为他不是皇亲国戚嘛。“卫青”,“霍去病”,那可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和外甥。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字词典故  “ 滟滪“:【滟滪滩,在四川奉节东五公里瞿塘峡口,那是一个非常险要的地方。】“沧浪”:【我们在杜甫的《狂夫》里也读到了“百花潭水即沧浪”,“沧浪”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原意有故乡之水,安身立命之水的意思,后来。也有归隐之水的意思。在这里,杜甫是要回故乡了,使用沧浪之水,似乎兼而有之前面列举的各种意思。】“天”:【应该是天际。】

赏析  杜甫说,我要回故乡去了,如今的我已是双鬓如蓬草,却还要路经那凶险的“滟滪滩”。在进入天际的沧浪中,有一叶垂钓的小舟,那就是我归乡的飘摇。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字词典故  “仲宣楼”:【“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建安七子)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楼”。】

赏析  杜甫说,使君您又是戎马一生的人,我们要再相逢就更不知道何日了?再见了,我的朋友!春风已经在催促我上路,我不禁回首眺望那归乡路上的“仲宣楼”。


    老杜为什么提“仲宣楼”呢?因为它在“襄阳”。而老杜的计划就是“便下襄阳向洛阳”。另外,“王粲”在《登楼赋》中写道:“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怀念故土之心,并不会因为贫穷或者富贵而有所改变。所以“仲宣楼”的用意,主要是“襄阳”和思乡,并不是有些解释说的,是什么他们约定相见的地方。另外,“戎马”是针对“李剑州”的生涯,而不是指时局,这一点很多解释也都有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3 1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0 10:54 编辑

转自网络



宋是七律的黄金时代。我以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者是苏轼、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陆游和金人元好问。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东坡和他弟弟苏辙的诗。和诗不仅要遵守原诗的韵脚,其他方面也要照应原作。首联的“应似飞鸿踏雪泥”,原作是“共道长途怕雪泥”,严格来说和作的韵脚不能用原作的词,东坡沿用“雪泥”一词,不足为法。该诗前四句劈空而至,极为超卓。“飞鸿踏雪”的比喻很简单,不过是说行踪无常,但胜在喻境之美,令人起空茫之思。颔联并非对仗,却有对仗的意味,黄庭坚有一首有名的七律,颔联是“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也不是对仗而有对仗之意。我们知道陈寅恪曾经推许苏东坡的“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东坡同时代的诗僧惠洪也说他的“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是“对甚的而字不露”(对得非常妥帖,但不显露)。这样精于对偶的大诗家,偶然不遵常格,得其意而忘其形,便能写出特别挥洒的句子。诗的后半段乏善可陈。这是东坡七律常见的缺点,有卓越的想法,语言也很流畅,全篇却欠设计和锤炼,不耐讽咏。我们往往敬佩他的聪明,却很少被他打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0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9 13:36 编辑

九日独登清凉山(己丑) 清末 · 郑孝胥
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
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
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
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5 16:20 | 只看该作者
(1)“科头”二句:光着头,径直登上山顶翠微亭,吴地的群山向我展示一色青青。科头:束发而不上冠。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翠微亭:在清凉山顶,始建于南宋淳佑年间,为名将韩世忠所建。
(2)“新霁”二句:雨刚停,乌云远去,江边幽暗,早上山峰浪腥味传遍了石头城。
石头:南京古又称石头城。
吴甸:吴地,泛指今江浙一带。
据郑孝胥日记,此年南京重阳前三日夜即雨,连续二日,至重阳早晨始晴,故三句云“新霁”。因连日雨,河水没堤,且“东北风甚峭”,故四句有浪打晓峰、石城风腥之描绘。
(3)“忍饥”二句:东方朔忍饥挨饿不是真隐市朝,梁鸿避世外地,本是皇帝客星。
忍饥方朔:汉东方朔曾答汉武帝问,称饥;《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非真隐:《史记》载,人言东方朔狂,东方朔回答:“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避地梁鸿:梁鸿,东汉贤士,终身不仕,隐居霸陵山中,见《后汉书·梁鸿传》。
客星:古时对新出现的星的统称,又常用来指有非常之才的人;《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复引光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我耳!’”此上二句,以梁鸿与东方朔自况。
(4)“意气”二句:连年来一腔意气,已渐消磨尽,又有什么事,要登高扣问苍宆?
登高:此诗写于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时重阳节有登高习俗。
叩苍冥:叩问苍天。唐卢仝《蜻蜓歌》:“吾若有羽翼,则上叩天关。”
末二句,似有灰颓意——多年来的意气风发,已是丧失殆尽,登高哪还有什么期望叩问苍天?实则还是有所期待。所以五六句说,东方朔不是真隐居,梁鸿倒是隐居了。——到底是学东方朔,还是学梁鸿呢?郑孝胥有些犹豫,庞石帚说此诗:“能状难言之景。”(《养晴室遗集》)实应为“难言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9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19 13:27 编辑

东坡生日集翁铁梅斋中

江上残年我又归,高斋雪后正添衣(1)。
终知此老堂堂在,觉虚名种种非(2)。
酒半题诗忘客去,香中读画爱梅肥(3)。
聚山楼外山能识,只欠相携看夕晖(4)。

【笺说】
郑孝胥在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由福州北上南京,大约在南京居住近五个月。年底的十二月十九日正值东坡生日(苏轼生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十九日。),诸友汇聚翁铁梅斋中,郑孝胥有此作记述聚会情况。(郑孝胥现存日记此年缺失,具体情况不详。)
翁铁梅,翁长森,字铁梅,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著名藏书家,曾官云和知县。庞石帚称此诗有:“迈往之气。”(《养晴室遗集》)
郑孝胥对东坡生日情有独钟。其从祖郑世恭非常喜欢林则徐所作《东坡生日》诗,此时郑孝胥另一诗云:“门中从祖虞臣老,最叹东坡生日诗。欲得旧闻无白发,诸孙牢落涕空垂。”

(1)“江上”二句:南京的江上,岁末我又回来了,雪后的高楼,正要为保暖而添加衣裳。
江上:指今南京的长江。
又归:郑孝胥1889年在南京,此年末又回来。
(2)“终知”二句:从来知道此老是堂堂正正离开人世,留下的人格光彩,令人觉得种种虚名,毫无意义。
终知:始终知道。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堂堂:堂堂正正,正大磊落。宋王迈《闻倪正甫尚书台评》:“人从捷径博公侯,一老堂堂去不留。”
(3)“酒半”二句:酒半为他题诗,忘记了送客归去,梅花香中欣赏画卷,爱那画的梅子肥。
题诗:当是为翁铁梅出示的画卷题诗,参之下句的“读画”和“梅肥”等,当是一幅画梅的画。
忘客去:形容自己题诗诗的专注,忘记了送客离去。
(4)“聚山”二句:还能认得聚山楼外的那山峰,只是拖欠了一次携手看落照夕晖的机会。
聚山:或为南京聚宝山,在今南京玄武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0 10:13 编辑

东坡生日集翁铁梅斋中(郑孝胥)
江上残年我又归,高斋雪后正添衣。
终知此老堂堂在,剩觉虚名种种非。
酒半题诗忘客去,香中读画爱梅肥。
聚山楼外山能识,只欠相携看夕晖。

简析:
诗人在年底从福州到南京,走水路,所以说“江上残年”。诗人与友人相聚于翁铁梅斋中,首联破题,交待时间、地点、事件,叙事。
意脉:残年是年底,腊月有雪,“残年”“雪后”呼应。并与第六句“梅”暗合。高斋,高雅的书斋,启中二联。接下来这两联都与“高斋”相关。
第二联,赞美高斋主人的品格,议论。“此老”,双关。可以理解为翁铁梅,也可以理解为东坡。
第三联,高斋里的活动:题诗赏画。此联写诗人本人,题诗忘记了其他客人的离去,写其投入;赏梅花画,写其怡悦。第六句“香中读画爱梅肥”,赏画中梅,似乎能闻到花的香味,由实入虚,句法特别。
写诗,赏画,皆表现了书斋之高雅,赞室赞人赞己。下字:爱梅肥,“肥”用的特别。“梅”,表达了一种品格,与前文“残年”“雪后”呼应,也合书斋主人的名字,应是诗人有意为之。
第四联,山通常与隐居关联 ,山能识,看夕晖,自含深意。设想以后与友人相携看夕晖,绾合宾主,收束全文。
此诗以聚会的书斋为场地,延伸其前(从江上归来),畅想其后(相携看山夕阳),中间二联写书斋的主人和聚会。文势四平八稳,并无太多波澜起伏。主要表达一种闲适的意趣和境界。风格趋于田园风,和他其他作品的愤青或者忧国忧民有强烈情感的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5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芷 于 2024-3-20 10:33 编辑

八月二十八日夜坐时将出都
宵凉百念集孤灯,暗雨鸣廊睡未能(1)。
生计坐怜秋一叶,归程冥想浪千层(2)。
寒心国事浑难料,堆眼官资信可憎(3)。
此去梦中应不忘,顺承门内近觚棱(4)。


【笺说】
如诗题中所记,光绪十六年(1890)八月二十八日(10月11日),郑孝胥辞官学教职,“拟将南旋”,回故乡福州。此日夜,官学同事陈笙陔曾来交谈,郑孝胥作此诗。
郑孝胥辞去官学教习之职,当是不愿沉浮下僚,并不是不想入官场,这在后四句中尤为突出地表达出来。
庞石帚云:“情韵佳绝。”(《养晴室遗集》)
(1)“宵凉”二句:夜间孤灯下,百念丛集于心,暗夜雨打屋廊,睡也难入梦。
鸣廊:此指雨声从廊外传来。苏轼《西江月》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2)“生计”二句:正可怜自己的生涯犹如秋天一片树叶,暗想回乡的旅程,波浪千层。
坐怜:正怜。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坐,犹正也,适也。”并云,“坐逢,犹云正值或适值也”,“坐见,犹云适见也”。
秋一叶:一片秋叶,前人多用以形容客居他乡之心。隋唐孔绍安《落叶》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3)“寒心”二句:国事已令人感到寒心,全难预料将来的发展,满眼都是按资排辈来安排官位,令人厌憎。
官资,此指官吏的资历职位。唐罗隐《投寄韦右丞》:“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4)“此去”二句:此次回到故乡去,梦中应不能忘记住在顺城门内,靠近皇家宫廷。
顺承门,北京顺承门。为元朝所建,明改称宣武门;时郑孝胥所住下斜街在此附近。
觚棱,宫阙转角处的瓦脊,其瓦脊成方角菱弧之形;此处借指宫阙。
末句可见仍是心恋魏阙。
魏阙(魏闕)  
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主题
238

2841

帖子

6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1418
经验
609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3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3
6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0:55 | 只看该作者
转:

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这是一首拗体诗。圆熟流畅的句子像甜食,难免吃腻,黄庭坚的诗就是消食的苦茶。熟悉格律的读者看这首诗,时时感觉苦涩不畅,因为每一句的格律都被刻意拗折,读起来诘屈聱牙,但相比圆润之句容易滑过不留痕迹,这样生满棱角的诗作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首联是“深结屋”而非“结深屋”,将“深”字做动词“结”的状语,比名词“屋”的定语显得更有力。山谷诗的美妙如同枯劲的书法,将所有丰腴的部分剔除,骨力毕露。第二句化用了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之二“何处老翁来赋诗”。有趣的是,杜甫这首诗也是拗体七律。中间二联,“坐久”“到迟”,都与俗世的纷扰忙碌形成对比;“与世隔”“无人知”,尽见其萧瑟寂寥的会心之处。尾联的“蜂房”句很有名,这一比喻也呈现一种漠然的美感。末句的“茶”“藤”,都是体现枯淡之趣的名物。我们可以看到,全诗的所有描写、甚至用典都和文体的拗折契合。因为浑化,所以读来纯粹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18 04:24 , Processed in 0.1107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