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殿试第四题(论文)评审专贴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主题
535

6146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8005
经验
53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3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各位评审老师直接在本贴下跟贴评审,总共16份考卷,各位老师发评审贴时请标明考卷号。

殿试评委:
寒天、羲皇里人、横云、7荤8素、长弓、塞上上城、月鸣泉、苍狼书生

评审规则:
本题40分为满分,24分为及格分,论为以切题、文辞精炼、举例有代表性、见解精辟、有涵盖力为佳。
  
评审程序:
每位评审对每号卷的每题分别打分,并给出简短评语,结束后由专人核对、统计分数。

评审截止日:2012年2月28日


试题: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卷内容: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
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 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主题
535

6146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8005
经验
53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10:18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评:个人认为“有我之境”并不一定要在联中点明“我”,凡是把“我”之所观所感融入文中,即是“有我之境”,故第一例所举有失误,其他论述清楚,文中第三段所论颇为认同,整体可观,30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语精辟,举例有代表性,文无赘述,阐述平实易懂,34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评:文中所提““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之观点颇为认同,前面对“意境”的解释似乎多余,整体不错,32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评:赘述太多,没有明确观点,23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评:论述虽有条理,然观点不够明确,举例不够代表性,其实“有我”与“无我”在联中是能分得清的。29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评:语言流畅,论述有条理,然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观点,举例欠佳,29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评:论述清楚有条理,论点不够全面,举例也不够代表性,29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评:论述生动有情,不空泛,观点明确,中心突出,“心是水、我非鱼”之举例作为无我境之论例,个人觉得欠妥,33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评:开篇即引人入胜,触发思考,后以清晰的论述,典型的举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体还是很有说服力,33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
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评:文章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论据也有力,只略显头重尾轻,总结稍弱,30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评:开篇虽突兀,然举例、分析皆充实、有力,总体不错,30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评:开篇一段似多余,文中从广泛与严格两个意义上的分别论述,反而影响主题和观点的统一性,觉得论述不够清楚、观点左右摇摆,28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评:文章层次感强,论述清楚,观点明确,论据有力,后面总结也不错,33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评:论述清楚,观点明确,对有我境与无我境的理解较深入,举例有代表性,整体不错,31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 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评:前面观点明确,论据有力,对有我境与无我境在文学意义上的价值论述有新意,后面重心有些偏离,总体不错,31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评:观点显含糊,举例不够代表性,文中有些论点不统一,27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21 小时
主题
118

3777

帖子

9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一介樵夫

Rank: 9

UID
17224
经验
7735 点
威望
99 点
在线时间
24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12
3
发表于 2012-2-28 00:09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脉络清楚,对“有我”“无我”表述亦基本清楚,但是对“有我”“无我”理解有所偏差。28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论述清晰,中心基本明确,论据得当,亦稍有自身观点。32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脉络清楚,中心基本明确,对“有我”的论述比较准确,对“无我”的论述稍欠准确。30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作者只是引述了一下王国维的观点,并站在反对的立场上叙述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但并未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可惜。另文中缺乏议论的中心和论据。27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此文论述的脉络清楚,中心基本得当,但是对“有我”“无我”的理解比较模糊,所列举的例子不具有代表性,并稍有偏差。28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中心基本明确,思路清晰,亦稍有自身观点。32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稍有条理,只“有我”“无我”的理解稍有偏差。28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中心明确,条理清晰,举例得当,稍缺自身观点。34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中心明确,论述基本得当,亦稍有自身观点。32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基本清楚,稍缺自身观点。31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基本清楚,亦稍有自身观点。第三例对有我的分析稍显牵强。29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中心明确,论述得当,有自身观点。34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清楚,稍有自身观点。31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基本清楚,稍有自身观点。30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和“无我境”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中心显散乱,条理欠清晰,理解稍有偏差,但稍有自身观点。27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中心基本明确,论述亦有条理,用指数来表达“有我”“无我”的度,角度倒是比较新鲜,但对“有我”“无我”的理解稍有偏差。29分
君子坦荡荡说见利忘义就不见义忘利,敢重色轻友就不重友轻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23 小时
主题
221

7984

帖子

8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副站长

Rank: 9

UID
4407
经验
18647 点
威望
2222 点
在线时间
41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6
4
发表于 2012-2-28 11:24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30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32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31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33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30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29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32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31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34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29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31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32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30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31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 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32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何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31分
为有劳神之命,长怀斩鬼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990 小时
主题
114

3039

帖子

2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6952
经验
83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9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
5
发表于 2012-2-29 07:34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简评:观点表达明确,语句优美,条理清楚,有一定的表现力。字数稍多32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简评:表达不错,直论主题,论点论据充分。32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简评:表达不错,直论主题,论点论据充分。字数多了。29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简评:敢于挑战权威,勇气可嘉,总体表达不错,但观点可能略有偏颇。字数好像也多了。28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简评:字数倒是不超,只是带着分不清的情绪,偏偏要去分清,当然分不太清了。论据也略显弱。如:欲引用辛弃疾的作品,又搁下了。第三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之说也很新颖,可惜也没有例证。语言可精减。29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简评:语言较精炼,干净,但论点前后变化,使论证混乱。举例的代表性不够。28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简评:语言流畅优美,对例联解析生动。论点描述不够清晰,未能用自己的语言定义和区别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引用的例子对论证来说,不够典型。29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简评:论点明确,语言简练,论述到位。举例与论点契合,且论据丰富,解析生动准确。35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简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得力。第一段略显冗余,论点抛出曲折。可再精炼。解析例联时用词生动,神采顿生。32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简评:全文结构结实,层次清晰。但论点描述不足,略显含糊。例二对联的解析单薄,略显游离于论点之外。用语亦平实,不出色。30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简评:边议论边抛出论点,倒也很独特。对三个例子的论述,得出三种情形,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较得力。语言生动性略不足。31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简评:本文视角宽阔,纳入内容丰富,是其优点。但语言精炼不足,对例子分析粗糙。第一部分中第3小部分,对论证主题意义不大。例子少,论据不充分。29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简评:开篇用问句打开思考的大门,结构较独特。但第二段引用王国维语言过多,未及时抛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进入论述,略显累赘。第三段及以后论述较得力,观点明确,扣题紧。31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简评:论点明确,描述到位,语言清新流畅优美。惜乎例子仅两副,论据力度略欠缺。且结处突兀,有言犹未尽之憾。30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简评:除末段外论述扣题较紧,语言流畅,观点新颖别致。唯叙述偏多,若再加几个例证,就更有力度了。用语简练不够。末段结得多余,且在文章结束时仍抛出问题,冲乱了主题。30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何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简评:论证与论点不符,特别末段写“通情”,跑题太远。论据较充分,但没有分析和论述与没有论据无二。多处语言不通顺。28分。
http://blog.sina.com.cn/luanxian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6
发表于 2012-3-12 20:4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还没有评完,我来催催各位评委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7
发表于 2012-3-12 20:4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还没有评完,我来催催各位评委的,:)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主题
535

6146

帖子

7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8005
经验
53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0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937 小时
主题
346

6353

帖子

10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975
经验
1313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9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3-10
9
发表于 2012-3-26 15: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在没时间细看,不愿意敷衍,只好缺席了。
请关注湖北省楹联学会官方公众号【荆楚联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71 小时
主题
389

4937

帖子

9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8974
经验
14235 点
威望
10 点
在线时间
55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22
10
发表于 2012-3-27 18:56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28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30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32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26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30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32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28分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33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32分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30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30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28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30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31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31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何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3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主题
304

6835

帖子

19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5212
经验
85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7
11
发表于 2012-3-27 23:11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31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33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32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27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28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27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30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34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33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28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32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30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30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31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31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何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29分
寒时自诩梅花瘦
天下居然知己多
----石桥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50 小时
主题
157

3141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1502
经验
210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7
12
发表于 2012-4-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简评:语言流畅,观点明朗,但举证的论据不够说服力。25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对“有我”“无我”理解比较透彻,条理清晰,论据准确。37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中心基本明确,但对“有我”“无我”的理解略向偏激。28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不切题,作者把重点放在评论王国维之上。20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概念模糊,逻辑略乱。25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论点明确,但条理不明,衔接不畅。28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基本能围绕论点进行阐述,但概念比较模糊,理解有误。29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论据正确,特别是“无我”之论述,但欠文学气质和个人主见。30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概念和论据正确,但个人观点笼统。34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
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中心思想基本明确,举例得当,但文不畅顺是主要缺陷,比如在“有我”和“无我”之间的转接,个人见解也不够。34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仅仅是分析“有我”“无我”的实例。27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概念比较清晰,中心明确,观点比较客观。36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概念清晰,而论述的层次规划不理想,不应该交错进行。30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个人的观点明确,但对概念理解还有偏差。32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 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观点不切题,中心不明确。24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也许这不叫论文,无法置评。20分
姑且咬牙,文河墨海横心过;
何劳动气,神马浮云冷眼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主题
177

4090

帖子

2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10705
经验
605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9
13
发表于 2012-4-18 18:18 | 只看该作者
1号卷
1号卷

二、论文:乱弹名胜联“有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见“有我”与“无我”的区别并不是作品中是否有人物或人物意志在场,如前人题大明湖历下亭:
胜景画图开,忆杜老当年,豪气纵横倾北海;
酒痕襟袖满,自杭州至此,风光明媚似西湖。
初看此联,“胜景”、“风光”等都是客观事物,联中没有点明“我”的存在,但从“忆老杜”当年、“自杭州至此”等地方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人物存在的影子,但它却是一副“无我之境”的联,“胜景画图开”是一个特定的自然形象,在这个前提下,引发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但接下来的“豪气纵横倾北海”到底是想到当年古人的豪气倾了北海还是想到古人使“我”的豪气倾了北海?在这里,“我”即是“老杜”,“老杜”也即是“我”,“我”是一物,“老杜”是另一物,也许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吧!
从王国维在论述这两种境界时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激烈而明显的,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直舒胸臆,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而“无我之境”所表达的情感是宁静、淡泊而隐籍的,作者的感情蕴含在意象中,需要读者去探寻、体会,从而达到共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南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它本身是不会“悠然”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事物上的结果。所以这两种境界都可以说是“以我观物”从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只不过“无我之境”里的“我”已经和“物”融为一体罢了。
正如王国维所说,境界有大小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把感情寄托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它们没有优劣之别。对联虽然是一种实用文体,但同样不能排除她的文学性质,只能说“有我之境”有利于直接抒发、宣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张龄题台北指南宫吕仙庙:
骑鹤定重来,与君纵目穷沧海;
登楼如更醉,寄我归心过洞庭。
作者是湖南人居住在台北,一句“寄我归心过洞庭”把浓烈而沉痛的乡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忍读之,这样的联因为个人感情外露,自然不适合悬挂在名胜景观上;而“无我之境”因为情感表达相较之下比较隐晦、舒缓宁静,大多是以状物的形式表现,从而适合作为实用联来悬挂、推广,如网络联家一散人题南京梅花山:
有客往来三径雪;
看花开谢六朝春。
此联乍看之下不过一个简单的写景联而已,但若仔细品味琢磨,你便会体会良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其人事又岂止于风景?读此联,六朝的人事喜悲都会走进读者心中。至于在名胜联的创作中该如何把握、取舍,那就要看你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的需求了。


评:写联其实不可能“无我”,只是相对而言。凡能无我,其主旨乃是创作思维上的开拓,不局限于眼前的人或事,便能使文字纵横,有空间感。31分。
   

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的“境界说”认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还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所有诗联中的意境,都是作者由心发出来的,而“有我境”与“无我境”只是指作者在诗联中所表现的主观情绪状态,也就是心与物的对应情感。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也外乎不了这一概念。
例:黄鹤楼中有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全联似是直接从崔灏《黄鹤楼》、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中信手拈来,但笔者却如独立楼中,赏景怀古:观白云,思黄鹤;把金樽,赏芳草;听玉笛,咏梅花……人在境中,境在心中,情由境发,情景交融。此联应是“有我境”之佳作也。
而同为黄鹤楼联:
楼峙蛇山,借三楚雄风,锁一江烟雨;
云横汉水,托五湖明月,照万顷波涛。
上下联以叠景推出:楼、山、风、雨,云、水、月、涛。尤三楚雄风、五湖明月,一江烟雨、万顷波涛——如一幅大气磅礴的长长画卷,在你的眼前展开,虽少了许多咏叹,但觉胸中风起云涌,海阔天空……此当是“无我境”之佳作。
由上看来:有我境,在于以吾之心舒发景物之态;无我境,则以景物之态感众人之心。所不同的一个是主动展示出自己的感受,另一个是把物景更好地展示出来,让不同的人去自己感受。故本人认为:在创作某风景名胜联时,不应以“有我境”或“无我境”先为定格,也非唯“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而是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如果用心去感知风景的特点,用心去体会历史的厚重,当历史的底蕴与心灵的碰撞爆发出火花,眼前的物景也就会活起来,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成功的联作。
至于“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大概触景生情是人之本能,以已之欲先入为主也是本能吧!而“无我境”似更难把握,佳作亦更难罢了。
当否?姑且论之!

评:取决于景对心灵的撞击,这点很重要。36分

3号卷


4、论名胜楹联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诗歌文字创作与欣赏的一个重要观点。
说起“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境就是意境。“意境”就是在文字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和诗句把读者引入设置好的“布局”里,从而感受到作者给读者带来的“惊喜”的境地。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的、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有我之境”,是指当时作者的心情比较激动,把心情都加注到景物上,你悲则花同悲,你喜则花亦喜,一抹斜阳可“断肠人在天涯”,亦可“半江萧瑟半江红”。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诗词中常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例: 杭州于忠肃公祠一联: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个痛,冤,怒卷,心伤,就是作者悲愤难忍的心情倾诉在眼前的情景中,借景抒情,把感受都刻画表达出来了。
“无我之境”,常是触景生情的,就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比较平静,没什么大的激动,王国维大师称这样的心境为“物”。凭直觉去感受外物,他称之为“以物观物”。这种感情是被外物引起的,于是他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同样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只是相比‘有我’更超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常有悠然逸态。
例: 明徐渭题杭州凤凰山楼一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这个就是作者触景生情的,因为登楼纵目,八百里风景如画的湖山和杭州城明灯似火的繁华景象,都尽收眼底,作者如实表达白天和晚上的观感,抒情状景,“我”这个人物在此时不是那么主导,但联境又轻轻松松自然而然的跃然眼前。
当然,在真正的文字中,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只能相对而言。究其实质,没有哪一首诗词是真正的“无我”,人有“感时花溅泪”的伤怀,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然。并非所有诗词都只为抒发一己情怀,它可以状物可以寄托理想。个人认为所谓的“无我之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就“无我”,只是那个主观的“我”没有表达得那么主导明显,色彩不如那些情景交融的诗词那么浓烈罢了。
所谓的“有我无我”,只能相对而言。文字诗词联中是没有“真空无人区”的,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作者感情存在,须知每一个诗词对联文字里的景物,都是经过作者过滤与选择了的,都是经过作者重新组合了的,所谓的“以心造境”,其意如此。造出的境中,作者的主观明显或者不明显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表达出真正的意思,有我无我都是为了使文字作品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感受而灵活选用。


评:认识颇为客观、全面,35分。

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
求适当扣分]
本人不爱读书,面对“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这个考题,我只能临时抱百度,恶补这方面的常识。
在中国近代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主要是以中国传统诗论方法为刀,以西方新的哲学理论为刃,以五代以下数十词人的词作为解剖对象,品定高下,评点得失。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既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但是,《人间词话》一书写作主题游离,观点较为隐密,“境界”说框架并不严格,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这在给我们还原他的真实想法时增加了困难,难免众人在理解上会有大小的差异和误解。
究竟什么是“境界”?《人间词话》通篇全是围绕“境界”而展开,围绕着“境界”成篇,可是,王国维却有意无意间,并没有对“境界”一词下个完整的定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给出了很多我国诗词评判史上没有过的新标注和新概念。但却没有给予具体的定义性的文字加以评述,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加以证明。在谈及境界说的具体种类和分辨和标准的时候,王国维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连王国维自己都含糊其辞的东西,别人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王国维乃国学大家,其见解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学问之进步,并不能因其乃大师而茕茕而不敢言,亦不能不屑于小处入手,而应博学慎思,不惧权威,大胆论证,细心揣摩,不放过最细微之处。这样,我国学学问之精进,才真正有希望。“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理解这一句时,其实并没有丢失作者的情感表达,只是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了“我”的形象,物我合一。王国维所列举的“无我境”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实很明显是有“我”的,但这里的“我”是自然的我,不是情感的“我”,这里有着欲望和超然的根本区别。王国维这里说的“以物观物”的看法,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他把“我”的概念换成了“物”,所以,他自己也说“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物我合一而已。而有我境中,则是非常明确的要“物”“我”分离,并且用“我”的“色彩”去描绘“物”,“物”既要是眼中的东西,又要融入“色彩”中,进行“物我合一”,既是“物我分离”又要“物我合一”。说来说去,一桶浆糊。王国维的这种境界,我达不到,因此,也无法用它来赏析名胜联。


评:论述相对浅显,24分。



5号卷


二、论文
浅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阐述,各人的理解也多有不同。有人认为,“有我之境”是“以情观物”,“无我之境”是“情以物兴”、“心随物以宛转”;也有人认为,前者主体的心境是“主观”的,后者主体的心境是“客观”的。众说不一,观点不同。
而我对于他所说的两种境界没有太大异议。但对于古今文字篇章,当如何作出两种境界的界定,如何区分是“有我”与“无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对应“有我”与“无我”,应当先看看是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有人。到底是由人及物还是托物言陈。我认为“有我”境界当是直抒胸襟,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辛弃疾,我认为他词中那种铁马金戈、沙场纵横的气势应是属于“有我”。
在北京温泉镇有一处滦州起义纪念园,门额两柱上是由冯玉祥将军题写的楹联“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 以此谨为纪念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的烈士们。联中有景、有情、有人亦有物,可说是由物生情,由人及我。但终究抒发的是冯玉祥将军作为生者的“我” 对于逝者(死难烈士)的那种哀思、敬仰和怀念的心情。
此外还有一种“有我”,就是睹外物而伤我情,悲者居多。前几年在研习春秋时期史料时,我曾颇有感触而为伍子胥庙撰有一联:
兴吴破楚 蹈海惊涛 热血曾经流青史 思庄王问鼎
壮志难酬 英雄扼腕 丹心犹自映春秋 叹宝剑埋尘
以此表达我对这一历史名人的惋惜之情,如要分其境界,应是属于上面所说这后一类的“有我”。
至于“无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古今文者留于佛、道两教名山古刹等处的文字、楹联。因其直接内涵了一重宗教哲学在内,强调的是“空” 和“无”。旨在点醒世人应当养性、莫忘修心。当然,如过抛开宗教因素,名胜古迹、风景楹联文字纳入“无我”境者也是非常之多。
2009年殿试中,有位论坛友人以“江南”为题作成一联:
岂不闻金主投鞭,只为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何处风光得竟似
也曾记吴娃曼舞,流连了晋代衣冠,南朝金粉,此间山水最销魂
全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相比“有我”更超脱。在天地之间,观山川风物,一时忘情,浑然忘我,悠然飘逸。令人观后有种回味不尽、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其实,我觉得在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我以外,应当还可以划分出一种境界,那就是“物我两忘”。就如禅宗所讲人生的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到了第三重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注:由于见识有限,文笔肤浅.对于“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实在是区分的有些模糊。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应当是源自中国古老哲学的“有”“无”之说。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以后的先秦诸子乃至五代隋唐的文学大家也多有论证。但究竟“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觉得不便区分。09年殿试中有位友人以岳阳楼为题,作有一联:
一水绕城,八百里江山如画
斯楼余胜,五千年风月无边
全文皆洋溢着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难道据此就可将其列为“无我之境”么?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在其对名胜景物的欣赏、赞扬同时,背后仍旧暗含着一个“我”。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在“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前尚有“故不知”三字。可能是我认知所限,确实对这两种境界区分不清,文中纰漏处让各位评委、老师见笑了。当然在此也算是对各位老师的请教吧。
新年将近,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万事随心!!!
  
  最后再嘱托一句:希望各位评委、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把注文作入正文算,不然估计就超出规定字数太多了,呵呵。


评:论述虽有条理,然观点不够明确。28分



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
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传统的名胜联多是文人雅士置身名山胜水中,触景生情,欣然命笔,抒发兴致和情怀,有情有景才成意境,意境本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所以说,不论是何种对联,或多或少都带着人的情致,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作者流露,融汇在景物上的情有浓淡之分,有显露与含蓄之别而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见秦淮繁华已具规模,便私自出游,一日夜游秦淮河,观月夜景色,面对明月清风,歌舞升平,一时兴起,便御制赐对联一副: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此联既有客观的展示,也有主观的抒发,想那朱元璋乃农民出身,还出家当过和尚,到此一游尚有此婉约感概,不禁令人莞尔:比起陶渊明那归隐自然,淡化的性格,宁静的人生观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皇帝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呀,一俗人耳。
群峰壁立;
千山叠翠。
这是朱德题路南石林的一幅联,可算是无我之境的代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石林的独特壮观景色,使人如身临其境,相信去过路南石林的朋友都会有此共鸣。朱德司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可谓英雄人物,却也有瞬间无我之境的作品,如果把这群峰壁立,千山叠翠想象成他手下指挥的千军万马,似乎更符合他的身份,也无形增加了有我的境界,我想,那样会更有味道吧。
所以说,意境的高下,当以人的思想境界高下区分,而不是以有我与无我之境区分高下。有我之境多体现了作者 “入世”的创作观点;而无我之境多是由作者的一种“出世”或“遁世”的观点支持着。
与世无争固然比争权夺利格调高,但一味的消极避世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又孰高孰低呢?所以当前来说,个人在小我问题上,可以追求出世态度,多修道家,而在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问题上,还应该有入世态度。
题长沙橘子洲,也是本次殿试的一个考题,我拟联如下:
绿洲不大,有橘则红,曾经独立风流人物,问苍茫天地沉浮谁主?
航母须真,扬威无惧,今昔群游自在鸥鱼,知辽阔江湖和乐我存。
如果只是单纯写洲里的红橘,写各种美景,写得再美,也是只有境,没有意味的,橘子洲作为一片绿洲,能有名气,能火能红,最令它闻名世界的,还是因为人文和历史,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成就了橘子洲。
关于橘子洲的新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整体形状象航母,当看到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不能不联想到伟人曾经常常站在橘子洲头思考如何改变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创造了一份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业,想到在艰苦环境中造出的一弹两星,再联系到现实中国自造航母即将诞生,这些,都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强有力的保障,扬我国威,令敌人不敢来侵,从而争取和平自由是我们永远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我认为,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只有情景交融,抒发自己思想情志的对联,更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评:观点相对分散,29分。


7号卷


二、 论文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标志着传统的意境论的完成。
那么,什么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呢?宋人严羽论诗曰:“诗者,吟咏性情也。”这就是“有我之境”;而超越性情,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是“无我之境。”那么,名胜楹联中的“有我”与“无我”又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举例试析一下:
首先看蓟县盘山天成寺联,联曰:
终日解期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写外貌。弥勒佛成天开颜欢笑,笑世间万事纷纭,是非纠缠,从未有了结之时。联语洒脱、生动、形象,历历如绘,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体现了“有我”的优美境界。下联写精神。弥勒佛整年裸露胸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上乘,即大乘,与小乘相对,强调无他,展示了弥勒佛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无我”。因为无我,所以无我执,无束缚,无尘累,无滞无碍无求,因而内心一片澄莹透澈。
再来看扬州永济寺联,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上联写无人之境。“闲云”、“野鹤”,比作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景物。万念都空,佛家语。佛教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无我无我所”,名之曰“空”。作者从眼前展示景物慨叹世事沧桑,不过是过眼烟云,大自然一切外在物象,都是内心的幻化,完全沉湎于物我消失、万物皆空、无欲无念的感觉之中。这便是“无我”。下联写处世心境。危栏,高栏也;一关独闭,谓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修炼;故人禄米、邻舍园蔬,从杜甫“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中化出。作者凭栏眺望,在浩浩天风吹开大地尘氛的大自然中,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甘于淡泊,自然适意,在大自然中怡然自悦。下联从“我”的角度观察事物,感触事物,物便有了感情色彩,有了情绪和寄托,是写作之人内心的映照,这便是“有我”。
总之,不管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优美,极具画意,与上述所举名胜楹联之“有我”、“无我”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此,在今后的楹联创作中,要勤加练笔、揣摩,把自己融入到实地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和忘我的境界,写出让观者赏心悦目的作品来。


评:就例子论述较多,就观点阐释较少,28分。


8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答:诗词创作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创作楹联也如此。名胜联同样如此。何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外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情物关联而情更重。如:江苏瞻园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上联由大处着眼,从“大江”着笔,引用苏轼词句,突出主旨。后一问,寄托了作者无限感慨,将眼光投向远处,高处,与开头的“大江”相呼应,景象非常阔大。下联则把眼光收回,写眼前的“小苑”,以“春回”一语领起美景,突出“舜日尧天”的主旨。写出了小巧而精致之景。联语构思巧妙,联想丰富,放得开,收得拢,由阔大到小巧,雅致,恰到好处。此联处处着“我”之情感于景于句于字里行间。此谓有我之境也。又如苏轼写武昌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写尽古今愁。全联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令人顿时眼界无比开阔,得失荣辱,家国盛衰兴亡,天地间多少遗憾和悲愁,都随江天云雾散开,一扫而空,真是目空今古,清旷豪迈,精神振奋。情景交融,情随景渲泄得淋漓尽致。此也有我之境也。再如苏州唐寅墓联:“在昔唐衢常痛哭;只今宋玉与招魂。”上联借典表示对唐寅遭遇不幸的哀怜之情,下联用宋玉为屈原招魂典,暗指借唐衢“为文学,老而无成,惟善哭“清江苏巡抚宋荦为唐寅修墓的故事。借用此典表示对唐寅悼念之情。作者借古喻今,借同情唐寅之笔,曲折地发抒自己有志难伸的情怀。此也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经物载情,物我两忘,情是隐的。如苏州沧浪亭联: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这是一副观景赏鱼之乐的联。上联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下联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作者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谓之无我境。又如贵州遵义桃花溪寺联:“四面青山朝佛座;一湾绿水空禅心。”贵州普安鹦鹉寺联:“一峰天半闻鹦语;万籁松间只鸟啼。”兰州白塔寺联:“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台湾台南开元寺联:“寺古僧闲云作伴;山深世远月为朋。”等等都是空灵幽远,恬静闲适,物我两忘,谓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不过是“我”在境中或显或隐。
自古诗联都是写“有我之境”多而“无我之境”少,皆因要达到“以物观物,物我两忘”的境界毕竟不易。但自古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联都不泛佳作。只要是好联佳联,有我之境也罢无我之境也好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


评:最后落脚点过于轻描淡写,27分。


9号卷


4.有无之境
王国维大师似乎也未必就料到有我无我两个境界的论述,在其生前身后,居然一直波澜不断。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有之,乃至于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莫衷一是。
依文艺美学而言,王国维大师自己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文学创作,又焉得无情,焉得无我? 依哲学思想而言,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无相生。有与无,也不是绝对对立。
所以,讨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也仅仅是局限于一个相对而言的有无而已。关于有无之境,我是赞成情景说的。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具体到对联这一文体,我对有我无我的界定,也是按照以景为主或是以情为主,来加以区分的。我们试看下面几副清联:
太白楼 (胡 敬)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是有我之境也。以我之笔写我之心,以我之见写我之情。青山因我而青,明月为我而明,以此感染读者,使读者俱怀我心,俱怀我意,是以我情我意为主导,引领读者思绪,虽隔百年,读来亦有共鸣。
岳王庙 (陈 琪)精诚与松柏同坚,万古昭昭,公自大名垂宇宙;庙貌共湖山并寿,寸衷耿耿,我为时势吊英雄。 亦有我之境也。松柏湖山诸多景物,皆为我所用,为情所用,造景选材,皆因需而用,因情而取,取舍有度,是先有情,而后选景之作。联语对仗工稳,造语谨严,意切情真。
嵩山二室山联 (吴慈鹤)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名山。则纯以景胜。全联素笔白描,冷眼旁观,有起有落,有动有静,气势壮阔,意境高远,间以历史人文,高大雄伟的嵩山如在眼前。是无我之境也。
华亭寺 (李棠阶)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联语清新自然,吟山咏水,造语秀美清丽,亦富于色彩美感,衬托华亭寺清静的环境,颇见新意。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风流。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体看来,古人写联,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俱有佳作。当然,不同作者,或许有不同的偏好,然而,即便是同一作者,也没有单纯以一种境界进行对联创作的。未因有我而失其大气,亦未因无我而失其风流。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感觉还是写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自然风光的对联,采用我无之境多一些。题楼堂轩榭,人文胜迹,采用有我之境多一些。盖无我雄浑,有我多情之故也。更多的作品,所处境界,还是介于有无之间,并没有刻意为之,读起来,更有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为的韵味。
至于对联之优劣,文笔才情自别天渊,实无关有我无我境界之高下也。


评:观点阐述相对明确。32分。



10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
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名胜联,既有他的实用性,也有他的艺术性,在今天流传下来的的诸多楹联中,不乏艺术精品;所谓“地以人传”,一处名胜,可以既有美丽的风景,也有脍炙人口的人文传说,也可以风景平平,但是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从而引人遐思。因此名胜联大多立足于所见景色,或吊古慨今,或抒发襟抱,融入作者的个人感情,这些个融入个人色彩的感情,或者显或隐,总表达着作者的一些寄托;这种或隐或显的写法,则被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有我之境”
当然,有少数一些看似毫无寄托的,可也是有作者个人色彩在里面的,只是写的时候平静收敛,这种“平静”、“收敛”、貌似“纯景”描写的联作手法,即被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关于“有我境”与“无我境”的区别.
例一: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奔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一联即为有我之境,作者在登临放眼之际,即有 “岳阳楼记” 范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思涌上心头,以我之心观物,将我之“忧民”之心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来契合岳阳楼,抒发“我”之襟抱,故为“有我境”。
例二:莫愁湖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
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彭玉麟)
莫愁湖除了秋水荷花,少妇莫愁等,更有英雄徐达,朱元璋等。作为“中兴名将”的彭玉麟,用“王者五百年” 起句,暗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以棋赌墅,距作者写联时也将近,故细品不难读出彭玉麟的雄心壮志。“湖山具有英雄气”有“英雄钟此湖山,湖山钟此英雄。”之感。上比即著“我”之武将特质;抒发“我”之胸襟抱负,故,此联亦为“有我境”
例三:济南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个联上下比都只是在平静地写景,乍看似乎无所寄托,但是我们细品,则不难看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于闲适状态,难得一闲,沉醉流连于如此湖光山色之中,夫复何求!无所寄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状态即为“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为“无我镜”
综上所述,关于名胜联的楹“有我境”,“无我境”,均需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创辞应服从于创意”。“有我境”或“无我境”作为两种形式,最终需为内容服务,我们在作联名胜联时,不可为写景而写景,需表达自己的见识或者人文风貌,有感而发,方可写成上乘之作。


评:可就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再做充分论述更好,30分。


11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973字)
联的创作自然和意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有关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浅谈下个人看法。
1、名胜楹联之“有我境”,如腾王阁联:
“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此联状物抒情,因以“我”的眼界和思路展开画面,谓之“有我境“。该联既向我们展现了胜迹之景,又极富怀古之情。上联通过叙述登阁时的远眺,忆古抒怀,用反诘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下联进一步写“我”作为一名游客吊古览胜:穿绕阁楼栏杆,寻觅古人遗留下的盛景,陶醉在树外烟波、洲边芳草的美妙画境中。该联因“我”的融入,更拉近了与读者距离,一系列游赏时的举止亦增加了联的层次感,即追溯了历史又呈现了现在,让我们在欣赏锦绣风光的同时,又了解了其文化内涵。
2、名胜楹联之“无我境”,如大明湖小沧浪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该联字面看不夹带一丝声色,无欲也无意识,故谓之“无我境”。上联抓住小沧浪园的特色,描写湖中的荷、湖岸的柳,置身其中似有被荷、柳团团包围之感;下联着眼于山和湖,湖水和山城互相映衬。该联笔调明快,几个数字对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山城、湖水、亭园荷柳交相辉映的清幽境界,宛如置身于一幅清丽的水墨画境,令人浮想联翩。
3、再来看一联,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此联虽短小却极富感染力,缘于作者抓住了“叱石山”多石多水的特色,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淡雅的山水图画。上联以月景衬托,写出泉水之美;下联写岩石,以“风、烟”衬托,写出岩景之奇。“喧”“折”二字点睛之笔,赋予了情感的色彩,月光下穿石而出的泉水喧腾流淌;断岩上的烟雾由于风的吹拂被折得弯曲。此联恬淡、闲适,富有情趣,深层意义上可以挖掘到远离俗尘,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
此联“有我”乎,“无我”乎?
1)按照前人“有我境”的理论,可以视为“有我境”。这里的“喧”,实指穿石的水喧,水是物象的,但没有“我”赋予情感,则没有“喧”的音响效果;“折”是写烟的,烟有风时才会弯曲,同样没有“我”的情感赋予,也就没有“折”的写意之美。
2)相反,可不可以看成“无我境”?我认为也无不可。也是前人的理论:“无我境”并非真的无我,而是无欲之我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既然物我可以两忘,焉知“岩石”不会感知水之“喧”、“烟“之”“折”?也许那才是“物”的本我境界。
虽然各“境”不同,但有一点是共性的,就是好的作品总能令你百品不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些作品之“境”一目了然,而有些又介于其间,很是纠结。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感知的意境也就大不同。既然“万物皆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孰我孰非又何必分个一清二白呢?个人观点,下笔时不必束缚于是从“有我”还是“无有”境着手,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切题切地、创新意境,最终引起读者共鸣就不失为一件成功的作品。


评:注重论述感受,30分。


12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做为对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从词性、结构、格律上来说,还是从意境上来看,对于对联的研究,清代文学界都没有停止过研究。正是由于诸如王国维等知名学者的贡献,对联的发展,才如此迅猛、如此全面,才达上如此巅峰。
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一观点,今人时有争议,特别是在名胜联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从广泛的意义上说:
1、“有我之境”,是指“我”的声音、“我”的足迹、“我”的感情,都直接通过联语,明显地表露出来了。例如《题华山下棋亭》联:
亭高开眼界,看远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秀色漫消磨,丘壑千重归画卷;
气爽扩胸襟,问此中实实虚虚、高高下下,妙机谁领会?风云万幻入棋枰。
这个名胜联中,有看、有问、有评、有感,明显属于上面所说的“有我之境”。
作者此种撰联手法,能够引导读者,使其看我所看、听我所听、嗅我所嗅、感我所感,能极尽渲染之能事,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效果。
“有我之境”的写作角度,采用的是“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也称“旁观者视角”),更倾向于主观能动性,可评可议,有与读者的互动感。
2、“无我之境”,是指采用外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角度去叙述,就象是一种旁白、一种画外音,而不作任何评论。例如《题济南章丘龙泉寺》联:
台榭屯荫,翡翠半涵兜率殿;
池涛漾玉,水云深锁梵王宫。
作者这种撰联手法,或朴实自然,或清新隽永,或秀丽典雅,或浑厚雄奇,耐读耐品,能使读者回味无穷。
3、在名胜联的创作中,有时也会用到全知视角(也称万能视角)。但这种角度更适合描写重大的历史题材,因其角度可以随意变化,在此就不赘述。
(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所有的名胜联中,“境”里都有我,“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把“境”分为“有我”、“无我”的认识,是与当时社会的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分不开的。以视角的角度来分析,无我则无物,无我则无景,无我则无情。尽管表面上看不到“我”,但“我”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对联中的。用一个精简的词语来说,“我”就是“联心”。
事实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可能表述为“我现之境”与“我隐之境”更为确切吧,其指导思想是不存在错误之处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是否出现在“境”之中,所有名胜联也好,其它各种联也好,都要让联语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才能写出自己和读者都喜欢的真正好作品。


评:似觉论述不够清晰,28分。


13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全文不含标点总计938字)
大凡创作,肯定融入了创作者的观点和视角,那么如何能够区分有我无我呢,这种有我无我的论断是否含糊不清呢?古胜境联的创作者,对有我无我是怎样认识的呢?
试看清末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述,他说: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看至此,不免有个疑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就是作者本人吗,怎么说是无我呢?大师接着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下面,试以彭玉麟撰广州镇海楼联为例进行分析: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广州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当年建楼的朱亮祖曾以骁勇善战著称,因功勋卓著而封永嘉侯,但终因“所为多不法”而被朱元璋鞭死。与曾、左、胡齐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登此楼时,难免吊古伤今,怜惜之情,尽现联中。在彭的眼里,眼前的楼已不单纯是一座楼,而是他寄托心情之物,风景似乎也与他具有了同样的心境,从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感慨万千的作者形象,正所谓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颜色,此联当属“有我之境”无疑。
再看胡翰泽题黄鹤楼联:
一笛清风寻鹤梦;
千秋皓月问梅花。
此联中寻鹤梦问梅花的到底是清风皓月呢还是作者自己,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较为“优美”的境界。正所谓,分不清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物我相融,应当是无我之境了。
而同样是题黄鹤楼,符秉忠此联就应是有我之境: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云雾可以扫开天地之间的憾事,波涛可以洗尽古今的愁苦,风景有了感情,在人面前,物虽不言,但似乎已给了人诸多的劝慰,让人心境顿开了。其实在这里,扫开天地憾并不是西来的爽气、洗尽古今愁的,也并不是东去的大江,而是作者自己,没有融古博今的大气概,是不可能有这种心境的,物的颜色也就是作者的颜色,物的感情,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不是有我之境又能是什么呢。
至于古联之作者在创作之始,对“有我无我”是否有所认知,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品会因创作者融入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有我境”,就是让景象随着自己思考而思考,让景物随着自己的思想的感情而产生感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境”也并非真的没有我存在,而是“我”融入景象中去,而至“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两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属于一种初级形态的哲学辩证思维,不过,这已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围,所以就此打住。


评:观点相对明确,论述较为充分,36分。



14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对此,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我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其大意为:无论诗词还是楹联,都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境”中主体“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所以会是“物的人化”,而“无我之境”则主体“我”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所以会是“人的物化”或“情的物化”。“有我”与“无我”,皆有“我”有“情”,不过因“我”的显隐程度不同而如此区分罢了。
下面我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举联例试析一下:
滕王阁联 刘坤一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的感慨。“幸此地湖山无恙”、“比当年风景如何”更是将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观此联,其中“我”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味,将“我”于自然物景中的存在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当属“有我之境”的联作。
再请看下面一联:
颐和园涵虚堂联 佚名
碧通一径晴烟润;
翠滴千峰宿雨收。
   
作者用颜色、幽静、深远来点景,用“晴烟润”、“宿雨收”把景色描绘得更加美丽动人,把自己对颐和园炽热、纯真的眷恋之情,完全赋予无限美好的景色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联主体的情感表达得就较为深曲,心态也较为平和,将“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当属“无我之境”的联作。
从对以上两联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但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虽说“无我之境”中的“我”较深地隐于自然物景之中,但作品中还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说,诗联作品没有绝对的“无我之境”,只是“有我之境”“我”之色彩较显,“无我之境”“我”之色彩较隐罢了。
以上是我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一点粗浅认识,欢迎切磋。
各位评委:这个界面上的文字每行开头都甩不出空格,所以段落不是显得很清晰,只能这样了,各位老师凑合着看吧。


评:阐述了自己的感受。32分。



15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 之士能自树立耳。”(《人间词话》第3则)。名胜联是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作为风景名胜区最直观的文化现象,作者创作此类对联时,对于有我、 无我之境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在举例、赏析的同时,发表你对此的认知。
说到有我之境,首先想到的一个对子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可能是其中有“有我”两字吧,还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则联评,说作者太喜欢以人如何我若何相对入联,什么时候能舍了我就将大成云云,现在想想,联里直接出现了我字,肯定就是有我之境了,而有我莫非就落入下乘了吗?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此乃陶元亮记中之境,看灵秀溪山,入洞皆为寻胜客;
吾从鲁仲连乡里而来,对沧桑城郭,问津欲作避秦人。
上面两幅对联,一古一今,应该都是有我之境,借景生情,或激扬,或幽思,好评如潮。联就应该有我啊,否则哪来个性张扬,没有与众不同怎能让人眼前一亮、击掌赞赏呢?
题解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的以物观物大抵是白描景色,客观表述。如此看来无我之境重在写景,虽有所见有所闻亦有所思,然我见同你见,我思如你思,不是无我,也不是忘我,而是隐藏了我,混同了我。沧海一滴水,大漠一粒砂,虽未彰显自我,却让你见我所欲见,让你思我之所思,正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明如昼;江流有声。”这般,或许无我之境真的更胜一筹?
回到题目所问的风景名胜区的楹联创作上,窃以为有我之境与我我之境虽无优劣之分,但在应用上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我觉得现在的对联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网联,写来给大家看的,虽内容是题某某却不太有机会挂起来,这类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尽展才华,即便是标新立异,洋洋洒洒也是无妨,想来有我之境更容易发挥。第二类是楹联,是真的挂在一个特定地方的,也就是本来意义的对联,对于这样的联,我觉得最重要的和谐,内容、字体、字数都要和谐,也有人说首先要切,不能挂哪都成,我倒是觉得这是对上一类的要求,因为不挂在其地你要是再不切还真不像话。既然要和谐,太富于自我可能就不合适了,这时应该以无我之境为佳,重写景少抒发,于大家的共鸣之中略微表现出一点不同应该就够了,字数也不宜太多,七言五言最好吧,太长了恐怕不好写,也没人看吧。
以上看法不见得对。有人说联的最高境界在切与不切、工与不工之间。那么对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如何取舍呢?恐怕也在有我与无我之间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具体要怎样您瞧着办好了。


评:既然是论文,论述语言过于口语化。29分。



16号卷

二、 论文(40分):










试论名胜楹联之“有我境”与“无我境”

    一切作文,当须有感而发,此感有我,则成有我之境;此感无我,则入无我之境。有我和无我,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有绝对的标准,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之境,是说一个度的问题,就是说“我”之情多大程度上参与了作文。并非是后人所刻意区分的“同物之境 、超物之境;主观、客观;优美、宏壮”。《人间词话》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王国维也认为绝对的无我是不存在的。是啊,“本来无一物可供情融?”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一定程度上有我吧,如果“我”不是那么平静,景会这么平静?
    禅宗,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是国人心灵的最终寄托。所以“无我”在中华文化中必然是高于“有我”的。就像古龙说的“处处是空门,也就无处是空门。”或者叫“无招胜有招”。因此,在诗联中也当如是。然真正的无我,则是不写。那是否判断诗联的好坏就看无我的“度”?当然不是,五十步可以笑一百步?既然都有我,那就综合评判吧。标准是共鸣,可以是“无我”的共鸣,也可以是“我”之情的共鸣。契合度越高,读者对诗联的喜爱也会越高。

    论文的题目要求论名胜楹联,既是名胜,必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里面,因此要无我,显然更难。下面举“岳庙”联为例,暂用是否把“小我”写入诗联来区分无“我”的“度”。“岳庙”联,“大我”是一定在里面的,这里所说的“大我”,是指一般人于此都会产生的情感;“小我”,是指我于此独有的情感。


无小我度(0-5)

原因

经进百韵诗,祖德能传,书实可征《天定录》;

沉冤三字狱,神人共愤,昭忠仍纪绍兴年。 岳珂

0

血亲写的

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百战妙一心运用;两言决千古太平。 佚名

3

凡写此两言者,应有些激愤

痛恨失黄龙,锦绣江山,断送金牌十二;

英灵来白马,松楸风雨,恍闻铁甲三千。 陈翱

2

耳都听到了

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涧泉

0

不用说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5

无小我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吴芳培

4

清人联,或有些吧

这些联都是名联,好坏自不用评价了,我个人喜欢短联,尤喜欢后三联。秦状元的联为何也能引发我的共鸣呢?我不姓秦,但是人类有一个最重要的本能就是“通情(empathy)”,指人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知、去行动。我能体会到他写这个联的心理,就不会影响我欣赏这个联。同样,人类还有一种“心理投射”本能,就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比如我认为以上的清人联或许有些小“我”在里面。人类的这些本能能使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产生共鸣。可见,小“我”的存在度,不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推而广之,大“我”的存在度,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诗联的欣赏。就是有了这些或“小我”,或“大我”,或“无我”的共鸣,我们才会对诗联产生美感。

感来当发直须发。


评:对例证论述过于简约,26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23 03:23 , Processed in 0.1597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