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3790
在线时间4155 小时
主题241
记录0
联都元老 副站长
经验7583 点
威望1 点
金钱19347 ¥
在线时间4155 小时
主题241
联都元老
副站长
- UID
- 19
- 经验
- 7583 点
- 威望
- 1 点
- 在线时间
- 415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5-20
|
诗意的生活,生活的诗意
——常州东坡楹联周课风采录
一阵阵笑声不时从“东坡雅居”的一间普通房间里飘出,房间正中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已经写满了七言诗句。讲台上一位老人正挥动手臂激情横溢地给学员讲着这天诗歌题目《神九赞》的要领,这是柏梁体诗联吟,要求以“一先”为韵,现场应对,为时而作,每人至少一句,然后配句成联,并组合为七绝。台下的学员有双鬓入雪的老人,也有活力迸射的青年。他们凝神构思着自己的“作品”。退休工人王虎英想到了一句,她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在黑板上写下了“撩动银河不夜天”,大家频频颔首。又有不少人走上台,你写一句,我写一句,半个小时,黑板上已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看到佳句迭出,老师和学员争相点评。7月1日的“东坡楹联周课”上,学员们一共吟出了29句诗联句。经过同学们集体评选,王虎英的“撩动银河不夜天”获最佳单句奖、巢勤贤获最佳配对奖、莫金华获最佳转接奖、缪焕新与倪进同获最佳结句奖,朱净之和杨庆军同获最佳点评奖。组合的七绝是:“千寻探海终非梦,万里穿针岂是缘。天地同心开胜境,和平崛起再扬鞭。”一阵阵的笑声送走了窗外的暑热……
三名十年教学分文不取的讲课人(小标题)
随着近年来国学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楹联诗词,但是学生很多,老师很少,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乐于奉献。
从常州市第一中学退休的高级教师谢孝宠初、高中都毕业于省常中,他的父亲谢瀚东也是省常中的著名教师,教过谢孝宠的老师中,有江南大儒钱名山的三公子钱叔平老师,在诗词、书法俱佳的钱老师的影响下,他也十分喜爱中国古典诗词,所以高考时,他没听父亲报理科的要求,自己报了当年一级教授最多的前身为中央大学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他父亲是胡小石、陈中凡等名师的开门弟子,而他却又有幸成为两位名师的关门弟子。1957年毕业后,他分配到板桥故里的江苏省兴化中学。这里文风炽盛,平日老师之间唱和不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学校成立了学生诗词兴趣小组,担任教研组长和市政协常委的谢孝宠,又是双班高中毕业班主课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但是他还是挤出时间坚持教学生创作诗词,《扬州日报》还专门进行了报道。
1988年底,他调回家乡。谢孝宠是全国第一批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获得者,是一位知名教师。他一退休就有许多人慕名而来,请他带学生或者去上课,报酬不菲。但谢孝宠毫不动心,他要的就是退休后潜心诗词传承。刚调回常州,他已经是“舣舟诗社”成员,并早在1992年就获得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和许多诗词高手唱和吟诵,十分惬意。但他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诗词不能老在诗家的圈子里转,就想着要教更多的新人学诗。
羊琪社长给了他一个机遇:让他和省中霍柏松、二中还村两位诗词家一起辅导学生写诗。好在一中、正衡中学等校的领导很理解也很支持,诗词创作进学校就这样开始了。他倡导了全市中小学生现场诗词大赛,效果显著。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前夕,他又精心策划了“七一灯塔颂”柏梁体诗联句,向党献礼。他遍走常州的大、中、小学和机关、工厂、社区,发动了上千人,一人创作一句,20句成一章,80句成一篇。这种不太复杂,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由汉武帝创造出来的“柏梁体”,而今旧瓶装新酒,人们创作热情高涨,你一句,我一句,不久谢孝宠就收集了1920句,最后他加了一句“盛世清音绕柏梁”,成为1921句,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后,就誊写在由一中捐助的两块长56米红绸布上,"56"寓意中国56个民族,2块绸布象征“华夏”双龙腾飞。在东坡公园展出时,引起了轰动。这两幅长卷到了多所学校和乡镇展出,激励了师生的爱党之心,爱国之情。省常中学生入党宣誓就在《灯塔颂》长卷前举行。在2002年1月,谢孝宠创办了“楹联月课”,聘请诗友一道担任固定讲师。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免费上课,吸引各界人士来听课学习,一直坚持到现在。从2009年9月起,应太多“粉丝”要求,又改为周课,至今风雨无阻,并针对青少年实际,另开小班,精心辅导。成人班学员,通过师生互动,切磋共进,效果显著,有10人荣登《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17人荣登《中国对联作品集(2010卷)》,在进班不到一年的学员中,已有4人加入中国楹联学会,作品在国内外发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学习楹联的兴趣,吸引了更多长幼学习中华国粹。
在传承常州鼎盛诗风而默默教学的人中,还有原在灯芯绒厂工会工作的严金海和省常中霍柏松两位诗联家。霍柏松诗联创作水平很高,曾获山西李家大院全球征联第一名,10多年来全力投入诗联的普及,指导省中学生多次获奖,并坚持参与“月课”、“周课”的传帮带,一丝不苟。严金海是全国闻名的“诗联获奖专业户”,曾荣获四川自贡征联等全国大赛第一名或一等奖,家庭亦较困难,他仍挤出宝贵的创作拿奖的黄金时间,全力参与“两课”的免费教学。谢孝宠特重现场应对与为时而作,先后发起举办了“常州市首届中小学生诗词创作现场决赛”、“龙虎塘杯”全国首届中小学生征联大赛现场总决赛、“中天钢铁杯”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征联大赛现场总决赛,均获得圆满成功,常州市获得小学组两届一等奖与中学组一届一等奖的好成绩。
十年来,三位老师就像诗坛“三剑客”,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无私奉献。常州大学教授朱净之专注理论,写作了《中国楹联学》一书,也为常州加分。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常州也成为了全国第五座、东部第一座国家级楹联文化城市。
常州民间的诗词教学模式也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关注,浙江省楹联研究会会长、杭州市人大代表吴亚卿说:“周周现场创作,课课集体点评,各地社团活动,常州堪称最佳。”“大学文科也应当这样上课,”温哥华《作家文苑》编审程宗慧副教授来考察后幽默地说,“我负责温哥华华人诗联雅集培训,也是现场点评,切磋共进,属于克隆常州民间模式。”
两位热心支持诗联传承的企业家(小标题)
“东坡楹联周课”办得如此红火,与两位热心的企业家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王亚兴,“常州市亚兴机床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他无偿支持东坡雅集与他的身世大有关系。虽然他出身在一个中农家庭,父亲在抗战中参军杀敌,但因为是国民党部队,1958年他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他也从此被打入另册:所有“好事”都轮不到他,参军、入党更是做梦也不敢想。这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他至今依然记得十分清楚:1965年,极左思想严重的一名老师,当着全课堂同学的面对他破口大骂:“狗崽子!”他的心在泣血。第二年,他初中毕业,而这也成为了他此生的最高学历了,家庭出身阻止了他追求文化的脚步。这让他的人生之路一开始就充满了晦黯。而父亲一再关照他的就是,一定要想办法学好技术,因为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的人的唯一出路就是靠“一技之长”。初中毕业也是王亚兴种田的开始,尽管他眼望着从田埂上走过身背书包的同龄人,心中升腾起无限的羡慕,然而他也知道求学之路已经此生无望。
从此,再苦再累的活都落到他们这些“黑子女”身上:“格田成方”,他搬运田里的棺材;开手拖,脚上全是被划伤的疤痕……这一切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磨难,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逆境中一棵小草也要争一片阳光。他开手拖的技术是最好的,三次培训考试都是100分,他的名气也在地方上传开去。他很会动脑筋,村办厂里的发电机没有人会弄,他去左看右瞧,仔细琢磨竟给他摸出了门道,发电机服服帖帖。就靠这一手,他进了村办厂。在厂里也成了少不了的技术骨干,搞过好几个技术革新,还得了5元钱的奖金。村里都轰动了。告别了极左年代,他也从一个普通员工,慢慢成长为厂长。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自己创业把企业越办越红火。
但是,他心中也一直有个隐痛:就是无法继续学业,所以他立下宏愿,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要为文化教育事业添块砖,加片瓦。他退休后,自己在老年大学进修国画、诗词,辗转常州城乡,画了102位百岁老人的国画肖像,展出后赢得一片好评。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他的这一行为:“尊贤传统无双国,敬老丹青第一人。”后来,他听到不少学诗词的老人说,在校外进一步学诗词创作,场地无法解决。身为武进诗联家协会主席的王亚兴作出一个决定:把东坡雅居一套140多平方米的住房拿出来作为教室,买了桌椅凳、乒乓台,还装了电脑、打印机、空调,贴上茶水、电费,全是为了这些来自全市各地的学员。
和王亚兴一样,巢勤贤也是一位有爱心的热心人。她从小看到父亲为人家写对联,十分羡慕,一直暗暗地学习,这种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对诗联有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崇拜,也让她自2009年退休后就认认真真地开始学写楹联诗词。虽然,在常州老年大学学了不少诗联知识,总想回去还要多充电。与她有同样想法的学员不在少数,但学习场所是个大难题。2009年9月,她毅然把自己在荆川公园西大门的店面房收回,舍弃每年2万元的租金收入,花26天突击装修,用来做教室。巢勤贤还注册成立了“常州市贤墨茗楼楹联之家书画苑”,请常州诗联书画名家来上课。她还组织编印了一本《龙城贤墨伴君游》,用诗联创作包装常州旅游景点。学员们到这里上课其乐融融。随着上课的人越来越多,场地日显狭小。于是,王亚兴的家居变身“校舍”,而贤墨茗楼文化服务也打响了品牌。
正因为有了像王亚兴、巢勤贤这样一批热心人,楹联诗词学习班才越办越兴旺。他们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诗联创作水平也迅速得到了提高,作品入编好几部典籍。
一群沉浸在诗意中的楹联爱好者(小标题)
常州自古有“诗国”之称,至今独多“诗迷”。这里的学员男女老少,干部、教授、工人、企业家、公司白领、质朴农民各种身份都有。经过诗风的浸润和熏陶,学员只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而诗意的。
武进区郑陆镇羌家村农民俞国平年已六旬,从小喜爱文学,但16岁就开始种田,常常只能仰望天空,随便凑几句而已。改革开放,他也进入社办厂,有了一定的时间,又想重拾自己的文学梦。恰巧当地一位小学校长姚广圻也是一位有名气的诗人,他和潘文瑞一道编了一本名叫《舜溪风采》的诗刊。受到两位诗人的影响,老俞也开始了学诗写诗,他邮购了工具书《诗韵合璧》进行自学。不久,他又进了武进老年大学,2011年,朋友们为他介绍了谢孝宠老师,他就转到钟楼区老年大学,同时又跟着谢老师到东坡雅居楹联周课来学习。“我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写了六七十首诗,我喜欢长短句,在钟楼老年大学名列前茅。我已在《舜溪诗刊》发表了十几首。虽然我住在湖塘桥,每次上课都要乘好长时间公交车,但我心里很快乐。”俞国平说,陶冶情操,耕读平实的生活是他最向往的。
许多学员都有与俞国平一样的感受。王虎英是66届知青,从小就喜爱吟诗作词,常常是父亲出上联,她对下联。父亲说,“光阴似箭催人老”,她对“日月如梭不回头”。于是,她对诗词“有一种原始的爱”,觉得那样的生活很美好。尽管她中考考取了省常中,但“一刀切”切进上山下乡的队伍中。就是在那样的日子里,她还偷偷到一些单位的图书馆去寻找已经落满了灰尘的中外名著阅读,吸收文学营养。回城后,她进了满眼是钢铁和机械的冶金厂,每天两点一线没有多余的时间“闲情逸致”,到“夕阳红”的时候,诸事料理妥贴,她想是重拾“文学梦”的时候了,她特别感谢几位老师,尤其是谢孝宠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她,所以每次她都是班里创作最多的,得了“勤作奖”。
武进党校原书记莫金华和常州大学数学教授倪进都说,在东坡雅居学习古典诗词,切磋共进,潜移默化,现场应对,甚至待人处事胸中自有一种从容,有了古风的影子。
当天的联吟,现已发表于中国联都网站、加拿大《大华商报》《中国楹联报》等。这样的一群诗联爱好者,都融溶在诗意的生活,生活的诗意里。
周逸敏 俞启炜 文/摄
此文剪辑后发表于2012年8月8日的常州日报A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