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武冈李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束更新】小3班名联推荐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8:18 | 只看该作者
第087号作品:春风词笔赋华章(吉林·吕淳民)

我学习楹联时间不长,一直把自己当作联坛新人。恩师万峥嵘先生要求我写一篇每周一得,确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检点行囊,勉强选出两副拙作,请各位师友斧正。

2012年长春图书馆“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文化繁荣”有奖征联一等奖
辛亥百年,党建九旬,辟民主、立殊勋,绘宏伟蓝图,正星灿旗红,崛起中华惊世界;
馆藏万卷,书香四海,壮良猷、谋福祉,襄和谐盛举,更地灵人杰,文明城市耀乾坤。


【创作心得】
在2012年长春图书馆“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文化繁荣”有奖征联中,创作之前,我要求自己发挥优势,创作出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开始有计划地“按图索骥”,果然有了新的突破。先说说作品构思。时政联是我非常关注的敏感话题,因此很自然想到用时政主题表达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把刚刚过去的2011年两大事件巧妙安排写入联作,因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联律比较棘手,最后采取单边自对的方式轻巧化解了矛盾,接下来是如何承接的问题,考虑到两个不同历史事件,决定运用前后照应手法(“辟民主”照应“辛亥百年”;“立殊勋”照应“党建九旬”);下一个问题是如何递进,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都是寻求救国道路,为祖国复兴而觉醒的千千万万优秀中华儿女心中自有一幅宏伟蓝图,于是“绘宏伟蓝图”顺理成章;马上又面临如何拔高的问题,经过思考,我慎重选择“星灿旗红”,并且添加领字;上联结句建立在以上数个分句铺垫之上,因而不显得突兀,反而有因豪情勃发而逸兴遄飞之神圣感。上联可谓环环相扣,既要表现两个重大主题又要解决好照应问题,耗费了我大量脑细胞。下联回到我熟悉的图书馆,可以说轻车熟路,选择馆藏和书香能代表图书馆功能的词汇后,没费多大周折顺利完成全联创作。这次的成功,我认识到架构的重要,先搭好一个框架,把了解的素材有组织地放进去,这是智珠在握的浪漫之旅。通过创作实践,可以逐步摸索出很多创作规律。

上海市黄浦区第八届老西门春联大会自撰联一等奖(2013年2月6日揭晓)
低碳填词,生态铺春,黄浦春天红似火;
高科载梦,小康织锦,西门锦绣美如诗。


【创作心得】
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第八届老西门春联大会是一次高水平的春联盛宴。此前我参加过两次老西门春联大会,这次在准备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充分:立意方面,我选择了与时俱进的热点话题“环境保护”和“高科技航天”,这都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能抓住公众眼球的“焦点”,找准了焦点,等于抢占到战略制高点。材料的广泛收集,多角度深入创作,时代气息的充分把握等等,都是成功的源头活水。在立意确定之后,问题接踵而至,如何通过具体形象来展现主题?这副作品我特别满意的是找到一个契合点,将“生态”“小康”这些时代主旋律串成一条绚丽夺目的项链,将“低碳”“高科”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革命召之即来;还有结句赋予春天诗一般的语言。用发生在身边的大事小事来还原生活,进而在春联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当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生活多学习。这副联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发挥了“滴水穿石”之功,就是多看多记,勤于思考,海纳百川才能浩瀚无穷。好的作品来源于长期的艺术熏陶,久之必有所得。这副联是经年累月磨砺结出的硕果。我把平时点滴积累的一颗颗珍珠在关键时刻拿出来,组合成璀璨的明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楹联创作尤其如此。实际这是一个选择、提炼、概括、提升的过程,认真去作好每一步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8:19 | 只看该作者
第088号作品:努力耕耘收获满(河北·陈双田)
徐水融融,五谷丰登博野富;
高阳灿灿,一旗招展满城鲜。

注:此联嵌入徐水、博野、高阳、满城四个县名(均属河北保定市)和“一招鲜”企业名称。

此联是我对联生涯中获得的第一个一等奖。此次征联一律要求联语嵌入征联冠名企业——河北省保定市“一招鲜”火锅城的名字“一招鲜”三字,体裁为春联。其亮点不在于按要求嵌入了“一招鲜”企业名称、以及整齐地嵌入了徐水、博野、高阳、满城四个县名,而在于它不但具备春联的各种要素,还精准契合了当时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区合并的大环境,“一旗招展满城鲜”!且所嵌四个县名既有地市合并前隶属地区管辖的县,也有隶属市区管辖的县,这样更全面地体现了当时正值新春之时、地市合并之后的保定新形象和新春气象。正如已故原保定晚报副刊部主任、保定诗词楹联学会原会长、著名诗人、楹联家韩克定先生的精彩点评中所说“此联不单下联嵌入‘一招鲜’三字,还巧妙地用上了徐水、高阳、博野、满城四个县名,借以礼赞新市,堪称匠心独运”。

虽然作品不是很精彩,但创作过程记忆犹新。当时没有网络,我偶然从保定日报副刊看到这则征联启事,凭着自己多年对文学的执着,虽然当时对楹联一知半解,但立即有一股创作的激情驱使我拿起笔来。首先看了此次征联的特定要求:必须嵌入此次征联的冠名企业名称“一招鲜”三字,这对初涉楹联的作者来说就像戴着镣铐跳舞,难度可想而知。但我还是迎难而上,毅然选择将“一招鲜”散嵌于联中(虽然要求可以整嵌),但无疑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体裁是春联,我首先考虑结合应当前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来写。当时保定市刚刚完成地市合并,一个充满活力的新保定市在春风中诞生了,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思路有了,但还是无从下笔,加之当时初涉楹联领域,思路狭窄,各种规则和技巧还没有掌握,一两天下来,虽写出几副作品(确切地说不叫作品,只能说是废品),最后还是被我扔进废纸篓。

怎样用形象的语言和意象来表现出新保定市的新形象呢?一时没有头绪。于是我又拿起报纸想找一些资料,忽然保定日报刊发的报道地市合并的新闻图片启发了我的灵感:新市政府大楼门前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刚刚诞生的新保定上空,迎风招展,格外鲜艳,顿时拂去了我心头的阴云。“一旗招展满城鲜”!这不正是地市合并的真实写照和鲜明特色吗?并且“满城”二字还是地市合并前保定市区管辖的一个县名,于是我想到了也把原地区管辖的县名嵌到联中,这样更能体现新保定的形象,一定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徐水融融,五谷丰登博野富;高阳灿灿,一旗招展满城鲜”就这样随着新保定市的诞生而诞生了。如果说此联的创作过程前半部分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那么后半部分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里搬出此联,绝不是因为获得了此赛事唯一的一等奖,也不是想说此联有多么高的水平,我只是想以此联的创作过程,来印证一个道理:对联的写作也和其他文体一样,写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遇到困难更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努力耕耘,一定会有更好的收获。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8:10 | 只看该作者
第089号作品:玉笛流香摛锦章(安徽·宋贞汉)

有客问作联之法(诀),余愕然,稍许赠以四字:“玉笛流香。”客不解。余释之:

笛第一,描形也,摹状也。先求其惟肖,以笛之为笛,不箫,不笙,不竽,为上;至写笛如竹,挥毫广泛则有悔,使笛如丝,入笔便非必无功。复求其惟妙,写气图貌,得其神魂,既随物以宛转。

玉第二,夸饰也,增美也。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况乎掞藻摛华,文之责也。当使其雅赡(正而不俗,醇雅宏富)丽则(清丽美善),焕乎有文。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所谓“文必极美、辞必极丽”,或无过也。

流第三,不滞也,飞动也。行文无拘谨,意到句成,法无定法,变化灵动,开阖荡漾。其岂唯声韵乎?句法乎?结构乎?笔法乎?不可尽也。唯藉往来之灵气,作动人之妩媚。

香第四,笛本无香,因寄所托者也。触类而张志,缘物(事)而述感(怀),所谓借题发挥是也。不必泥实,常因虚而出人意表,缘设而引人入胜。唯有香须写得无香,无香须写得有香,方妙。

联一成,吾以此四字验之,合则可以出厂,至于世人认可是否,吾唯拭目而已。

客闻言,欣然曰善。

2010-8-4记

附注:玉笛流香,联界精英,你知道的。

附习作3副:
蒙城县旅游景点庄子祠联
参万古南华,顺事冥情,看后胤谁能解悟?
酌一勺秋水,养生齐物,步先贤我更逍遥。


湖南省临湘市白云湖公园亭联
在水一方,谁邀明月亭中坐?
有莺几啭,我约清风柳下听。


黎侯古城主牌坊联
黎庶美家园,现盛世繁华,人文一脉承千古;
侯王新府邸,凝太行灵秀,紫气千重聚一城。

注:嵌“黎侯古城”。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主题
2

149

帖子

0

精华

874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65404
经验
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7
124
发表于 2015-8-14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5:45 | 只看该作者
第090号作品:主题深化自然成(河北·张志强)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联人何不如此?情之所至,方可成联。前一段时间,寒天兄推出了“同道则相谋”的活动,第一期题目为骷髅庙。为了写出此庙的特点,虽然对这一段历史早已熟悉,我还是重新找来资料,认真阅读,不断思考。骷髅庙是为祭祀四十万被坑杀赵卒之先灵而建。一般说来,很多人都知道赵括纸上谈兵和廉颇老矣的故事,但谁曾想过四十万将士的生命,想过他们的感受、他们的父母和妻儿的感受?回头看去,他们只不过是战争的工具而已。当初或许也曾高举保家卫国或是爱国主义的大旗,奋不顾身,却成为王者争霸的棋子。没有人替他们悲哀,没有人为他们感动,他们活生生的个体成为毫无意义的数字。唐明皇在此建骷髅庙,把村南之山改为头颅山,更杀谷为省冤谷。我觉得省冤谷这个名字改得好,省冤,为什么省冤?就是为了反思战争,以史为鉴。但究竟是谁在反思,谁在警醒?千秋的兵戈何曾休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政治家们用自己的谎言打着为民众而战的旗号,扯起大旗,无非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已。不要说古人愚笨,其实我们就是古人。所以动笔时,尽量抓住景点特点,尽量将主题深化,这样就完成了我的作业:

拟题骷髅庙
四十万亡魂难寄,任春去秋来,箫音断续风中冷;
两千年兴废徒劳,纵鹰扬鹿死,血迹何曾纸上干?


后来看塞上长城老师写的骷髅庙:
江山好大坑,先将士、后儒生,赖白骨撑持,方平天下;
血泪空余纸,枉知兵、不识势,剩青烟缥缈,长省千秋。


没有什么可以分析和总结的,只一句“江山好大坑”足以令我们震撼了,令人深思,催人警醒。能震撼到你的心,我想,这副联也就算成功了。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20 | 只看该作者
第091号作品:巧扣主题呈亮点(北京·赵春明)

精选素材,紧扣主题,巧用技巧,凸显亮点
——“平安杯”天津第十届春联大赛创作浅谈

楹联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的赵春明,我的一联在“平安杯”天津第十届春联大赛获得一等奖,一是感到非常荣幸,二是感谢主办方及评委对此联的抬爱。下面我针对此联的创作过程和特色做一简要说明,与大家共同交流提高。

一、精选素材,紧扣主题
我从2007年开始,参加了天津数届春联大赛、“和平文化杯”“和谐河东”等几乎所有的天津征联大赛,曾获得一次三等奖和四次优秀奖,可谓是与天津结缘很久。况且天津与北京近在咫尺,这让我对天津的发展变化关注度更高。征联启事出来后,很快我就把中华国粹网论坛、以前印象中的网络信息搜罗了出来。关于天津近年发展变化的大量信息令我再次惊叹,并提高了创作热情。面对这些大量信息,如何以抓住亮点为前提来进行筛选呢?我仔细阅读征联启事,按照赛事的要求,紧扣主题,最终选择了以下列素材进行提炼,撰写成联。

1、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刚刚闭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总书记对滨海新区和天津市提出了“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

2、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指出:“天津要实现国家的定位要求,必须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构筑起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势,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3、天津市长黄兴国指出:“加快天津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敞开津门,海纳百川,把天津以外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吸引过来,增强天津的国际影响力。”

4、连续三年奋战900 天,大规模开展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推动“魅力天津”建设,凝民心、聚民意、鼓民气,提升群众的自豪感。

5、“十二五”开局之年,天津GDP达1.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20亿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1.5倍和2.4倍,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

6、2007年以来,天津组织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1280个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总投资达2.27万亿元。

二、巧用技巧,凸显亮点
作为一副涵盖内容广、兼顾亮点多,又要切地、切时、切主题的广角性、红色类城市春联,如何用简单的寥寥数语,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呢?

结合以上素材,上联的雏形逐渐在心中越来越明晰:天津濒临渤海,又有蓬勃发展的滨海新区;天津要做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大业被称为龙头企业,明年是龙年。上联的初稿为“立潮头,做排头,舞龙头,先试先行千业旺”;下联着重表现天津人魄力十足,活力无限,魅力无穷,人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城市中欢欣鼓舞的热闹场面,于是下联的初稿就成为“有魄力,添活力,展魅力,载歌载舞万家欢”。

针对写好的初稿,我又进行了斟酌,最终将“舞”改为“举”,“展”改为“扬”,修改后的二字,在意境营造上进行了拓展。

这样,这副联最终定稿为:
立潮头,做排头,举龙头,先试先行千业旺;
有魄力,添活力,扬魅力,载歌载舞万家欢。

三、该联的几个突出特色
1、巧用了规则重字技巧。联中使用三个“头”和“力”、两个“先”和“载”,增加了联的可读性、韵律性与文学性。

2、使用了双关技巧。如“立潮头”“举龙头”,“举龙头”一方面指天津人民大干900天,举起辉煌大业的龙头,另一方面指春节期间人民举起龙头,热闹祥和的场面。

3、对结构进行合理安排。该联四个分句,选用三短一长的结构,就如敲锣打鼓的“咚、咚、咚——锵”,有音乐美,也体现出欢乐过春节的气氛。

总之,该联是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精选素材中的亮点,综合应用技巧手法,把零散的“珍珠”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以上就是我这次春联作品的创作浅谈,今后我将更加关注天津时事、关心天津发展,继续参加今晚报和团市委举办的春联大赛,力争创作出更多佳作。谢谢大家!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21 | 只看该作者
第092号作品:开枝散叶赖根深(河北·韩全兴)

承蒙七八抬爱,把自己写联的一点心得,谈不上经验,与各位师友分享,望乞指正。

于写联而言,信诸公皆有此循序四得:

一、立意为根脉。此为创作一副联的出发点,对于同一件事物,虽说是仁智各见,但大多曾为前人、旁人所道,故而当言人所未言,以求其新。于是对于所言之事物当多位面了解与思考,与之类比人生,从而炼其要旨,作联之根本,扎其根脉,其根惟深广,其态方稳健。曾作感于雪一联,曰:
分明素裹银装,荡滓涤尘,当喜人间无暗处;
却是藏污纳垢,填沟隐壑,谁知足下有歧途?


前人并今人与雪所题诗联不可胜数,当身临此境,欲吟而不得时,即为已成之句不足以言己之所思所触,方将心中所感欲成新句,是为其意。或为时事所发,或为际遇所启,高洁与壮美不敌对其表里不一之慨,因以立意而题。

二、角度为枝干。其根已生,枝干已有所托,然其姿态还需要几番思量。过于平直,失于无味;过于曲折,失于妖媚。此为表达角度,即切入点,对于同一事物,可直言,可暗示等等,可用诸多手法,或赋、或比、或衬等等,选择得当,联成后新意叠出,使人眼前一亮。上述一联,即用上下对比,指其品性而言世事,且结句用反诘,把看官思路引入联中所述之理并同向而思索。

三、词藻为花叶。根茎已备,主体既成,但还需词藻润色,所求因意而不同,或庄或谐,或古朴,或新颖,或方正或机巧,与根茎相谐最妙。柏态而柳叶,未为美也;柳姿而松针,恐亦不佳。

四、情感为果实。上述如具,此为水到渠成之事,亦是全联整体的呈现。

总之,根不固,则不知所言;干不奇,则流于平淡;叶不丰满,难免陷于枯涩。这是我写联所求,限于资质愚笨,心性懒惰,难以做到。浅言陋见,并上引拙联,添诸师友一笑。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24 | 只看该作者
第093号作品:亮点奇思谋大局(山东·段相飞)

余自幼耽好国语,然学途偃蹇,竟日为学规家法所缧,故措意英文于冲幼,播弃国学于权舆。从学十八载,愧摹联而不知腠理,每习诗而妄自菲薄。余常为此耿耿在怀,乃以希古研联为微尚,公余抱牍,暇刻吟赋,洎今阅两载有矣。然余生性颟顸,学识仄陋,指瓮天以为大,觉謏见以为常。每每征联文辞虚妄,乏善可陈,殆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两载来不绝如斯。始去岁有所斩获,聊有慰藉。今应管理之邀,以陈心得,然余不忍推脱,聊以抛砖引玉云尔。

2013年江苏昆山“顾炎武杯”全国楹联大赛,有幸入围二等奖。其联作为:
学采冠岩廊,家国忧心,正气浩然存八字;
儒坛尊泰斗,文书怀抱,清名仰止到千秋。


余查阅其材甚夥。惟此句脍炙人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将此句撰入联作,兼顾全局,则联语有所赘耳,故以“八字”简之。上联主写顾亭林之忧国情怀。文辞平易,句脉清畅。下联转写其文学功庸,亦通俗手法。然以通俗制胜,无矫揉造作之象,无赘言斧藻之痕。统览全联则意气横生,抑扬顿挫。某联友尝云:凡以大气为文脉者,大端得评委青眼。此联尚干净利落,侥幸之外亦循理可观也。

2013年湖南“胡曾杯”全球楹联征集大赛,一等奖,其联作为:
论政有折冲之绩,论文有开济之才,谋算亦精忠,草檄平南,岂独科名资国器?
大怀惟社稷所关,大爱惟黎元所养,贤良兼俊烈,鉴今咏史,直将诗笔著湘流!


余曾自嘲:至此诞登一等,始破天荒。今人写古人联者,滥觞于网络,衍溢于文书,不外乎千秋,垂史诸字句焉。欲标新立异,权奇拔众,而不走偏锋者,其思必奇,其词必精,其理必凿,其气必通也。折冲与开济两语,据典而肯綮,述义而剀到。“岂独科名资国器”,此句综括上文,以问语煞尾,而奏奇效。下联继而迁叙于家国,旨以表其旷达襟怀,修嫮品德,尤以诗名扬历古今,从而得以升华,故作此联。余简赅之:以精奇突显文藻,以气度总领联风。

2012年广东萝岗雪岭征联二等奖:
前身是神仙住处,览千年雪岭奇观,谁欲踏香寻故迹?
斯地掀盛世春潮,瞻十里萝岗新貌,我来扶杖问梅花。


此联为余匿名而作,余素不擅写月摹花,故论性情尤未及诸家一半,然每读之自以首句与末句为最,清丽可嘉。不以现状入题,而引读者遐思于空灵,意境飘渺,先制胜于开端,以招评委青睐。而后文论俗非俗,论异非异。“我来扶杖问梅花”,此句自诩颇有古味,一“问”字张扬性情。于寻常语句中,推词敲字颇为至技也。故余又简赅之:顾全局散发想象,着亮点突兀性情。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27 | 只看该作者
第094号作品:敝帚自珍或可行(江苏·渠芳慧)

各位老师的心得既已高明,我弗能过之矣,既然如此,何妨走一下“旁门左道”,仅从参赛联的角度,捡个目前还没有其他老师写的主题简单说说吧。

经常参加征联的老师都知道,获奖并非多么容易,谁都不是常胜将军,总是会有很多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尤其是自己感觉还可以的参赛作品,由于各种因素而最终与奖项无缘。对于这种情况,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是该把它弃之一隅,让其成为废件,还是应该“敝帚自珍”,回收再利用呢?我想诸位老师心里都有个答案:没获奖的作品可以再投。

但我说的再投并不是看到类似征联就直接投,也不是生吞活剥、原封不动的投过去,更不是不加选择、胡乱投稿。

首先,应该看清想再次投稿的主办方的要求:一、主办方是否明确规定参加过其他赛事的作品不允许再次参赛(这个一般没有,大多是获奖作品不允许再参赛)?二、自己想再次投稿的作品是否真的符合赛事主题(否则会再次成为废件,徒劳无功)?

其次,作品第一次投稿不获奖,也从侧面说明还有修改完善的空间。虽然灵感迸发时容易出好作品,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文章不厌百回改,很多好的作品,还是一遍遍修改后才真正成为传世经典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例证,袁枚的“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也言同理,不胜枚举。另外,所谓不生吞活剥地投稿,就是再次投稿前做好稿件“体检”工作。要看看先前的作品中有没有不符合“新东家”要求、征联主题的地方,然后思考怎么去修改使之符合,怎样较以前增添更多亮点,进而提高命中率,等等,毕竟我们不是拿投稿当玩儿的。

再次,想重新投稿的作品怎么投、投给谁?个人认为不应不加选择狂投一气,应该有个“眼界”。你手里握着一个旧筹码,面对主题类似的几个赛事,如果你认为作品确实不错,投给谁都有获奖的可能,你还会全部都投吗?你肯定会从奖金额度、主办方的信用度、竞争的激烈度、获奖难度系数等方面去最终确定一家。征联条件类似,一等奖五千元和一等奖五百元的赛事,选哪一个,肯定不言而喻了吧。

也有些老师认为,旧稿新投,是不道德行为,我觉得,应该分而视之。主办方没有明确要求,在作品未曾获奖又完全是原创的情况下,就应当是可以的,如果一定要给自己套枷锁,岂不很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苛守规矩,死水一潭。题外话,偶尔见到一些老师因为探讨而终“演义”成争吵,我想说,身为联人,已然不易,联人又何苦为难联人,且争且珍惜……(刍荛之见,求免拍砖。)

下面,我从自己以前旧稿新投而获奖的作品里捡拾几副,简单说明一下。

胜日腾龙,谁催富裕全方位?
神州御马,我与幸福零距离。


这一副,获央视元宵晚会2014马年春联十佳之一。懒省个事,贴几段在实验学校中1班入学考试阅卷时的评语,只稍微修改下:
我查了一下,“我与幸福零距离”还真曾有这样的作文题目,但我事先并不知,更不是先看到这句再凑得上句。本人向来鄙弃抄袭,因看到该鉴赏稍有此意,所以特地作一下说明:我是想到全方位、零距离之后,经过几次修改才最终确定了这句(在此作品之前,我在今年的春联作品里还有几个带全方位、零距离的句子,投稿后都无音信,于是最终修改成这句投到央视参赛,不成想如此幸运),至于该联本人自己的解释,已见楼上评卷,可供参考。

身德贵如万亩田,不能生草;
公心清若一池水,可以养莲。


该联是泰化杯“美丽离石”全国征联大赛一等奖作品,起初,这副作品是在不是为了参加赛事的情况下偶然“灵感闪现”写出来的,“公心”当时写做“吾心”。俗点讲,一开始我就觉得它可以卖个好价钱,所以我一直像许安囤《大寒桃花开》一样囤着,期待我联里的“杨幂”也有走红的那一天。后来,曾有一段时间很集中地出现了一些廉政主题的征联,看了启事以后,我大多都没有出手;再后来,我陆续看中了“天易杯‘咏莲倡廉’”“昭阳清风杯”反腐倡廉等几次赛事,所幸,连孙山都没沾上,我还有机会再投。最终,我看到了“泰化杯”的征联,内容可以写离石籍著名廉吏于成龙。经过思索,我把“吾心”改为“公心”,刚好符合于成龙的身份。于是,我把仅此一副作品投了出去,幸运终于在这里开花。有时候,如果有自己认为好一点的作品,我还真是喜欢先放一放,等待时机再投。因为我知道,以我这点能力,能写出几副还看得过去的作品,真是太不容易了。

芸窗月冷时,不妨读一二本奇书,冲开关隘;
文圃花深后,直要为万千枝新蕊,破尽藩篱。


这副是最近揭晓的龙泉书院楹联匾额征集入选作品,是先前参加剑阁“蜀道剑门关”征联大赛时写的作品。鉴于以上我说的几点考虑,名落孙山后就一直没再参赛,直到看到龙泉书院的征联,这里不再赘言。

以上临屏瞎吹,不知所言,言浅意薄,多有舛误,还希望各位师友不吝删削,刀斧伺候。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3:56 | 只看该作者
第095号作品:标新立特寓于情(湖南·李光前)

隆恩令举世无遗,问凌烟阁上,谁如仓颉?
伟业经千秋不废,置社稷坛中,位及神农!


创作心得:
中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立德立功立言者可谓众矣。本人对这些前辈们由衷地景仰和感佩,而历史的进步,窃以为最可称道者,乃是那些富有创造,尤其是恩泽于千家万户千秋万代者,仓颉,就是佼佼者之一。惟其如此,仓颉也就是本人出自内心乐意评价和赞美的一位圣人。如何表达作者的心情,却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本人设想从三个方面来表现,一是如上联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二是具体评价仓颉造字的意义和功绩,杂以用顶针的手法,三是通过比喻力求用形象化来展示。另外两副分别是:“横折竖勾,勾出文明历史,白水贤才功赫赫;刻书印刷,刷新锦绣篇章,神州巨制韵悠悠。”“文宗伟岸,芳名向天下传开,赢来代代歌吟、人人景仰;韵律铿锵,嚆矢从渭南射出,穿过悠悠岁月、莽莽江山。”应该说,参赛的三联各有特色,自己最为满意的是第一副,终于也得到评委的认同,感谢评委抬爱,也钦佩评委的眼光。

牛劲不衰,拓开西部千重景;
虎威大振,冲破前途万道关。


创作心得:
当代春联写得多而且参赛出镜率高的,当首推邢伟川老师,本人极为佩服。春联创作者众,历史悠久,难出窠臼,要写出一副别具一格富有新意的作品很难。本人限于才力,常视春联为畏途,写得极少。上联参赛和获奖,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吧。春节期间,一般极少关注相关赛事,2008年偶尔看到《西安商报》征春联,闲着没事,于是投去一稿: “鼠年点鼠标,重重美景屏间现;春雨敲春韵,叠叠和音耳际萦。”不料颇受评委青睐,竟然获得金奖。2010年参赛,则是出于感情回报,人家给过你金奖,不再参与,好像很对不起人家,于是继续参赛,不料又一次获奖。对于《西安商报》评委的厚爱,真的很感激。如上所述,春联难写,无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要么写生肖,要么写带有时令特色的景物,同时春联是要用于张贴的,一般为短联,不能洋洋洒洒尽意发挥,要出新,只能从意境、时代特色、语言、技巧上做文章。2008年获奖作品,是在新事物“鼠标”上做文章,2010年获奖联,是在西部人民的时代精神风貌上做文章,算是出了点新。文贵出新,出不了新,则不如不写,写了参赛,也不会被人看中。

华夏同心,此地应能孚众望;
春风有信,他年决不负群芳。


创作心得: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向奥委会递交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2000年2月1日,北京奥申委的会徽、口号、网站向社会推出。这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北京申奥的热潮。2001年,北京大宝化妆品集团推出了北京申奥全国有奖征联启事。为北京申奥鼓与呼,是本人出自内心的动力。我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对诗词界比较熟悉,诗赋也曾获过几回等级奖,但对楹联界比较陌生,楹联赛事经人介绍虽也参加过两三回,但都是优秀奖或入围奖。而这次,申奥的原动力激励着我,一定要争取最好,虽然课务繁忙,有空时申奥征联一事就会魂牵梦绕。一天早上醒来突发灵感,上述联便脱口而出,于是书写,到邮局寄出。稿件发出,便有文债已偿、浑身轻松之感。不久,办公桌上放着一封来自北京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我的联竟然获得了一等奖,组委会邀请本人前往北京领奖,当时真有点热血沸腾。赴京领奖之际,感慨良多,在火车上即兴赋得七律一首:“我爱京华亮丽天,誓为申奥撰佳联。熬干心血求灵感,搜遍枯肠觅好言。深恐粗编难入目,欣闻高中自开颜。驱车喜赴群英会,一路欢歌到日边。”欣喜之情,笔耕感受,尽在其中。在北京,我有幸认识了马萧萧、宋韶仁、刘太品等中国楹联会领导,宋韶仁秘书长还亲自介绍我加入了中国楹联学会,并告诉我,你的联已由书法家书写,送到莫斯科奥运会举办城市投票现场。当时那喜悦之情,真的难以言表。从此,我对楹联界逐渐有了较多了解,参赛、获奖也逐渐多了起来。

浏水荡开千顷绿;
围山捧出一轮红。


创作心得:
浏阳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情感。送旧迎新之际,对家乡的挚爱,对新年的憧憬,交汇融合,百感萦怀。文学,情动乎中而发于言,其间创作冲动的力量是无法遏制的,接到浏阳“移动杯”春联征集的启事,不到几分钟,此联便倾泻而出。没有充沛深厚的情感,不能写也写不好,这是创作中常见的现象。白香山云:“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如果说此联是有一定欣赏价值的一株有苗有花有果的植物,即使不是挺拔高大,不是天香国色,不是味美体硕,但没有根基,没有情感的浇灌也是长不出来的。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3:57 | 只看该作者
第096号作品:绸缪以备不时需(河北·邢伟川)

遵七八嘱,也诌几句。写联以来,体会不多。但就积累,略有收获。读书虽少,注意采撷。书之范畴,书中卷外。读山读水,明智见仁。赏戏听歌,也有所得。好词丽句,收之案几。以备用时,探囊以取。下举三联,以佐微词。胡言乱语,可当笑耳。

安徽肥东征联三等奖:
净土一方,播下真情浓似血;
清风两袖,甩开私欲淡如烟。

(报载:浓似酒,淡如烟。)

三门峡征联二等奖:
清风作线,明月为梭,三门共织互廉网;
函谷著经,甘棠遗爱,九曲长传大德歌。

(报载:互联网)

三门峡征联二等奖:
颁法六旬,润物滋春,若挽银河倾玉露;
监权九品,开云拨日,同匡赤县驻青天。

(戏得:挽银河)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3:58 | 只看该作者
第097号作品:意源于实化于典(安徽·赵继杰)

有云:“联虽小道,其难甚于作文,文之篇幅既长,不少回旋之地。联则寥寥数言,自为起伏照应。”余性愚而散漫,好附庸风雅,习联已有六载有余。虽于赛事偶有斩猎,仍不得其中门径,焉敢弄斧于诸方家门前。促应七八老师之邀,惶恐之间,将余浅薄鄙陋之言搬于台面,多有舛误,望乞批驳。

余之联见:意源于实,采化于典。即论物叙事,须从所议对象落笔,扣其中心,经营脉络,散发思维,或浅描、或浓妆、或慷慨、或柔和,议论纵横,不拘一格。切不可游离题意之外,无病故作呻吟,此大忌也。征联更是如此。又意先于笔,笔起时则腹稿已成。联意则若书家创作,一气呵成,不可中断。意断则联碎,不见联脉,不明其意,又谈何信服众人,一举折桂。佳作,必有精彩之处,化典不失为其中一良策。既赋其文采,彰其要点,又拓深宽度,表情达意,或可别添一番韵味。

题通城“天岳杯”联大赛
天岳鉴冰心,将地税精神,昭于众目;
涓流丰宝库,把通城雨露,洒向民生。


近年来,此类征联多不胜数,然部分词语已作陈词滥调。如何打破藩篱,翻其旧窠,又免生词僻语。固知地税取于民、用于民,其工作精神当廉、当细、当公,惜民之力、爱民之果,聚点滴以汇汪流,为民服务。以务实之心服务税收工作,以税收工作促进地方民生建设,如此循环,循环如此,则大业可成。此联始于实处裁篇,大处着眼,借地方特景“天岳”增其厚重,切其地域,为通城量身打造。“冰心”出于唐王昌龄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喻其公正、廉洁之心,添其典雅氛围。“众目”自觉不妥,仓促而作。上联始终围绕行业精神而铺排,顺笔而下,环环相扣。下联转向地税来于民而造福于民,“通城雨露”则喻指地方税务服务于民如雨露般润养一方人,滋润民生。“洒”字见活泼之态。全联借景融情,联脉通畅,意无中断,仿似平实说来,而面面俱到,全无陈词堆砌,或为评委所喜。

题风雨亭联:
世上烟波皆有主;
山中风雨不知年。


题景咏胜,余之所好也。风雨亭,知之不详,阅其资料:“芝城北郊,甫十里许,有山峩峩,厥名风雨。维山之巅,雩亭在焉。”有诗云:“看山道士芒鞋绽,卧病维摩竹杖扶。”又云:“一别十年经百劫,名山风雨更无人。”下笔时本欲以景状亭,则觉泛泛,未免流俗,难以推陈出新。久思而无从落笔,忽忆前人语:“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云云,又契前述,则有思:世上烟波皆有主。窃以为飘逸若仙,独出心裁。下联如何对之,有思:看景不若听景。欲以奇思而造句领联风。“山中风雨不知年”,由飘飘之思转向山亭风雨,由虚到实,饶有寄托。眼前若有景:道者之慨,文人之咏,隐者之情等。联中可见苍茫之情,尤恰切此亭,后之览者,若心有所契,余之幸也,甚爱此联,言简意赅,奇中见雅,近乎空灵。充溢玄家之息,遗世独立。承转之间,意境得以升华。

题刘婉姐大婚之喜联:
佳日引鸾和,嫁一女如得一子;
良缘歌燕尔,偕百合必到百年。


此联为去岁夏日所作,闻到刘婉姐大婚之讯,心中激动,然婚联却毫无思路,苦无创作经验,将心中喜悦付于文辞。“新婚燕尔”一词划过心头,出于《诗经?邶风?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亦知婚联当贴切佳人,寓以祝福意,亦想大婚日必是热闹非凡,张灯结彩。“鸾和”当此处用之,不可他移。“鸾和”出于《周礼?夏官?大驭》:“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 而后有另辟蹊径别想:嫁女不正若得子吗?全联未作多过修饰,却自得风流。切新人,切嫁女者亦切余贺喜者。顾看全局,以实景到乐情,腾挪间言情殷殷,甚爱之。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5:36 | 只看该作者
第098号作品:得心应手性情真(江苏·关永梅)

因近来很少征联,一直搁笔。感于万兄对对联的热忱,现从集子中拣出以前获奖的对联,拿来与大家分享。

余以为对联唯从心出,外加才力学识,方能得心应手,不因时间的久远而泯没。

“巾帼杯”全国妇女楹联大奖赛二等奖——题一代画魂潘玉良
合为艺术生,是浊世白莲,火里凤凰,天亦怜才,不许其人埋没久;
只向水云去,记清流碧草,望中岁月,勤当有报,长留画苑性情真。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蒋有泉点评: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她的人生道路艰难而又曲折:孤儿—雏妓—小妾—艺术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结合她的传奇人生再诵读此联,便觉得精妙非凡了。此联开句便决然断言,潘玉良是为艺术才降生人世的。紧接着从其出身、品行入手,又断言她是浊世白莲、火里凤凰。此两句,断得十分贴切、十分精到,是对她不幸出生、玉洁情操、人生升华精彩的高度概括。之后,再次断言,天也爱才,不让其久湮。可以说,上联是一比三断,断得切、断得妙,断得感人。下联从她的绘画生涯着笔,围绕“画魂”主题,用优雅的笔墨,以水云、清流、碧草等一连串飘逸清新的字眼,融美感于人、于联,自然地显露出其艺术人生的绚丽、本性的真挚,以至自然地得出结论:勤有报,长留真情在画苑、在人间。此联情沛意切、妙句由衷,且上下联相扣相递,前后照应,确可称为联中之上品。

湖南常德“楚城影视杯”全国有奖征联大赛二等奖
振骚坛逸响,大汉天声,联会新成,健笔摇来三径雨;
喜古郡英才,盛唐风韵,佳篇初就,桃花散入武陵溪。


周信芳故居纪念馆二等奖
麒韵深沉,若大吕黄钟,遒劲苍凉惊四座;
虎躯豪迈,同青松翠柏,高风亮节耀千秋。


甲午年徐州百字春联:
更上高楼,看城阙风光,巷陌桑田,数不尽丰功伟业,帝王将相,天下精忠兴此地,徐民勤勉,徐土富饶,一曲踏春歌,唯待马蹄破雪;
长舒醉眼,是云龙烟雨,黄河泗水,赏不完画栋雕梁,才子佳人,汉家文化起于斯,彭祖药食,彭门诗笔,两行书丽句,好迎蝶翼飞花。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5:54 | 只看该作者
第099号作品:灵感得来煞费心(湖南·周永红)

余谓撰联,必须得有灵感,然灵感实可遇而不可求也。余尝于某一联题,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呆坐半日而竟不得一字,是灵感不常顾我也。盖作联所经历者,十之八九为困顿掩塞之境,能得遇灵感而豁然顺畅者,不过十之一也。回首作联数载,累计或有数千副之多,自忖略为可圈点者,不过百其一也,其余皆滥俗庸鄙之作。由是观之,灵感亦源于积累,或可豢养,或可捕捉,然究属空灵跳脱之物,稍纵即逝,令我等联人徒叹奈何!今不揣浅陋,自择数联,中间或有灵光一现者,诸君自行鉴别可也。

题三门峡
九曲捻白云,缚住苍龙,播下千山翠雨;
三门抟紫气,掀开彩页,涌来万道金霞。

题泸溪涉江楼
明月涉江来,贮一楼楚韵骚魂,喜与灵均登阆苑;
青山探首出,置万丈诗屏画壁,好邀太白下泸溪。


题断崖长廊
无穷美景一廊收,须知身处崖边,当思退路;
不绝涛声千里去,莫若心驰湖上,休问归期。


题海南火山口
真情化作永恒,任地老天荒,独自心中燃炽爱;
生命绽开炫丽,看日新月异,依然海口焕青春。


题黄河石林
尤宜探险猎奇,观一部天书,消息载于岩缝里;
漫说争雄逐霸,入千年隧道,风云没在石林中。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5:55 | 只看该作者
第100号作品:审时度势出心裁(广西·刘红波)

承蒙七八青目,嘱余为自己之“得意之作”写几点体会。回想几年以来,无甚“得意之作”,若论体会,或许能道出一二,以博一哂。

百年圆大梦,纵马时,听牧笛渔歌,各族融情酬热土;
廿载起宏图,射雕处,看云笺雁字,谁人摛藻赋明珠?


创作心得:
此次“天河明珠,幸福松原”全国楹联赛是2012年为了庆祝松原建市20周年,更好地展示松原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三化’,建设幸福松原”的精神风貌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好地展示和推介松原独有的历史遗迹、自然风光、满蒙风情等人文景观而举行的,本联获得一等奖。

96年前(1918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处建立一个中等城市——东镇,就是现在的松原。上联采取先总后分的写法,以孙中山《建国方略》的雄伟蓝图为起点,通过松原市特有的风情如纵马、吹牧笛、唱渔歌等的描写,反映出松原市各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下联也是采取先总后分的写法,从松原建市20周年出发,通过对几种松嫩平原上雄浑景物的描写,如射雕处、云笺雁字等,反映出松原市今日积极进取、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全联紧扣松原市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去写,句式长短有序,音韵和谐,对仗工稳,且言之有物,读来顿生豪迈之情。

写这种庆典联最大的难度在于选取的角度。写得大了,容易流于口号形式,显得空洞乏味,豪迈有余,内涵不足;写得小了,言之难尽,容易落入繁琐有余而雄浑不足的窠臼。为了同时打破这两种弊端,让其既有雄浑壮阔、舍我其谁的豪迈一面,又有历史人文、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实质内容,我选取了孙中山《建国方略》的远景规划和松原建市20周年这两大视角为出发点,以松原市特有的纵马射雕、牧笛渔歌、云笺雁字等民族风情作铺垫,用热土、明珠等富于情感的词语作点缀,将松原市努力打造“天河明珠,幸福松原”的雄伟目标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过目不忘。

岩骨蕴花香,一杯参透佛儒道;
金风携玉露,千古融通天地人。


创作心得:
此联获得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最佳茶楹联征集大赛一等奖。武夷山不仅秀甲东南,名驰宇内,武夷岩茶也同样是香飘四海,饮誉天下。名胜配名茶,真是天作之合,两相益彰。蕴含于武夷山山水以及武夷岩茶的人文历史和底蕴,更是令人吟诵不绝。上联将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嵌入,阐明了武夷岩茶和佛儒道三教的密切关系,让人联想到武夷岩茶悠久的历史和底蕴;下联点明第六届武夷山茶博会的举办时间在秋季,而武夷岩茶更是一位沟通天、地、人三者关系(包括两岸同胞的关系)的“天使”。全联紧扣武夷山最具特色的岩骨香茶和茶博会的举办时令,将武夷岩茶与佛儒道三教的悠久历史及其沟通天地人的作用做了一个全方位的阐述,短短二十四个字,词约旨丰,事近喻远,清新典雅,雄浑大气。

由于考虑到上一届茶博会已经成功举办过一次征联大赛,且征集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再加上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咏茶这一题材的对联自古至今多如恒河沙数,而佳联妙对亦是层出不穷,因此要在这次大赛上脱颖而出,使用“常规武器”看来是不行了,必须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才能最终击败各路高手,站到领奖台上。以茶博会为主题撰联,不仅要写茶博会的盛况,更要写茶,写出两岸同胞以及四海茶友之间的茶缘茶谊,写出武夷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正如茶博会所宣传的那样:“缘聚武夷,茶和天下。”为了把这些元素写进联里,通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从宏观方面去写这次茶博会,大角度描写茶文化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把笔墨重点放在描写茶的色香味上面去,这样才能做到视野开阔,雄浑大气。所以“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这样的联写茶馆可以,但写茶博会则不行。考虑到千百年以来,武夷山一直是佛儒道三教心驰神往的胜地,而武夷岩茶更是这三教爱不释手的杯中物,且自古以来,茶的内涵一直被佛儒道三教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解读着,再联想到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吸天地日月雨露之灵气,悦帝王将相平民百姓之心,直接沟通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而且为了做到“切事切地”,使之具有唯一性,还必须增加一些地域色彩。联想到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了解到这次武夷山茶博会将在秋季举行,而秋风又有金风之称,所以写出了这样一联。在这里,“玉露”有着双关的含义,既可指秋露,又可指珍贵的茶液。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7:00 | 只看该作者
小3班名联推荐第三阶段到此结束,整个推荐业已完成。回顾一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001号—第040号作品(各代对联、以清代之前为主)
第二阶段:第041号—第077号作品(清代联家对联)
第三阶段:第078号—第100号作品(当代联家对联)

感谢同学们一路上的相伴!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主题
2

149

帖子

0

精华

874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65404
经验
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7
137
发表于 2015-8-31 18: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李飞老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60 小时
主题
443

1万

帖子

73

精华

1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58846
经验
3293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9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18
138
发表于 2015-9-1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在旅途 于 2015-9-1 15:37 编辑

谢谢李老师!
龙途破壁;
联旅在心。[武冈李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9 01:59 , Processed in 0.1097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