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子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新三期一年级第四讲CD组作业(请绮之梦老师和冷雨老师评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21
发表于 2011-11-10 0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绮之梦 于 2011-11-10 08:03 编辑

小渔村新三期一年级二讲
[color=Blue]绮之梦问好D组12—静心师太
一、简答30分
1、        什么是起承转合?
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说白了,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起笔来势突兀,有银瓶乍破的感觉,才能在开头就很好地抓住人的眼睛,吸引读者往下读。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古人曾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就是承接之要领。承联要大体根据起联的缓急而承接,要注意匀称协调。起联急,那么承联应使之纡缓;起联缓,那么承联宜坚挺跟上。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相融。景为实,情为虚,前者写实的,后者就要写虚;前者写虚的,那后者就要写实。如果都写实就会显得呆板,如果都写虚也会显得浮滑。若是专写情或专写景,就很难达到生动空灵、渊永超迈的效果。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我们在第三讲中,讲“先景后情”的写法时,讲到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在绝句中,转句在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就是结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承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句意境,引出下面的情感。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答:转句转的时候要注意照顾前面的景,牵出下面的情,要仰俯上下、照顾前后,不能断裂。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作准备,转句是这首诗最关键的。
理解细致 非常正确 30分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七律 夏》
东风已别碧荷塘,玉液斜斟暗送香。
华盖千山成绿荫,云绡万卷化红裳。
花心最喜春情暖,天意尤偏夏日长。
暑热悄临时向晚,蛙声一片纳清凉。

平仄正确,押韵(下平七阳)正确,赞!
起句 用景语点题,前分句 “东风已别”不恰当的,
                         后分句 入情了 。
承转 对仗工整,衔接自然流畅,意境很美 ,赞!
合句 尚好 后分句 出彩!
起句 在改改 就会很完整的 诗脉畅通 主题鲜明
35分

三、读诗:
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这首诗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
这首诗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首先交代了作者自己一个人流浪在外,做了异乡的客人,写出了作者一人在外的孤独凄然,为后面承句做了铺垫。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承接了上句,具体的写出了作者每到佳节的时候,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第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这句一个遥知把这首诗的转句转的不露痕迹,想象着兄弟们此时又在登高。接着第四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很自然的就合了前句,写出了兄弟们开心的在一起登高,可是却独独缺少作者自己一个人。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正确 30分
总分 95分 恭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 小时
主题
0

7

帖子

0

精华

25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274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22
22
发表于 2011-11-10 07: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绮之梦老师的精彩点评,老师辛苦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23
发表于 2011-11-10 08:26 | 只看该作者
绮之梦问好D组09—独坐尘嚣

一、简答30分
1、什么是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结,结束。指的就是结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正确 30分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七律《夏》
十里晴空流彩霞,薰风懒拂一庭花。
如烟碧柳摇鱼醉,似叶兰舟任浪斜。
忍听蝉鸣吟酷暑,闲观蝶舞眷奇葩。
流年似水常回首,不负佳期待露华。

首先指出以下, “流、 似” 两字重复出现 律诗尽量避免重字,是一种浪费的噢!
平仄正确 押(下平六麻)正确。
起句 点题 弱 ,选景一定要围绕主题噢!
承句 入情了,初学 先练 上景下情,见景生情啊! 这样好把握诗脉的。
转句 很有美 赞! 转的尚好,给合句打好了台阶,
合句 很好 !不负流年 珍惜时光。赞!
35分

三、读诗: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起句承句对仗,没有失替,失对,失粘,转联为特定句式。
起句交待了地点,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的延接,与李龟年常见于岐王府,承句承接了起句,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李龟年的演唱,继续说明李龟年当年倍受赏识,影响力极大。正是江南好风景,时过境迁,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同是流落之人,感怀繁华散尽的无奈。合句,直抒二人相逢彼此境遇如落一般,悲凉,暮春难留,将时代的交替,人生的辛酸尽纳其中,意味深长。
理解正确 30分
总分 9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24
发表于 2011-11-10 08:57 | 只看该作者
绮之梦问好D组长-蓝妮

四讲作业
一、简答30分
        1、什么是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即格律诗的基本骨架,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我们在第三讲中,讲“先景后情”的写法时,讲到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合,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承联要大体根据起联的缓急而承接,要注意匀称协调。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在绝句中,转句在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非常正确 30分

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七律.夏
六月清风牵柳影,飞云逐日映琼田。
丽姿扶水窈窕立,暗香凝露隐约妍。
常羡浮生傍塘处,可堪沁绿溢荷边。
陶然一夏清凉日,人事逍遥不知年。

诗中“清 、日”两字重复使用,这样会阻碍情景表达的内涵的。
平仄正确 韵字(下平一先)正确
起句 起兴很美,赞!
承句 描写的很美,“丽姿”换成具体的事物就更好了 哈哈!
转句 见景生情,脱口而出 。情理自然,寓意含蓄。赞!
合句 恰到好处 扣回起句 。
整体 诗脉畅通,对仗工整,语言流畅华丽,;注意一下重复字就更好了!加油!
35分




三、读诗:
       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对偶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对偶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格律:雪-雷 枝-笋 有-抽 相对  
         闻-入 雁-年 乡-物  相对
          闻-雷   雁-笋  乡-抽 相粘
          雪-枝-有  雷-笋-抽   闻-雁-乡  入-年-物 相替

对仗: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结构相同,两联为一句 互为对仗
        
起承转合:
起句: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交代时间 二月,地点 山城,景物兴起
承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承上句 春天犹有雪压橘,春雷催笋出,进步深化主题
转句: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转句入情,入夜因雁声思乡,春天来了,新年伊始,却他乡病苦,作者的思乡之情,感怀之思更加刻骨铭心
合句: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收尾,曾经做过洛阳的花下客,洛阳的花虽然开的晚,总是会开的,不必嗟叹.总有一天,春风必将吹遍天涯之山城,城中处处皆鲜花.

理解的非常好 30分

总分 9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25
发表于 2011-11-10 09:24 | 只看该作者
绮之梦问好D组05  不期而至
一、简答30分
    1、什么是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对于绝句,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结句(也就是合句)。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在绝句中,转句在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正确 30分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夏》
葳蕤绿毯铺荷塘,闪闪金光缀样红。
酷暑鸣蝉栖柳絮,童儿竹影喜戏中。
清风月夜添歌跃,锁事犹心意弃空。
独有葵花迎向日,时来季转义如同。

诗用韵(上平一东)正确,塘是(下平七阳),窜韵了
童儿竹影喜戏中。 这句 失替了
起句 前分句 “葳蕤绿毯”不撘啊!调整一下,应该会非常美的 噢!
     后分句 想描写阳光映荷花的状态对吧 ,好好理理和前分句一样,会很美的。诗意浓浓的!
承、转句 对仗不工整;在炼炼,会很好的。
合句 抒发的赞美葵花向日, 葵花出现的突然,和起句 的荷塘 矛盾了。
整题意意 感觉很有新意 ;但诗脉有点乱,好好调调,应该很好的!
30分
三、读诗:
       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章台夜思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这是首五律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没有失对,替,粘。
这两句对仗,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起;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在漫长的夜晚用瑟弹弦悲伤
承;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孤灯下听见楚国的号角,残月渐转章台上方
转;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已显春幕远方的朋友还没来
合;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家书不能寄回家因为秋雁从北方又飞回南方
理解正确 30分
总分 90分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6

168

帖子

2

精华

238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6282
经验
5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9
26
发表于 2011-11-10 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雨缘了 于 2011-11-10 10:26 编辑

第四讲作业
CD大组长苏绾笛  第四讲作业
一、1、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为律诗首联;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为律诗颔联;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为律诗尾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
2、承句的作用:
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二、《七律.夏》
远山墨黛鬓钗松,一袭云衣日染红。
柳色青青撩静水,蝉鸣细细笑渔翁。
清歌一曲邀明月,浊酒千杯醉晚风。
喜是夏时宵更久,西楼碧帐掩星空。
一东二冬韵杂用,松是上平二冬,红翁风空是上平一东韵。这样用错不应该,下次要注意,多查平水韵书。起句承句写景,个人认为远山句写的很好,颌联亦可,转句尚可,合句平平。整首诗还算清新,惜无新意和创意。-15分
三、读诗: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该诗为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五言绝句,以上平四支入韵,韵字为枝、思;每个句子中二四字平仄相替,如豆、南是为仄平,来、几是为平仄,君、采是为平仄,物、相是为仄平,此为替;一二句中二四字平仄相对,豆对来,南对几,三四句中二四字平仄相对,君对物,采对相,此为对;第三句二四字为君、采,同第二句来、几,平仄相同,是为粘。
首句因物起兴,写明红豆生长地,承句紧接着对起句进行补充,写明季节,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转句由景转入情,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得85分,由于不细心出现的错误应该可以克服,只要多费些神即可。在立意上下些功夫,一定能前进一大步。
C组长-蕙质兰心 第四讲作业
1、什么是起承转合?
所谓起、承、转、合: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句,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句,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句,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合句(尾联)。对于绝句,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结句(也就是合句)。其法各有不同。
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
合:结束,又称结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句在律诗是第三句也称颈联。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颔联写虚的,颈联写实的。颔联写辽阔的、粗犷的,颈联写具体的细致的。颔联如果是面,颈联则可以精确到点。颔联写实实在在的景色,颈联写由眼前景色产生的联想或者心理体验等等。总之,必须要有明显的区别才好。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七律 夏
               蝉鸣枝上柳丝翠,夏日炎炎禾叶黄。
               鱼戏池塘中彩画,荷开湖畔美人妆。
               兴来无事约棋落,对坐闲情话理长。
               把酒畅聊千古意,清悠无限好风凉。
合韵合律。先景后情。中彩画有些凑意,不知所云。约棋落对话理长不宜,文字方面须推敲,不可生造词。整体看来在文字方面须得再下功夫,诗的立意也有待提高,功夫在诗外!!-12
三、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一首七律诗,为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无三平尾、三仄尾。无失替、失对,但失粘了:如宫与去,草与空、幽与自、山与代、落与冠、天与古。
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两联为对偶,两句为一联。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词性相同。
起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交待时间和地点,虽然有重字“凤”,但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诗中多次用凤是有意重复,刻意强调以达到一种情绪的高涨。)
承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凤去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
转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人从怀古转向现实,大自然。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合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虽然具有超脱尘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却始终关切着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用浮云比喻奸臣当道,愁思无限,壮志难酬,哀怨如缕。
得88分
C组09-酌月浪子 第四讲作业:
一、简答30分
1、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并扩展开头的话题;转:转折到后面的句子里,将起承所述转到主旨上;合:结束,将前面的内容作一总结以收笔。
    在律诗中,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
    绝句中,首句为起,次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
语言准确些,-5分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在绝句中,转句在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之前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夏》
一池碧水映娇容,不染污泥沐夏风。
惹蝶招蜂花并蒂,凌波饮露别样红。
亭亭瘦影洁如玉,淡淡清香净若空。
罗裙凝珠连沃沼,脱尘叠翠续苍穹。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合韵。东、冬韵部杂用,容是冬韵部,其他是东韵部。走题,写的是荷花吧。起名《夏荷》是可以的,承句中花并蒂与别样红对的不工。连沃沼、续苍穹俱有生造之嫌。总体看来,还须在文字造句下功夫,多读诗家作品中。-30分
三、读诗:
       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作业要求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交待了时间和地点;承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又进一步补充了具体的时间、季节和景致;转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当时的情景来形容离别时的那种惆怅的氛围;合句“惟见长江天际流”来进一步的形容一种落寂难舍之情。
6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6

168

帖子

2

精华

238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6282
经验
5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9
27
发表于 2011-11-10 1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雨缘了 于 2011-11-10 10:23 编辑

c11-青衫乱 第四讲作业
1、什么是起承转合?
答:所谓起、承、转、合: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对于绝句,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结句(也就是合句)。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应注意与题目相扣,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也不可肆放,要尽量做到一气贯注,要与起笔衔接,不能脱节。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
2、承句的作用是什么?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二、以《夏》为题,韵自定,以先景后情的方法,写一首七律。40分
                夏
画梁春尽落花香,月貌风姿尽夏妆.
柳绿花红萦玉宇,檀熏帐锁绕新床。
短衫红袖游郊外,短笛轻舟伫水央。
好景良辰融眼处,芙蓉凝露俏娇芳
(憋了很久,表示无能.....)
起句点题,月貌句不知所云。承句对的不够工整,转句说的是效游,与夏题偏移了,有“短”字重复,尽理避免重字。短笛句有点凑意,立意也不落在实处。须得加油!-25分
三、读诗:请自己找一首古人的格律诗(律诗、绝句都行),结合学过的知识点,阅读后,写出你读的诗格律、对仗、起承转合是怎么样的?30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押韵式的五律,用的是下平六麻的韵部。故人具鸡黍和开轩面场圃用了特殊句式。没有失粘,失替,失对
颔联和颈联是对偶,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结构相同,两联为一句 ,互为对仗,且对仗非常工整。
起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即原因
承句: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写景承接首联
转句:山村生活情趣,顺其自然的转过
合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化主题。
75分
C03-清居散人 第四讲作业
一、1、什么是起承转合?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
2、承句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3、转句转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在绝句中,转句在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必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要与起承相揖让,更要如疾雷破山,是读者前之想象不到的,要使读者惊愕。要灵活,又不可离题太远,要能与前后相照应,才算转得到位。
二、   《七律.夏》
飞花六月春余后,夏雨丝丝画里眠。
菡萏凝香连舞榭,碧鸳戏水向云天。
晴怜柳絮如白雪,夜喜星河缀晚泉。
本道清风依梦在,原来此景更怡然。
起句点明时间春余后夏初时,承句写景,转句情景相融,合句“本道清风依梦在”中需要再推敲,意思不明朗,“依梦在”改一改或许就清楚了。-15分
三、读诗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本诗首句用特殊句式 平平仄平仄 平起仄收。后句无失替失粘。对仗工整,格律符合。金 心押韵下平十二侵。剑对人为对,剑与金 手与相 生与片为替。剑 千与手 相 为粘。起句点明题意,游人将去武陵,承句紧密连接起句,详细说明有此宝剑,转句精妙,有承句深化,剑值千金却不惜相赠,表明感情之深。合句收尾,点明心意,说明了自己的一片情谊。节奏紧密耐人寻味。
剑与千才为替并非与金,可能是粗心,-5分
得分:80分
按:综观四次作业,朋友们诗词创作已都有了基础,所以,俺开始严格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0

7

帖子

0

精华

11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153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8
28
发表于 2011-11-10 10:24 | 只看该作者
绮之梦老师好,幸苦了{:5_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 小时
主题
6

168

帖子

2

精华

238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6282
经验
5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9
29
发表于 2011-11-10 10:38 | 只看该作者
{:5_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主题
9

397

帖子

0

精华

968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801
经验
188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
30
发表于 2011-11-10 10:45 | 只看该作者
冷雨老师辛苦了哦!对大家严格是应该的,也有助于大家写作能力的提高!给老师献花了!{:5_142:}
蕙质兰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 小时
主题
0

16

帖子

0

精华

84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91
经验
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4
31
发表于 2011-11-10 13:18 | 只看该作者
{:5_105:}表示写诗无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7 小时
主题
14

224

帖子

1

精华

5508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35684
经验
1772 点
威望
4 点
在线时间
4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4
32
发表于 2011-11-10 15: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指点,下次我一定更加用心和细心{:5_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0 小时
主题
25

127

帖子

0

精华

115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933
经验
1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16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绮之梦老师和冷雨姊姊精彩评阅,二位辛苦了!
-竹本无心,外生多少枝节;
藕虽有孔,内中不染污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37 小时
主题
108

1063

帖子

4

精华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35060
经验
3852 点
威望
2 点
在线时间
1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15
34
发表于 2011-11-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辛苦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

52

帖子

0

精华

57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6305
经验
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21
35
发表于 2011-11-11 14:49 | 只看该作者
七律.夏
六月馨风牵柳影,飞云逐日映琼田。
青叶扶水窈窕立,暗香凝露隐约妍。
常羡浮生傍塘处,可堪沁绿溢荷边。
陶然一夏清凉渡,人事逍遥不知年。
==================================================
小改了一下 改掉了重复的字 多谢绮之梦老师精彩点评,老师辛苦了{:5_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36
发表于 2011-11-12 18:23 |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的 蓝妮!多读 多练 我们共同进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主题
19

862

帖子

3

精华

309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2679
经验
309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9
37
发表于 2011-11-13 09:32 | 只看该作者
33# 子衿

不客气 子衿 !梦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4 09:28 , Processed in 0.0853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