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洗竹联笔随谈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67 小时
主题
1228

2万

帖子

102

精华

16万

积分

联都元老

欲把泰山研化墨

Rank: 10Rank: 10

UID
293
经验
2660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0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洗竹联笔随谈
</b>
<P>洗竹联笔随谈</P>
<P>     序:自喜洗竹一语,前有乡村洗竹文字,后有山居洗竹风格。近日有感自2006作品颇多,故再次洗竹,续《沧海楼楹联随笔》,与诸联友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权作随谈。
山居篇:</P>
<P>     曾在《山居随想录》中指出,山居题材对人的心性修养很有益处。可“外适内和,体宁心恬”,正如白居易在《庐山草堂笔记》中写到:“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是以,从诗性到文性的过度,体现了山居对白居易作品的影响,其后为香山九老之一。同理,山居对联性的陶冶也非常有益。
    余写山居,以山水为心,以人情为眼,以瀑泉为言,以云鹤为形,以竹月为神。无庐当有庐,无山始见山,做忘我游。从容飘荡,任意东西。盖淡雅,飘逸,拙朴,坦阔皆有之。山水予我“作未曾有;从无始来”的写联心境,不亦乐哉!
     纵观诸作中,先以“洗竹稿添峰笔画;居山性转石莲花”谈起。此联以清代黄山派画家石涛和尚为原型自比。石涛以苦瓜和尚自居,却以“搜尽奇峰当草稿”为画魂。所居黄山,终日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美景熏陶。其渐渐进入物我相融的境界,于是以《苦瓜和尚画与录》传名于世。观之对美学境界的见解:“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此一语道出山水为师的画技真谛。石涛在其《变化章》说;“夫画,天下变通之**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变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余慕其画风,画性,曾出句:“描山画水,枕石听涛,苦瓜和尚陶然乐。”是以此“洗竹稿添峰笔画;居山性转石莲花”题之,自喻之。因联中已嵌洗竹先生的ID,并有压韵之美。概此联以悟见性,可为山居之品。
    一联“扶风直上岭;踏月转来庐。”一扶一踏,可见李白风神。更有“杖挑飞瀑分樽里;身把流云夹腋间。”可见李白之浪漫。一联“径上仄平无碍我;人间冷暖有关余”,则见山居不忘人情。一联“已觉云中生鸟径;更知何处是吾峰”,可破老苏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联的见解与参悟透露出智慧。诸多例子,不再一一举。
      余写山居,经历了藏山,愚山,破山三重境界,此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三重境界岂无异曲同工乎!从隐,到痴,到悟,是以不再以山形为寄,以山庐为所,游物外,超相先。此又何尝不是写联的高明境界。故无再须言,只列十副优秀山居对联以欣赏:省略。</P>
<P>     乡村篇:</P>
<P>曾在〈沧海楼楹联随笔〉中指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各美。联者可自取其中一种境界。然乡村题材作品却是余洗竹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的洗竹文字,下里巴人话语,已经向大家展示了乡村自然之美。且回顾05年时所作的〈母亲〉一组。更以真实情感,无须辞藻,撼人的心弦力量,冲击着无数天涯游子。此后的〈父亲〉,〈我的兄弟〉等乡村作品,同样是以稚子之心写之。所以每每翻读此三集,常无言。
    乡村题材作品中,有乡村笔记,乡村札记,村言村语手稿三部曲。更有农村春韵,老家几联,洗竹几联,回家几联等,全面的塑造了乡村这一世外桃源的独到风光。
    老家四联,主要是围绕洗竹文字中的老家场景而作,揭示了农村的自然之美,现附出欣赏:</P>
<P>老家四题</P>
<P>  居室</P>
<P>  
  此中自得千千趣,竹能蘸墨,书能枕我,时飞紫燕掠窗过;
  尘外别居小小天,酒不关情,月不离人,偶有青蛙入室来。</P>
<P>  
  竹林</P>
<P>  
  独枝独叶不成图,黑白染纸,风神在案,竹林深处笔提捺;
  一草一石皆是境,舒逸随身,宁静于心,背影清时月扩张。</P>
<P>  回梦石</P>
<P>  
  若安身可在竹林,春扫露珠,秋拔苔藓,卧石月色有非想;
  真明理能得自我,一无棱角,二少滑头,回梦人生如是观。</P>
<P>  
  洗竹池</P>
<P>  
  春水一池仙草蜜,燕不掠鱼,鱼难惊我,此境无端谁去破;
  砚台半肚乌龙涎,竹能散墨,墨可染荷,斯图有样月还原。</P>
<P>王国维在红楼梦的评析中写到:“为美术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而其艺术之美所以优于自然之美,全在乎使人易忘物我之关系也。”此语道出,乡村美可近不可疏。但凡联友在洗竹文字中一游,便可驱之烦恼,感受清凉,全然忘我,此同理。</P>
<P>   诸多作品中,一联“池边竹子绿如水;墙后桃花红比砖”,道出新农村建设之美。颜色对比,借物对比,是此联的特点。一联“沼气便宜真便利;山煤更贵要更新”,则指出国家对于建设农村沼气自然村的政策扶植的好处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方针。且不说联中的技巧形式已经达到完美的统一。就整联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技巧形式。</P>
<P>    一联“大头儿子小头爸;傻眼娘亲怒眼爷”,指斥劣质奶粉对乡村婴儿的影响。上联是借用动画片的名字,然劣质奶粉对婴儿的影响却是果真如此。一联“搅拌筒搅搅拌拌;拖拉机拖拖拉拉。”指出新农村的房屋建设之繁忙场面。
    概括余的乡村作品。不以辞藻胜?script ></script>
若是天涯你不来,我与月光皆不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00:47 , Processed in 0.0710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