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对联》杂志[大家评联]第三期征稿处(2月末截稿)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主题
901

6330

帖子

4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754
经验
9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8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FONT face=黑体><FONT color=#0033ff>按:《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刊》简称《对联》(编辑部设在北京)期刊设有大家评联栏目,目的就是想发动联友对本刊获奖联(也包括社会获奖作品及其他优秀作品)展开讨论点评,以倡导联坛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风气,在讨论中使联友们的写作、鉴赏水平得以共同提高。本期刊载《对联》2006年第一期部分优秀联作奖作品,供大家讨论。也可自行选择其他获奖、优秀作品进行赏析、讨论。截稿至2006年2月末。
</FONT></FONT></FONT></P>
<P><FONT face=黑体 size=4>一等奖(贺联)</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size=4>对联创业步曲折,双月、单月、半月</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楹友投缘情缱绻,前生、今生、来生(余从飞)</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编辑部按语:情真意切,动人至深,唯韵律稍欠。</FONT></P>
<P><FONT face=黑体 size=4>二等奖(贺联):</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1、</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联苑奏佳音,一月风光分上下</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京华滋澍雨,两行平仄绘乾坤(田庆友)</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size=4>2、</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两手擎天兴大业</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一心俯首献甘泉(王纪金)</FONT></P>
<P><FONT face=黑体 size=4>三等奖:</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size=4>1、与父亲通电话:</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我只道:痴一点,傻三分,放纵性情,何须拘小节</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爸却说:听八方,观六路,提防鲁莽,务必顾前程(秋水粉莲)</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size=4>2、</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湖水涟漪羞抱月</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山岚缭绕欲笼诗(凌剑君)</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FONT size=4>3、</FONT></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鸡见红梅辞职去</FONT></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狗闻春讯接班来(袁天福)</FONT></P>
<P>
<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4 15:10:37编辑过]
气静年年寿,心平处处和。
--解维汉老师惠赠。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46

6914

帖子

15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十大明星斑竹

Rank: 10Rank: 10

UID
998
经验
100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5
2
发表于 2006-2-8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8 00:09 编辑 <br /><br /><P>                        苏三评联 (一)</P>
<P>《联都对联学堂》初级班(2)期学员试剑成联赏析</P>
<P>◎烟水对联 </P>
<P>柳色花光,湖开古画;
烟蓑雨笠,渔唱野腔。</P>
<P>苏三赏析: 烟水美景历来是文人钟情的对象, 北宋词人秦观曾有过"淡烟流水画屏幽"的传神描述,画中的景致尚且如此,更何况自然风光.该联分别从不同角度着眼,上联写景,下联写人,互为烘托,"柳色花光"烟水一湖,美的如诗如画,"烟蓑雨笠"渔唱悠悠,给山水画卷凭添许多灵气.野则无拘,古则不俗,平湖胜景,让人神往.该联以四四句式排列,工整匀称,柳色~~花光,烟蓑~~雨笠 自对手法应用娴熟,也为句子增色不少.</P>
<P>◎越剧《红楼梦》 </P>
<P>丝弦袅袅,彩袖翩翩,分明是悲金悼玉胭脂梦;
绿水悠悠,青山隐隐,那里寻惊世骇俗血泪吟。</P>
<P>苏三赏析:曾和试剑聊天,问她爱读什么书,她说,她最爱读的书是《红楼梦》.红楼中的家族悲剧、人生悲剧,社会悲剧,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国外学者把"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国内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面对《红楼梦》这样一部旷世奇书,如何用两行文字表现,真是难题.该联聪明的选材于越剧《红楼梦》,上联写看戏,"丝弦袅袅,彩袖翩翩,分明是悲金悼玉胭脂梦",舞台上演绎的红楼梦,是以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内容,"悲金悼玉"隐喻"金石良缘和木石前盟"的悲剧结果,形象生动,总括精练.下联以流水句型写看完戏后的内心活动,从剧场出来,面对"绿水悠悠,青山隐隐"这般如画的风景,头脑中还回旋着剧中的人物和故事,所以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那里寻惊世骇俗血泪吟"。剧句剧外相互衬托,古代现代交错纵横,脉络清晰,情感充沛,含蓄简远,读来荡气回肠,让人回味不尽.</P>
<P>◎ 画皮 (试剑)</P>
<P>突然变化形容,厉鬼曾经,只凭画笔成佳丽;
于是洞穿世事,恶人总会,巧借伪装做善良。</P>
<P>苏三赏析:很多年前看过聊斋鬼故事《画皮》的电影, 虽然当时吓的够戗,但还是津津有味的连看两场,因此印象深刻,甚至依稀记得是巩汉林扮演的书生:)该联采用比较常见的手法,上联叙事,下联说理.对联文体小巧,要用寥寥数字表现故事情节,殊为不易,作者选用了故事中最为经典的场景"画皮","厉鬼曾经,只凭画笔成佳丽",既点题,也为后面的说理埋下伏笔,选材精准,娓娓叙来,让人如临其境.下联笔锋一转,"于是洞穿世事,恶人总会,巧借伪装做善良",写朴素的感悟,深刻的道理,真是水到渠成.我们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美与丑,善与恶并不象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该联形象生动,组句流畅,说理透彻,具警示意义,欣赏了.</P>
<P>◎成都风景之----琴台路 </P>
<P>当年司马蓬窗,夜月尽识新调雅;
此刻文君旧径,晚风犹送古醪香。</P>
<P>苏三赏析:琴台路是成都一条仿古建筑的街道,是专门为纪念西汉时期的传奇人物、爱情化身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而命名的,传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古代的琴台路上开过一家酒铺,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该联以这一历史故事为切入点,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糅合,当年的"司马蓬窗"外,夜月依旧,但听到的不再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抚琴唱和,而是新歌新调,此刻的文君旧径上,虽然车水马龙,但依稀还飘着古酒的香气,今古交替,让人分不出是古是今.顿生沧海桑田之感慨.全联构思典雅,用词锤炼,风格婉约,余味悠然.</P>
<P>◎ 观盆景之遐想 </P>
<P>石如丸,峰如掌,谁将山水收盆,观之栩栩;
思若恍,意若痴,我恐神仙下界,想入非非。</P>
<P>苏三赏析:盆景是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手法,把山峦风光,树木花石等聚于盆内,使其呈现出大自然万般意境的一项艺术。该联上比实描,"石如丸,峰如掌"写盆景的形态,"谁将山水收盆,观之栩栩"总括,深得盆景精巧玲珑之意趣.下比写赏玩盆景的心态,若痴若醉若恍若佛,"我恐神仙下界,想入非非。"不着美字而将盆景的美推入极至,真乃高明之笔,两个叠字"栩栩""非非"互为烘托,更表现了音律的跌宕之妙.美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8 15:37:22编辑过]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小憩自然凉 心怡处处皆福地浅斟不愿醒 身醉时时梦桃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80

2944

帖子

1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进士

Rank: 4Rank: 4

UID
6494
经验
378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9
3
发表于 2006-2-10 0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8 00:09 编辑 <br /><br /><P>第一次进来晕乎乎,原来大家评联要投这里啊[em04][em04]</P><P><FONT face=宋体><B>2004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佳联赏析(丁香花)</B></FONT></P><FONT face=宋体><P><P>南京乌衣巷  (苏振学)
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
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
<P><P><P>一、意境
<P><P><P>苏振学先生的《南京乌衣巷》是一副咏怀古迹感概今昔沧桑巨变的佳对。上下联选取了乌衣巷、朦胧月、乌衣、百姓家、春光、紫燕等内涵丰富的意象。乌衣巷,在金陵城南,东吴乌衣营驻地,故名。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居住在这里。乌衣巷象征着曾经的繁华盛世。乌衣,古时官员,兵士的服装,王谢子弟善著乌衣,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乌衣也指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建有来燕堂。紫色是祥瑞、高贵、富庶的象征。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好运、喜悦的象征。此联巧妙地借唐代刘禹锡《乌衣巷》诗化出,但推陈出新,翻出歌咏盛世之意,存刘诗沧海桑田之况味,去伤今忧凄之情怀。上联写静静的乌衣巷朦胧在夜色之中,千年古月跨越历史的长空欲问当年王谢堂前的燕子(暗指繁华胜景)哪里去了呢?下联写春光旖旎中万家融融,象征着富贵好运的紫燕也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里,巧妙地回答了上联提出的问题,描绘了今日胜昔时,物阜民丰,百姓和乐的盛世之象。
<P><P><P>二、声律
<P><P><P>上联: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P><P>下联: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P><P><P><P>上下联分别按五七言组句,在词性、结构方面对仗工稳。句脚平仄交替符合马蹄韵,句中平仄亦合律。节奏相应,均为:二一二,二二二一。故声律工稳。
<P><P><P>三、表达
<P><P><P align=left>该联在表达上最大的特色是用典切景,根据眼前所见之景(月色朦胧中的乌衣巷)化用前人诗歌(刘禹锡《乌衣巷》)并能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其次是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由眼前月想到了此乃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时月(刘禹锡《石头城》亦有此种用法“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并用拟人的手法借月之口叩问历史沧桑,下联很巧妙地运用绘景来回答。一问一答中不留斧痕,寓情于景,抒发了生逢盛世,今日胜昔时,物阜民丰,百姓和乐的喜悦豪放之情。</P></FONT>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_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_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主题
901

6330

帖子

4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754
经验
9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4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2:27 | 只看该作者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题半山亭》简析

</FONT>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不惑的青春:此联作是儒夫子先生发表在联都论坛成联区的一副作品,看后很喜欢,试简析如下:


<P></FONT>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题半山亭:
</FONT><FONT face=宋体>回头虽是千层岭
仰目还须百步梯 [作者:儒夫子]<BR line-break?><BR line-break?>
<P></FONT>
<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1、符合主题:主题为“题半山亭”,即尚未到达顶峰途中供游客休息的亭子,提此联目的欲挂在亭柱之上,供游客欣赏。上联“回头虽是千层岭”言行至亭间,回头俯视,重山置于脚下,隐含着游客共同的欣喜、欣慰、自豪之感。下联:“仰目还须百步梯”,言继续前行,仰目峰顶,还有更陡峭的一段石阶等待着游客去征服。
</FONT></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2、立意深远:虽然已经克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无限风光在顶峰,越是到接近胜利的时候,往往遇到的艰难险阻就越多、越重,就要越发勤勉,更加谨慎,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FONT></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3、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承转自然,逻辑严密,对仗工整。
</FONT></P>
<P break-all? WORD-BREAK: 12pt;><FONT face=宋体>4、不足之处:感觉“虽”字稍过直白,改用“已”字似乎更好,游客登至半山时的成就感体现的更充分些,音律也更佳。
</P>
<P></FONT>
<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0 13:30:33编辑过]
气静年年寿,心平处处和。
--解维汉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主题
901

6330

帖子

4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754
经验
9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13:17 | 只看该作者
<P LINE-HEIGHT: 12pt; TEXT-ALIGN: justify? inter-ideograph;><B normal?><FONT face=宋体>《雪后偶得一联》简析</FONT><BR line-break?><BR line-break?></B>
<P>
<P WORD-BREAK: break-all; TEXT-ALIGN: 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 face=宋体>雪满山中,许我围炉读易
</FONT><FONT face=宋体>利驱天下,更谁煮酒谈诗</FONT> [<FONT face=宋体>作者:唐永恒</FONT>]


<P>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不惑的青春:时值深冬,网络优游;隔窗相望,白雪茫茫。于联都偶读荣获2004年度对联创作金奖提名的唐永恒先生此联,情境相融,心受其染,倍感亲切。试简析如下: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1<FONT face=宋体>、意境解读: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个人理解意境是通过意象描述环境、事件,从而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及思想境界。上联雪、山、炉、易为象。易指易经,为儒教之经典,高居六经之首,是中国传统学术根源,可预测事件走向,为开拓人事命运作参考。大雪过后,山居围炉读易,而思当今天下: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人多追逐名利之人,心多为难测之心。又有谁,有多少人能经常把盏谈诗论道呢?作者自是其中之一,淡泊情怀寓于其中。亦或些许忧虑隐含其中,忧国家之弊,盼文苑之春。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2<FONT face=宋体>、联理简评:


<P></FONT>
<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此联当从古韵,</FONT><FONT face=宋体>句内音步、句脚交替和谐,上下联音步、句脚平仄相对合律,符合马蹄韵基本要求。且对仗工整,结构相称、紧凑,用词精准,上下强弱匹配。</FONT></P>
<P break-all; LINE-HEIGHT: 12pt?><FONT face=宋体>
</FONT>3<FONT face=宋体>、表达手法、思想性:上联写景、叙事,下联联想、抒怀,流畅、朴实而自然。虽不见华丽词藻,却表达、流露出了作者远离世俗、冷眼看世界的处世原则以及身为文人而不忘忧国,更忧文化走向的情怀和思想境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间,在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也亟待升华,此观唐先生联作的又一感慨,并期待着文学艺术春天的再次来临。</FONT><BR line-break?><BR line-break?></P>
<P>
<P>
<P 0pt? 0cm>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0 13:38:22编辑过]
气静年年寿,心平处处和。
--解维汉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 小时
主题
946

6914

帖子

15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元老

十大明星斑竹

Rank: 10Rank: 10

UID
998
经验
100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1-25
6
发表于 2006-2-11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8 00:09 编辑 <br /><br /><P>1、与父亲通电话:(秋水粉莲)</P><P>我只道:痴一点,傻三分,放纵性情,何须拘小节
爸却说:听八方,观六路,提防鲁莽,务必顾前程</P><P><FONT color=#000000>苏三赏析:好句子,出新,出巧。新之一:角度新。该联取材父女对话,娓娓叙来,亲切如话家常,具感染力。中国是一个讲究亲情的国度,煽情的作品尤能让人感动,李春江的《一封家书》,陈红的《常回家看看》能成为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其中引人共鸣的亲情。歌如此,联亦如是。新之二:人物个性刻画鲜明。洒脱中带几分任性的女儿,娇憨的话语里充满生命与活力。睿智里含些许沧桑的父亲,慈爱的叮嘱中是经验和阅历。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意在联外,耐人寻味。新之三,用字考究,虽是家常话,却不但俗中有雅,且结构严谨,节奏、平仄、对仗均照顾的妥帖工整,四个数字嵌得不做作,无雕饰,自然流畅。好!</FONT></P><P>2、</P><P>湖水涟漪羞抱月
山岚缭绕欲笼诗(凌剑君)</P><P>苏三赏析:该联状景,一是构图优美,描绘到位。湖水荡漾抱月,山岚缭绕笼诗,山水相依,虚实交错,动静有致,如诗如梦。二是动词“羞”与“欲”,“抱”和“笼”用得生动贴切,“湖水羞抱月”将湖水和月亮的关系拟人化了,栩栩如生。一个“羞”字,妩媚之态尽显。山岚欲笼诗,更是化无形于有形,给人提供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只是,“涟漪”与“缭绕”相对,虽然二者同为连绵词,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对仗还是宽了些。瑕不掩瑜,该联依然是非常美的写景联。</P><P>3、</P><P>鸡见红梅辞职去
狗闻春讯接班来(袁天福)</P><P>苏三赏析:春联中嵌<FONT color=#111111>生肖年份的不少,该联却别开生面。其一是拟人用法使得巧妙,鸡和狗一“辞职”,一“接班”,切时切景,诙谐有趣,读之嫣然。其二是联中巧化红梅报春的意境,吉祥喜庆,匠心可鉴。加上该联对仗工整,平仄合律,诚好句也。
</FONT></P>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小憩自然凉 心怡处处皆福地浅斟不愿醒 身醉时时梦桃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主题
901

6330

帖子

4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754
经验
9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7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5:48 | 只看该作者
<P><B>代杜老师发帖:</B></P>
<P><B>佳联赏析[作者:联叶横吹(河北/杜向明)]
</P></B>
<P align=left>“泰山岩”杯特等奖联

<FONT face=楷体_GB2312>看绿嶂丹岩,幽谷寒泉,总觉春云低寺顶</FONT>
<FONT face=楷体_GB2312>听金钟玉磬,梵声铃语,犹知清籁下湖头</FONT> [<FONT size=3><FONT face=黑体>作者:林声耀]</FONT>
</P>
<P></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窃以为“不为创新而创新”,是真正的创新。林先生此联纯熟地运用了多种传统技法,然平常中透着新异,且切题切景,堪称佳构。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全联先实写后虚写。上联身临景致心在寺;下联人近岩寺心飞湖。一“看”一“觉”、一“听”一“知”,巧用“通感”修辞,把视觉和听觉一并转化为感觉、知觉,字里行间隐含着无穷的禅理、透露着不尽的禅味。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结构上,全联设计别致,将人、寺、景浑然糅合。上联先景后寺,下联先寺后景,回环盘旋,而完成这空间大转移的是人。细微处,在前两组分句自对的基础上,“绿、丹”“幽、寒”与“清”;“金、玉”“梵、铃”与“春”相应地构成了蹉对,避免了传统技法,过于求工稳的呆板。联的多句式与词似有一同,即最忌讳“有句无章”或“有章无句”。本联正是由于艺术结构上的错落美,使结句语意陡增旷阔感,读罢,颇有参禅先“渐感”后“顿悟”之理趣。



<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字眼上,也很讲究。中心语素信手拈来,求的是自然。修饰语素“绿、丹”艳而不媚,“幽、寒”彻而不凄,“金、玉”华而不俗,界定语素“梵、铃”专而不僻,以致整体联语古雅清峻,却不失清通流畅;深入浅出地将佛教真谛寓于游者感悟之中,而其妙处,在于抹掉了所有痕迹。
</FONT></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3 15:49:02编辑过]
气静年年寿,心平处处和。
--解维汉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主题
901

6330

帖子

4

精华

6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754
经验
94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30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28 13:26 | 只看该作者
请薛老师查收!
气静年年寿,心平处处和。
--解维汉老师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73

367

帖子

0

精华

876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6342
经验
87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0-25
9
发表于 2006-3-1 1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墨缘真人 于 2016-6-18 00:09 编辑 <br /><br />收到,谢谢各位!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13:27 , Processed in 0.1044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