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4班毕业考试及评审帖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9 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前说明】因小4班学员较少,经决定,出对句和成联比赛及毕业考试以后者形式放在一起举行。

第一部分:考试
一、考试题目
1、对句(每小题10分,共30分)
出句1:吟鞭醉指西江月
出句2:春夏之交,无垠麦浪接天碧
出句3:任雨打风吹,布衣莫弃青云志

2、古诗重配(10分)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根据陆游七律《病起书怀》,替“位卑未敢忘忧国”重新配句,不得与原句“事定犹须待阖棺”重字。

出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3、出句,并对之(10分)
A、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根据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上述内容出句,并对之,出句以仄声收尾(字数7-20字)。

4、成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根据图片题联(单比7—20字)
字走;
号爬。
在线时间
2049 小时
主题
34

2862

帖子

15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44954
经验
1017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0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9
2
发表于 2016-5-9 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多多良 于 2016-5-14 09:58 编辑

第一部分:考试
一、考试题目
1、对句(每小题10分,共30分)

出句1:吟鞭醉指西江月
对句1:信马遨游北国秋

出句2:春夏之交,无垠麦浪接天碧
对句2:国家者福,一片生机扑面来


出句3:任雨打风吹,布衣莫弃青云志
对句3:看天长地久,国史长存碧血心

2、古诗重配(10分)
根据陆游七律《病起书怀》,替“位卑未敢忘忧国”重新配句,不得与原句“事定犹须待阖棺”重字。
答:

出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对句:情切方言早恤民


3、出句,并对之(10分)
根据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上述内容出句,并对之,出句以仄声收尾(字数7-20字)。
答:

出句:身虽重,爱生勇气无难事
对句:影已长,笺满良心浸憾情


4、成联,根据图片题联
(1)
答:
出句:树隐闲桥,观风云变化
对句:人游胜地,看历史更新

(2)根据题目题联(单比7-20字)
①题蔡锷
答:

出句:湘地秀才,京师学子,海外扬名图伟业
对句:南天首义,民国功勋,人间洒泪叹知音



②题高考
答:

出句:寒窗十载,苦读诗书图出路。
对句:金榜几何,难如品性有前途



(3)根据材料题联(单比7—20字)
根据魏则西事件(相关资料请自行搜索),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

出句:病急投医,期神奇救命,死而受骗
对句:名来有道,假正当捞钱,生即无忧



5、赏析(10分)
题今又园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赏析以上对联,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
1、         该文表达了作者厌倦红尘世俗的生活,期盼逃离纷争的事务,作者在看到湖光山色的美好之后,由衷地希望自己和家人都能在山水如画的世界里幸福生活。
2、         繁冗,形容词,暗指繁琐庞杂的事务,湖山,名词,指湖光山色,从词性上讲,是不对等。
3、         驱对招,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4、         旧业的旧字,对应了繁杂事务的心情,全家的全字,反映了作者个人与家庭一同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
5、         尽抛,尽在这里作副词,全部的意思,尽抛是偏正结构,移入是两个动作,连动,属于并列结构。
6、         尘市可做红尘、市井的理解,是并列结构,图画是并列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主题
2

84

帖子

0

精华

264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72749
经验
6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9
3
发表于 2016-5-17 1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荒深处 于 2016-5-22 07:50 编辑

一、考试题目
1、对句(每小题10分,共30分)
出句1:吟鞭醉指西江月
对句1:俯首清弦御带花 [御带花,词牌名]

出句2:春夏之交,无垠麦浪接天碧
对句2:阴晴所相,不尽烟波映日红

出句3:任雨打风吹,布衣莫弃青云志
对句3:偿天寒地冻,陋室常存碧海心

2、古诗重配(10分)
根据陆游七律《病起书怀》,替“位卑未敢忘忧国”重新配句,不得与原句“事定犹须待阖棺”重字。
答:
出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对句:权重乞为享乐官

3、出句,并对之(10分)
根据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上述内容出句,并对之,出句以仄声收尾(字数7-20字)。
答:用新韵
出句:铁路隔,月台阻,背影蹒跚慈爱
对句:笺情寄,心语融,浊眸幻杳相思

4、成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根据图片题联
答:
出句:林海听涛,尘路纵归云中寺
对句:山溪入梦,廊桥横断水底天

(2)根据题目题联(单比7-20字)
①题蔡锷
答:用新韵
出句:反帝护国,两举义旗维宪政
对句:韬光养晦,几经风雨遇知音

②题高考
答:用新韵
出句:十载求学,陋室寒窗灯下苦
对句:一朝成就,天涯明月梦中春

(3)根据材料题联(单比7—20字)
根据魏则西事件(相关资料请自行搜索),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
出句:治病寻医本自然,良心多少
对句:排名竞价非诚信,权重几何
         权重:指百度权重

5、赏析(10分)
题今又园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赏析以上对联,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
    1、对联背景:今又园是清代学者李渔在1677年从南京移居到杭州后,在西湖之滨所筑。对联描写的是退隐后的惬意生活。
    2、写作手法:对比和拟人的运用,更加鲜明的表达作者的心志。“驱”、“招”、“抛”、“入”几个动词,准确、生动,即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体现出隐居生活的轻松、美好。
    3、“繁冗”,形容词作名词用,喻指繁杂的事物;“旧业”,与繁冗相呼应;“尘市”,喻指喧闹的红尘,又与隐居生活的环境相对,上联表达了晚年隐居生活抛除烦恼后的轻松,心里上的愉悦,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心里活动。下联没有明写居所湖山之美,更没有用白描的手法去具体述说,而是用“画图”一词留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移入”使“全家”构成画图的一部分,又使“画图”充满了立体的美感。表达了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安度晚年的幸福喜悦。纵观全联,使人产生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意境。

新岁师从范阳风采
泛舟吟对颂联都,白雪阳春醉五湖。
谁为大荒明稚昧?良师风采绍兰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主题
179

4856

帖子

3

精华

9万

积分

联都顾问

Rank: 9

UID
39561
经验
1707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9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13
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7: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评审
一、比赛题目及评审标准
1、对句(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评审标准:
(1)形式(2分)
①词性是否相当(0.5分)
注:多处词性不相当也只扣0.5分。

②结构是否相称(0.5分)
注:多处结构不相称也只扣0.5分。

③节奏是否相应(0.5分)
注:多处节奏不相应也只扣0.5分。

④平仄是否相谐(0.5分)
注:多处平仄不相谐也只扣0.5分。

(2)内容(8分)
注:可以出现0.1分等精细化的评分,如6.4分(按100分计则是80分)。

2、古诗重配(10分)
评审标准:同上

3、出句,并对之(10分)
评审标准:同上

4、成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根据图片题联(单比7—20字)
评审标准:同上

(2)根据题目题联(单比7-20字)
评审标准:同上

(3)根据材料题联(单比7—20字)
评审标准:同上

5、赏析(10分)
评审标准:
(1)形式赏析(包括字数):2分
(2)内容赏析:8分
注:可以出现0.1分等精细化的评分,如6.4分(按100分计则是80分)。

二、评审要求
范阳风采、石桥耕夫、武冈李飞等三位评委对所有学员的全部答卷进行评分,并作出简评。

三、截止日期
2016年6月12日24时

四、有关流程
1、三位评委将附有简评的评分答卷在此跟帖。
2、武冈李飞老师进行后期统分等工作,并决定相关名次和后续奖励事宜。
字走;
号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20:16 , Processed in 0.08531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