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彩霞满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联都成联创作每日晨读之立意篇之二十三|牛磊:题李泌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主题
289

2283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9800
经验
95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0:51 | 只看该作者
联都成联创作每日晨读之立意篇之二十|吴岱宝:高陵县水景公园湖心亭联
题高陵县水景公园湖心亭联
●吴岱宝(文野斋主)

到此应知泾渭事,
入园放下是非心。


【作者解读】
         
      这是“我为高陵添光彩”水景公园主题征联大赛应征作品。因为是以水布景,自然创作的主体就离不开水,而水景公园湖心亭正可以望见泾渭汇合的奇观。于是上联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既然已明了泾渭分明的道理,在碧水环绕的湖心亭,怀一颗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心态,为人处事,淡泊宁静,也就不枉到此一游了。此联以泾渭扣题,简洁明快,彰显地域特色,以水揭题,明白如话,却富含人生哲理。故抬爱一等。
      后来,在一次评联中无意遇见主评解维汉老师,还说这个短联好,切题,顺溜,有内涵。只是“应知”对“放下”有点不工。改成“且放”就工了。我抬杠说,你说的也对。不过没“放下”好。“放下”是结果,“且放”是过程。差别大了。解老师说,有道理。并相视一笑。
泾渭分明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泾渭分明是一个成语,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
       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鸟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
        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
红颜老后种花去
白发闲时沽酒归
嗔心易起
忍路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主题
289

2283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9800
经验
95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0:53 | 只看该作者
联都成联创作每日晨读之立意篇之二十一|乔德红:放鹰台
题放鹰台
●乔德红(紫色菩提)

千载苍鹰展翅,太白遥望,问此台,可忆及纵情诗,酣兴酒;
一方美景萦怀,后人静悟,览斯地,且探寻凌云志,济世心。

【作者解读】
               
      一台傲立,千古放鹰,太白轶事,开阔心胸。百度放鹰台,史料颇少。看题目,却联想很多。李白、鹰、台,选哪个为切入点?如果从人下笔,由台拓开思路,能很好扣题,这就需要造境来展示文采。如果从物着手,递进到人,可有更大空间发挥和提升意境,就要取情感来引起共鸣。权衡后觉得还是直入主题——放鹰。选择好切入点,再选择笔调,李白怀凌云志,济世心,却仕途不得志,于放鹰后顿悟,方消块垒,洒脱行走江湖,这是李白人生的转折点,更是心灵的解脱,感情色彩应是积极的、振作的,能给人启迪的。思于此成联:

千载苍鹰展翅,太白遥望,问此台,可忆及纵情诗,酣兴酒;
一方美景萦怀,后人静悟,览斯地,且探寻凌云志,济世心。

       平时很喜欢写长联,但这次尤为惜字,上联用纵情诗,酣兴酒,直接紧扣李白的诗酒人生,也暗含了李白的洒脱情怀无人可及。下联直抒胸臆,且探寻凌云志,济世心。赏放鹰台,应该带走点什么,若不能有一些内心的触动,不能领悟到一丝哲理,赏再多景,登再高台又有什么用呢?
       如今无法效仿诗仙浪迹天涯,但活出真实,活出自我就好,不骄不馁,潜心于平仄,用小草的姿态装点生活,同样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放 鹰 台

       武汉东湖放鹰台在东湖西南角方向的岸边上。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唐乾元三年(760),凭吊李北海故宅后,曾在这个土台子上的一个夹子上解救、放飞了一只苍鹰,因而这个土台子随后才逐渐地被人们称之为"放鹰台"。
       近年,有学者认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很可能是在这个土台上看鹰或看别人放鹰,因而这个土台子应该叫看鹰台而不应该叫放鹰台才对。然而,这个土台子原本就是一个放鹰的土台子。并且直至上个世纪初还有猎人在这个土台子上放鹰。而其放鹰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配合悬套阵一起在东湖里捕猎獐鸡。

李白与放鹰台

        公元760年, 诗人李白来到武汉,凭吊位于东湖洛洪景区洪山西麓的李北海故宅,信步来到浩淼的东湖边,看到一个土台子,他登高望远。
一上台子,恰好看到一只苍鹰被夹子夹住了,他立即打开夹子,放飞苍鹰。后来,由于李白曾登此台放鹰,故称"放鹰台"。

李白生平爱鹰,北游时就曾作过《观放白鹰》二首,其一为"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语燕雀莫相悼,自有云霄万里高。"那么当年李白在东湖留下的遗迹又如何说法呢?

相传,诗人李白在安陆成亲安家以后,还想建功立业,便出外拜谒名人,求取功名。不料仕途艰险,到处碰壁,使他终究一事无成,好生气恼!

一天,他来到江夏,特意去访问东郊的李邕故居。哪想到他人一死,门庭就顿时冷落,家境贫寒起来。只因他还留下了一些手迹,才偶尔有几个过往文人登门拜访。

李白通报过姓名,李邕的儿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墙上挂着李邕笔题的一幅中堂:"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笔迹龙飞凤舞,气势不凡,确实是难见的好字。可是为什么它却又学不得呢?李白略一思忖,明白过来,指着中堂说:"比葫芦画瓢,确实难以成家,写不出真正的好字。"

一席话正好点到李白的痛处,他不觉"啊呀"一声,心想道:耳闻不如目见,官场里确实肮脏俗气得很,我李白好鞋不踏臭狗屎,何必还要挤进去怄气呢?倒不如无官一身轻的好。他郁郁不乐,告辞出门,一直无法忘掉李邕悲苦的形象和他留下的中堂,更难忘记他那穷困潦倒的儿子。过了几天,他又上门拜访,不想已是人去楼空,主人竟到梁子湖边的龙泉寺当和尚去了。

李白内心非常难过,独自沿着洪山北麓朝东走,不觉到了湖边,见湖光山色优美,花草树木茂盛,便席地坐下休息。忽听草丛中一阵"瞅瞅"惨叫,并伴有"扑棱棱"的响声。他拨开树丛一看,原来是猎人下的套子套住了一只雏鹰。只见小鹰拼命挣扎,可怎么也挣脱不了羁绊。李白知道,猎人很快就会过来把它取走,带回家豢养驯服,然后又驱使它去捕获其它猎物,变成猎人的帮凶,实在可悲啊!李白边想边上前,解开雏鹰脚上的套绳,把它放掉了。雏鹰好不兴奋,绕着李白在天空盘旋了几圈,最后才依恋不舍地飞走了。

李白久久眺望着放飞的雏鹰,一幕幕坎坷多外的人生历程浮现在眼前,继而迷惘怅然的心境开朗了许多,他不由得感慨万千,沉吟长啸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下决心要过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从此,李白便如鹰击长空,四海游历,豪饮狂歌,再也不求做官了。

据说,就是因为李白在东湖放过鹰,所以以后这里的鹰聚集得特别多,也都飞得特别高。
红颜老后种花去
白发闲时沽酒归
嗔心易起
忍路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主题
289

2283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9800
经验
95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0:54 | 只看该作者
联都成联创作每日晨读之立意篇之二十二|雷向博:昭陵陵山
题昭陵陵山
●雷向博(大音希声)

泾渭无言凭拱卫,明辨清浊,犹说载覆;
春秋大业化峰峦,上承碧落,下佑苍生。

【作者解读】
               
       这是一副“唐昭陵杯”的应征联,通过查找资料,我选取了题写昭陵陵山。作为帝王陵墓所在的陵山,若只从景色来写,不但乏味,而且浅薄。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感想和看法,是我对自己的创作要求。考虑到山的周围有泾渭围绕,并结合唐太宗著名的水舟载覆说,上联要表达的意思就如此确定,后对语言稍加调整,就形成了现在的上联;然而毕竟是写陵山而不是人,上联的内容不足以撑起主题,下联必须拉回。想到唐太宗伟大的历史功绩,也不得不随着其人归于此山。所以下联首句“化峰峦”三字很自然地拉回去,既是切题,也是感叹。
       此联后来获得三等奖,解维汉评委的点评是:楹联创作直列事实为下,蕴理为上。此联表述形象生动,语言朴实无华,妙用典故,增加了内涵。
杜甫《行次昭陵》 赏析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
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
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
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作品赏析
  【朱注】昭陵在醴泉,近泾阳,直京师之北。《草堂诗笺》序于《北征》诗后,良是。盖省家鄜州,道经此也。黄鹤编在天宝五载,谓西归应诏时作,大谬。今按:题云“行次”,是便道经行,而次于陵前,当从朱说为正。《唐书》:京兆府醴泉县有九嵕山,太宗昭陵在西北六十里。
  旧俗疲庸主①,群雄问独夫②。谶归龙凤质③,威定虎狼都④。
  (首叙太宗戡乱之功。庸主,指六朝诸君。群雄,指李密、窦建德辈。独夫,指隋炀帝。龙凤质,真主出也。虎狼都,关中入也。疲,凋敝。问,问罪。谶,符谶。威,兵威也。)

  ①《国语》:“卒历代之旧俗。”《史记·范睢传》:“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②《世说》:乔玄谓曹公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李百药《皇德颂》:定群雄之逐鹿,拯方割之为鱼。”《书》曰:“独夫纣。”【朱注】《隋书》:杨玄感谓游元曰:“独夫肆虐,陷身绝域,此天亡之时也。”③《旧唐书》:太宗方四岁,有书生见之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④隋都关中,即秦旧地。【张綖注】太宗得天下根本,在先据关中。《苏秦传》:“秦,虎狼之国也。”顾炎武《日知录》:以虎狼为秦分野,盖据《天官书》,西宫参为白虎,东一星曰狼。《秦本纪赞》:据狼弧,蹈参伐,此另一说。
  天属尊《尧典》①,神功协《禹谟》②。风云随绝足③,日月继高衢④。文物多师古⑤,朝廷半老儒⑥。直词宁戳辱⑦,贤路不崎岖⑧。
  (此记贞观致治之盛。《尧典》,《尚书》篇名,高祖谥神尧,禅位太宗,故曰“尊《尧典》”。《禹谟》言九功惟叙,太宗乐名九功舞,故曰“协《禹谟》”。【朱注】李靖、房、杜诸公,乘风云之会,依日月之光。师古,如制雅乐,定律令,议封建之类。老儒,如用虞世南诸学士。直辞,如纳王珪、魏征之谏。贤路,如召马周、刘子翼皆是。许顗彦周曰:“文物多师古”四句,见太宗智勇英特,武定天下,而能如此,最盛德也。)

  ①《庄子》:“彼以利合,此以天属。”洙曰:天属,父子也。②魏收诗:“导水逼神功。”③《后汉书》论中兴二十八将:“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魏文帝《与孙权书》:“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之。”④《登楼赋》:“唯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沈约《齐安陆照王碑》:“气蕴风云,身负日月。”⑤《左传》:臧哀伯曰:“文物以纪之。”《书·说命》:“事不师古,以克永世,非说攸闻。”⑥贾山《至言》:“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宋宗炳论:“柱下翁,直是知礼老儒。”⑦《说苑》:晏子曰:“明君在上,下有直词。”《后汉·邓后纪论》:“建光之后,遂乃名贤戳辱,便孽党进。”⑧《前汉·刘向传》:“通贤者之路。”潘岳诗:“在疚妨贤路。”《南都赋》:“下蒙笼而崎岖。”《广雅》:“崎岖,倾侧也。”
  往者灾犹降①,苍生喘未苏②。指麾安率土③,荡涤扶洪炉④。
  (此再叙当时仁政,以补上文所未备。自隋末大水,饿殍满野,至贞观初年,连遭水旱,是往者之天灾犹降,而民困尚未苏也。太宗则勤恤以安民,修省以回天,如吞蝗而畿辅不灾,肆赦而所在皆雨,遂能安率土,抚洪炉矣。一说:此从天宝之乱,追想太宗,当禄山陷就,是隋末灾殃再降于今,以致生民重困,故想太宗神灵,指麾而荡涤之。今按:前说文意平顺,本于张南湖、王右仲。后说语气陡健,本于唐仲言、朱长孺。兹以前条为主。)

  ①【钱笺】班固《东都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班赋序建武克命之事,几二百言,此诗概括以二十言。《左传》:“孤实不德,天降之灾。”②《书》:“至于海隅苍生。”喘,气疾也。苏,息缓也。③《汉书》:陈平对汉王曰:“去两短,集两长,天下指挥即定矣。”《诗》:“率土之滨。”④欧阳公曰:“荡涤抚洪炉”,谓陶成天下如洪炉。《汉纪》:陈琳曰:“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
  壮士悲陵邑①,幽人拜鼎湖②。玉衣晨自举③,铁马汗常趋④。松柏瞻虚殿⑤,尘沙立瞑途⑥。寂寥开国日⑦,流恨满山隅⑧。
  (未乃行次昭陵而有感也。壮士,指守陵者。幽人,公谒陵也。玉衣铁马,见灵爽犹存。松柏尘沙,叹景色荒凉。伤今思昔,故对山隅而流恨耳。此章起首中腰各四句,前后二段各八句。)
        ①《韩信传》:“何为斩壮士。”《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②《易》:“幽人贞吉。”《汉·郊祀志》:黄帝铸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骑龙上天,后人名其地为鼎湖。③《列子》:“日日献玉衣,旦旦进玉食。”《汉仪注》:以王为衣,如铠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汉武故事》:高皇庙中,御衣自箧中出,舞于殿上。《王莽传》:杜陵便殿乘舆虎文衣废藏在室匣者出,自树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莽恶之。④陆倕《石阙铭》:“钦马千群,宋旗万里。”庾信碑铭,“碑枕金龟,松横石马。”《西京杂记》:陈缟见张丞相墓前石马。按:玉衣既用汉事,则铁马亦当援引古典。考《南史》:萧猷为益州刺史,遇齐苟儿反,众十万攻城。猷兵粮俱尽,遥祷楚王庙神,请救。是日有田老,逢一骑汗铁从东方来,俄有数百骑如风,一骑过饮,田老问为谁,曰:“吴兴楚王,来救临汝侯。”此时庙中侍卫土偶,皆泥湿如汗。是月猷大破苟儿。铁马汁趋,疑用此事。【钱笺】《唐会要》:高宗欲阐扬先帝徽烈,乃刻石为常所乘破敌马六匹于昭陵阙下。《安禄山事迹》:潼关之战,我军既败,贼将崔乾祐领白旗,引左右驰突。又见黄旗军数百队,官军潜谓是贼,不敢逼。须臾,见与乾祐斗,黄旗军不胜,退而又战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后昭陵奏,是日灵宫前石人马汗流。李义山《复京》诗:“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韦庄《再幸梁洋》诗:“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皆记此事。顾炎武曰:昭陵六马至今见存,皆琢石为屏,刻石马于其上,其文凸起,非全马也。⑤《诗》:“松柏丸丸。”《春秋含文嘉》:“天子坟高三仞,树则松。诸侯半之,树则柏。”【钱笺】《唐会要》开元十七年,玄宗谒昭陵,仿佛见太宗立于神游殿及寝宫,闻室中謦咳之音。何思澄诗:“虚殿帘帷静。”⑥薛道衡诗:“尘沙塞下暗。”陶弘景诗:“暝途载谁赏。”⑦《楚辞》:“声嗷嗷以寂寥兮。”《易》:“大君有命,开国承家。”⑧沈约诗:“流恨满青松。”鲍照诗:“高坟累累满山隅。”黄生曰:此章分两段,前六韵言太宗创业垂统之事,后六韵言目前天下未安,因有太宗不作之恨耳。又曰:昭陵武功文德,只六韵述尽,可谓钜笔如杠。《尧典》、《禹谟》之句,叙继统事,尤见大力斡旋。又曰:唐仲言云:明皇任杨、李乱政,故有灾犹降、喘未苏之叹,因思向者之安抚而不可得,是以向山隅而流恨。旧作隋末之乱者非。按:此说甚是。盖从文物四句读下,便见今日之朝廷,事事与之相反。开元之治,媲美贞观者,今已扫地。有志之士,皆为当路沮抑而不得进,安得不望昭陵而兴悲乎?后来杜牧亦有“乐游原上望昭陵”之句,盖昭陵之时,士无不遇之叹也。又曰:钱牧斋引《禄山事迹》,有黄旂助战、石马汗流事,谓此诗作于收京之后。灾犹降,指天宝之乱,指麾荡涤,颂收复之功,若天宝初,安得先举昭陵石马事耶?盖《英华》本铁字作石故也。予谓玉衣二句,盖援古事为形容之语耳。以铁为石,恐后人转因昭陵有此事,从而改之。不然,禄山之乱,率土翻覆,九庙震惊,何诗中略无一语叙及,恐蹂躏之惨、恢复之功,以往者四语当之,亦不其似,而寂寥二语作结,亦不相应也。

  此诗中段,向有三说,以灾降为隋末旱灾,仍降唐初者,张南湖说也。以灾降为韦后乱宫,明皇廓清者,钱牧斋说也。以灾降为禄山倡乱,如隋末兵戈者,朱长孺说也。黄白山谓指天宝季年禄山未乱之先,此说得之,故附于五卷之末。下段“铁马汗长超”,用楚王庙事,闻之友人费遴勗者。及阅《南史》,确为可凭。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红颜老后种花去
白发闲时沽酒归
嗔心易起
忍路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主题
289

2283

帖子

3

精华

4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9800
经验
958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20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0:55 | 只看该作者
联都成联创作每日晨读之立意篇之二十三|牛磊:题李泌
题李泌
●牛磊(牛牛)

善怜骨肉,善格君心,稳宗室维统绪,
时郭汾阳功在外;
值难出山,值宁归隐,轻利名重烟霞,
唯范少伯谁与同?

【作者解读】
                  
       联题是某PK的题目,这个人物于我来说了解不多,但出题之时正好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其中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就是这个人,算是有所耳闻,不过网剧我也没有追过,所以还是要问度娘。
       第一步:查资料。度娘信息既长且多,可用的素材比如早慧、学道、辅国,遭谗,归隐、出山;还有诗文、学术,林林总总,总不能全写,于是到第二步;
       第二步:选材。在人物选材方面,我的习惯是:于大家都熟悉的人走偏锋找共鸣,于不太熟的人物取重点重塑型,让大家都了解这个人。对于历史人物,功绩和品行是常见的两条主线。那么这里就确定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写。
       第三步:怎么写?拉人作衬是种常用的手法,我也是按套路来,首先想到了与他同代同功人郭子仪;上联就有人衬了,接着要解决怎么衬的问题,两人相同都是大唐中兴重臣,不同是一个强在对外战斗,一个强在对内管理;李泌对内管理又强在两个字“调和”,能把这些情况讲清楚,上联也就清晰了。接着就是下联,先找一个人对上郭汾阳,范少伯刚好,但毕竟两人又有明显的不同,如何圆得刚好,如上所述,再提炼一下,可以在资料上看到李泌几进几出,于是有了下联前两句。共同点呢,轻利名,那么结句也就水渠成了。
       通过上面几步,于我联中的李泌,上联是一个于大唐中兴有功、且强在内功、且与郭汾阳同重的人物;下联是一个有责任心或狭义心的轻名利重烟霞与范蠡归隐五湖略有相似的淡泊之人。竟然不是易烊千玺那人翩翩少年,是不是有点失望呢?
李 泌 诗 赏


长歌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咏方圆动静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凤岫春雨
凤山多翠色,阴雨渐侵晨。
雷奋翻龙角,波清跃锦鳞。
禾苗皆献瑞,草木亦生春。
知是圣泽远,衢歌遍海滨。

魁斗山早春
山名魁斗最称雄,彷佛梯云上桂宫。
远望千村凝淑气,平临万户挹和风。
香飘桃李闻墙外,涌斗鱼龙跃泮中。
自是东宁春色早,雪花满地著嫣红。


青青东门柳,岁晏复憔悴。(见《邺侯家传》)
良弓摧折久,谁识是龙韬。(见《吟窗杂录》)
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赋茶》)

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缺一韵)
红颜老后种花去
白发闲时沽酒归
嗔心易起
忍路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16 23:03 , Processed in 0.0686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