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明照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A组作业***评阅老师圣雪***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1 小时
主题
0

42

帖子

0

精华

10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672
经验
2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31
21
发表于 2013-6-8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曦亮 于 2013-6-8 10:06 编辑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作业(A12-晨曦)
一,写出“承”的写作手法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式承接
5.逆承。
二,习作

                  《七律·夏》
                      文/晨曦
绿树荫浓倒影长,悠云烈日入河塘。
蜂蝶翩翩花间舞,莺雀恰恰枝上妆。
此季风情怡众梦,别时雅韵悦群芳。
几多愁苦青春伴,依旧山河解泪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 小时
主题
0

42

帖子

0

精华

104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5672
经验
22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31
22
发表于 2013-6-8 10:10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四讲作业(A12-晨曦)
一,写出“承”的写作手法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式承接
5.逆承。
二,习作

《七律·夏》
  文/晨曦
绿树荫浓倒影长,悠云烈日入河塘。
蜂蝶翩翩花间舞,莺雀恰恰枝上妆。
此季风情怡众梦,别时雅韵悦群芳。
几多愁苦青春伴,依旧山河解泪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主题
108

711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288
经验
39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
23
发表于 2013-6-29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班副—凌空飞燕 于 2013-6-29 20:57 编辑

A05-清梦婉约第四讲作业
作业:
答:(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
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A05-清梦婉约  20:40:19
夏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主题
108

711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288
经验
39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
24
发表于 2013-6-29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班副—凌空飞燕 于 2013-6-29 20:52 编辑

A05-清梦婉约第四讲作业
作业:
答:(1),  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
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   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
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
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夏夜
一弯新月入灵霄
满卷清词醉未消。
隐约蛙声传远处,
依稀狗吠近忽遥。
不眠辗转心难静,
雅韵推敲情未了。
敢问周公何处去?
快还吾梦乐逍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 02:32 , Processed in 0.0884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