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明照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评阅老师长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1
发表于 2013-5-9 23: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3-5-9 23:26 编辑


问好馨儿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C组05-馨儿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铺开写作天地。
8、引起: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思考的结果,景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正确!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一帘清水已苏醒==
两岸娇花正扮妆   已苏醒,正扮妆,有些直白
小叶尖尖初露角==
清风款款已扶眉  此联工对,长久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2
发表于 2013-5-10 00:12 | 只看该作者
芊芊草 发表于 2013-5-6 23:55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D13芊芊草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 ...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CD组作业  D13芊芊草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花香酬蝶圆春梦,水秀盟鸳浣羽衣 此联意境很美,花香引蝶,戏水鸳鸯,好一副春之美画卷,也基本符合联的六要素
2东去河塘挖荠菜,西临溪畔看海棠。春暖户外活动活动很好,挖野菜,赏海棠,也是人生一美事,不足就是联语过于直白,缺少美感
三七律 春

三月春姑莲步来,阳光明媚暖心怀。
归巢紫燕双双舞,出岫红云朵朵开。
两岸清风缠玉树,一痕碧水漫青苔。
可怜无计她住,锁韵芳诗意裁。
起句以明媚阳光兴起,承句对偶,有扩,继续描写春之美景,转句对偶,入情,但是还在续写春之景,没有情语,没有入情。合句前分句归结前篇,由于转句没有入情,没有很好的为合句铺垫,所以合句有断裂,前面一直在写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冷不丁的合句出来一个可怜无计留他住,让人有反应不过来的感觉,如果合句要伤春感怀,转句就要做好铺垫,这样才不使其有断裂,而且合句要做到笔尽而意不尽,要有比,看合句比的不够,以上属各见,长久妄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3
发表于 2013-5-10 00:59 | 只看该作者
紫月※冰馨 发表于 2013-5-7 08:07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 ...

问好紫月冰馨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正确!赞!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扶瘦柳春浅笑,雨打娇荷夏轻凝。轻凝”何解?春对夏有些隔景,对联六要素中有一条,内容要相关,上下句表述一个意思。浅笑==轻凝 欠工
春风唤醒枝桠绿,细雨敲开海棠红。唤醒和敲开 感觉生硬,可斟酌再炼字 ,枝桠==海棠   平仄失对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4
发表于 2013-5-10 01:31 | 只看该作者
羽叶之 发表于 2013-5-7 16:39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1-羽叶之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问好叶羽之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1-羽叶之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 (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 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式: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 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 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 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在,又叫追叙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正确!赞!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冰雪消融万物苏=春风舞动嫩芽初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上下句尾字要相对,上联是仄,下联要平。
春意盎然青草浓=蜻蝶飞舞绕丛中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首先此联和上一个毛病一样,还有盎然=飞舞  词性不对,节奏不对  春意/盎然/青草/浓=蜻蝶/飞舞/绕/丛中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述
笔墨千言感悟深
诗书礼义应怀真
知行合一求讲道
惑之不解恐师嗔
泰山登顶众山小
管中窥豹何曾闻
三千洛水可饮否
   所谓七律是 八个分句,每分句七个字例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5
发表于 2013-5-10 0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但愿人长久 于 2013-5-10 01:43 编辑
似水柔情 发表于 2013-5-9 00:22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7似水柔情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问好似水柔情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节 D17似水柔情作业
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又如: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到现在,又叫追叙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2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答: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春回大地枝叶繁茂    春 重了,春来==大地 ,万物==枝叶 词性不对,万物==枝叶  平仄不对
          三月桃花处处开
          春色年年去还来    词性不对,节奏不对,尾字平仄不对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1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517
经验
24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26
发表于 2013-5-10 19:14 | 只看该作者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0:12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 ...

谢谢老师点评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1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517
经验
24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27
发表于 2013-5-10 19:16 | 只看该作者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0:12
问好芊芊草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讲 ...

有个问题始终不太明白,古诗中是不是很多在第七句才转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主题
1

376

帖子

0

精华

867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0420
经验
211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28
发表于 2013-5-10 23:03 | 只看该作者
芊芊草 发表于 2013-5-10 19:16
有个问题始终不太明白,古诗中是不是很多在第七句才转的呢?

大多是这样的,也有特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1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517
经验
24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8
29
发表于 2013-5-11 09:59 | 只看该作者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23:03
大多是这样的,也有特殊的

谢谢老师。可是这里提倡颈联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2 小时
主题
0

52

帖子

0

精华

154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261
经验
33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
30
发表于 2013-6-12 23:22 | 只看该作者
二年级C1--7烟雨梦第一讲作业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3、借景抒情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这种方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 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学生补交作业,交的太晚了,请老师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9 小时
主题
0

44

帖子

0

精华

1154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238
经验
25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
31
发表于 2013-6-13 14:54 | 只看该作者
但愿人长久 发表于 2013-5-10 01:31
问好叶羽之学友!很高兴与你共同学习和探讨,长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一 ...

谢谢老师点评!
尾句发送时失败。
最后一句是:功到自然方成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0

15

帖子

0

精华

55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778
经验
10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3
32
发表于 2013-6-15 18:58 | 只看该作者
C组暖阳第一题   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我们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光赏员,还要善于由景见情。由于不同的诗人对自然景色观赏的角度不同,各自的心境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13,陈述式: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关于格律诗起句式的起法还有很多,清顾龙振于【学诗指南】有云:
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 故事等。
第二题 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小院桃花烂漫==幽窗燕子呢喃
春来莺亮嗓 ==燕至柳修眉  
第三题 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老师俺写不出来没能力:dizz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 小时
主题
0

15

帖子

0

精华

55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778
经验
10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3
33
发表于 2013-6-30 16:21 | 只看该作者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式: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春为题做两副律联
放倒青山云落水==
润开春色柳生烟
去日桃花何处觅==
回身燕子已无踪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没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0

8

帖子

0

精华

29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4636
经验
3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3
34
发表于 2013-7-8 21:50 | 只看该作者
一,写出诗的起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这种方式直截了当,落笔扣题,即首句触物起情或者触景而起情,(比兴法)情景交融,极富共鸣性,容易触及诗歌的主题。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起者不点到题字,题意暗藏匿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先咏叹事物,后抒写情怀,即景生情。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引事起
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
7、抒情开头式:
开头先抒情的词句,为下文写景或记事岩开写作天地。
8、引起—
論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說題目,而由眼中所見景物,以引出正意。
9、反起
1、2句倒置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10、开门见山,
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11、问答发问式。
以发问起,以答结,或以发问起由,以发问结,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
(由景见情)托物起兴,以物之自然变化现象而兴诗,叙述自然而贴切,感性强烈,烘托铺垫,渲染映衬诗人笔下的景,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而是经过诗人眼睛的观察、头脑的思考的结果,
这景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
13,陈述式:
用来表达真实,确定的客观事实过程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是指时间由现在倒回到过去,最后又回入现在,又叫追叙法。除了可以仔细交代前因后果之外,还可以让今与昔彼此对应、从而让人产生无限惆怅或极大的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31 14:19 , Processed in 0.1084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