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20.09.17揭晓】“小浪底”杯黄河故事全国楹联大赛结果揭晓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349 小时
主题
46

1144

帖子

11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50642
经验
864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3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20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蒋雨彤)近日,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在水利部办公厅、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指导及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的支持下,由中国水利报社联合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小浪底”杯“黄河故事”全国楹联大赛圆满结束。经过征稿、初评、复评、终评、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00名(获奖作品详见下文)。

本次大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重要指示与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展示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营造良好氛围。大赛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楹联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25人次踊跃投稿,征集作品约3400件。来稿内容涵盖黄河流域治理与保护、水利工程建设、水历史、水文化等,主题鲜明突出、切景切地、积极向上,涌现出一批意境高雅、构思精巧、情感真挚的优秀作品。

水利部高度重视此次大赛,将其纳入水利部“讲好黄河故事”工作方案重点推进,列入2020年水利部重点督办项目。水利部办公厅、黄河水利委员会、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精心指导、严格把关,为大赛权威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小浪底”杯“黄河故事”全国楹联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一等奖(2名)

题黄河
自西来以出昆仑,漉古淘今,九曲涵容华夏史;
向东去而归渤海,济人利物,千秋浩荡母亲河。
——江西  钟  宇

【简评】黄河之巨量内涵,令题写难以把握尺度。此联精到之处乃从黄河之源起着笔,终点收笔。宏观地概述其容涵博大,以取“大气势、大格局”之效果,更将“华夏史”“母亲河”放入联中,使虚写具体化,直切主题。

题黄河治理
何分浪浊浪清,纵千番曲折迂回,犹抱初心朝大海;
最是情深情重,看两岸飞红涌翠,长教活水润苍生。
——山东  刘葆华

【简评】此联采用拟人修辞手法,情感丰富充沛。上联写黄河历经千折百回,锲而不舍奔流归海,亦寓意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为实现伟大复兴强国梦想而奋斗不止;下联强调新中国成立后,经长期综合治理,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其流域的润泽之功益加明显,成为中华民族真正意义的母亲河。

二等奖(10名)

题黄河
呼啸水从天上来,昔曾横溢,人为鱼鳖,千秋功罪堪评说;奔腾涛向海中去,今已相安,坝锁蛟龙,万里风光重剪裁。
——河南  毛利民

【简评】华夏儿女热爱黄河,视之为母亲河,她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泛滥成灾,肆虐中华大地。此联基于此而立意,上联言“昔曾横溢”,表达了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下联则写如今大河安澜,两岸风光如画。此联立意精当,结构严谨,气势宏大,对仗上也多有亮点,如天上、海中,鱼鳖、蛟龙等处极其工整。

历经九曲不回头,看激浊扬清,拥抱丹霞腾紫气;
穿越千山堪放胆,期化黄为绿,襟连碧海起蓝图。
——广西  周继勇

【简评】此联以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赞美黄河穿越千山历经九曲而不回头的奔腾气势。句式结构上也颇有特色,律句起首,律句收束,读来如大河流淌,一泻千里。对仗方面,放胆和回头相对可谓精工,另有青绿紫蓝丹碧等颜色词相对,颇为亮眼。

题黄河纤夫
串成民族脊梁,身影贯弓,背负青天三万里;
唱响船工号子,纤绳引路,面朝黄土一千滩。
——广东  邱道美

【简评】此联并没有直接赞美黄河,而是另辟蹊径,刻画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个独特的群体——黄河纤夫。上下联紧密结合,直奔主题。细读联语,一系列密集的形象呈现在面前:如弓的脊背,长长的纤绳,背负青天,面朝黄河滩。耳边仿佛听到那一声声粗犷豪放的船工号子。他们不向命运低头,拉起沉重的纤绳,迈着艰辛的脚步,一直向前,那纤绳上一排排纤夫,不正是我们的民族脊梁吗?

云间飞彩练;
浪底锁黄龙。
——北京  高宝玉

【简评】上联写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又有“调水调沙”“异重流”“彩练”飞舞的遐想;下联一个“锁”字,炼字精到,不提大坝却写出了人民治黄筑坝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丰功伟绩。短短五言联,生动、形象,譬喻精妙,朗朗上口,令人过目不忘。

大坝裁春,织一方生态,让河变绿;
浪花谱韵,听九曲琴声,把梦唱红。
——山西  杨新立

【简评】三门峡大坝是治理黄河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上联从大坝着笔,体现黄河治理,让黄水变成了清波。下联重点从精神方面写黄河变化让人们感到幸福,水声似乎变成了琴声,歌唱母亲河变害为利,歌唱美好的理想得以实现。

千年演禹贡沧桑,掩卷思筑堤遗患、立坝积沙,河清更待缚龙手;九曲腾神州血脉,临波慨绝命三呼、抗倭一吼,国泰莫忘搏虎人。
——福建  李忠云

【简评】上联写黄河治理之难,从大禹治水入笔,自见沧桑之感。联语列举黄河治理中依然存在的问题,结语用“千年难见黄河清”之古语,以慨任重道远。下联写黄河寄寓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用宋朝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三呼渡河”之典,以及抗日战争时黄河两岸发生的悲壮故事,以警后人,收句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意。整联厚重慷慨,沉郁顿挫,读之令人感慨不已。

题兰州“黄河母亲”雕塑
梦想生生不息,孩子天真,尤盼黄河流碧水;
遐思滚滚而来,母亲恬静,久祈绿野映红霞。
——湖南  熊建光

【简评】此联写“黄河母亲”雕塑,从黄河孕育哺养的“孩子”即华夏儿女的视角,描述面对雕塑的所思、所感,以衬托雕像的象征意义。上联写“孩子”最真挚的愿望,“生生不息”的梦想,即盼望黄河变绿变清。下联写伫立在绿野中的黄河母亲雕像前,思绪翻涌。“滚滚而来”原多用于描写大河奔流之状,而此时的大河“母亲”是恬静的,滚滚而来的是“遐思”,动与静的反转,形成了极大的文学张力。

题黄河二碛
关山叠翠,犹著汉唐色;
涛浪流金,遥闻龙虎声。
——陕西  李  荣

【简评】吴堡大同碛位于吴堡县丁家湾乡拐上村,为天下黄河第二碛,又称二碛,是一段汹涌澎湃的激流险滩。上联描写河谷周边景色,短短两分句,将眼前景色和历史烽烟一并包揽。下联直写涛浪之状,龙吟虎啸,声威自壮。上下联分别绘色形声,各得其妙。整联语约气盛,言简意赅,允为佳作。

题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湿地生态园
叹生态迷人,美景催诗,迎客铺来“红地毯”;
望芦花飞雪,黄河入海,赏心吟就《醉桃源》。
——甘肃  苏纪利

【简评】上联写黄河口生态和谐、风光迷人、美不胜收,客人纷至沓来,生态园则以“红地毯”迎之,以表达庄重和热烈;下联写游客望着黄河口湿地赏心悦目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即兴吟就《醉桃源》。全联将生态园中“黄河入海”“芦花飞雪”“红地毯”三个主要景点和词牌名“醉桃源”巧妙融入联中,不留痕迹,甚为贴切、自然,既展示了联语的文字技巧,又彰显了景区人文色彩,可谓一举两得。

题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邀客赏岚光,有清水湾,流花溪,述说黄河故事;
凭舟寻野色,为芳草浦,飞苇渡,吟哦函谷名贤。
——新疆  吕鹏飞

【简评】此联以铺排见胜。上联气脉连贯,邀客赏景,而以水声、溪韵述说故事,寄兴于物,以景达情,自非凡笔。语既浑成,意亦工巧。下联以人文元素为美景增辉,一以贯之,情景交融。上下罗列景点虽多,而气韵流畅,足见铺排之功、融汇之妙也。

三等奖(30名)

题黄河小浪底
看长河万里,大坝千寻,治水从今思夏禹;
想高峡三重,平湖一派,登山怀古望秋云。
——浙江  於锦平

【简评】此联气象不凡。上联之“长河万里、大坝千寻”;下联之“高峡三重,平湖一派”皆远中有近,平中见峭,而皆出以壮景。登而怀古,俯以察今,自是豪气荡胸,溢于言表。又,此联数字对甚工,而夏、秋之对尤巧,故不失为佳对。

波扬九曲,肇启文明,一部铭心华夏史;
泽润八荒,传承血脉,千秋垂爱母亲河。
——江西  李瑞河

【简评】九曲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下联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着笔,上联说黄河历史也就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下联说黄河像母亲传承血脉,爱护子女,泽润八方。

自古黄河天上来,势如龙马,万丈狂澜奔大海;
而今巨坝浪中出,固若金汤,一湖碧水映青山。
——河南  陈爱松

【简评】此联以气势胜。上联挟雷崩山倒之声,以状黄河奔涌之势,读之如闻军声撼地,气荡肠回。上联以动,下联以静。又得动静相生之妙。任凭你巨浪翻空,至我坝前敢不低头!须臾之间,万里洪涛化作一湖碧水,此欲抑先扬之法也。上下联意转折无痕,一种人定胜天之壮志立乎纸上,读之令人起兴。

论堵论疏,恒古千方难也;
孰清孰浊,而今一闸控之。
——广东  方小叶

【简评】此联下笔即已切中要害:治理黄河乃大难题,古代只能或堵或疏,从未完全奏效和治本。黄河的“浊”几乎是一直存在的,故而古有“黄河清、圣人出”之殷殷盼望。联语即从此处论起,最后归结至如今却能“一闸控之”,古今对比鲜明,极具说服力和震撼力,整体上也增强了艺术感染性。

滚滚自天来,将每一粒泥沙,淘成历史文明链;
滔滔朝海去,把三千重波浪,赏作母亲形象片。
——河北  陈双田

【简评】首句化用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句。进而从黄河的特征入手,用“文明链”来展现雄奇壮美的黄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用“形象片”彰显母亲河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深刻和宏大的主题。

驭黄龙,揽青山,水墨画中追月去;
登大坝,临明镜,人文诗里挂帆来。
——新疆  赵力纪

【简评】此联着眼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景致,将黄河比喻成黄龙,一个“驭”字写出了大坝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功能,而坝驭黄龙,又似长龙在画境中蜿蜒。下联前六字落笔比较平实,抒发登临大坝之感受,小浪底工程在许多文人的心目中可歌可咏,营造了诗画之境。

题引黄入京
百川自古朝东海;
一脉从今向北京。
——湖南  杨仁志

【简评】汉乐府有诗云“百川东到海”,上联即从此句化来。而下联对之以“向北京”则显得非常巧妙,且寓意深远,寥寥数语已直指“引黄入京”的最大特色。尤其联语中方位词、数量词的对仗极为工稳,巧妙绝伦,更为联语增色不少。内里透出的几分豪情和自信,也很能感染人。

源从天上来,又朝天际流,一路铺开生态画;
水任世间享,还靠世人爱,千秋守护母亲河。
——广东  刘德荣

【简评】起句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脱胎而来,以春秋笔法,百转千回,写尽黄河风情,气象浑成,第三分句更是着力描绘了黄河对两岸生态的作用。下联则是从世人的角度,呼吁对母亲河的生态保护。上下联分别从河以及人的角度立意,情景交融。“水任世间享,还靠世人爱”,更是引发人们深思:黄河养育了两岸千千万万同胞,而我们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题青铜峡水利枢纽
壁立中流,发九渠富水滔滔,润滋宁夏千畴绿;
珠明西部,聚十里风光艳艳,拥抱贺兰一峡青。
——山西  侯广安

【简评】“九渠”是自秦汉以来宁夏人民修建的九条灌溉渠,渠首均在青铜峡。上联说青铜峡大坝似悬崖峭壁砥柱中流,拦截黄河水,九条干渠浇灌宁夏平原千万畴良田,实现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伟业丰功。下联讲青铜峡水库宛如一颗塞上明珠,十里长峡风光旖旎,青铜峡大坝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贺兰山下穿峡北来的一河青幽。

水从天上来,万里风流,又随日影一帆远;
岛向湖心布,千年气象,共看河沙几度清。
——浙江  王龙强

【简评】此联以诗情画意夺人眼球。水从天上来,借用李太白诗句,一起句就气吞万里,再接以万里风流,又随日影一帆远,余韵无穷。下联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重点,突出工程的巨大作用,高峡平湖,河清海晏,使人感到几千年历史从未有过的气象,从而激起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自贫瘠到丰饶,从碱地到芳洲,千载黄河留故事;
以耕耘成壮丽,凭春风成热土,一枝彩笔点明珠。
——广西  林小然

【简评】上联追溯黄河的保护、治理及艰辛的发展历程,黄河的千年记忆娓娓道来。下联讴歌黄河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奋耕耘,同心筑梦,把黄河治理成为一道最具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无须问谁力辟三门,踏浪平波,流淌一河故事;
且来看这诗吟两岸,摇红叠翠,展开万里画图。
——上海  林为挺

【简评】上联从古代黄河三门传说切入,切地切事,紧扣主题,让人回味母亲河千万年来的神奇故事与宏大叙事。下联镜头一转,切入现实,歌颂黄河经过治理以后划时代的巨大变化,催人奋进。从古到今,脉络清晰,不枝不蔓,词约意丰。
   
水从天上来,大气无伦,九曲放飞中国梦;
家在画间住,初心不忘,千秋守护母亲河。
——北京  项光来

【简评】诗仙李白的千古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无疑使九曲黄河增添了几分豪迈和浪漫之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忘初心,继续讲好“黄河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题小浪底水利枢纽
黄沙净而图书出,红日升而禹鼎光,跃来九万里变化鱼龙,何嗟浪急;醉则邀太白金樽,歌则和东坡铁板,淘尽五千年风流人物,已度春深。
——广东  谢  丹

【简评】上联运用当句自对修辞手法,以两个七言对偶句,贯穿黄河历史,将黄河的历史从古代穿越到现代,激情满怀,应验古人所说:“圣人出而黄河清”。下联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以唐宋两位伟大诗人李白、苏轼来做支撑,表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成就。联语典雅,明白晓畅,气势高迈。

一坝锁黄龙,调水调沙,郁郁青山彰禹化;
千帆摇碧浪,如诗如画,翩翩白鹭唱尧天。
——山东  丁明玉

【简评】远古时期,黄河经常洪水泛滥,肆虐中原地带,大禹因势利导,驯服黄患,造福人民,千古传颂。当今小浪底水利枢纽科学治水,把黄河流域建设成为生态环保、独具特色的亮丽风景线,功盖千秋。此联寥寥数语,赞美了这一旷世盛举。创作手法上,选取黄龙、碧浪,青山、白鹭,禹化、尧天等几对词组,对仗工稳,并巧用重字,使联语更具文学色彩。

题黄河壶口
滚滚黄涛远古来,得禹王神斧凿劈,捧起一壶浊酒,任夹岸龙山,邀请烟霞同醉饮;滔滔大浪何方去?听石峪瀑声咆哮,合成九曲长歌,与激情东海,放飞梦想共豪吟。
——河北  董汝河

【简评】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龙王怨恨,作浪殃民。玉皇派天兵征伐,连损九将,怒将御案之壶抛下,将龙王收入壶底,置于瀑布之下。此处恰似壶口,民间遂以称之。联语依民间传说衍化而成。将浊浪喻为浊酒,且言群山烟霞邀饮,以彰显壶口的浪漫色彩。下联承首句之“来”,问“去”处,涉“东海”,取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意,境界为之宕开。以“放飞梦想共豪吟”作结,既是为“咆哮”“长歌”注脚,亦增添了联语的时代感。

步步扣心弦,有黄河故事感人,悬念探寻小浪底;滔滔开眼孔,看赤县宏图惊世,激情引领大潮头。
——湖南  周永红

【简评】上联“先声夺人”,引发好奇心,再娓娓道来悬念:是黄河故事太多,是小浪底事迹太感人。行文错落有致。下联以拟人手法绘出神州图画,歌颂时代巨变,笔调高昂,颇为振奋。这副对联对仗出彩,如“眼孔”对“心弦”,“赤县”对“黄河”,“激情”对“悬念”,“大潮头”对“小浪底”,可谓精工。

一万里奔流,最是看壶口瀑飞,龙门鲤跃;
五千年气概,还教忆季凌远眺,太白狂歌。
——广东  陈焕湘

【简评】上下联思路清晰,一地理一人文。上联从地理描绘,拈出黄河两大景观:壶口瀑布,龙门跃鲤,气象宏开,图画壮美。下联由大气象生发,赋出黄河厚重又激情的人文色彩。季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登鹳雀楼远眺,写出名扬天下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举酒狂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令人遐想不已。

下高原万里争流,泽百代苍生,孕毓古今家国梦;扬浊浪九霄欲上,垂千秋青史,奔腾华夏母亲河。
——山西  张  潞

【简评】上联赞颂母亲河亘古亘今的来龙去脉,阐述其与我们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家国天下的牵连;下联写黄河壶口瀑布之类的绝美风景,并赞颂了母亲河的孕育功德。

水库跳音符,剪剪春风白鹭起;
灌区如画卷,茵茵碧野稻花香。
——北京  王志军

【简评】此联绘出黄河景区之美,含蓄地赞美治理黄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联起句构思尤其巧妙,出人意料。把在风中飞起的白鹭比作水面跳动的音符,视听结合,颇富诗意。下联虽较平实,然而写碧野稻花香,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预示丰收之喜,含蓄赞美黄河治理的成就,是真正的“济物利民”之河。

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新愚公筑坝安澜,为护境留春,通力铺开生态景;小浪底横空出世,捧湖光山色,倾情扮美母亲河。
——江西  李成炳

【简评】小浪底工程位于“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河南济源。此联以“新愚公”起笔,并与“小浪底”相对,切境、切事,如天造地设。上联写建设者的功业,重点放在“生态景”上。下联写小浪底之功用,重点同样放在“扮美”上。联语颇具时代特征,且富有浪漫色彩。

大坝锁黄龙,中原一拭辛酸泪;
青山环绿水,小浪长吟幸福诗。
——山西  闫安生

【简评】此联以删繁就简之笔墨,写出小浪底工程的巨大影响。上联重点写调节黄河、防止黄河泛滥的成就,其“中原一拭辛酸泪”一语,直击人心,感人至深。下联写对环境的改善,其结句充满温馨和快乐色彩,同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立巍巍石壁,锁滚滚洪峰,驯服黄龙圆禹梦;
治漫漫风沙,复葱葱草木,换来碧水映尧天。
——河南  柴运跃

【简评】此联之动人,全在叠字之运用,“巍巍”显坝之雄伟,“滚滚”状洪流之壮阔,“漫漫”见风沙之肆虐,“葱葱”证草木之蓬勃。而一“立”、一“锁”、一“治”、一“复”,小浪底工程之功立见矣。章法上,上联写驯服黄河,下联写改善环境,可谓井然不紊。

题小浪底风景区
水滋千岛翠;
坝锁一湖春。
——山东  谷元朋

【简评】此联为五言短联,联语越短,创作难度越大,要求言简意赅,紧切主题,需要极强的概括能力。联语描绘了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感极强,文辞雅致优美,富于诗情画意。此联精于炼字,比如“滋”“锁”字,很得诗家三昧。

决昆仑万里奔来,如乳若霖,九曲黄河堪比母;
纾国难一歌振起,凝心御寇,几多赤子勇捐躯。
——湖南  吴振奇

【简评】此联以母亲河及《黄河大合唱》为主题立意。上联写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如乳汁若甘霖,滋润中原大地,生生不息,繁衍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母亲河称之无愧。下联以“一歌振起”起句,歌颂了在国难当头之时,《黄河大合唱》激励了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保卫家乡而赴汤蹈火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全联立意高雅,层次分明,紧贴歌颂黄河这一主题展开,读来催人奋进。

题黄河水利工程
大坝傲凌云,力锁黄龙,万顷波涛横碧峡;
宏图欣载梦,功隆赤县,千秋渥泽济苍生。
——广东  肖检生

【简评】此联以气势雄浑、典雅厚重取胜。上联以横空出世之力,赞叹了黄河小浪底大坝力锁黄龙,澄清黄河的巨大作用。下联热情歌颂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造福国家和人民的千秋溉泽。联语逻辑关系紧密,气脉畅通,高屋建瓴,一气呵成。

万卷水文章,续黄河故事;
千秋龙血脉,融赤子深情。
——江西  胡小敏

【简评】治理黄河是千秋大计,承载着万民福泽。黄河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一代代人为治理黄河留下了书写不尽的黄河故事。今天的治黄人怀着赤子之心,秉承奉献精神,利用现代科技力量为治理黄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坝安澜,万倾湖波呈碧玉;
六机发电,百年水库吐黄金。
——黑龙江  鲁明智

【简评】联语首要切题,如生铁铸成,不可移易。此联恰是如此。上联写大坝锁住万里黄河,万顷碧波荡漾,变害为利。下联写水利工程的另一重大经济价值,即六机发电,创造长期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出巨大财富。数字、颜色词的运用,对仗工整,成为此联的一大亮点。

势欲吞天,浮沉日月;
情尤泽地,肇始文明。
——浙江  朱瓞瓞

【简评】此联以凝练的词语赞颂黄河,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上联展现黄河劈开昆仑山脉、经黄土高原,冲出壶口、奔向大海,咆哮万里,“浮沉日月”之“吞天”气势,下联则展示黄河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像母亲一样孕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肇始文明”之“泽地”情怀。

题黄河文化
一万里波翻浪涌,淘尽英雄,问谁是中流砥柱,把苍莽大河,拦腰截住;五千年乳润泽滋,生成富庶,更今凭伟略治安,让膏腴长卷,逐梦铺开。
——河南 李改香

【简评】此联融入小浪底、三门峡元素,题写黄河文化。联语表述黄河奔流万里,见证无数英雄人物,而更引以为豪的是,当今的大国工匠如同中流砥柱一般,修筑大坝水库,以治理黄河泽被中华大地,由此,哺育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更加成为人们富强幸福的保障,激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优秀奖(100名)

滚滚水从天上来,百折不回,华夏精神成纽带;
煌煌功自源头始,万难何惧,黄河故事赋风流。
——江西  张学兰


铺山河长卷,发霹雳宏音,气贯东西三万里;
铸民族雄魂,毓文明硕果,神通上下五千年。
——湖北  闵从新


纵是千秋流血泪,苦难来时,何曾丧志;
因为万里镇江山,龙蛇去处,岂不传薪。
——陕西  王进良


椽笔起昆仑,任疾奔壶口,缓注平湖,潆洄九曲,滉瀁三门,一万里大写苍龙,点睛东海;长河传故事,曾神禹除灾,仲通治水,古奠宏基,今添巨坝,数千年终消隐患,造福中华。
——河北  王跃虎


除水患而兴水利,调控排疏,故事频添新页码;
孕文明以启文华,恢宏雄壮,长河素有大情怀。
——河南  曹文献


下昆仑腾渤海,听虎啸风中,一首山川交响;
经曲折始妖娆,看龙生水底,千年华夏摇篮。
——黑龙江  李太东


题小浪底风景区
两岸绿荫锁水,一群白鹭戏霞,西子漫游迷泽国;
千层藍网横湖,万亩碧波映月,愚公摆渡返渔村。
——河南  张作宽


黄土植葱茏,正本清源,方解悬河头上剑;
苍生承哺育,扎根立业,任扬破浪掌中帆。
——江西  黄  武


筑一坝而除水患,扬大河破浪帆,长追远梦;
利千秋以惠民生,载中国治黄史,更铸丰碑。
——河南  吴继强


题黄河文化
黄河天上来,哺中华起凤腾蛟,频传故事;
碧血心头沸,承大禹安澜治水,再铸新功。
——江西  张绍斌


养我含辛茹苦,任长流未息,故事演沧桑,情系母亲梦里;护她竭力尽心,使永健不衰,精神同日月,浪推时代潮头。
——湖北  曹克定


题黄河之治
青史悠悠,万里莽苍,谁缅临门三过客;
黄河滚滚,何时澄碧,我为追梦一茬人。
——河南  李来栓


九曲涛声腾浪底,四时深锁黄龙,万丈狂澜终俯首;
孤帆云影落樽前,一水横陈玉带,千秋壮举更惊心。
——河南  吴德秀


九曲长倾小浪底,一坝锁黄龙,荒地成为名胜地;
千年激荡大河风,八方迎紫电,山区变作旅游区。
——广西  龙  泉


题小浪底西霞湖
源溯昆仑,行来白浪三门下;
流归渤澥,会看澄波一闸中。
——江苏  朱培学


题小浪底调水调沙
声若惊雷,吞吐风云龙伴舞;
势如破竹,铿锵岁月浪淘沙。
——河南  毛瑞花


故事载峥嵘,千里黄沙沉浪底;
宏图开浩荡,一汪清水漾心头。
——湖南  张武来


题小浪底黄河故事
水从天上来,一泻汪洋,故事犹堪撑砥柱;
心在浪尖聚,千军奋勇,精神自可筑长城。
——福建  叶清源


卷浪润东方,千年故事话从前,笑雨曾狂风曾烈;
齐心瞻北斗,一幅蓝图绘到底,教民也富水也长。
——河南  翟红本


题小浪底工程
是谁把浊流截断,化作光明辉万户;
看我将翠岭拢来,拓开仙境壮三门。
——河北  胡方元


青山翠,碧水澄,鸿鹭群飞小浪底;
紫陌歌,红霞舞,黄河远上白云间。
——安徽  王树凡


题小浪底枢纽
巨坝扼横流,似勒马驯龙,从此壅疏听调度;
平湖观胜概,欣水清岚翠,尤多佳绝任悠游。
——江苏  郭守华


高峡出平湖,岂止长江,黄河一坝锁千岛;
云光映山色,非凡小浪,碧镜三屏簇九莲。
——湖南  吕可夫


水在此间清,龙于小浪坝头伏;
情从心底出,歌自大河岸上来。
——河南  姚满积


水从天上来,穿壶口,跃龙门,万里风雷惊世界;
河自禹时浚,润高原,滋平野,千秋功德及黎元。
——湖南  刘友良


大坝锁黄龙,谁筑奇观圆绮梦;
平湖开盛象,我教浊浪化清流。
——山西  梁  璞


题黄河治水
继大禹精神,穿石障山屏,勇逐心中梦想;
立黄河流域,倩天光云影,写成浪底文章。
——广西  邱钰云


沙积以来,千秋治水;河清之后,万里安澜。
——河南  葛永红


看五千年堤防永固、八万里波浪无虞,重继禹功滋畎亩;想龙门带星斗光明、雁塞传山川气象,更追仙迹到蓬莱。
——河北  杨茂东


咏小浪底风景区
让桀骜归于驯服,利国利民,雄伟工程小浪底;
教清幽代以喧哗,宜情宜景,神奇画卷大河风。
——河南  张  鹏


高峡出平湖,亦秀亦雄,丰碑丕立治黄史;
香花铺绿岛,宜觞宜咏,胜地频来度假人。
——江苏  卜用可


集月露风云,绘千重秀色,篇篇是锦;
写烟霞山水,读万里黄河,处处皆诗。
——安徽  王赛清


驾贺兰云,挟大漠风,追赶黄河说故事;
积宁夏富,织江南锦,点燃挚爱绘蓝图。
——河北  田  鑫


巨浪奔腾,传虎啸龙吟,漂流击水过危壁;
长河激荡,挟秦风晋韵,追梦飞歌向大同。
——广东  卢旭逢


坝立云中,调沙恰似黄龙起;
人穿画里,逐梦长看白鹭飞。
——湖南  唐永华


观小浪底大坝开闸泄洪有感
黄河天上来,势若雷霆,应信民心怀禹迹;
红日坝头起,地生风雨,始知人力夺神工。
——广西  刘红波


题黄河大铁牛
当年利济苍生,镇黄河滚滚洪流,携桥坚守;
今日躬逢盛世,挺华夏铮铮铁骨,将梦新耕。
——湖南  刘松山


大河云揽月,迂九曲身躯,将文明蔚起;
小浪底藏春,点一篙烟水,把梦想圆来。
——河南  陈书锦


黄龙入海,听浪,听涛,听故事;
碧水放歌,亦诗,亦史,亦文章。
——湖北  滑彩红


烟雨一蓑,长河映日时,看孟津鲤跃;
沧桑九曲,银汉飞霞处,喜华夏龙腾。
——江苏  张挺振


题佳县千年枣树
见黄河几度浊清,皴面风霜老,犹立身固一方沙土;
吐丹实万颗甘脆,盘虬头角张,是砥节飧千载庶黎。
——上海  陈菁楠


题黄河文明
万里滔滔总向东,龙形演绎图腾,孕育文明功至伟;
千秋赫赫永铭史,活力别开生面,勃兴黄祚国遐昌。
——山东  赵进轩


回眸已逝千帆远;
逐梦何妨九曲长。
——辽宁  李  波


题黄河文化
一万里吞云卷日,望上下波涛,亘古犹连银汉界;
五千年衍嗣垂精,想炎黄胤绪,谁人不爱母亲河。
——安徽  赵继杰


船工号子,喊醒黄河千古梦;
盛世花儿,映红赤县万民心。
——江苏  陆志清


大计擘千年,将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
长河安四野,共乾坤日月星辰、浩荡奔流。
——山东  张志鹏


丹忱酬社稷,犹追昔日,夏禹治洪,汉皇修堰,世宗导运,玄烨引漕,万里黄河藏故事;人物竞风流,更看今朝,蓝天展画,净土萌诗,绿水吟歌,青山簇锦,九州芳甸换新颜。
——陕西  马百全


说大黄河故事,听小浪底声音,调沙调水千秋业;
看高峡出平湖,教洪流成福泽,利国利民百世功。
——上海  李广山


三过不归家,治水当年思大禹;
一生曾奉国,布春今日看焦桐。
——安徽  陈自如


大坝腾云,把诗意截流,千岛鹭飞春一片;
莲花出水,向湖天揽胜,孤山峡险美无边。
——江苏  杨海波


豪气压奔涛,放棹凌波,驯服黄龙通向海;
宏图开沃野,春烟夏景,归来紫燕赋成诗。
——浙江  林为国


题蒲津古渡
横渡水云间,竹缆犹连舟道;
历经风雨后,铁牛依镇河关。
——山西  张桂珍


汇群流而破万难,其志无私,其心无畏;
筑一坝足雄千古,大功于国,大泽于民。
——浙江  应绿霞


决昆仑以触龙门,听万里壮歌,浑如华夏进行曲;
合泾渭而通沧海,淌一河母乳,自是炎黄生命源。
——山西  杨怀胜


万里卷狂涛,皆化作炎黄血脉,复兴中国梦;
千秋凝浩气,尽都为儿女英雄,拥抱母亲河。
——安徽  赵美新


题引黄工程
曾记否?吹沙走浪贯中州,一河为患;
易观乎,引水开渠泽黄土,九曲流芳。
——湖北  李兴炳


从大禹开篇,带磅礴声音,黄河故事撼天地;
携中华立世,注刚强魂魄,民族精神励古今。
——江西  雷银喜


增水减沙,铁牛岸上休闲去;
利民富国,金鲤门前跳舞来。
——江西  卢象贤


流来万顷烟波,点燃万丈豪情,向海扬帆歌万里;
溢出千般暖色,开启千秋化境,迎风炫彩锦千重。
——湖北  严应道


题黄河母亲
委腰身砥砺,九曲裹来黄土,际会风云,中华肤色犹熏染;任血脉漰湍,千秋育得黔黎,相生天地,上古文明自演承。
——山东  孙  虹


九级莲塔,浪底生花,湖光山色三峡美;
八里胡同,岸边耸壁,溪瀑竹林四季幽。
——河北  冯贵眀


题黄河壶口瀑布“霓虹戏水”
天地其壶,沏出五颜六色;
蛟龙之口,注平四海三江。
——辽宁  东纪善


大河本自雄,五千年鲸浪滔天,声吞九野;
浩气从来壮,百万折龙音破壁,威震八方。
——湖北  杜小波


一万里流程曲折黄河,能屈能伸,藏龙卧虎;
五千年历史文明故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广西  马伟芳


题黄河彩照
一条玉带天涯落;
万丈豪情壶口惊。
——湖南  李群英


源出巴颜,挟一路风雷,绚烂兮尧天舜地;
河逢盛世,圆千秋愿景,欣荣也绿树红花。
——湖北  吴昌发


摘星登北辰,九曲横收,谁在黄河远上;
运笔叹中岳,倾城仰望,共看明镜高悬。
——重庆  伍见君


看九曲黄河腾气象,载文韵而来,奔流到海;
数千年白雪笑昆仑,看浪花飘落,狂啸入云。
——贵州  童  伟


题中国母亲河
浩瀚前来,淡定弯腰,万流不负阴山梦;
奔腾向远,从容入海,千里难忘玛曲情。
——湖南  王小波


遐迩传奇广,最慑心壶口鸣雷,龙门躍鲤;
蜿蜒故事多,更荡气吟诗励志,泼墨燃情。
——甘肃  李来子


题黄河大鼓
气壮尧庭之势,阵分禹鼎之雄,共九曲黄河,神龙浩荡行天地;秉轩辕血立根,为华夏魂立意,听千槌鼓点,节律铿锵震古今。
——湖南  求灿霓


题壶口瀑布
九转回肠,急浪奔腾,冰峰倒挂收龙口;
三旋破竹,惊雷炸响,彩雾迷濛涌峡门。
——山东  张守元


一万里奔流不息,汇百川叠瀑鸣泉,犹来天上;
五千年馀荫渐成,看两岸春华秋实,换了人间。
——安徽  潘可玉


电力铺霞,工兴农旺,九曲黄河开胜域;
宏图缀锦,民富国强,千重碧浪涌清流。
——湖南  莫其孝


题小浪底工程
万里黄河第一湖,大坝锁蛟龙,从此下游无水患;
千帧丽卷三维画,中华添福祉,如今小浪拔头筹。
——山西  邵运德


题小浪底放闸
名闻九域,有来天碧水,王母梳妆曾照影;
浪涌三门,恍泄地银河,神龙破壁正凌空。
——河南  尚洪涛


题小浪底水利枢纽
电力增财力,力拔山兮!使青史添辉,黄龙俯首;
涛声托政声,声翻浪也!看波扬上善,德泽中华。
——广西  陈启荣


浊浪排空,激荡新声,千流归大海;
黄河浣月,神奇故事,九曲壮中华。
——黑龙江  李跃贤


题黄河壶口
势吼雷霆,声震方圆三百里;
魂凝岁月,壶倾上下五千年。
——贵州  赵安祥


高峽出平湖,戏浪跃鱼龙,翘首三桥映月;
黄河遗巨响,凌波喧鹭鹤,萦怀千仞回音。
——天津  杨学敏


一展图腾护水人,赤子跃龙门,上善晴妆儿女梦;
几回史话开山斧,黄河颂鹏举,中华晓照母亲河。
——广东  林锦城


规律共遵循,固坝引流,大河儿女振鹏翼;
自然同敬畏,防洪抗旱,华夏山川开锦屏。
——陕西  刘养启


鲤跃九重天,上龙门而小日月;
河清一梦境,开壶口以泻春秋。
——湖北  艾国林


保护黄河生态,誓教波永清,岸长绿;
平衡水利资源,尽助民致富,国臻强。
——新疆  张建芳


立小浪底而慨大神州,水利长存,涓滴俱从心上过;
藉禹斧雄以开鲧山壮,风流无限,霓虹倒挂日边来。
——湖南  蔡  聪


有史为凭,几多故事,清风小浪最宜人,今日黄河,一流万载;唯天可证,无数初心,近悦远来不速客,此方赤县,每刻千乘。
——湖南  欧阳祖甲


大浪淘沙浣洗尘,涌向中天,根扎土地;
洪流鼓瑟催开路,通于上善,梦系初心。
——辽宁  妫海霞


源系涓泉,奔流九曲,看浊浪排空,跃峡携沙入海;
心依黄土,润泽千年,忆青川夹岸,闻声邀月登楼。
——黑龙江  蔡秀红


出昆仑以奔东海,涌岁月涛声,大浪淘沙,行万里,阅千秋,携泰岳雄长带砺;滋热土而哺中华,染炎黄肤色,洪波泽世,沐雨风,冲险阻,蕴龙魂壮永腾骧。
——上海  谢  毅


始自微涓,终于沧海,决壶口,跃龙门,不择不息不挠,奔腾万里心犹在;滥觞华夏,发轫精神,诞轩辕,生炎帝,可歌可泣可叹,流衍千年气更雄。
——江西  曾小云


题黄河精神
顽强拼博,一往无前,龙腾黄水英雄志;
奋勇抗争,万难不屈,血染红旗民族魂。
——新疆  杨  威


惊水从天降,看万里奔腾,越谷穿山弘气势;
信事在人为,喜九州拼搏,辉今烁古励精神。
——江苏  李海章


银河泻地,浊浪排空,叱咤黄龙天际来,天际去;
不朽图腾,永恒血脉,沧桑故事世人瞩,世人惊。
——山东  吴爱芹


天上水飞小浪底,奔四季雷霆,点万家灯火;
母亲河系中国心,行千秋大计,腾九曲长龙。
——江苏  杨发余


赞黄河治理
束水攻沙,引黄入冀,经雁渡横桥,于国繁荣升指数;
凭川济美,铸铁壮腰,由宏观定力,为民幸福化通途。
——湖北  沙永松


汾渭流来,五千年母乳甘甜,孳蕃华夏;
膏腴望去,亿万吨亲情积淀,孕育桑麻。
——广东  苏  俊


无愧母亲河,孕育文明,开放胸怀天地仰;
有缘小浪底,翻腾幸福,包容气魄古今崇。
——山西  范  荣


大坝入云,看小浪腾龙,天下黄河来眼底;
长流在水,仰高湖迎客,人间胜景涌潮头。
——安徽 吴晖华


逐潮头总履新,昂扬立命,花开上善;
搏浪底何言小,澎湃等身,柱砥中流。
——广东 邹伏享


手握开山斧,独背避水剑而来,凭一卷河图,欲让涛平民悦,肩头扛起九天月;
众从领路人,同抱惠民猷以进,追千秋国梦,敢教风静水清,眼外飞扬十色霞。
——湖南 崔钢兵


来源:中国水利网
责任编辑:邓婉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1 16:48 , Processed in 0.0778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