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录】诗格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7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录】诗格  
诗格:1.诗的格式、体例。2.诗的风格、格调。
《评诗格》
《评诗格》,旧题 唐·李峤 撰
○诗有九对
一曰切对。二曰切侧对。三曰字对。四曰字侧对。五曰声对。六曰双声对。七曰双声侧对。八曰叠韵对。九曰叠韵侧对。
切对一。谓象物切正不偏枯。
切侧对二。诗曰:“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字对三。诗曰:“山椒架寒露,池筱韵凉飚。”
字侧对四。谓字义俱别,形体半同。诗曰:“玉鸡清五洛,瑞雉映三秦。”
声对五。谓子义别,声名对也。诗曰:“疏蝉韵高柳,密茑挂深松。”
双声对六。诗曰:“洲渚近环映,树石相因依。”
双声侧对七。诗曰:“花明金谷树,菜映首山薇。”
叠韵对八。诗曰:“平明披黼帐,窈窕步花庭。”
叠韵切对九。诗曰:“浮钟霄响彻,飞镜晚光斜。”
○诗有十体
一曰形似。二曰质气。三曰情理。四曰直置。五曰雕藻。六曰影带。七曰婉转。八曰飞动。九曰清切。十曰精华。
形似一。谓貌其形而得似也。诗曰:“风花无定影,露竹有余清。”
质气二。谓有质骨而依其气也。诗曰:“霜峰暗无色”,“雪覆登道白。”
情理三。谓叙情以入理致也。诗曰:“游禽知暮返,行客独未归。”
直置四。谓直书可置于句也。诗曰:“隐隐山分地,苍苍海接天。”
雕藻五。谓以凡目前事而雕妍之也。诗曰:“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影带六。谓以事意相惬而用之也。诗曰:“露花如濯锦,泉月似沉钩。”
婉转七。谓屈曲其词,婉转成句也。诗曰:“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飞动八。诗曰:“空葭凝露色,落叶动秋声。”
清切九。诗曰:“猿声出峡断,月影落江寒。”
精华十。诗曰:“青田拟驾鹤,丹穴欲乘凤。”
《诗格》
《诗格》,旧题唐王昌龄撰。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十九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校书郎。二十六年谪岭南,次年遇赦北还。天宝元年(742)出为江宁丞,七年贬龙标尉。安史之乱起,王昌龄避乱于江淮一带,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生前诗名甚高,时称"诗家天子王江宁"。此书早已散佚,今存者略可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文镜秘府论》征引部分,这一部分当出于王氏。其二为《吟窗杂录》卷四至卷五所收的王昌龄《诗格》,其中难免真伪混杂。其三为《吟窗杂录》卷六题作《诗中密旨》的内容,乃浅薄之人杂抄元兢《诗髓脑》、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皎然《诗议》及佚名《诗式》的内容拼凑而成,绝大部分非王氏论文语。辑本有张伯伟的《全唐五代诗格校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诗格》,唐佚名撰
《诗格》,唐佚名撰。见敦煌残卷第三○一一号背面。现存较完整者三行乃“七对”名目,此外有诗四句。此断片虽为残文,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七对之名目、顺序与《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前七对完全一致,可证其为时人之通说,亦可为空海“古人同出斯对”之语作一旁证;其二,此三行残文从字迹来看,幼稚拙劣,显然出于学郎所书。而习书以《诗格》为内容,亦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唐代《诗格》类书在民间颇为流行之消息。关于此文年代,从内容上推断,应该属初、盛唐之间。该卷正面所钞为《论语集解》,卷七前有“戊寅年十一月六日僧马永隆手写《论语》一卷之耳”一行,徐俊拟定“戊寅年”为公元八五八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池田温则拟定为公元九一八年(参看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页八七四—八七五引)。从书写款式来看,其中有将纸倒转倒书之现象。在敦煌写卷中,此类现象多出现于中唐前,至中唐便少见,唐末张议潮后便绝迹(参看姜亮夫《敦煌碎金·导言》“款式问题”)。此亦有助于判断此文钞写年代不会晚至五代时期。据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繁体竖排本《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录校制作。第一的名对。第二隔句对。第三双拟对。第四联绵对。第五互成对。第六异类对。第七赋体对。天清白云外,山峻紫微中。鸟飞随影去,花落逐摇风。
《文苑诗格》
《文苑诗格》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并云:“称白氏,尤非也。”由是可知,此书显系伪托。罗根泽认为此书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以后,留恋旧窠臼之徒的伪作。《文苑诗格》多讲创意,如“创结束”条即称“为诗须创入意,解题目,然后放旷辞理”,“不离创意”。此外,如“影带宗旨”,“抒析入境意”,“招上境意”,“语穷意远”,“叙旧意”诸条,亦涉及创意。《文苑诗格》还论述了对属的重要,如称“为诗实在对属,今学者但知虚实为妙。”“诗有属对,方知学之浅深。”“雕藻文字”、“联环文藻”条,还讲到诗歌用字的推敲、修饰,要求讲究文彩,力戒鄙俗。“精顺以事”条又讲用事之法,“用古事似今事为上格也”。《文苑诗格》,不仅议论诗格,还兼及文章,如“精顺以事”条云:“若古文用事,又伤浮艳;不用事又不精华”,即涉及古文用事方面。由此更可考见此书伪作时代,当在欧阳修等之后。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ヘ彩| 六合投ヘ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ヘ乐ヘ城:顶级信用ヘ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http://www.zhgc.com/pz/pz.asp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33 | 只看该作者
唐朝新定诗格:
十体
一形似体。二质气体。三情理体。四直置体。五雕藻体。
六映带体。七飞动体。八婉转体。九清切体。十菁华体。
一、形似体。
形似体者,谓貌其形而得其似可以妙求,难以粗测者是。诗云:〔风花无定影,露竹有馀清。〕又曰:〔映浦树疑浮,入云峰似灭。〕(如此即形似之体也。)
二、质气体。
质气体者,谓有质胄而作志气者是。诗曰:〔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雪覆白登道,冰塞黄河源。〕(此是质气之体。)
三、情理体。
情理体者,谓抒情以入理者是。诗曰:〔游禽暮知返,行人独未归。〕又云:〔四邻不相识,自然成掩扉。〕(此即情理之体也。)
四、直置体。
直置体者,谓直书其事,置之於句者是。诗曰:〔马衔苜蓿叶,剑莹鷿鹈膏。〕又曰:〔隐隐山分地,苍苍海接天。〕
(此即是直置之体。)
五、雕藻体。
雕藻体者,谓以凡事理而雕藻之,成於妍丽,如丝彩之错综,金铁之砥链是。诗曰:〔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又曰:〔华志怯驰年,韶颜惨惊节。〕(此即是雕藻之体。)
六、映带体。
映带体者,谓以事意相惬,复而用之者是。诗曰:〔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沉珠。〕(此意花似锦,月似珠,自昔通规矣。然蜀有濯锦川,汉有明珠浦,故特以为映带。)
又曰:〔侵云蹀征骑,带月倚雕弓。〕(〔云〕、〔骑〕与〔月〕、〔弓〕是复用,此映带之类。)又曰:〔舒桃临远骑,垂柳映连营。〕
七、飞动体。
飞动体者,谓词若飞腾而动是。诗曰:〔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又曰:〔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此即是飞动之体。)
八、婉转体。
婉转体者,谓屈曲其词,婉转成句是。诗曰:〔歌前日照梁,舞处尘生袜。〕又曰:〔泛色松烟举,凝华菊露滋。〕(此即婉转之体。)
九、清切体。
清切体者,谓词清而切者是。诗曰:〔寒葭凝露色,落叶动秋声。〕又曰:〔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此即是清切之体。)
十、菁华体。
菁华体者,谓得其精而忘其粗者是。诗曰:〔青田未矫翰,丹穴欲乘风。〕鹤生青田,凤出丹穴。今只言〔青田〕,即可知鹤,指言〔丹穴〕,即可知凤,此即是文典之菁华。又曰:〔曲沼疏秋尽,长林卷夏帷。〕(曲沼,池也。)又曰:〔积翠彻深潭,舒丹明浅濑。〕(〔丹〕即霞,〔翠〕即烟也。今只言〔丹〕〔翠〕即烟也。今只言〔丹〕〔翠〕,即可知烟霞之义。况近代之儒,情识不周於变通,即坐其危险。若兹人者,固未可与言。)
九对
第一,切对。谓象物切正不偏枯。
第二,双声对。诗曰:〔洲渚递萦映,树石相因依。〕
第三,叠韵对。
第四,字对。字对者,谓义别字对是。诗曰:〔山椒架寒雾,池筱韵凉飙。〕〔山椒〕即山顶也,〔池筱〕傍池竹也。此义别字对。又曰:〔何用金扉敞,终醉石崇家。〕〔金扉〕、〔石崇〕即是。又曰:〔原风振平楚,野雪被长菅。〕即〔菅〕与〔楚〕为字对。
第五,声对。声对者,谓字义俱别,声作对是。诗曰:〔彤驺初惊路,白简未含霜。〕〔路〕是途路,声即与〔露〕同,故将以对〔霜〕。又曰:〔初蝉韵高柳,密茑深松。〕〔茑〕草属,声即与〔飞鸟〕同,故以对〔蝉〕。
第六,字侧对。字侧对者,谓字义俱别,形体半同是。诗曰:〔忘怀接英彦,申劝引桂酒。〕〔英彦〕与〔桂酒〕,即字义全别,然形体半同是。
又曰:〔玉鸡清五洛,瑞雉映三秦。〕〔玉鸡〕与〔瑞雉〕是。又曰:〔桓山分羽翼,荆树折枝条。〕〔桓山〕与〔荆树〕是。如此之类,名字侧对。
第七,切侧对。切侧对者,谓精异粗同是。诗曰:〔浮钟宵响彻,飞镜晓光斜。〕〔浮钟〕是钟,〔飞镜〕是月,谓理别文同是。
第八,双声侧对。双声侧对者,谓字义别,双声来对是。诗曰:〔花明金谷树,叶映首山薇。〕〔金谷〕与〔首山〕字义别,同双声对。又曰:〔翠微分雉堞,丹气阴檐楹。〕〔雉堞〕对〔檐楹〕,亦双声侧对。
第九,叠韵侧对。谓字义别声同,名叠韵对是。诗曰:〔平生披黼帐,窈窕步花庭。〕〔平生〕、〔窈窕〕是。又曰:〔自得优游趣,宁知圣政隆。〕〔优游〕与〔圣政〕,义非正对,字声势叠韵。夫为文章诗赋,皆须属对,不得令有跛眇者。跛者,谓前句双声,後句直语,或复空谈。如此之例,名为跛。眇者,谓前句物色,後句人名,或前句语风空,後句山水。如此之例,名眇。何者?风与空则无形而不见,山与水则有踪而可寻,以有形对无色。如此之例,名为眇。
文病
第一,相类病。〔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拂岩如写镜,对林若耀琼。〕此四句相次,一体不异。〔似〕、〔类〕、〔如〕、〔若〕,是其病。
第二,不调病。不调者,谓五字内除第一字、第五字,於三字用上、去、入声相次者。平声非病限。此是巨病,古今才子多不晓。如:〔晨风惊叠树,晓月落危峰。〕〔月〕次〔落〕,同入声。如〔雾生极野碧,日不远山红。〕〔下〕次〔远〕,同上声。如:〔定惑关门吏,终悲寒上翁。〕〔寒〕次〔上〕,同去声。
第三,丛木病。诗云:〔庭梢桂林树,檐度苍梧云。棹唱喧难辨,樵歌近易闻。〕〔桂〕、〔梧〕、〔棹〕、〔樵〕,俱是木,即是病也。
第四,形迹病。形迹病者,於其义相形嫌疑而成。如曹子建诗云:〔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佳山〕、〔佳城〕,皆为形亦坟埏,不可用。又如〔侵天〕、〔干天〕,是谓天与树木等,犯者为形迹。他皆效此。
第五,翻语病。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反语〔腐骨〕,是其病。
第六,相滥病。相滥者,谓〔形体〕、〔涂道〕、〔沟淖〕、〔淖泥〕、〔巷陌〕、〔树木〕、〔枝条〕、〔山河〕、〔水石〕、〔冠帽〕、〔●衣〕,如此之等,名曰相滥。上句用〔山〕,下句用〔河〕;上句有〔形〕,下句安〔体〕;上句有〔木〕,下句安〔条〕。如此参差,乃为善焉。若两字一处,自是犯焉,非关诗处。或云两目一处是。
第七,涉俗病。诗曰:〔渭滨迎宰相。〕官之〔宰相〕,即是涉俗流之语,是其病。(以上《文镜秘府论》四卷)
调声
傍纽者,〔风小〕、〔月脍〕、〔奇今〕、〔精酉〕、〔表丰〕、〔外厥〕、〔琴羁〕、〔酒盈〕。纽声双声者,〔土〕、〔烟〕、〔天〕、〔●乌〕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
        内容摘要:一九九六年,《全唐代诗格校考》一书面世。本书出版后,得到中外学术界的好评。一般来说,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作为专有名词的“诗格”是到唐代才有的。不过,在唐代以前,也已经出现了类似于“诗格”的著作。诗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是某一类书的名称。作为某一类书的专有名词,其范围包括以“诗格”、“诗式”、“诗法”等命名的著作,其后由诗扩展到其他文类,而有“文格”、“赋格”、“四六格”等书,乃至“书格”、“字格”之类,其性质是一致的。诗格在形式上经常是由若干个小标题构成的,这些小标题往往是以一个数词加上一个名词或动词而构成的片语。
图书目录
诗格论(代前言)     律札华梁 上官仪撰      文笔式 佚名撰     诗格 旧题 魏文帝撰     
诗格 佚名撰              诗髓脑 元兢撰             诗式 元兢撰         唐朝新定诗格 崔融撰
诗式 佚名撰              评诗格 旧题 李峤撰                          诗格 旧题 王昌龄撰
诗中密旨 旧题 王昌龄撰             诗议 释皎然撰                 诗式 释皎然撰
金铖诗格 旧题 白居易撰             炙毂子诗格 王叡撰          文苑诗格 旧题 白居易撰
二南密旨 旧题 贾岛撰                新定诗格 僧齐忆撰           缘情手监诗格 李洪宣撰
风骚旨格 郑谷等撰                    流烦手监 僧虚中撰            雅道机要 徐夤撰
风骚要式 徐衍撰                        诗格要律 王罗简撰            诗格 僧神或撰
……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〩彩| 六合投〩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〩乐〩城:顶级信用〩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http://www.zhgc.com/pz/pz.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33 | 只看该作者
《王少伯诗格》

诗格_《诗格》一卷,又名《王少伯诗格》,《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于文史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后人或疑为伪书。但《文镜秘府论》多有称引,可知确系唐人之作。王昌龄(698-约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卜五年(727年)进士,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谪江宁丞,复谪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与李白、王之涣诸人相友善。安史之乱时,为刺史闾丘晓所忌,遇害。《诗格》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唐代诗论杂著,其中提到诗歌创作有十七势,分别讲如何起句、落句,一联两句之相互联络,以及诗意前后关照,写景与说理的关系等。另有格律论是讲立意的重要以及“意”的搜求方法,在音韵上则主张辨析清浊,力求音节铿锵,声韵悦耳。《诗格》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境”指诗思(艺术思维)的材料、对象,其义源于佛家哲学。物境,指自然景物;情境,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诗有三境的说法涉及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到具体景物的形象(物境),人的情性的自然流露(情境),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作用,力求做到“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创造出使人感同身受的艺术境界。“诗有三格”条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周心而得”,这与“诗有三境”条中所说的为诗在“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是一致的。当然也应注意到《诗格》中所提到的“形似”,并非和“神似”相对,而是和司空图说的“离形得似”的“似”相同。“神会于物”与“神之于心”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心物交融“应会”,再把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象纳入作者主观“心思”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神似。“诗有三宗旨”是阐述诗歌创作必须遵照“六义”,有所为而发,或是有所寄托、赞颂,或是有所讥讽、针砭。“诗有五用例”是讲写诗的最高标准是用神,也就是在诗歌创作中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在具体情境中的神态气韵,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据《格致丛书》本录校制作。
一、诗有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二、诗有三格
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取思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三、诗有三不
一曰不深则不精,二曰不奇则不新,三曰不正则不雅。
四、诗有三宗旨
诗有三宗旨:一曰立意,二曰有以,三曰兴寄。立意一:立六义之意,风、雅、比、兴、赋、颂。有以二:王仲宣《咏史》:“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此一以讥曹公杀戮,一以许曹公。兴寄三:王仲宣诗“猿猴临岸吟”,此一句讥小人用事也。
五、诗有五趣向
一曰高格,二曰古雅,三曰闲逸,四曰幽深,五曰神仙。高格一:曹子建诗“从君过函谷,驰马过西京”。古雅二:应休连诗“远行蒙霜雪,毛羽自摧颓”。闲逸三: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幽深四:谢灵运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神仙五:郭景纯诗“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飞泉”。
六、诗有五用例
诗有五用例:一曰用字,二曰用形,三曰用气,四曰用势,五曰用神。用字一:用事不如用字也。古诗“秋草萋已绿”,郭景纯诗“潜波涣鳞起”,“萋”、“涣”二字,用字也。用形二:用字不如用形也。古诗“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谢灵运诗“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用气三:用形不如用气也。刘公干诗“谁谓相去遥?隔彼西掖垣”。用势四:用气不如用势也。王仲宣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用神五:用势不如用神也。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炙毂子诗格》,王叡(生卒年不详),号炙毂子。《全唐诗》谓其为“元和 (806-820年)后诗人”。《炙毂子诗格》中引及李郢诗,《全唐诗》谓李郢为“大中十年(856年)进士”。故王叡大中十年后尚在。《炙毂子诗格》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晚唐五代之诗格,以此书为最早,书中所提各种“诗格’,均较简明,较后起同类诗格之伤于烦琐不同。《炙毂子诗格》首论“章句所起”,谈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起源。次论诗体,计有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十四体,每体均引诗为证,兼附简要解释,其中如“一篇血脉条贯体”、“模写景象含蓄体”、“两句一意体”、“句病体”、“句内叠韵体”诸条,对诗歌创作及鉴赏均有裨益。
http://www.zhgc.com/pz/pz.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36 | 只看该作者
《诗格》,旧题魏文帝撰

诗格_《诗格》,旧题魏文帝撰。此书最早见收于《吟窗杂录》卷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云:“《诗格》一卷,题魏文帝。而所述诗或(卢文弨校作‘式’)在沈约后,其为假托明矣。”皇甫汸《解颐新语》云:“魏文帝《诗格》‘六志’、‘八对’、‘三例’、‘八病’,其说拘泥,恐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七《吟窗杂录》提要谓:“开卷魏文帝《诗格》一卷,乃盛论律诗,所引皆六朝以后之句,尤不足排斥,可谓心劳日拙者矣。”据浩然子于绍熙(《四库提要》误作“兴”)五年(一一九四年)所作之《吟窗杂录序》云:“余于暇日,编集魏文帝以来,至于渡江以前,凡诗人作为格式纲领以淑诸人者,上下数千载间所类者,亲手校正,聚为五十卷。”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五曾引及《吟窗杂录序》,并标明作者为“陈永康”。于此可知,浩然子或即陈永康之号。《吟窗杂录》初编者旧题蔡传,陈永康乃旧题重编者。据《直斋书录解题》所述,蔡编本中已收有“魏文帝《诗格》”,可知此书之伪托当在北宋末年以前,未必晚至绍熙年间。今本魏文帝《诗格》,计有“句例”、“对例”、“六志”、“八对”、“八病”、“杂例”、“头尾不对例”、“俱不对例”等八目,除“杂例”以外,均见于《笔札华梁》和《文笔式》中(《文镜秘府论》保存了这些遗文)。《笔札华梁》约亡佚于北宋中叶,其后伪托者杂取散佚文字,拼凑成帙,并诡题“魏文帝”之名。惟此书题名虽伪,内容则皆有所本,实可以初唐人诗论视之。
句 例
此题原本无。依《诗格》体例,此处当有小标题。兹据《文镜秘府论》东卷《笔札七种言句例》补。“笔札”指上官仪《笔札华梁》,本节即出于《笔札华梁》。
一言句
天,地,江,河,日,月。
二言句
天高,地下,露结,云收。
三言句
斟清酒,抚素琴。
四言句
朝燃兽炭,夜秉鱼灯。
五言句
雪开山有媚,云蔽日无光。
六言句
仰桃花之类锦,笑柳叶之齐眉。
七言句
素琴奏兮三五弄,绿酒倾兮一两卮。
对 例
一二三四,数之对。
东西南北,方之对。
韩魏燕赵,国之对。
王侯公卿,势之对。
陈张卫霍,姓之对。
信布良平,名之对。
长卿孟德,字之对。
金木水火,物之对。
六 志
一曰直言,二曰比附,三曰寄怀,四曰赋起,五曰贬毁,六曰赞誉。
直言一
谓的中物体,指事而直。《画屏风诗》:“去马不移足,来车岂动尘。”
比附二
谓论体写状,寄物方形。《赠别诗》:“离情弦上怨,别曲雁边嘶。”
寄怀三
谓含情郁抑,语带几微。《幽兰诗》:“有怨生幽地,无情逐远风。”
赋起四
谓就迹题篇,因事遣笔。《赞鲁司寇诗》:“避席谈曾子,趋庭诲伯鱼。”
贬毁五
谓指物实佳,兴文要毁其美。《田家诗》:“且悦丘园死,未甘冠盖荣。”
赞誉六
谓小中出大,短内生长。《古诗》:“妆罢花更丑,眉成月对惭。”
八 对
一曰正名。二曰隔句。三曰双声。四曰叠韵。五曰连绵。六曰异类。七曰回文。八曰双拟。
正名一
古诗:“东囿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隔句二
古诗:“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双声三
古诗:“留连千里宾,独待一年春。”此头双声句也。又古诗:“我出崎岖岭,君行峣崅山。”此腹双声句也。又古诗:“野外风萧索,云里日胧朦。”此尾双声句也。
叠韵四
古诗:“徘徊四顾望,怅怏独心愁。”此头叠韵也。又古诗:“君赴燕然戍,妾守逍遥楼。”此腹叠韵也。又古诗:“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胧。”此尾叠韵也。
连绵五
古诗:“望山山似峻,看水水仍清。”
异类六
古诗:“鸟飞随去影,花落逐摇风。”
回文七
古诗:“亲情由得意,得意逐情亲。”
双拟八
古诗:“夏暑夏复衰,秋阴秋未归。”
八 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
平头一
谓句首二字并是平声是犯。古诗:“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披聚还散,吹扬凝且灭。”
上尾二
谓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是犯。古诗:“荡子到*家,秋庭夜月华。”“桂华侵云长,轻光逐汉斜。”内“家”字与“华”字同声,是韵即不妨。若侧声字,同上去入,即是犯也。
蜂腰三
谓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是犯。古诗:“徐步金门旦,言寻上苑春。”
鹤膝四
谓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是犯。古诗:“陟野看阳春,登楼望初柳。绿池始沾裳,弱叶未映绶。”言“春”与“裳”字同是平声,故曰犯。上去入亦然。
大韵五
谓二句中字与第十字同声是犯。古诗:“端坐苦愁思,览衣起四游。”又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正当垆。”“愁”与“游”、“胡”与“垆”是犯也。
小韵六
谓九字中有“明”字,又用“清”字是犯,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正纽七
谓十字中有“元”字,又用“阮”、“愿”、“月”字是犯。古诗:“我本良家子,来嫁单子庭。”“家”与“嫁”字,乃是犯也。
旁纽八
谓十字中有“田”字,又用“寅”、“延”字是犯。古诗:“田夫亦知礼,寅宾延上坐。”
杂 例
一曰根。二曰身。三曰花。根者古事。身者物理。花者当时风花。《咏竹诗》:“梁王园路侧,皆共竹相逢。”根也。“匿实私招凤,生枝密养龙。”身也。“直将摇落节,羞对岁寒松。”花也。
头尾不对例
古诗:“使客倦艰辛,夜出小平津。马色迷关吏,鸡鸣越戍人。露鲜花敛影,月照宝刀新。问我将何去?北海问孙宾。”
俱不对例
古诗:“平生年少日,分首易前期。及尔同衰暮,无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有三思
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
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
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
取思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诗有三不
一曰不深则不精。二曰不奇则不新。三曰不正则不雅。
起首入兴体十四
一曰感时入兴。二曰引古入兴。三曰犯势入兴。四曰先衣带,后叙事入兴。五曰先叙事,后衣带入兴。六曰叙事入兴。七曰直入比兴。八曰直入兴。九曰托兴入兴。十曰把情入兴。十一曰把声入兴。十二曰景物入兴。十三曰景物兼意入兴。十四曰怨调入兴。
感时入兴一。古诗:“凛凛岁云暮,蝼蛄多鸣悲。凉风率以厉,游子寒无衣。”江文通诗:“西北秋风起,楚客心悠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此皆三句感时,一句叙事。
引古入兴二。张茂先诗(缺)。
犯势入兴三。古诗(缺)。
先衣带,后叙事入兴四。古诗:“清风动帷帘,晨月烛幽房。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此两句衣带,两句叙事。古诗:“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此一句衣带,一句叙事。
先叙事,后衣带入兴五。陆士衡诗:“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此一句叙事,一句衣带。古诗:“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此六句叙事,两句衣带。
叙事入兴六。谢灵运诗:“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情,远峰隐半规。久昧昏垫苦,旅馆眺郊岐。”此五句叙事,一句入兴。古诗:“遥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中霄起长望,正见沧海流。”此三句叙事,一句入兴。
直入比兴七。左太冲诗:“郁郁涧下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此诗头两句比入兴也。潘安仁诗:“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此诗一句比入兴也。
直入兴八。陆士衡诗:“颜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此入头直叙题中之意。
托兴入兴九。古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此起于《毛诗·国风》之体。
把情入兴十。刘公干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江文通诗:“远与君别者,乃在雁门关。”此寄人、怀人,皆自此起兴。
把声入兴十一。王少伯诗:“潨潈三峡水,别怨流《楚辞》。”此耳闻也。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此心闻也。
景物入兴十二。曹子建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此诗格高,不极辞于怨旷,而意自彰。
景物兼意入兴十三。王正长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古诗:“竹声先知秋”。
怨调入兴十四。阮籍诗:“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曹植诗:“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此体哀而不伤也。
已上凡十四体,皆本意极处。
常用体十四
一曰藏锋体。二曰曲存体。三曰立节体。四曰褒贬体。五曰赋体。六曰问益体。七曰象外语体。八曰象外比体。九曰理入景体。十曰景入理体。十一曰紧体。十二曰因小用大体。十三曰诗辨歌体。十四曰一四团句体。
藏锋体一。刘休玄诗:“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此不言愁而愁自见也。
曲存体二。王仲宣诗:“朝入谯郡界,旷然销人忧。”此乃直叙其事而美之也。
立节体三。王仲宣《咏史》:“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刘公干诗:“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褒贬体四。曹子建诗:“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此褒体也。刘越石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此贬体也。
赋体五。谢惠连诗:“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此呈其秋怀之物,是赋体也。
问益体六。陆士衡诗:“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象外语体七。谢玄晖诗:“孤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象外比体八。魏文帝诗:“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
理入景体九。丘希范诗:“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江文通诗:“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颜延年诗:“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
景入理体十。鲍明远诗:“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谢玄晖诗:“天际识孤舟,云中辨江树。”
紧体十一。范彦龙诗:“物情弃疵*,何独顾衡闱。”
因小用大体十二。左太冲诗:“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谢惠连诗:“裁用箧中刀,缝为万里衣。”
诗辨歌体十三。陶渊明诗:“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从“明明”以下便是所歌。
一四团句体十四。谢灵运诗:“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此上节一字,下节四字。
落句体七
一曰言志。二曰劝勉。三曰引古。四曰含思。五曰叹美。六曰抱比。七曰怨调。
言志一。陶渊明诗:“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此志在闲雅也。范彦龙诗:“岂知鹪鹩者,一粒有余赀。”此志在知足也。
劝勉二。古诗:“弃捐勿复道,勉力加餐饭。”此义取自保爱也。
引古三。陆士衡诗:“感物多远念,慷慨怀古人。”
含思四。陆韩卿诗:“惜哉时不与,日暮无轻舟。”陈拾遗诗:“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叹美五。谢灵运诗:“自从食萍来,唯见今日美。”
抱比六。陆士衡诗:“仰观陵霄鸟,羡尔归飞翼。”
怨调七。陆士衡诗:“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http://www.zhgc.com/pz/pz.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42 | 只看该作者
诗有三宗旨
一曰立意。二曰有以。三曰兴寄。
立意一。立六义之意,风、雅、比、兴、赋、颂。
有以二。王仲宣《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此一以讥曹公杀戮,一以许曹公。
兴寄三。王仲宣诗:“猿猴临岸吟。”此一句以讥小人用事也。
诗有五趣向
一曰高格。二曰古雅。三曰闲逸。四曰幽深。五曰神仙。
高格一。曹子建诗:“从军度函谷,驰马过西京。”
古雅二。应德琏诗:“远行蒙霜雪,毛羽自摧颓。”
闲逸三。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幽深四。谢灵运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神仙五。郭景纯诗:“放情凌霄外,嚼蕊挹飞泉。”
诗有语势三
一曰好势。二曰通势。三曰烂势。
好势一。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江文通诗:“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通势二。鲍照诗:“未曾违户庭,安能千里游。”沈休文诗:“愿以潺湲沫,沾君缨上尘。”
烂势三。张燕公诗:“不作边城将,安知恩遇深。”丘希范诗:“信是永幽栖,岂图暂清旷。”
势对例五
一曰势对。二曰疏对。三曰意对。四曰句对。五曰偏对。
势对一。陆士衡诗:“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曹子建诗:“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以“多念”对“百忧”,以“咸同志”对“不可算”是也。
疏对二。陆士衡诗:“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此依稀对也。又诗:“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此孤绝不对也。
意对三。陆士衡诗:“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古诗:“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句对四。曹子建诗:“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偏对五。重字与双声、叠韵是也。
诗有六式
一曰渊雅。二曰不难。三曰不辛苦。四曰饱腹。五曰用事。六曰一管抟意。
渊雅一。诗有一览意穷,谓之浮浅。阮嗣宗诗:“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不难二。王仲宣诗:“朝入谯郡界,旷然销人忧。”此谓绝斤斧之痕也。
不辛苦三。王仲宣诗:“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此谓宛而成章也。
饱腹四。调怨闲雅,意思纵横。谢灵运诗:“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此回停歇意容与。
用事五。谓如己意而与事合。谢灵运《庐陵王墓诗》:“洒泪眺连岗。”“连岗”是诸侯事也。古者诸侯葬连岗。
一管抟意六。谢玄晖诗:“繐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此一管论酒也。刘公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此一管说守官有限,不得相见也。
诗有六贵例
一曰贵杰起。二曰贵直意。三日贵穿穴。四曰贵挽打。五曰贵出意。六曰贵心意。
杰起一。鲍明远诗:“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直意二。刘公干诗:“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又诗:“方塘含白水,中有凫与雁。”此高手也。谢玄晖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绮手也。
穿穴三。古诗:“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挽打四。曹子建《赠友人》:“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出意五。刘公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心意六。颜延年诗:“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
诗有五用例
一曰用字。二曰用形。三曰用气。四曰用势。五曰用神。
用字一。用事不如用字也。古诗:“秋草萋已绿”,郭景纯诗:“潜波涣鳞起”。“萋”、“涣”二字用字也。
用形二。用字不如用形也。古诗:“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谢灵运诗:“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
用气三。用形不如用气也。刘公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用势四。用气不如用势也。王仲宣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用神五。用势不如用神也。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http://www.zhgc.com/pz/pz.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15

321

帖子

0

精华

809

积分

联都秀才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14107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5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1:43 | 只看该作者
金针诗格/旧题唐·白居易

金针诗格/旧题唐·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白氏长庆集》。新、旧唐书均有传。《金针诗格》一卷,又名《金针集》,旧题唐白居易传。《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部文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并以此书为伪托,书中引梅尧臣语,即明证。但从当时科举考试以《诗格》为依据,而应举士子又以白居易等人为典范来看,白氏曾著有《金针诗格》一书恐亦不能断然否定。即使此书不出于白氏之手,但从《二南密旨》、《风骚要式》诸书对《金针诗格》之沿袭来看,其成书年代亦不会在晚唐以后。只是《金针诗格》在流传过程中颇有散佚,又经过后人重编,故今本混杂了一些其它材料,有杂凑之迹。
《金针诗格》之理论影响颇大,如“诗有内外意”、“诗有物象比”之说,在旧题贾岛《二南密旨》中得到发挥。又有“诗有四炼”,亦获范温《诗眼》肯定——“非老于文学不能道此”。再如“诗有义例七”,对宋代“白战体”有理论先导作用。至北宋而有人为此书作续编,即旧题梅尧臣之《续金针诗格》。哈哈儿据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繁体竖排本《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录校制作,据《格致丛书》本补录。
元和中,有诗友数十人,爱相酬唱。独得诗之深者刘梦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时人多以元、刘为先,号曰“刘白”、“元白”。故知元、刘之诗,知诗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骚、雅者也。梦得相寄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此二联神助之句,自能诗者鲜到于此,岂非梦得之深者乎?
居易贬江州,多游庐山,宿东西二林,酷爱于诗。有《闲吟》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惟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自此,味其诗理,撮其体要,为一格目,曰《金针集》。喻其诗病而得针医,其病自除。诗病最多,能知其病,诗格自全也。金针列为门类,示之后来,庶览之者犹指南车,而坦然知方矣。
诗有内外意
一曰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诲之类是也。二曰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诗有三本
一曰有窍。二曰有骨。三曰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体。凡为诗须具此三者。
诗有四格
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三曰五只字句格。四曰拗背字句格。
诗有四得
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圆。四曰格欲得高。
诗有四炼
一曰炼句。二曰炼字。三曰炼意。四曰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诗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二曰忌字俗。三曰忌才浮。四曰忌理短。五曰忌意杂。格弱则诗不老,字俗则诗不清,才浮则诗不雅,理短则诗不深,意杂则诗不纯。——恶人谷珠楼哈哈儿注:此段小字据《格致丛书》本补录。下同。
诗有八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纽。八曰正纽。
诗有五理
一曰有美。“都来消帝道,浑不用兵防。”美君有道德,以服远人。二曰有刺。“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去尚征徭。”刺赋敛之重也。三曰有规。“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规圣人行号令有不明时。四曰有箴。“日暮碧云合,佳人期不来。”箴佞人进而使贤人不仕也。五曰有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诲明时草泽中,贤人不得用也。
诗有三体
纪帝德曰颂。“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颂也。明时,太平也。干王道曰雅。“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雅也。君臣正,父子和。讽上曰风。“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风也。君不用正人。
诗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其辞丽:“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二曰有怒而得之者。其辞愤:“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其辞伤:“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四曰有乐而得之者。其辞逸:“谁家绿酒饮连夜,何处红妆睡到明?”
诗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解通银汉终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三曰失之太哀其思伤。“主客夜呻吟,痛入妻子心。”四曰失之太乐其思荡。“骤然始散东城外,倏忽还逢南陌头。”
诗有上中下三等
一曰纯而归正者上等也。“几席延尧舜,轩辕立禹汤。”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闲欹太古石,醉卧洞庭秋。”三曰华而不浮者下等也。“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诗有四不入格
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谓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两平头,谓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诗有扇对格
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诗有魔
好吟而不工者才卑也;好奇而不纯者格卑也。
诗有三般句
一曰自然句;二曰容易句;三曰苦求句。命题属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也;命题率意,遂成一章,归于容易也;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也。
诗有数格
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诗有六对
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春树、秋池是也。
诗有四字对
一曰叠韵字对;二曰叠语字对;三曰骨肉字对;四曰借声字对。
诗有义例七
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得言闻;三曰说远不得言远;四曰说静不得言静;五曰说苦不得言苦;六曰说乐不得言乐;七曰说恨不得言恨。
诗有二家
一曰有诗人之诗;二曰有词人之诗。诗人之诗雅而正;词人之诗才而辩。
诗有物象比
日月比君后。龙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泽。雷霆比君威刑。山河比君邦国。阴阳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节义。鸾凤比君子。燕雀比小人。虫鱼草木,各以其类之大小轻重比之。

补遗

第一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第二联谓之“颔联”,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联”者,言其雄赡遒劲,能捭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第四联谓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谓隐“不”之一字也。如《诗》云:“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言不可也。
http://www.zhgc.com/pz/pz.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98 小时
主题
43

746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我来也

Rank: 6Rank: 6

UID
44972
经验
326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5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11
7
发表于 2013-10-3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叹盈虚之有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 17:48 , Processed in 0.0959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