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进通] 再谈春联的两种贴法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3

115

帖子

0

精华

227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9330
经验
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5 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再谈春联的两种贴法</P>
<P>——与持异议的同仁商榷</P>
<P>      </P>
<P>河南    师进通</P>

<P>自本人在《中国楹联报》(总第722期)上发表《春联的两种贴法》一文后,相继看到两篇文章,发表了不同意见。如果纯粹是不同意见,各说各的也就算了,可不该的是这两位作者断章取义、曲解了我的原意,并且无理反对。这样,我就不能不再说一些话了。</P>
<P>     山西张延华先生在《中楹报》(总第727期)上发表了题为《对联贴法 亟待规范》的文章。文中写道:“……《春联的两种贴法》……拜读之后,得知师进通的观点与《小学生拼音报》主编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上联在右是古代的贴法,现在既然眉批由左向右写和念,那么门上的对联也应‘左为上,右为下’。”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张延华先生对我的说法引用得不全面,给人的印象是,春联的贴法只有一种,即:眉批由左向右写和念,春联的贴法是左为上、右为下。而我全面的说法是:“现在的春联贴法有两种,一种贴法就是古代的贴法,这种贴法,眉批由右向左写和贴”,“春联的贴法是右为上、左为下。”这是我说的第一种贴法。他引用的是我说的贴法的第二种。所以说引用断章取义、曲解了原意。张先生文中还有一种观点,本人不能认可。他认为,我和《小学生拼音报》主编为代表的说法是“各行其道”,是一种“混乱”现象,并“呼吁”有关部门“应将对联的贴法读法”“规范”一下。本人认为,春联的两种贴法是客观现实存在的,只是我把它总结出来罢了。依我看,这种现实存在已经被一部分人所认同、接受和运用了,禁止哪一种贴法在社会上存在,都禁止不住。任何人也“规范”不了。这就像对用旧四声作联和用新四声作联的认识一样,前几年有不少人(包括本人)认为用旧四声作联已经过时,因为古代汉语的读音和现代汉语的读音有许多不相同之处,特别是入声字,在古汉语里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即所谓“入派三声”了)。那么,时代变了,语言也变了,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联是理所当然的,从长远看,用古四声作联必将趋于消亡,被新四声作联所代替。虽然道理这么明显,但从目前看,用旧四声作联不但取消不了,反而却被得到了允许和尊重。因此楹联界后来才达成一项共识:新、旧四声可以同时并行,但一联之内不得混用。那么,春联的两种贴法,也应同新、旧四声作联一样,同时并行。</P>
<P>    邰子勤先生在《楹联艺术》(烟台市楹联家协会主办的总第9期)上撰写题为《春联贴法之我见》的文章,对本人写的《春联的两种贴法》的说法也提出了质疑。邰先生不同意本人说的对联的第二种贴法,即眉批由左向右写和念,春联的贴法也应左为上,右为下。他的意见基本上同张延华先生的意见一样,不认可这种贴法。但所不同的是,张延华先生承认“各种观点都还有一定的道理,似乎很难判别谁是谁非。”认为当前的几种说法有点“混乱”,期待“规范”。而邰先生却引用湖南李先鸿先生的意见说:“关于对联的横批与对联贴法李先生认为“从书写上来看,无论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都是横写,两种写法都有理由,都允许……按当代形式把对联也顺着横写将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这就有悖视觉和竖式排版方式了。”注意!这里,李先生说的是眉批横写横贴,对联也横写横贴,才有悖视觉和竖式排版方式。他并没有说竖写竖贴左为上、右为下是不对的。邵先生明确表示,他同意李先鸿先生的观点,认为“春联的贴法还是应该右为上,左为下,念法也应该是从右向左,既符规定,又合习惯”。不知此段话的意思是不是李先生的观点。总之,他是否定了本人所说的对联的第二种贴法。他的根据有两点:一是本人说的这种贴法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竖写和印刷由右向左”的规定。对于这一点,我也不全认同。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了竖写和印刷的文字是由右向左,但并没有限制由左向右排版和印刷。竖行文字由左向右排版和印刷,也是报刊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国家也没有禁止。我们随意举些例子吧:大家可以翻看一下《生活文摘报》,许许多的文章标题都有是由左向右排的,如本年6月8日十六版一标题:“珠峰顶打手机(排左一行)有了第一人(排左二行)”,另一标题:“河南老板十亿(排左一行)买下德国机场(排左二行);再看看《中国楹联》杂志总第47期封二的大标题:“教育工作会议(排左一行)在白云山市召开(排左二行);再看看《对联》杂志2005年第10期第22页标题:“联谜(排左一行)竞猜(排左二行);再看看《人民日报》本年6月26日第四版标题:“各地中小学生认为(排左一行)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可为青少年(排左二行)创造绿色健康网络环境(排左三行),又6月24日第四版标题:“深圳罗湖‘社区家园网’(排左一行)成为民意‘绿色通道’(排左二行)”等等。既然许多报刊在实践中已经有从左向右的排法,为什么不允许春联左为上、右为下的贴法呢?邰先生的理论显然是片面的。邰先生反对的另一根据是不“合习惯”,这种说法就更站不住脚了。众所周知,许多不合时宜的旧习惯都已经被打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5 06:57 , Processed in 0.0721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