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老子思想断章我解1、2、3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336

1638

帖子

31

精华

2884

积分

联都举人

网上睡觉的流氓

Rank: 4Rank: 4

UID
32
经验
288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6-20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思想断章我解1、2、3
     2002.12.25 星期三 晴
   
   老子的哲学,我个人觉得是古代哲学中最难理解的,最深奥的,其实老子的哲学是纯粹的本体论的,他的哲学思想中具有阴阳哲学的理念表现,也具有古代神话的理念表现,还有政治思想,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说得更玄点,是老子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统一成为一样东西,则"道"。不少人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之父,事实上老子的哲学直到今天仍是不断须要再认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其实一还是道的本质,是无到有的状态,庄子所说的:"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便是这个意思,一是有的最初,无的衍化,但还未具有物理形状。一,不仅是数的开始,还是时间空间的开始。从"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中来看,一不仅是道的本质,还是社会运行的伦理纲常。所以自庄子起便有"守一"一说,"守一"至道教时,更是丹功、养神、聚气等的核心,从"上一在泥丸中,中一在绛宫中,下一在丹田中"这里已是发展到精、神、气三者。而"守一"对于人生来说,一者,道德、人伦也,孔子的忠恕之道(即仁义)也是这个意思。
  一生二,二生三。二,阴阳、天地、乾坤、………,物之对立者,用马克思主义来说便是矛盾统一体。在宇宙生成论来看,阴阳两气化生天地,"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这里才算是从"无"到"有",道的本质分化成为阴阳。儒家的思想从《周易》一书来看,同样是受到阴阳哲学的影响,天地、君臣、父子、夫妇………儒家的宇宙生成论和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本质上应是同一根源,"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系辞》),《老子》第十四章也说"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宋明理学家用太极来解释儒家思想也行得通,便是这个道理。再如《礼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这便是"二生三"的意思,三字,有不少人认为是三气、三元、三才之类,后来也有道教或儒家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或四维)、八卦生万物"来解释这一句话,但三字在古代常通参字,参是参合、调和、交合的意思,我认为是参合、调和、交合多过数目词的意思,正如一是无到有的过程、状态,三便是阴阳化生万物的过程、状态,用《易》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是这一过程、状态的最佳描写。三在人类便是性行为,道教开始是禁欲的,后来并不禁欲,而老子的寡欲并不是只指性欲,但寡不同于禁,如释迦的禁欲也是指邪欲一样(则非法的,不合礼仪的),再者阴阳二性,并不是单指固定的,如动为阳、静为阴一样,如在《易》中还有不少这样的话:"天地不交,则万物不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等,儒家同样也并非禁欲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是指不合礼仪、不会法规的。但三字也并不只包含一个过程,还包含这个过程后的产物,如列子的宇宙生成模式:鸿蒙、天地、乾坤、阴阳、元气、中和为人,这里三的结果是人;三生万物,阴阳交合化生万物,万物是一切过程后的结果,万是概指,有无数、无穷无尽之意。这也是道教的时间观念是无穷无尽的原因,因为阴阳存在,即"三"这个过程也依然存在,"三"这个结果也依然产生。在马克思主义的,
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是产生事物的必要条件,内因与外因同样是阴阳,阴阳相辅相成才化产生事物;举个现代的例子,数字时代的0、1便是阴阳,0、1的组成便是数字电子等数字形成的东西。天地其实也是指包含了万物的时空,万物是阴阳所化生,所依的仍是天地,即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可以说成这样:有一个本质,二个结果,二个过程。但在第一个过程和第一个结果之后,所有的事物便只有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这阴阳组成的这个时空时只有一个过程和一个结果,说清楚点,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可以重来的。我们玩游戏是可以重来的,可是重来一次事实上便以是另一个事(物)了,将要发生的也是另一个过程和另一个结果。
   道。道是什么?道已经给二千几年来的学者等解释得太多了,既然道不是可以名的,我个人是不太想是了解道到底是什么,“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既然人身上有道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有道的存在,道又是不可以名的,而要了解这个道似乎可以从"道法自然",这句话来。有人说自然便是道自身,我觉得只能说对一半,自然还指道的运动、变化、存在的状态,但是这个道已是化生万物,在万物身上的道,而不是之前的道,道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而且是不得不然。自然其实便是"道生一"的"一",道经的《南华真经》说"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至一便是体现了道,无为而自然便是这个社会的状态,任其自然,则至一。
   对于宇宙天地万物的道,个人悟性问题,理解不了也不想去理解,但对于人生的道,还算有点心得。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便是德,所谓道德一体便是这个意<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j彩| 六合投j注| 网络赚钱去SO娱j乐j城:顶级信用j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SHADOW=255,pink,1] 常参无量法,不及一嗔怒[/SHADOW] 欢迎进入【槐花公社】 楼下的木有小JJ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

330

帖子

1

精华

384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逍遥派掌门人

Rank: 3

UID
104
经验
5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7
2
发表于 2003-6-21 09:31 | 只看该作者
大辩若讷,大道无名,所以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困困的文章可取之处甚多,牵强之处也有,总的来说不错。:)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SO.CC
康家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00:18 , Processed in 0.0797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