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针叶林

怎样看待唐代之前出现的少数合律诗,兼谈“格律诗”的定义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73 小时
主题
97

1680

回帖

0

精华

1万

积分

管理员

东邪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523
在线时间
2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23
发表于 2016-6-5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6-5 19:15
没看懂何意。曹操那时的诗歌除了押韵(允许随时转韵),在每句字数(每句3字-8字不定,4字较多),每首句 ...

不应该把主流当规律,更不应该把主流变成规矩。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扼杀
联无平仄,非关珠玑与泥沙俱下
对任庄谐,有意诡怪和质朴同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主题
146

633

回帖

3

精华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51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6-6 21:52 编辑
亚子 发表于 2016-6-5 22:20
不应该把主流当规律,更不应该把主流变成规矩。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扼杀

现在我们讨论的只是历史上诗词类里的一种主流文体(律诗)和其规矩(格律)是如何发展的,没人讨论哪些文体是应该发展,哪些文体是不应该发展的问题。事实上唐朝虽然产生了近体,并没有扼杀其他任何一种文体。比如古风歌行体唐宋至今从未受到排斥,在世人眼里各体并无高下之分,甚至有以写诗追求“高古”为荣的复古现象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主题
16

1466

回帖

1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3757
在线时间
11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4
发表于 2016-6-2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丑时 发表于 2016-6-17 09:36
当然,不是所有的残破都是“艺术的破缺”。

诗界、联界当前的价值观及理论,最大的弊端是:没有认识到 ...

  我的意思是:现在离群体认同“对称性破缺的美学价值”还有大的距离。我们谈比这个更深入的东西,未到时候。
  比方说:前人的拗救经验,是深合美的原则的。然而,群体却远未认识到位。如果认识到位了,就不会起“拗救”这么一个表示心情很不爽的名字了。

  我的《对偶破缺论》大约20余万字,比各种学院派大部头简洁得多。可以说已经是缩写版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目录,选择性阅读部分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 ( 粤ICP备20065835号 )

GMT+8, 2025-7-11 19:34 , Processed in 0.1469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