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8

32

帖子

1

精华

200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5777
经验
20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4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辽东野鹤 于 2014-1-24 18:18 编辑

         年
   
要过年了,我们常听说“辞旧岁,迎新年”,那么这个“年”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年”是节日;
      有人说:“年”是时间单位;
      还有人说:“年”是表示收成;
      传说:“年”是古时动物中的一种猛兽;
      ……,……;
      还有一个较为少闻的、却更为有寓意的说法:“年”是主宰光阴的,且可以带来吉祥与凶灾 、具有善恶双重性格的怪兽。
      作为笔者的我,较为欣赏后者说法。下面我就由此说起——
      
   关于年的另一种传说
      这是一段可能与你平时所听到的不完全相同的神话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可以生存在山林中和深水里的猛兽,形状如同狮子但头上有独角。以飞禽走兽、鳞介虫豸等动物为主食,辅以果实及种粒粮食(看来是杂食动物),并且日换一味。这个怪兽经常出来危害村落,伤及人畜家禽。性猛力大,机警狡猾,目射凶光,经常发出“年——、年——!”的怪叫声,还能主宰光阴,令人毛骨悚然。这种猛兽就叫“年”。见图一     






   
      图一 这就是传说中的怪兽“年”,  分别是卡通型与剪纸样式的年兽。(网上流传 原作者不详)

      后来,“年”这种猛兽几经修炼,不再经常出来伤害人畜和家禽了。因为牠有着吞噬时间的本领(怪不得时间不断地过去了,原来是被“年”吞食了),就可以充饥了。但是,并不是永远不出来,而是在距离立春靠近的、没有月亮的(月朔之时)那两天从深山老林或江海水底中出来。趁着天黑来到人烟之处,吃人畜家禽,破坏田园,还会将谷物等粮食掠走,但它在天亮前必走。
      人们为避“年”来伤害,提前将粮食收藏好。朔月那日天黑之前,将牲畜家禽关锁起来。人们有的离家躲避,有的将门户紧闭,做了许多好吃的食品,全家围坐一起,一直到天亮。天亮“年”就离开了,大家才敢出门,并向幸存者庆贺避过了灾难、度过年关。由此留下了除夕守岁与贺年的习惯。
      又一个近春朔月日子来到了,村中来了一位由远方过路的白发老翁。他年岁很大了,手拄着拐杖,却目若朗星。来到一家讨食宿,这家以宾客招待。此家主人告诉老翁,说今晚有“年”进村,不要出去,便去关闭门户。老翁说没有事,并将院门大开,在院中堆竹,又在门的边框挂上红色绸绢。主人家男女老幼都害怕“年”,就关闭内屋躲起来窥望。
      天黑了,随着令人心颤的瘆人怪叫声,“年”狂奔来到门前,就看到门旁挂着红绸绢,吓得“年”跳到院当中 。它见到白发老翁在院中,便扑去。老翁不慌忙,将一团火投出。“年”躲开,火团落入竹堆,立即燃烧,同时产生“乒乒乓乓”的爆裂声,“爆竹”将“年”吓得跑出村子。
      原来“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大的声响。后来红绢变为红纸对联,原始的爆竹,改变成为用火药加工的焰火鞭炮(现代爆竹),来庆贺新年。
       “年”不光是能带来凶灾,又能消除瘟疫,将瘟神病虫吃掉或吓跑。这又是“年”可以带来吉祥的说法。特别是见到红绢和鞭炮焰火后,第二天“年”就不敢害人,只杀温病魔怪,重新做“年”了。和谐了,所以大家就迎接新年了。O(∩_∩)O哈哈~ :-D !现在也让“年”来驱除H1N1到H7N9流感瘟疫吧!
       从这个传说来看,“年”是动物;“年”是节日;“年”是时间,你看每次“年”出来的那个朔月夜,其时间的间隔距离不正好是一年吗?
       上面和大家所聊“年”的故事里,还提到将粮食收藏好。暗指 “年”是表示收成。
       翻开我那本《说文解字》,在146页:有“ 秊,穀孰也。从禾千聲。”   这里的秊是年的异体字,音义同年。榖,粮食作物,可以磨出小米。榖,现在多用“谷”字,音义相同。说文解字见图二
        

       图二 《说文解字》 中的“秊”
      从秊(年的异体字)字的甲骨文及篆字的字形来看,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  
      由此看来确实和粮食收成有关了,春种秋收,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又与时间相联系了。
      有关年是怪兽的传说有很多种,其中较为雷同的部分,就是年每到除夕来一次,用火焰与爆竹来避灾度过年关。那种怪兽“年”每次来一次,就是过了一个年。

春种秋收与年兽的联系,于是就有了时间意义的“年”。
      古代人们的劳作是以太阳作为主要照明及时间标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逐渐地,人们不仅是低头看田地,而且已经抬起头来望天空,开始注视日月星辰。太阳在假想天球视运动一周(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正好与“年”相应。发现了天体与年的对应关系,逐渐就有了并日益完善了观测仪器。原来——
      年:是太阳在假想天球视运动一周(实际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由此再进一步说,年:是地球环绕太阳从某个标定点(也叫定标点或参考点)回到同一个标定点所经历的时间。定标点的不同,在天文学中对年的划分也有所不同。于是就有了——
       回归年:标定点设在春分,路线在黄道上,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简近为365.24220)≈365日5小时48分45秒。
       恒星年:恒星年是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
       近点年:是指地球在绕日运行中,地球中心连续两次经过椭圆轨道上的近日点的时间间隔。1近点年=365.259635864日,或者365日6小时13分钟52.529秒。
       食年:在假想天球的日运行轨道(黄道)与月运行轨道(白道)上,黄白交点到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1食年=346.6200日,即346日14小时52分52.9秒。可以应用于日食,月食的推算。
         日月地三者为一线,月居中近地,显日全食(2009年7月22日即是);月居中近日,现日环食。元月15日即为此象。           作为时间的“年”,以上只是列出常见的具有天文意义的一部分。
      那么作为节日,处于辞旧岁,迎新年之际,现在我们过的“年”有几个呢?
      一.元旦,又叫新年,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如公元2014年元月1日即是。这是公历年,俗称阳历年,因为公历也是阳历的一种。这种历法民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

      二.春节,农历大年正月初一,俗称阴历年(实际是阴阳历)。老的叫法称为“元旦”或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俗称的阳历。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因为农历新年在“立春”的前后,所以就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元旦”名称送给了公历新年。
      三.立春,农历的阳历年。又叫打春节,立春,以前也叫“春节”。后来“春节”这个名称,送给了农历正月初一。每年的立春时为新的一年开始。一般采用干支纪年。如:2014年是甲午年。由于此节是以地球绕日公转的24节气的立春为依据,因此是我国农历中的阳历年。它是有着重要的天文意义的,农历年份和月份的干支大多以立春这天为变更标界。如从己丑年过度到庚寅年;丁丑月过度到戊寅月。农历的阴历正是围绕这个阳历前后移动而成为阴阳历。虽然大多数人并不将其作为“年”来过,但民间很多人将其作为节日,这天吃春饼卷各种小菜为馅的美食,作为喜庆以迎接大地回春。

      祝大家马年吉顺!

   



在线时间
105 小时
主题
15

327

帖子

5

精华

5593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6203
经验
13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28
2
发表于 2014-1-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野鹤老师新年好
一壶浊酒,一只残烟,一阕古词……轻轻地,让梦在夜色的朦胧中静静翱翔,任思绪与心灵在月下相拥。
    星空下独坐一隅,聆听如水的光阴摇曳出一串串叮咚的音符,与身旁老榆树上的榆钱一同入梦,在这宁静夜里,我感受着文字带来的祥和,于是一个声音在内心深处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00:53 , Processed in 0.0765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