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5期【粤西:生有】《七绝56法研习贴》130710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0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粤西:生有 于 2013-7-10 22:31 编辑

15期【粤西:生有】《七绝56法研习贴》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2:21 | 只看该作者
====================
小渔村15期《七绝研习贴》01法
--------------------
【学号网名】:【粤西:生有】
--------------------
【绝法原文】: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惟此类,则第四句必与第一、二句呼应极紧,盖四句一气转下者也。如:

【唐】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AA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O AA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AAAA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O AAAA

“凡绝句,三四句必紧接,而与第一、二句却多不即不离,以转捩关键,全在第三句也”。这句话可以视作冯先生所归纳提炼的七言绝句具体作法的总纲。以下诸种作法,绝大多数都关涉到第三句,幸读者识焉。
--------------------
【绝句临习】:

七绝《心思变换此时绵》/粤西:生有

风云变换几千年,人世沧桑何苦煎?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2
  XX
不改今生拼搏志,却思变换此时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O XX
(下平一先)
--------------------
【个人体会】:千,挤韵了。
====================
【发稿时间】:2013.07.15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3:09 | 只看该作者
====================
小渔村15期《七绝研习贴》02法
--------------------
【学号网名】:【粤西:生有】
--------------------
【绝法原文】: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如:

【宋】王安石《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闲。
   A  A  A   AB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A   A   A   A B

【明】僧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A   A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A

【清】江湜《舟中二绝》(其一)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A    A
却羡舟人挾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A       A
--------------------
【绝句临习】:

七绝《结伴同游溪水间》/粤西:生有

结伴同游溪水间,互相戏水展欢颜。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1
     A     A
夕阳渐落虽离去,怎改心中戏水闲?!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
             A
(上平十五删)
--------------------
【个人体会】:为了循法,表达有点拼凑,稍觉不顺。
====================
【发稿时间】:2013.07.15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22:21 | 只看该作者
====================
小渔村15期《七绝研习贴》03法
--------------------
【学号网名】:【粤西:生有】
--------------------
【绝法原文】:

第3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如:

【宋】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X AA    AAO

【明】姚汝循《回雁峰》
回雁峰头望帝京,寒云黯黯不胜情。
贾生已道长沙远,今过长沙又几程。
  X AA    AAO

欧阳永叔词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亦此句法。
--------------------
【绝句临习】:

七绝《细读书中方懂真》/粤西:生有

天地本无世俗珍,人民创造美凡尘。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

感怀已在书中记,细读书中方懂真。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4
  X AA    AAO
(上平十一真)
--------------------
【个人体会】:【天地本无世俗珍】一句关于【孤平】有争议。
====================
【发稿时间】:2013.07.16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22:33 | 只看该作者
====================
小渔村15期《七绝研习贴》04法
--------------------
【学号网名】:【粤西:生有】
--------------------
【绝法原文】: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如:

【唐】李益《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外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A    A

【明】黄荣《牡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A  BB    BB  A
--------------------
【绝句临习】:

七绝《细数人生难舍真》/粤西:生有

细数人生难舍真,痴心你我感怀陈。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

何须遮掩亲朋骗?搞得亲朋若外人。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
    AA    AA
(上平十一真)
--------------------
【个人体会】:【人】字挤韵了。
====================
【发稿时间】:2013.07.16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2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粤西:生有 于 2013-7-16 22:57 编辑

====================
小渔村15期《七绝研习贴》05法
--------------------
【学号网名】:【粤西:生有】
--------------------
【绝法原文】: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如:

【宋】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
去岁中秋正病余,爱他明月强支吾。
XXAA B     C
今年老矣差无病,后夜中秋有月无。
OO    B   AA C

【宋】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XXA   A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OOA         XX
--------------------
【绝句临习】:

七绝《点滴感怀我心诚》/粤西:生有

去年起伏感怀生,点滴感怀真意呈。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2
XX  BB    BBA
今日真诚仍伴我,感怀点滴我心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OOA     BB
(下平八庚)
--------------------
【个人体会】:循法,字词略有凑数。
====================
【发稿时间】:2013.07.16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8 19:08 , Processed in 0.0854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