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六九词班二年级第五讲F组作业贴要求AF组互评【点评:朝颜】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主题
243

339

帖子

0

精华

1894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171
经验
189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7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古调笑》、《清平乐》任选其一。
自评:对照自己的作业简述词牌特点。
这两个小令比较简单,但写得好还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希望大家能够从填词中找到快乐的感觉。


    作业截止时间:622  2000
  评阅截止时间:625  2000
在线时间
572 小时
主题
2

193

帖子

0

精华

483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430
经验
82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5
2
发表于 2013-6-20 15:50 | 只看该作者
《古调笑》
轻舞,轻舞,
月夜清风几缕。
霓虹闪烁惊云,
天籁曲中醉心。
心醉,心醉,
蝶影双飞何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3

117

帖子

0

精华

3281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52
经验
7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9
3
发表于 2013-6-20 16:59 | 只看该作者
F8-清远  二年级第五次作业:
第五讲作业:
古调笑 单调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
芳草,芳草。自古情多恨少。
天涯陌路人生,万水千山月明。明月,明月。又到中秋时节。

正格: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夜深人静,寂寞梧桐井。叶卷西风纱窗冷,君别三年无影。
梦里情意缠绵,醒来珠泪潸然。雁字鱼书未见,不知何日团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4
发表于 2013-6-20 19: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3    短笛    第五讲作业
古调笑-叹路
长路,长路,
何日才能停驻。
云山尽过秋浓,
逝水疾歌色匆。
匆色,匆色,
唯有晴云空碧。

清平乐-落红
一夜风雨,
摧瘦千花树。
殒玉残香堆满路,
碾作红泥黄土。

最是常记当年,
莺啼蜂绕蝶缠。
不肯芳心易与,
只把清影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1 小时
主题
0

90

帖子

0

精华

265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018
经验
59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5
发表于 2013-6-20 20:39 | 只看该作者
F 18西岭
《古调笑·相悦》
秋菊,秋菊,昨夜清霜绽玉。淡妆篱边几丛。
可是窥见烛红,红烛,红烛,多少芳心拭目。
自评;简述词牌
《古调笑》起句叠句,六、七句倒叠句。四、五两句押平韵,其余的押仄韵押入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6
发表于 2013-6-20 21: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一个特点:
宋体[调笑令]的格律变化非常之大,从文字上看,几乎是面目全非了,但是[调笑令]的基本格局仍在。以两个短句开头,下接三个长句,再用一个长句取代原先的两个短句,最后仍以一个长句结尾。
  
   古体句式:二、二、六、六、六、二、二、六
   宋体句式:二、三、七、七、六、 七、 六
  
   当然,这只能说是一定程度的相似,并不能证明宋体和古体间一定存在继承关系。加上现在只能看到文,而两种调笑令的唱腔早已不传,根本无从比较,这就愈发难下定论了。也说不定宋体[调笑令]是宋人套用[调笑令]的名字而创的新调,和古体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既然宋体也叫[调笑令],那它“调笑”的地方在哪儿呢?单看秦观的那五首词,似乎找不出有什么幽默的地方,根本无从笑起。那么宋体“调笑”是不是真的名不符实呢?其实并非如此。
  
   和唐、五代的调笑令一样,宋代的调笑令也是用作宴会节目的。但从手边的资料来看,宋代调笑令并不单用,而是用来联章,以成“转踏”,籍以演唱故事。所谓的“转踏”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叙事歌舞,其形式是这样的:表演者先进场,然后开始边歌边舞,每小段歌舞叙述一个故事,如此反复,直到结束。假如她们表演的“转踏”采用“调笑转踏”的形式,那她们每段舞蹈时唱的就一定是一首七言八句的诗,而每段舞蹈之后唱的就一定是一首[调笑令],且[调笑令]的起首两个字一定是七言八句诗的结尾两个字。
  
   下面抄录一套完整的“调笑转踏”,引自《乐府雅词》,作者是北宋的郑仅(彦能)。这套“调笑转踏”共分十二段,分别叙述了十二个故事,每段都是先来一首诗,再跟一首调笑令,词和诗的内容相同,相当于把诗换一种方式重述一遍。开头的“勾队”是演员入场前的致辞,结尾的“放队”则是演员退场时的结束语。
  
   [调笑转踏]
   (勾队)良辰易央,信四者之难并;佳客相逢,实一时之盛事。用陈妙曲,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
  
   (诗1)秦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环约腕携笼去,攀折枝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
   (词1)归去,携笼女,南陌柔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冕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诗2)石城女子名莫愁,家住石城西渡头。拾翠每寻芳草路,采莲时过绿萍洲。五陵豪客青楼上,醉倒金壶待清唱。风高江阔白浪飞,急摧艇子操双桨。
   (词2)双桨,小舟荡,唤取莫愁迎叠浪。五陵豪客青楼上,不道风高江广。千金难买倾城样,那听绕梁清唱。
  
   (诗3)绣户珠帘翠幕张,主人置酒宴华堂。相如年少多才调,消得文君暗断肠。断肠初认琴丝挑,幺弦暗写相思调。从来万曲不关心,此度关心何草草。
   (词3)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
  
   (诗4)缓缓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扫,此度刘郎去移迷。行行渐入清流浅,香风引到神仙馆。琼浆一饮觉身轻,玉砌云房瑞烟暖。
   (词4)烟暖,武陵晚,洞里春长花烂熳。红英满地溪流浅,渐听云中鸡犬。刘郎迷路香风远,误到蓬莱仙馆。
  
   (诗5)少年锦带配吴钩,铁马迎风寒草愁。凭仗匣中三尺剑,扫平骄虏取封侯。红颜少妇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明眸妙齿起相迎,青楼独占阳春艳。
   (词5)春艳,桃花脸,笑倚银屏施宝靥。良人少有平戎胆,归路光生弓剑。青楼春永香帏掩,独把韶华都占。
  
   (诗6)翠盖银鞍冯子都,寻芳调笑酒家徒。吴姬十五夭桃色,巧笑春风当酒垆。玉壶丝络临朱户,结就罗裙表情素。红裙不惜裂香罗,区区私爱徒相慕。
   (词6)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诗7)楼上青帘映绿扬,江波千里对微茫。潮平越贾催船发,酒熟吴姬唤客尝。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美盼。秋风一曲采莲歌,行人不渡人肠断。
   (词7)肠断,浙江岸,楼上青帘新酒软。吴姬绰约开金盏,的的娇波流盼。采菱歌罢行云散,望断侬家心眼。
  
   (诗8)花阴转午漏频移,宝鸭飘帘绣幕垂。眉山敛黛云堆髻,醉倚春风不自持。偷眼刘郎年最少,云情雨态知多少。花前月下恼人肠,不独钱塘有苏小。
   (词8)苏小,最娇妙,几度尊前曾调笑。云情雨态知多少,悔恨相逢不早。刘郎襟韵正年少,风月今宵偏好。
  
   (诗9)金翘斜嚲淡梳妆,绰约天芭自在芳。几番欲奏阳关曲,泪湿春风眼尾长。落花飞絮青门道,浓愁不散连芳草。孤鸾乘鹤上蓬莱,应笑行云空梦悄。
   (词9)梦悄,翠屏晓,帐里薰炉残蜡照。赏心乐事能多少,忍听阳关声调。明朝门外长安道,怅望王孙芳草。
  
   (诗10)绰约妍姿号太真,肌肤冰雪怯清尘。霞衣乍绛红摇影,按出霓裳曲最新。舞钗斜嚲乌云发,一点春心幽恨切。蓬莱虽说浪风轻,翻恨明皇此时节。
   (词10)时节,白银阙,洞里春晴百和爇。兰心底事多悲切,消尽一团冰雪。明皇恩爱云山绝,谁道蓬莱安悦。
  
   (诗11)江上新晴暮霭飞,碧芦江蓼夕阳微。富贵不牵渔父目,尘劳难染钓人衣。白鸟孤飞烟柳杪,采莲越女清歌妙。腕呈金钏棹鸣榔,惊起鸳鸯归调笑。
   (词11)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一叶归舟轻小。
  
   (诗12)千里潮平小渡边,帘歌白苎絮飞天。苏苏不怕梅风远,空遣春心著意怜。燕钗玉股横青发,怨托琵琶恨难说。拟将幽恨诉新愁,新愁未尽丝声切。
   (词12)声切,恨难说,千里潮平春浪阔。梅风不解相思结,忍送落花飞雪。多才一去芳音绝,更对珠帘新月。
  
   (放队)新词婉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牧童陌上拾花钿。
  
   相信看完上面这套东东以后,对宋代调笑令的特色也就非常清楚了。我猜测前面所举秦观的五首[调笑令]原先一定也有五首相应的诗与之相配,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失传了。
  
   到目前为止,我所看见的词书上凡列举宋体[调笑令]的,都是只举词而不言诗,而就我的认识,宋体[调笑令]前的那首诗实在是很重要的,若单作一首[调笑令]而不作诗,则名虽调笑,实则了无意趣,尽失宋体[调笑令]之本旨矣。至于这首“调笑”诗,既可以自己写,也可以用集句,总之要稍微艳丽一点方好。以下是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所选的宋体[调笑令]例子,原书未附“调笑”诗的部分,现根据《乐府雅词》一并加入。
  
   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踯躅但肠断。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晁补之[调笑转踏]
  
   这儿还有一首邵伯温的七言诗,也题作[调笑]。
  
   翻翻绣袖上红茵。舞姬犹是旧精神。坐中莫怪无欢意,我与将军是故人。——邵伯温[调笑]
  
   显然,这根本不是什么调笑令,但从风格上看,却非常象半首“调笑”诗,也许是后人误传了吧。
  
   宋体[调笑令]入“双调”,到了元代,这一体的[调笑令]被引入了杂剧中,成了杂剧套曲中的一个曲牌。所不同的是,作为曲牌的[调笑令]改押了平声韵,而且所入宫调变成了“越调”。下面是几个例子:
  
   [越调·调笑令]我这里甫能、见娉婷,比着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撑。遮遮掩掩穿芳径,料应来小脚儿难行。可喜娘的脸儿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灵!——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三折
  
   [越调·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五折
  
   [越调·调笑令]向沙堤款踏,莎草带霜滑。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看江上晚来堪画,玩水壶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
  
   看上面例子所需注意的是:元曲中往往加杂了大量衬字,比如第一例,真正入调的部分是这么一个样子:“甫能、见娉婷,月殿嫦娥不恁撑。遮遮掩掩穿芳径,料应小脚难行。可喜娘脸百媚生,兀不引人魂灵!”此例如此,另外两例可自行辨别,不赘述。
  
   总结一下。
   古体的[调笑令]又名[转应曲]、[古调笑],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以韦应物词为准。
   宋体的[调笑令]又名[调笑转踏],或简称[调笑],三十八字,七仄韵,一韵到底。以晁补之词为准。填此调的同时最好能兼写一首七言八句的诗,诗词相配,方能相得益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7
发表于 2013-6-20 22: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把这篇评论的上半部分也发来,大家一起看吧!
同一个词牌可以有多种称呼,即所谓“同调异名”,又多数词牌的格律都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变体,即所谓“同名异体”。《词例》收录了六百六十调,近一千二百体,平均下来每调有两体;到《钦定词谱》则收录了八百二十六调,计两千三百零六体,平均每调有三体。多数词牌虽然分很多的体,但体与体之间差别并不大,或是字数略有增减;或是个别应该押韵的地方不压韵了;再不然是韵的平仄有所变化,如原押平韵的改压仄韵、原来一韵到底的改成转韵错押等等。但是有些词牌的体与体之间差别较大,几乎可以看作迥然不同的两种词,只是共用了一个名字罢了。
  
   一般说来,每种词牌都以依从者最多,或是作品名气最大的一体为正体,而把其余的体当作变体。例如[少年游]这个词牌就分三体,有五十字的,五十一字的和五十二字的。通常把五十字的当作正体,而其余两种都当作变体。如下: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柳永,五十字,五平韵,正体。
  
   并刀如水,无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吹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五十一字,四平韵,变体一。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於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晏几道,五十二字,四平韵,变体二。
  
   比较这三种体例,可以发现它们的区别只在于上下片的开头一句上。柳词上下片首句都是七字句,上片首句即用韵;周词把上片七字句拆成了两个四字句,且不用韵,但下片仍是七字句;而晏词则把上下片的首句分别变成了两个四字句,上片首句同样不用韵。至于其余部分,无论韵脚、句子的平仄以及句法结构,三体并没有大的差别。除了分三体以外,也有人认为[少年游]有四体的。即把苏轼的一首也算作了单独的一体: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苏轼,五十一字。
  
   实际上苏轼的这首词和周邦彦的“并刀如水”是同一体,字数、韵脚全无二致,平仄也没有大的不同,只不过苏词下片最后部分的断句发生了变化,把周体的四四五句式断作了七三三。苏轼经常干这样的事,比如他的一首[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末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若断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则与水龙吟的正体完全相合,但同样有人把它单列成了水龙吟的一个变体。其实判断格律的依据应该是平仄和韵,而不是文意,我认为只要押韵的位置没有变化,平仄没有大的出入,就不应该单列一体。
  
   上面是因为字数不同而同名异体的情况,除此之外,因为韵不同而同名异体的情况也很常见。例如[满江红],正体是押入声韵的,变体则改押平声韵,同时对某些句子的平仄作了相应调整,但字数完全相同,都是九十三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正体。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姜夔,九十三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变体。
  
   以上都算是简单的,有些词牌体与体之间的变化就复杂得多了。[调笑令]就是一个。
  
   [调笑令]的源起大约可以追溯到中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诗里就有“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的句子,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可见调笑令在当时就已经流行于士大夫的宴会中了。韦应物、戴叔伦、王建都是和白居易大致同时代的人,他们分别有调笑令传世,但题名各不相同。韦词两首,题作[调啸词];戴词一首,题作[转应曲];王建词两首,题为[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韦应物[调啸词]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北山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蝴蝶,蝴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王建[宫中调笑]
  
   韦词见于《韦江州集》,“啸”当是“笑”字的同音通假,故没有必要把[调啸词]作为[调笑令]的别名看待;王建[宫中调笑]的“宫中”是针对词的题材而言,因此作为词牌的名字来说,“宫中”二字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转应曲]才可算作[调笑令]的别名。
  
   [调笑令]正体格式如下:
   -|(仄韵)-|(叠)||--||(叶)--||--(换平韵)--|||-(叶平韵)-|(颠倒上句末二字,再换仄韵)-|(叠)-|--||(叶二仄)
  
   可见,这个词牌的特点在于平韵换仄韵的时候,二字句必须用上句末尾两个字颠倒为之,也就是必须要“转应”,所以[调笑令]又可以称之为[转应曲]。[调笑令]、[转应曲]两种称呼从出现时间上恐怕很难分出先后,也许自这种小令形成开始,这两个名字就是可以互相通用的。
  
   南唐的冯延巳也有三首调笑令流传下来,但冯词却题为[三台令],见《阳春集》: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华嫣,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长夜,长夜,梦到庭华阴下。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冯延巳[三台令]
  
   这个题法颇奇怪。《历代词话》上引载了这样一段话:“黄升曰:‘王仲初(建)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余技也。’”完全是把三台令和转应曲并提,可见三台令并非转应曲。《韦江州集》中收录韦应物的词既有前述两首[调啸词],同时也有一首[三台词]:
  
   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朝来门闾无事,晚下高斋有情。——韦应物[三台词]
  
   此外,北宋柳永有两首题为[三台令]的,和韦词格律相同,也是六言四句诗: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苑里看花。日色赭黄相似,不著红鸾扇遮。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秋万岁,未央明月清风。——柳永[三台令]
  
   这样的[三台令]南宋的许棐亦有两首,但许将之改题为[三台春曲]: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霁轻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
   春是人间过客,花随春不多时。人比花尤易老,那堪终日相思。——许棐[三台春曲]
  
   再有就是较冯延巳稍晚的李煜也有[三台令]流传下来,但李煜的[三台令]不是六言,而是五言四句: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李煜[三台令]
  
   可见,一方面直到南宋,三台令和调笑令都是区分得很清楚的,另一方面即使在南唐一朝,三台令也并不等于调笑令。但是冯延巳的词集《阳春集》是其外孙陈世修编辑,底本应该是很可信的,后虽经展转翻抄,但这样明显的误抄似乎也不大可能。总之不管从哪方面看,冯延巳的调笑令被题作[三台令]都很可疑。
  
   对此,我认为比较合适的解释是[三台令]和[调笑令]之间或许有某种联系。[三台令]是四句的六言诗,而[调笑令]也包括四个六言句子,惟于第一个和第四个六言句之前添加了两个重叠的两言短句,而且第四句前的两言句实际上在第三句就已经出现了,去掉[调笑令]中的四个两言句之后,[调笑令]也就变成了一首不折不扣的[三台令]。故[调笑令]很可能是直接由[三台令]派生而来,不过是耍了点小手段的[三台令]罢了。假如是这样,那么[调笑令]被冯延巳归类进[三台令]也就不奇怪了,或许他认为[调笑令]就是“三台令的调笑格”也未可知。
  
   到北宋,苏轼也作过两首[调笑令],用的仍然是韦应物词的格式: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蒻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外春来苦寒。寒苦,寒苦,落荇欲生且住。——苏轼[调笑令]
  
   不过,从北宋起,转应曲格式的调笑令渐渐不流行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全新的格式。为区别起见,转应曲格式的调笑令就又多了个别名:[古调笑]。
  
   以下是宋体[调笑令]格式:
   -|(仄韵)|-|(叶)+|+--||(叶)+-+|--|(叶)+|--+|(叶)+-+|--|(叶)+|--+|(叶)
  
   和古体相比,宋体的[调笑令]三十八字,七仄韵,每句都用韵,中途不叠句,不换韵,一韵到底。例如秦观的五首调笑令: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
   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秦观[调笑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主题
2

223

帖子

0

精华

584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719
经验
141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9
8
发表于 2013-6-21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雪花飞舞 于 2013-6-21 09:14 编辑

F-行者
清平乐  秋思   
秋风渐起,黄叶飞容地。蛩语低吟枯草里。无处躲藏寒意。
秋雨滴滴苍凉,寻春总是情伤。对镜又添霜华,最是无奈迷茫。

正格,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16 小时
主题
2

117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9465
经验
380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5
9
发表于 2013-6-21 16:55 | 只看该作者
F20-倦鸟  (无畏代交)

清平乐
荼蘼落处,香雪纷纷舞,似觉芳春留不住,蝴蝶频频相顾。
魂魄飞上幺弦,何惧终究凋残,记取当时好景,依然未负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0 小时
主题
2

91

帖子

0

精华

661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2299
经验
66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9
10
发表于 2013-6-21 20:45 | 只看该作者
F7赋碧
清平乐
晚霞鸥起,轻舞数行字。隐约钟声远山寺,欲把妄虚敲碎。
案卷堆满难书,愧忆儿时壮志。应是豪情天赐,恪守一生苍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 小时
主题
1

18

帖子

0

精华

67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4708
经验
1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8
11
发表于 2013-6-21 23:01 | 只看该作者
F02-水无痕第五讲作业
《调笑令·夜赏玉真花开》
擎烛,擎烛,静守奇葩几束。
难留花样青春,唯期不染玉真。
真玉,真玉,浓郁香中脱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主题
2

162

帖子

0

精华

482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763
经验
11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31
12
发表于 2013-6-22 17:28 | 只看该作者

短笛学习态度严谨,多谢帖子,悉数收藏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13
发表于 2013-6-24 11:46 | 只看该作者
溪水闻花 发表于 2013-6-22 17:28
短笛学习态度严谨,多谢帖子,悉数收藏学习!!谢谢!!

我也是从网上转的!呵呵!大家一起学吧!
世事无需分辩,是非自有公平。省下闲心几许,笑看柳暗花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主题
2

151

帖子

0

精华

34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374
经验
61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
14
发表于 2013-6-24 14:03 | 只看该作者
F17迎夏小萍
古调笑 春雨
春雨,春雨,
催落娇红几许?
池边新柳低垂。
堂前又见燕归,
归燕,归燕。
惹起相思一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05 小时
主题
200

1557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0397
经验
667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8-13
15
发表于 2013-6-24 15:16 | 只看该作者
F19幽兰神韵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平韵中中中仄中平韵中仄中平中仄句中中中仄平平韵
句式;4576 6666
韵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夜 罅 麝 灺 眠 千 边
韵部:词林正韵第十部仄声  第七部平生  
五音:仄声韵e是徵 徵表达的感情一般都是比较温和的
           平声韵an是商
四呼:仄声韵e是齐齿呼 不温不火的。一般表达的感情也是淡淡的。淡淡的愁 ,淡淡的喜。
          平声韵an是开口呼:一般适合表达开心的感情,当然不是绝对。但是开心的感情首选是开口呼
六部:仄声韵e是展辅收音 发出的时候是微微的展开的,表达的感情一般都是比较温和的,可以喜,但绝不是大喜;可以悲但绝不是大悲
          平声韵an是抵腭收音  
上片四句仄收 而且句式平仄几乎都是一样的 一般词调内平仄如果相同就要构成拗怒,
也就是就等于阴阳不调和,从而演为激越的情调
下片四句 三平韵 穿插一个仄句脚 一般词调内,所有相当位置的字调,如果是平仄相反,那就会显示和婉的声容。
意思是如果这样的平仄安排,表现出来的声容就是和美流畅的。
上片拗怒激昂 下片和美流畅
本词牌情感:不温不火 不是大悲大喜
写不出 以后补
冬来千里雪茫茫,冷雨凄风尽日狂。那更悲箫声透窗,舞霓裳,一夜犹如一岁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2 小时
主题
8

782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8540
经验
31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2
16
发表于 2013-6-25 1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乡下妇女 于 2013-6-25 14:17 编辑

F5-X乡下妇女第五讲作业

调笑令---无可奈何花落去

颜玉,颜玉,
字字锁眉忧郁。
冥冥单渡银河,
枉费心思奈何?
何奈!何奈!
花落玉陨边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主题
2

223

帖子

0

精华

584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719
经验
141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9
17
发表于 2013-7-7 11:21 | 只看该作者
雪花飞舞 发表于 2013-6-21 09:06
F-行者
清平乐  秋思   
秋风渐起,黄叶飞容地。蛩语低吟枯草里。无处躲藏寒意。

谢谢朝颜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9 小时
主题
2

104

帖子

0

精华

287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230
经验
57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
18
发表于 2013-7-21 18:00 | 只看该作者
画外灵狐作业
  
古调笑

  
雷雨,雷雨,来势凶凶如虎,惊得枝叶舞吟。

带来凉意沁心,心沁,心沁,雁鸣鸥飞云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0

96

帖子

0

精华

1686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036
经验
38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3
19
发表于 2013-8-6 16:00 | 只看该作者
清平乐 春思
临窗翘盼,望断南飞雁。
桃李又开惊似箭,怎堪君山信远。
风光尽在险峰,举杯玉树临风。
千里中流击水,纵擒苍海蛟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7 10:18 , Processed in 0.1153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