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风儿潇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20风儿——学习《蕙风词话》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23 小时
主题
2

83

帖子

0

精华

292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116
经验
6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1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儿潇潇 于 2013-5-22 23:41 编辑

○名手作词
  名手作词,题中应有之义,不妨三数语说尽。自余悉以发抒襟抱,所寄托往往委曲而难明。长言之不足,至乃零乱拉杂,胡天胡帝。其言中之意,读者不能知,作者亦不蕲其知。以谓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则亦左徒之“骚”“些”云尔。夫使其所作,大都众所共知,无甚关系之言,宁非浪费楮墨耶。

○词宜守律
  畏守律之难,辄自放于律外,或托前人不专家,未尽善之作以自解,此词家大病也。守律诚至苦,然亦有至乐之一境。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唯据律细勘,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乃精益求精,不肯放松一字,循声以求,忽然得至隽之字。或因一字改一句,因此句改彼句,忽然得绝警之句。此时曼声微吟,拍案而起,其乐何如。虽剥珉出璞,选薏得珠,不逮也。彼穷于一字者,皆苟完苟美之一念误之耳。

○上去声不可忽
  上去声字,近人往往误读。如“动静”之“静”,上声,误读去声。“暝色”之“暝”,去声,误读上声。作词既守四声,则于宋人用“静”字者用上声,用“暝”字者用去声,斯为不误矣。顾审之声调,或反蹈聱牙盭喉之失。意者宋人亦误读误用耶。遇此等处,唯有检本人它词及它人词证之,庶几决定所从。特非精研宫律者之作,不足为据耳。

○上可代入
  宋人名作,于字之应用入声者,间用上声,用去声者绝少。检梦窗词知之。

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3 小时
主题
2

83

帖子

0

精华

2929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116
经验
6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21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儿潇潇 于 2013-5-22 23:42 编辑

○入声字适用
  入声字于填词最为适用。付之歌喉,上去不可通作,唯入声可融入上去声。凡句中去声字能遵用去声固佳,若误用上声,不如用入声之为得也。上声字亦然。入声字用得好,尤觉峭劲娟隽。

○初学宜联句和韵
  初学作词,最宜联句、和韵。始作,取办而已,毋存藏拙嗜胜之见。久之,灵源日浚,机括日熟,名章俊语纷交,衡有进益于不自觉者矣。手生重理旧弹者亦然。离群索居,日对古人,研精覃思,宁无心得;未若取径乎此之捷而适也。

  

○学词须先读词
  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郁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鬯矣。

  

○词意忌复
  词贵意多。一句之中,意亦忌复。如七字一句,上四是形容月,下三勿再说月。或另作推宕,或旁面衬托,或转进一层,皆可。若带写它景,仅免犯复,尤为易易。

  

○改词之法
  佳词作成,便不可改。但可改便是未佳。改词之法,如一句之中有两字未协,试改两字,仍不惬意,便须换意,通改全句。牵连上下,常有改至四五句者。不可守住元来句意,愈改愈滞也。

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7 13:51 , Processed in 0.0731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