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风中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中箫的对联小窝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4-2-12 13:17 编辑

风情茶馆对联比赛之“文君新寡”汇总评审贴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2405

17.花正好,月未圆,几回香梦惊残,盼到嫁时郎去早;
    诗意凉,琴音懒,一寸芳心揉碎,恨于寂处为先。
尘评:饶有词味。切题亦精准。一个“懒”字,恰到好处。“泪”字则有失婉约。前面所写之恨已经让人闻之欲泣,后面就不要再过分渲染了。不然让司马相如之流如何有机会登堂入室呢?结句似乎留点“再醮”的空间才好。然则不失为好联。
18.香梦惊残郎去早
    芳心揉碎影行单
尘评:此联似乎是前一联的简化版。切新寡尚可。切文君则不够。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4-1-20 00:41 编辑

2014年之4
【14.01.15截止】昆明东川区马年新春全国有奖征联开赛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579


福在山托起东川梦;
红土地铺开锦绣篇。


福在东川,乘龙逐梦祥云涌;
春行红土,驭马开篇大道兴。


【14.01.19揭晓】东川揭晓马年新春全国征联获奖佳联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4582
获奖作品    一等奖
    作者:谢潇
    背景:来自广东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红土地为笺,上书福在;
    乌蒙山举笔,落款春回。
      二等奖
    作者:董汝河
    背景:来自河北省、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当年马踏露铜,今朝马啸长空,转型谋发展,崛起东川,别开生面;
    雪岭春生瑞象,红土春耘彩梦,鼎力助腾飞,和谐百族,再著风流。
    作者:廖智慧
    背景:来自云南省保山市
    一川锦绣绿文章,听莺啼春树,报来瑞语;
    七彩斑斓红土地,看马踏露铜,振起雄风。
      三等奖
    作者:王劲松
    背景:来自云南省昆明市
    有福在山,红土迎春兴百业;
    闻名于世,青铜焕彩誉千秋。
    作者:杨德辉     背景:昆明东川区文联
    福在山,山驻三春尽见福;
    铜都地,地生百宝首称铜。
    作者:罗中寿
    背景:来自广西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铸千年国器,马踏露铜,熔炼春秋,上古冶龙魂,再振黄钟扬美韵;
    规百业宏图,心追远梦,描摹山水,东川开画本,方兴翠景焕新姿。
    作者:赵力纪
    背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承远古风,骀荡春天,福祐东川铺万里;
    秉长江势,斑斓事业,马腾南国跃千山。
    作者:张宏程
    背景:来自山东省
    龙马越东川,看燕舞杜鹃,鹰翔雪岭,异代不同时,美景今朝尤醉客;
    牯牛烘紫气,喜铜都兴旺,百姓安康,和谐多共处,新图后继更迷人。
    作者:李晓
    背景:来自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
    两千年地脉雄浑,看龙脊参天,彩轿乌蒙撑竣骨;
    三万里春风骀荡,引马蹄拓梦,金沙红土起长虹。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主题
3

162

帖子

2

精华

3264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6979
经验
76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0-16
83
发表于 2014-1-5 00:18 | 只看该作者
占位学习风中箫老师的好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0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4-4-15 09:46 编辑

联漪二月赛
题目:以“饮和食德”意成联
出处:“饮和”语出《庄子·则阳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     
释题: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简单说,饮要和谐,食应道德。
要求:
1:同一题目写两个成联,一个单比9字以内。一个单比15-30字。古今音均可,今音请标注。 生僻用典请说明。短联不必是诗钟。


百度了许多资料,“饮和食德”多用于饮食行业,也有别的行业用的,但极少。所以就想着把它写来挂在各行业的大门上。第一个联想着海校家的餐厅,第二联就想着咱们的学堂茶馆。写得害羞了些,只是胡乱地有个思路而已。实在不知道如何着墨。先交差吧,字数貌似够了。
学堂茶馆2014 联漪杯二月赛点评贴(26日揭晓!)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3029

以“饮和食德”意境成联。

客无远近,饮而和乐;
主备德贤,食且安然。

德望之君,一样性心,举樽畅饮八方客;
乐和之所,千般意趣,挥墨同酬万古情。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9:40 | 只看该作者
学堂茶馆 2014联漪杯 系列比赛 三月赛点评贴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 ... read&tid=368989
一任沧桑焚玉骨
但将格韵铸清魂

塑泥胎冰骨,著画意诗心,甘将烈火煅清怀,眷在江南雨巷。
许万种风情,持千年守候,漫把青蓝揉静谧,隐于碧海云天。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8 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4-6-28 12:16 编辑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祝海校,缅甸哥,生日快乐!:}

六月奇缘,师徒竟同日而生,许是荷仙旧雨;
一笺风采,才智教随心以至,莫非文曲真身。

备注:海校旧历六月初一,哥新历6月27日(同为一天)

祝尘校生日快乐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1953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6-4-8 09:53 编辑

歌风台
驻杖阅苍茫,看云影沉浮,凭谁问江山旧主?
临风歌楚汉,共涛声激越,一曲酬肝胆英雄。

文君酒垆
一曲凤求凰,弹破樊篱,休管那训规富贵;
东窗云共月,携来好梦,只眷在琴韵酒香。

题邻梅馆
小筑空山,赊来闲静梅花倚;
真朋一室,呼与清凉月色看。待修改

题 邻梅馆
许同槛外梅花侣,
要使此间翰墨馨。

望湘亭
湘江向洞庭北去,数百里奔波,欲肩洙泗
云气自衡岳南来,一千年亘带,相唤神仙

题授渔社
风帆数点,且向云边摇晚唱;
诗意千般,许将月下结情痴。


为事殷勤,凭一念何羁风雨;
放怀山水,以无心滋养性情。


看江上轻舟,岭上黄花,智水仁山都到眼;
诚虚怀以待,躬身以渡,经春历夏总关情。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0:18 | 只看该作者
一、命题成联(每题20分):
1、 题北洋水师;
斩长鲸之势而来,击涛横舸舰,拥四千战士风威,曾许亚洲名第一。
铁血之潮以赴,揭力挽狂澜,集甲午群雄浩气,永随黄海激鸿声。(发现一错别字,竭力)
评:15分,起句先声在夺人,有气势;二三分句稍有断痕;个别对仗稍宽
评:14分,气势足,境嫌窄,对仗宽;
16分;韵脚、对仗具有小疵。
能切,起句气势亦好,承、结略欠,对仗须加强。14分
14分总体还不错,对仗、承接上弱一些
简评:“风威”不如直接用“威风”;下联次句不通(“揭”字凑),多处对仗有失。12分

2、 题三星堆遗址;
数十里古城秘宝呈来,看玉石青铜,海贝象牙,慢翻开蜀国辉煌历史;
五千年华夏文明追溯,证江承宗脉,名修其实,续写就九州灿烂篇章。
注:江指长江。长江同黄河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评:14分,上比流畅自然,下比力有不逮,结句近合
评:13分,用语熟滑了,两结与下联起句意重复,未见出彩处
16分;韵脚、对仗具有小疵。
能切,上比有据,下比以何物“证”,且前“华夏”后“九州”,所谓罗唣重复。12分
13分,不够简洁有力
简评:三星堆还是个谜,至今未算“翻开”。12分


3、请您以古代名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为题撰联。
良禽择木,孟母择邻,原来明智识时境;
与君子交,与善人处,自古亲贤养骏才。
评:14分,解题准确,上下比两自对较好,惜两结均老干
评:15分,与题切合,较好。
15分;与字之重当力避
虽所言皆可从题目得出,但以名句为“题”,却不见“题”。13分
15分,表达比较清楚
简评:中平。15分


二、联作思路解析:(20分)
请从上题即"命题成联"三题中,自选一幅联谈创作思路。要求300至400字

谈“ 题北洋水师”的创作思路
创作一个联,拿着题目,首先审题,明确题目,百度相关资料,从中了解北洋水军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最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的结局。另惊喜地发现百度里有一副当年壮观的海军图,加上记忆中的一副中国军舰与日本的船舰相撞击的壮烈画面,由这两副画面展开想像的翅膀。
审题之后就得立意,想过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产生出不同的立意。最后我选择了对北洋水师的赞美和最后全军覆没作对比,来表达对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的痛恨(其中并未提及清政府)和吊古励今的感怀。
有了立意,然后是选材,材料必须和立意相关,紧扣主题。
最后就是表现手法,材料如散乱的珠子,试想过用自对或对比,反问的手法,但修改的结果却任何手法都未能用上。我想不用任何手法也是成联表现手法的一种吧。
写完之后,反复阅读,发现气脉不畅处,再进行修改。另外,也想过出新,但水平有限,还是没能翻出新来,最后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评:16分,思路不错,行文清晰。
评:15分,思路清晰,不错。
16分;思路较清晰,惜未能拓开。
所言思路较清晰,但对原联的剖析少。13分
15分,思路清晰
简评:老老实实。15分

三、 论文(20分):
   “自对之我见”为题撰论文 [要求字数800~1000字,不符合要求适当扣分]
自对之我见
                  
(本文因为字数限制,所举例子多来自《清联三百副》,以便于读者查找。)
关于对联的自对,已经很多人发表过自己的认识或见解。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对自对的一点浅见。
自对是成联的常用方法,就是上下联内相同的位置上,上下联句中各自形成对仗,即使自对部份在上下联中对仗欠工或不工,也算是工对了。
自对在诗词歌赋或对联中的运用相当广泛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写联的时候,在对仗处要想工对却又难以达到神形统一,若能运用自对,可使对联的对仗得以放宽,变得更加灵活,思路更加开阔,创作手法更加丰富,不必囿于联句的对仗,从而使对联的意境表达更加完美。
在长联中,因为上下联的字数较多,要上联下联工对相对短联更加不易,如果是单比几十甚至上百字以及更长的对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还得对照着在上下联的位置来寻找它的对仗部份,如果没有运用自对,就算写得十分工整,读到最后也许就如读散文一般了,而少了对联所独有的对称美。长联中如果巧妙运用自对,可使读者耳目一新,如闻乐章,妙趣无穷。
自对不仅仅在长联中运用,短联中使用自对的也相当多。自对可按自对部份所在的位置分为句中自对(即当对句)和句间自对(即邻句对),也不乏两种方式混用的。自对还有着别的分类方式,这里就不一一细分了。
我们试着把构成自对的单元称为元素,那么自对中的元系可以是字,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等。
1、字是构成自对的最小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13《憩云楼》,再如一个最短的运用自对的联《清联三百副》之224《风洞联》 ,这里可以看出自对和对联的长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长联短联都可以灵活运用。
2、以词为元素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83《沧浪亭》
3、以短语或词组为自对的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96《五咏堂联》,这个例里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含领字的对联,领字不计平仄,也不计在自对元素内。
4、以句子或词组为自对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206《江心寺楼》
5、多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250《榕阴山馆》,此联中有当对自对也有邻句自对。此例句句都含有自对元素。可见自对运用的灵活与巧妙。
当然自对的组合方式还有许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在网络中查找。
自对的元素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两个元素自对,也可以是三个元素甚至更多。前面所举例中,自对元素均为两个。下面再列举三个及以上的对联,以方便认识。
1、三个元素并列,以字为元素。如李啸村赠郑板桥之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2、三个元素并列,以词为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53《自挽联》鲍桂星
3、多个元素并列,如《清联三百副》之107《碧山书屋》,自对的元素为九个。这里特别提醒下,最后一个元素,比前面的元素多了一个字,即不等量自对。
不等量自对,就是对仗元素的字数不相等的自对。工对的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对仗的元素的字数必须相等,但在自对中,对仗的要求就放得比较宽了。如《清联三百副》之145《自题联》 。第一、二元素为两个字,第三元素为三字,多出一字来。(目前还没有找到多出两个字以上的例子)
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对,即扇面对。前人解释为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把它运用到对联中,便可以视为自对的一种,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两个词组或句子作为一个元素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274《题襟馆》。
重字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99《赠园丁》 ,这里整联中复辞手法,每个字都重复使用,且上下互对也十分工整。不得不让人叹服复辞与自对并存的巧妙所在。
另外隔字对,也是比较特殊的自对之一。即自对元素间有字相隔,如《清联三百副》之99《自题联》,自对元素中间隔了两个字。
自对在对仗上是放得比较宽,就是对联禁忌之不规重字,也可以大胆破格而为之。如《清联三百副》之238《文游台》。
从上面的各种例句中,可以看出自对的元素主要是以并列结构存在的,自对元素的位置可以互换,当然也可以其它非并列结构存在,比如主语和宾语,但相对比较少。
自对是对联中非常实用的技巧之一,但我们不能说作联就必须自对,还须要根据立意和表达的需要来灵活运用。千万别走进逢联必自对的误区,切忌随意滥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并灵活运用自对,来满足我们欣赏学习和创作对联的需要,提升我们的创作水平。
评:16分,思路不错,行文清晰。
评:14分,有理亦有据,但作者自己的见解少。
14分;列举过于冗杂欠明晰,自己的观点阐述太少。
略有见地,但是你引用的论据等于无,你不一定要每个举例,但凡举例了,你就必须将例子列出来。12分
12分,总体表达还不错,有自己的见地,是不是字数太多了
简评:有点以偏概全(比如自对的不足、既自对又互对等就没提到),且将自对的优点夸大了。15分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89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0:18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写得好不好,花得最多的心思的就是写这个,所以还是留个纪念吧

(完整版)

                               自对之我见
    (本文所举例子多来自《清联三百副》,以便于读者查找。)
        关于对联的自对,已经很多人发表过自己的认识或见解。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对自对的浅见。
我们平时读律诗的对偶句或对联,往往会读到上下联“失对”的诗联,如《清联三百副》之52:《簪碧堂》商
  北院喜新成,有寒碧千层,远青一角;
       东君如旧识,正庭槐垂荫,梁燕将雏。
       其中的后面两分句:“有寒碧千层,远青一角”对“正庭槐垂荫,梁燕将雏”,单看这部份,你会发现此联对仗欠工整,上下联的结构不相称,词性也不相当。难道作者不懂得对仗的要求么?答案肯定不是,如再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上联的“寒碧千层”和“远青一角”已经形成了工稳的对仗,下联的“庭槐垂荫”和“梁燕将雏”也同样对仗了。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联中巧妙地运用了自对。
    自对是成联的常用方法,就是上下联内相同的位置上,上下联句中各自形成对仗,即使自对部份在上下联中对仗欠工或不工,也算是工对了。
    自对在诗词歌赋或对联中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当我们写诗或联的时候,在仗处要想工对却又难以达到神形统一,若能运用自对,可使对联的对仗得以放宽,变得更加灵活,思路更加开阔,创作手法更加丰富,不必囿于联句的对仗,从而使对联的意境表达更加自如,更加完美。
    在长联中,因为上下联的字数较多,要上联下联工对相对短联更加不易,如果是单比几十甚至上百字以及更长的对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还得对照着在上下联的位置来寻找它的对仗,如果不运用自对,就算写得十分工整,读到最后也许就如读散文一般了,而感觉不到对联所独有的对称美。长联中如果巧妙运用自对,可使读者耳目一新,如闻乐章,妙趣无穷。如大家都熟悉的《清联三百副》之56 孙髯翁所作的《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再如《清联三百副》之268吴可读所作《贡院联》: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无弃九边桢干,内无遗八郡楩楠,画栋与雕梁,齐焜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成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赴于风檐寸晷之中,叠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助波澜。
    联中就大量运用了自对,从中可以看出,自对在长联中是很常见的写作手法。
       自对不仅仅在长联中运用,短联中使用自对的也相当多。律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中颈联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其中“小院”和“回廊”相对,“俗凫”和“飞鹭”相对。杜甫《滕王亭子》诗之一:“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中的“清江”和“锦石”相对,“嫩蕊”和“浓花”相对,等等,这律诗中的自对大多是本句中相对。对联中的如《清联三百副》之28:《云山阁》 贺君召所作的对联:“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联中的“桑”和“梓”,“春”对“秋”各自相对。而开篇第一个例《簪碧堂》中的“ 寒碧千层,远青一角;庭槐垂荫,梁燕将雏。”是两个分句间相对,由此可见,自对可按对仗部份所在的位置分为句中自对(即当对句)和句间自对(即邻句对)。自对还有着别的分类方式,在这里就不一一细分了。
       我们试着把构成自对的单元称为元素,那么自对中的元系可以是字,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等。
       1、字是构成自对的最小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13《憩云楼》曹龙树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上比的“心”和“眼”相对,下比的“行”和“藏”相对。
再如一个最短的运用自对的联《清联三百副》224《风洞联》张祥河
    到清凉境;
   生欢喜心。
上比的“清”和“凉”相对,下比的“欢”和“喜”相对。这里可以看出自对和联的长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长联短联都可以灵活运用。
       2、以词为元素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83《沧浪亭》 前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上比的“明月”和“清风”相对,下比的“诗人”和“名将”相对。
       3、以短语或词组为自对的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96《五咏堂联》 前
      异代景重修,想石榻摊书,竹林怀友;
      新堂还旧观,对半潭秋水,一柱奇峰。
上比的“石榻摊书”和“竹林怀友”相对,以短语作自对元素,下比的“半潭秋水”和“一柱奇峰”相对。以词组为自对元素。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上下联互对,“石榻摊书”对“半潭秋水”在结构上是显然对不上的。
       4、以句子或词组为自对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206《江心寺楼》 李宗昉
  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
  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上比的“青山横郭”和“白水绕城”相对,以句子作自对元素,下比的“初日芙蓉”和“晓风杨柳”相对。以词组为自对元素。
       5、多组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250《榕阴山馆》白让卿
      衔远山,吞长江,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风雨之际,枕簟生凉。
上比的“衔远山”和“吞长江”相对,下比的“送夕阳”和“迎素月”相对。以动宾词组为元素。这里面还藏着两个以字为元素的自对。即,“西”对“南”,“风”对“雨”,“林”对“壑”,“枕”对“簟”。此联中有当对自对也有邻句自对。句句都含有自对元素。而且上下联互对也很工整。可见自对的运用是多么的灵活与巧妙。
       自对的组合方式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在网络中查找。
自对的元素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两个元素自对,也可以是三个元素相对,甚至更多。前面所举例中,自对元素均为两个。下面例举三个及以上的对联。
       1、三个元素并列,以字为元素。如李啸村赠郑板桥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上比的“诗”、“书”、“画”相对,“归”、“去”、“来”相对。
        2、三个元素并列,以词为元素。如《清联三百副》之153《自挽联》鲍桂星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方休。
上比的“功名”、“事业”、“文章”相对,下比的“嬉笑”、“悲歌”、“怒骂”相对,自对的元素为三个
        3、多个元素并列,如《清联三百副》之107《碧山书屋》前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比的“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相对,下比的“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相对,自对的元素为九个。这里特别提醒下,最后一个元素,比前面的元素多了一个字,这就是所谓的不等量自对。
        不等量自对,就是对仗元素的字数不相等的自对。工对的对联中要求上下联对仗的元素的字数必须相等,但在自对中,对仗的要求就放得比较宽了。
如《清联三百副》之145《自题联》 钱
  庭有馀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上比的“谢草”、“郑兰”、“燕桂树”相对,下比的“唐诗”、“晋字”、“汉文章”相对。第一、二元素为两个字,第三元素为三字,多出一字来。(目前还没有找到多出两个字以上的例子)
        还有一种特殊的自对,即扇面对。前人解释为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把它运用到对联中,便可以认为是自对的一种,我个人认为可以理解为两个句子作为元素的的自对。
       如《清联三百副》之274《题襟馆》何
  当年多士登龙,追陪雅集,溯渔洋修禊,宾谷题襟,招来济济英髦,翰墨壮山河之色。翳玉钩芳草,绿蘸歌衫,金带名葩,香霏砚席,扬华摛藻,至今传宏奖风流。贤使君提倡骚坛,谁堪梅阁联吟,芜城续赋。
  此日有人骑鹤,烂漫闲游,怅文选楼空,蕃厘观圮。阅尽茫茫浩劫,园林剩瓦砾之场。只桥畔吹箫,二分月古,湾头打桨,十里春深,补柳栽桑,渐次复承平景象。大都会搜寻胜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评茶。
其中上比“玉钩芳草,绿蘸歌衫”和“金带名葩,香霏砚席”相对,下比“ 桥畔吹箫,二分月古”和“湾头打桨,十里春深”相对,特别是下比的,是很明显的扇面对。
再如《清联三百副》之56《大观楼》其中的部份:
  上比的:“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下比的:“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其中“蟹屿”对“螺洲”,“朱帘”对“画栋” ,“风鬟”对“雾鬓”,“暮雨”对“朝云”,“蘋天”对“苇地”,“断碣”对“残碑”,“翠羽”对“丹霞”,“苍烟”对“落照”,自对中再运用自对,而且上下互对也工整,使得整联妙趣横生。
      规则重字自对,如《清联三百副》之199、赠园丁 汤贻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此联使用复辞手法,每个字都重复使用,且上下互对也十分工整,不得不让人叹服复辞与自对并存的巧妙所在。
      自对在对联的对仗上放得很宽,就是对联禁忌之不规则重字,也可以巧妙为之。
如《清联三百副》之238、文游台 前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上比的“先天下忧”对“后天下乐”,“与古人稽”,“同今人居”,上比重“天下”二字,下比重“人”一字,因为已为自对,在这里可以宽而不忌。
    另外隔字对,也是比较特殊的自对之一。即自对元素间有字相隔,如《清联三百副》之99《自题联》 钱
   并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
      只有一条活路,文通即是运通。
其中“饿死”和“读死”相对; “文通”和“运通”。此联互对的话,“饿死”对“文通”,就过宽了。这里可以明白地看出来,自对元素中间隔了两个字。
         自对在对仗上是放得比较宽,就是对联禁忌之不规重字,也可以大胆破格而为之。如《清联三百副》之238《文游台》前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其中“先天下忧”和“后天下乐”相对,“与古人稽”对“同今人居”,上比重“天下”二字,下比重“人”一字。但这个不规则重字其实还是有规则的,在自对中,它们属“同位重字”,是合联律通则的,切不可随意为之。
        从上面的各种例句中,可以看出自对的元素主要是以并列结构存在的,自对元素的位置可以互换,当然也可以其它非并列结构存在,比如主语和宾语,但相对比较少。
        自对是对联中非常实用的技巧之一,但我们不能说作联就必须自对,还须要根据立意和表达的需要来灵活运用。千万别走进逢联必自对的误区,切忌随意滥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并灵活运用自对,来满足我们欣赏、学习和创作楹联的需要,提升我们的楹联创作水平。
2014-3-1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9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00:18 | 只看该作者
高级班闲话群临屏练习系列之一——孙尚香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2505
孙尚香
棋子一枚执与谁?兄乎,夫乎,只叹红颜簿命运;
芳魂几缕归何处?吴耶,蜀耶,唯余孤冢向苍茫。
十爷指点:结句如无根之草。
哎可怜我拼了三天心血。。。。。。。

高级班闲话群临屏练习系列之二——长征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3016

题长征
三军披胆志,使大渡索寒,草地烟飞,直把山川负壮烈;
万里定乾坤,看燎原星火,迎风旗帜,已教日月换新天.

小顾老师指点并修改:
题长征
三军披胆志,任大渡索寒,峻岭雪飞,直向山川书壮举;
万里定乾坤,看燎原星火,迎风旗帜,已教日月换新天.
不过整体来说,这样的联意和句子的形式,都是早就存在于人心上的认识,也就是说的没有新意。让人读了后没能增加什么新知识新感受。作为练习是可以的,创作则没什么价值。

高级班闲话群临屏练习系列之三——归元寺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4027
归元寺
翠微不染尘,白云栖处隐真寂;
宏法岂无道,皓月明时传妙音。

归元寺(改)
翠微不染尘,松径幽幽,白云归处隐真寂;
宏法岂无道,禅钟渺渺,皓月明时传妙音。

高级班闲话群临屏练习系列之四——药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5839

须认准商标,谨防假冒;
应固强根本,才是良方。

高级班闲话群临屏练习系列之五——赠初恋
http://www.china-li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7466
寄初恋
寄初恋
纵是青梅竹马,七载锦书频,何堪遽尔无情,高枝轻把芳心负;
空嗟物是人非,当时明月在,只道不应有恨,白发渐将旧梦删。

修改:
七载锦书难托,忆竹马青梅,遽尔无情,高枝轻把芳心负;
当时明月如新,纵人非物是,不应有恨,白发渐将旧梦删。
(小顾指点)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9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3:30 | 只看该作者
题寒蛩
羽翼空存,困于一懒;
怨忧何尽,哀在不思。

历沧桑悯恻愈浓,对孤客离人,调瑟相酬消永夜;
争旦夕清豪未减,立残垣乱石,披霜犹唱任西风。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42 | 只看该作者
华清池
襟渭水而倚骊山,看恢宏玉殿,恒古温泉,越千年景色依然,昔日繁华翻似梦;
绽奇葩而彰名胜,得绣岭霓裳,莲花恩泽,经数劫情怀如故,此间鱼鸟亦如仙。
修改:
襟渭水而倚骊山,拥恢宏玉殿,恒古温泉,昔日繁华犹在眼;
绽奇葩而彰名胜,得绣岭霓裳,莲花恩泽,此间鱼鸟亦如仙。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9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7:45 | 只看该作者
采石矶
振灏气而居,峭壁千寻,兀自江中扼一脉;
拥翠螺之秀,蔚然万里,谁于楼上挽青云。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主题
29

1821

帖子

5

精华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8667
经验
52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28
9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中箫 于 2016-2-20 18:06 编辑

拟柳如是嫁后赠陈子龙
恨世事无常,君心不再,松江梦断南楼月。
只落花难拾,清影相怜,乌目诗抛红豆秋。
注:
南楼:柳如是与陈子龙的曾居松江南楼。
乌目:虞山古称乌目山
红豆:虞山红豆楼

赠永川中学新校区
汲山水之秀灵,蕴草木之芬芳,园林万亩开庠序;
承圣贤之才德,集中西之精粹,名校百年育梓楠。

江雪亭  
循诗境而来,万籁无声,山川于此看苍莽;
有一亭相接,扁舟如故,江雪从今钓不孤。

红薯1
飘蓬恰似蜀山云,于荒僻之丘,且不论黑土黄土。
逐梦兼为都市客,纵繁华尽处,也相照红心白心。
红薯2  
贫瘠何羁,匍匐何妨,殷勤万里苍生济;
利名不染,行藏不露,磊落一怀天地宽。
红薯3
天下苍生偏有福,得救济之仙,穷免饥,病免医,嘻嘻,原不过几根红薯
一群骚客太无聊,对舶来之物,你也写,他也写,哈哈,硬整出些许名堂。


自挽联
别离倾刻间,尘债了乎?偏留得幼无所依,老无所养。今世唯余一点憾!
生死寻常事,此身去矣,先问询可有茶酒,可有诗笺。来生函待两三梅。

题书房联
半壁书开新境界;
一窗月到古乾坤。

随感
世上千般皆可状
心间一种不能言

写给自己
精勤求进,
名利不争






际会风云频舞剑,名扬中外偶吹箫。——日游四海惠赠
风行野渡 波韵三章盈我笔;月上中天 梅花一曲共君心。——墨缘惠赠
箫声吹彻中庭月;诗句吟来对岸风。——凌云惠赠
风色无边催雅韵;中庭有月起清箫。——缅甸哥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8 小时
主题
3

521

帖子

0

精华

2865

积分

联都贡士

Rank: 6Rank: 6

UID
28059
经验
5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10
95
发表于 2016-2-20 17:35 | 只看该作者
真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02:23 , Processed in 0.0957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