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三期一年级第一讲K组作业(请萍踪倩影老师评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 小时
主题
12

33

帖子

0

精华

4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8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千歌 于 2011-10-14 21:22 编辑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作业要求:1、不得用讲义中的例诗;
2、作业提交时间:10月16日24点前;
3、组长整理作业完成时间:10月17日24点前。
评阅要求:
1、第一题:标出平仄 20分,标错一个扣1分。说明什么是粘、对、替,各10分。
2、第二题:错一句扣5分。
3、第三题:要点没说出不得分,说得不完整的,少一个要点扣5分。
4、请萍踪倩影老师评阅  完成时间:10月19日24点前。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主题
0

63

帖子

0

精华

13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446
经验
26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
2
发表于 2011-10-14 17:31 | 只看该作者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粘:第二句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后面第四句跟第五句,第六句跟第七句,依此类推也是一样。

举例对:庄生晓梦迷糊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庄生对望帝,平平对仄仄,晓梦对春心,仄仄对平平,迷糊蝶对托杜鹃,平平仄对仄仄平。也就是前分句第2、4、6字跟后分句第2、4、6个字平仄要相反,是对立的。

举例替: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后面紧跟着仄仄,仄仄后面紧跟着平平,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也就是交替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作业要求:1、不得用讲义中的例诗;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 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 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现在要欣赏古诗或用古音写诗,只能通过查韵书才能辨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6 小时
主题
0

19

帖子

0

精华

9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7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3
发表于 2011-10-15 10:22 | 只看该作者
K组03-无名小草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温庭筠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相同。
例:
甪里先生自闭关。看竹已知行处好,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对: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即二四六字处平仄相反。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
  平  仄  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
1、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2、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主题
0

25

帖子

0

精华

341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6229
经验
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4
4
发表于 2011-10-15 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又见荷塘月色 于 2011-10-24 20:03 编辑

第一题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A .一句诗中,2、4、6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种交替规律,就叫“替”。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B.一联之间2、4、6位置的对应字平仄相对,就叫“对”。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对走,细浪对泥丸。
     C.    两联之间相邻的两句2、4、6位置的平仄关系的一致性,叫“粘”。例如: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题
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答: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题: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
古人就是根据四声的特点,吧四声分为两类:平和仄
古平声单独归为一类,称之为“平”
古上声,去声,入声归为一类,称之为“仄”
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入去三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声 ,就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接近于阴平阳平 ,仄接近于上声去声。称(今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5 小时
主题
0

28

帖子

0

精华

92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108
经验
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5
5
发表于 2011-10-15 14:06 | 只看该作者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说明:粘、首联第二句第二字闻与颔联第一句第二字看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一句前二字剑外是仄仄,第二句前二字初闻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相间交替,属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四声的分类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但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3

28

帖子

0

精华

23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5239
经验
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4
6
发表于 2011-10-15 15:59 | 只看该作者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书愤》 陆游  【仄起平收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举例说明:
粘:首联第2句第2字“原”与颔联第1句第2字“船”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1句前两字“早岁”是仄仄,第2句前两字“中原”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间交替符合“马蹄韵”,属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这裏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封冻的火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6 小时
主题
0

7

帖子

0

精华

88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181
经验
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0
7
发表于 2011-10-16 13:23 | 只看该作者
K组02-小夕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七律•曲江对酒  唐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第四分句与第五分句,第六分句与第七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同,谓之粘。例:花—精、逐—殿、饮—鸟等等。
对:第一分句与第二分句,第三分句与第四分句,第五分句与第六分句,第七分句与第八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反,谓之对。例:外—精、头—殿、不—霏等等。
替:每一个分句之内,其二、四、六位置平仄交替,即平仄平或是仄平仄,谓之替。例:外—头—不、精—殿—霏、花—逐—花等等。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简称“古音”),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通常所说的一二三四声。一般来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4 小时
主题
1

10

帖子

0

精华

55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67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3
8
发表于 2011-10-16 15:25 | 只看该作者
k组-04眼睛 交作业:

1、        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初归居巢感怀——龚鼎孳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书因入洛传黄耳,鸟为伤心改白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遗近高楼。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2句的第2、4、6字应分别跟第3句的第2、4、6字平仄同。即如此诗中第2句的“零”、“敢”、“巢”分别与第3句的“因”“洛”“黄”平仄同。
依此推,第4句的2、4、6字与第5句的2、4、6字平仄同,第6句的2、4、6字应与第7句的第2、4、6字平仄同。

对:七律各联的出句的第2、4、6字与对句的第2、4、6字平仄相反。如此诗首联的“路”“归”“国”分别与“零”“敢”“巢”平仄相反。颔联中“因”“洛”“黄”与“为”“心”“白”平仄相反。颈联“月”“怜”“画”与“枝”“遗”(此处为去声)“高”平仄相反。尾联中“城”“片”“钟”与“入”“云”“点”平仄反。

替:每一句中的第2、4、6字应为平仄交替出现。如首句中第2字“路”,第4字“归”,第6字“国”,平仄情况为仄——平——仄,是交替出现的。

2、        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        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的分类有按古音与按今音两种:
一是古汉语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也称“古音”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简称“今音”)
古音的入声字后来分别进入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在今天南方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入声字。近体诗写作时的平仄一般依据平水韵,即从古音,所以入声字是一大难点。可以通过查平水韵来确定其古音所属韵部。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3 小时
主题
2

103

帖子

0

精华

317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5113
经验
-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0
9
发表于 2011-10-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KL大组长-小鱼
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为与水、云与分、蔽与鹭相粘。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去与凰、空与上、自与凰相对。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凰、上、凰交替,去、空、自交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0

30

帖子

0

精华

66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776
经验
1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1
10
发表于 2011-10-17 12:10 | 只看该作者
K组01梦沈园
1《七律•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爱=往,生=来,诈=事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真=往,伪=来,人=事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首联出句,真,伪,人,是以平仄平交替着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主题
0

63

帖子

0

精华

13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446
经验
26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
11
发表于 2011-10-18 12:06 | 只看该作者
K组作业整理如下:
应交14人,实交9人。06红叶、07角、09娟子、10小薇、11琴台飞歌、12落英未交。

K组长 淡水含烟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粘:第二句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后面第四句跟第五句,第六句跟第七句,依此类推也是一样。

举例对:庄生晓梦迷糊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庄生对望帝,平平对仄仄,晓梦对春心,仄仄对平平,迷糊蝶对托杜鹃,平平仄对仄仄平。也就是前分句第2、4、6字跟后分句第2、4、6个字平仄要相反,是对立的。

举例替: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后面紧跟着仄仄,仄仄后面紧跟着平平,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也就是交替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作业要求:1、不得用讲义中的例诗;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 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 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现在要欣赏古诗或用古音写诗,只能通过查韵书才能辨别。
                                                                                 
K组03-无名小草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温庭筠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相同。
例:
甪里先生自闭关。看竹已知行处好,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对: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即二四六字处平仄相反。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
  平  仄  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
1、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2、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K组08 又见荷塘月色
第一题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A .一句诗中,2、4、6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种交替规律,就叫“替”。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B.一联之间2、4、6位置的对应字平仄相对,就叫“对”。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岭仄仄对乌蒙平平,逶迤平平对磅礴平仄,腾细浪平平平对走泥丸仄仄仄。135 可不论。246 须分明。
C.    两联之间相邻的两句2、4、6位置的平仄关系的一致性,叫“粘”。例如: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题
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答: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题: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
古人就是根据四声的特点,吧四声分为两类:平和仄
古平声单独归为一类,称之为“平”
古上声,去声,入声归为一类,称之为“仄”
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入去三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声 ,就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接近于阴平阳平 ,仄接近于上声去声。称(今音)
                                                                  

K组05 邱之叶作业
1、        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说明:粘、首联第二句第二字闻与颔联第一句第二字看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一句前二字剑外是仄仄,第二句前二字初闻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相间交替,属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四声的分类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但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主题
0

63

帖子

0

精华

131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446
经验
26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
12
发表于 2011-10-18 12:08 | 只看该作者
K组 封冻的火山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书愤》 陆游  【仄起平收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举例说明:
粘:首联第2句第2字“原”与颔联第1句第2字“船”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1句前两字“早岁”是仄仄,第2句前两字“中原”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间交替符合“马蹄韵”,属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这裏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K组02-小夕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七律•曲江对酒  唐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第四分句与第五分句,第六分句与第七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同,谓之粘。例:花—精、逐—殿、饮—鸟等等。
对:第一分句与第二分句,第三分句与第四分句,第五分句与第六分句,第七分句与第八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反,谓之对。例:外—精、头—殿、不—霏等等。
替:每一个分句之内,其二、四、六位置平仄交替,即平仄平或是仄平仄,谓之替。例:外—头—不、精—殿—霏、花—逐—花等等。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简称“古音”),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通常所说的一二三四声。一般来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
                                                            

k组-04眼睛 交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初归居巢感怀——龚鼎孳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书因入洛传黄耳,鸟为伤心改白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遗近高楼。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2句的第2、4、6字应分别跟第3句的第2、4、6字平仄同。即如此诗中第2句的“零”、“敢”、“巢”分别与第3句的“因”“洛”“黄”平仄同。
依此推,第4句的2、4、6字与第5句的2、4、6字平仄同,第6句的2、4、6字应与第7句的第2、4、6字平仄同。
对:七律各联的出句的第2、4、6字与对句的第2、4、6字平仄相反。如此诗首联的“路”“归”“国”分别与“零”“敢”“巢”平仄相反。颔联中“因”“洛”“黄”与“为”“心”“白”平仄相反。颈联“月”“怜”“画”与“枝”“遗”(此处为去声)“高”平仄相反。尾联中“城”“片”“钟”与“入”“云”“点”平仄反。
替:每一句中的第2、4、6字应为平仄交替出现。如首句中第2字“路”,第4字“归”,第6字“国”,平仄情况为仄——平——仄,是交替出现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的分类有按古音与按今音两种:
一是古汉语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也称“古音”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简称“今音”)
古音的入声字后来分别进入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在今天南方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入声字。近体诗写作时的平仄一般依据平水韵,即从古音,所以入声字是一大难点。可以通过查平水韵来确定其古音所属韵部。
谢谢老师!
                                                              
KL大组长-小鱼
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为与水、云与分、蔽与鹭相粘。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去与凰、空与上、自与凰相对。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凰、上、凰交替,去、空、自交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K组01梦沈园
1《七律•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爱=往,生=来,诈=事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真=往,伪=来,人=事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首联出句,真,伪,人,是以平仄平交替着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

28

帖子

0

精华

454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20772
经验
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30
13
发表于 2011-10-20 1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萍踪倩影 于 2011-10-20 12:14 编辑

K组作业整理如下:
应交14人,实交9人。06红叶、07角、09娟子、10小薇、11琴台飞歌、12落英未交。

K组长 淡水含烟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小倩评:一是仄声,月是仄声,沧是平,扣3分
举例粘:第二句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二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后面第四句跟第五句,第六句跟第七句,依此类推也是一样。

举例对:庄生晓梦迷糊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庄生对望帝,平平对仄仄,晓梦对春心,仄仄对平平,迷糊蝶对托杜鹃,平平仄对仄仄平。也就是前分句第2、4、6字跟后分句第2、4、6个字平仄要相反,是对立的。

举例替: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后面紧跟着仄仄,仄仄后面紧跟着平平,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也就是交替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评:正确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作业要求:1、不得用讲义中的例诗;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 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 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现在要欣赏古诗或用古音写诗,只能通过查韵书才能辨别。
评:总体不错,对个别字要辩明平仄才好,总分97
                                                                                 
K组03-无名小草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温庭筠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相同。
例:
甪里先生自闭关。看竹已知行处好,
仄  平  仄      仄  平  仄
对: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即二四六字处平仄相反。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
例:
花深桥转水潺潺
  平  仄  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评:看字可平仄两用,回答得不错误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
1、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2、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评:正确,只是欠详细,比如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入专为仄    ,下次注意100分                  
K组08 又见荷塘月色
第一题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A .一句诗中,2、4、6位置上的字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种交替规律,就叫“替”。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B.一联之间2、4、6位置的对应字平仄相对,就叫“对”。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岭仄仄对乌蒙平平,逶迤平平对磅礴平仄,腾细浪平平平对走泥丸仄仄仄。135 可不论。246 须分明。
C.    两联之间相邻的两句2、4、6位置的平仄关系的一致性,叫“粘”。例如: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题
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答: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评:七律的排列方式不正确,参考上面的,扣5分
第三题: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
古人就是根据四声的特点,吧四声分为两类:平和仄
古平声单独归为一类,称之为“平”
古上声,去声,入声归为一类,称之为“仄”
平就是指平声,仄就是指上入去三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声 ,就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接近于阴平阳平 ,仄接近于上声去声。称(今音)
     评:基本正确,古韵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其余不错,扣1分,总分94                                                            

K组05 邱之叶作业
1、        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说明:粘、首联第二句第二字闻与颔联第一句第二字看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一句前二字剑外是仄仄,第二句前二字初闻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相间交替,属替。
评:对的理解有些模糊,一般七律中承联和转联都是用对,首联对的少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四声的分类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但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评:正确总分99
K组 封冻的火山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书愤》 陆游  【仄起平收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评:这位同学对平仄还分不清?那是仄,镜是仄,衰是平,千是平,认是仄,扣5分
举例说明:
粘:首联第2句第2字“原”与颔联第1句第2字“船”均平。属粘。
对:首联中第1句前两字“早岁”是仄仄,第2句前两字“中原”是平平,属对。
替:首联中第一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间交替符合“马蹄韵”,属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这裏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积声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评:回答不详细,扣4分,总分91
                                                               
K组02-小夕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七律•曲江对酒  唐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第四分句与第五分句,第六分句与第七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同,谓之粘。例:花—精、逐—殿、饮—鸟等等。
对:第一分句与第二分句,第三分句与第四分句,第五分句与第六分句,第七分句与第八分句,其二、四、六位置上平仄相反,谓之对。例:外—精、头—殿、不—霏等等。
替:每一个分句之内,其二、四、六位置平仄交替,即平仄平或是仄平仄,谓之替。例:外—头—不、精—殿—霏、花—逐—花等等。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简称“古音”),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通常所说的一二三四声。一般来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
评:正确10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

28

帖子

0

精华

454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20772
经验
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30
14
发表于 2011-10-20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萍踪倩影 于 2011-10-20 12:21 编辑

k组-04眼睛 交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初归居巢感怀——龚鼎孳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书因入洛传黄耳,鸟为伤心改白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遗近高楼。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第2句的第2、4、6字应分别跟第3句的第2、4、6字平仄同。即如此诗中第2句的“零”、“敢”、“巢”分别与第3句的“因”“洛”“黄”平仄同。
依此推,第4句的2、4、6字与第5句的2、4、6字平仄同,第6句的2、4、6字应与第7句的第2、4、6字平仄同。
对:七律各联的出句的第2、4、6字与对句的第2、4、6字平仄相反。如此诗首联的“路”“归”“国”分别与“零”“敢”“巢”平仄相反。颔联中“因”“洛”“黄”与“为”“心”“白”平仄相反。颈联“月”“怜”“画”与“枝”“遗”(此处为去声)“高”平仄相反。尾联中“城”“片”“钟”与“入”“云”“点”平仄反。
替:每一句中的第2、4、6字应为平仄交替出现。如首句中第2字“路”,第4字“归”,第6字“国”,平仄情况为仄——平——仄,是交替出现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的分类有按古音与按今音两种:
一是古汉语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也称“古音”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简称“今音”)
古音的入声字后来分别进入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在今天南方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入声字。近体诗写作时的平仄一般依据平水韵,即从古音,所以入声字是一大难点。可以通过查平水韵来确定其古音所属韵部。
谢谢老师!
                        
评:正确100分                                      
KL大组长-小鱼
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为与水、云与分、蔽与鹭相粘。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去与凰、空与上、自与凰相对。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凰、上、凰交替,去、空、自交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评:正确100分                                                        
K组01梦沈园
1《七律•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2、4、6的位置)要相同。如:爱=往,生=来,诈=事
对:每一联的出句与对句,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相反。如:真=往,伪=来,人=事
替:本句中,在音节处(2、4、6的位置)平仄交替。如:首联出句,真,伪,人,是以平仄平交替着的。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古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第四声)。
古去声到后代仍是去声(第四声)。
古入声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评:正确10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13

26

帖子

0

精华

4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98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27
15
发表于 2011-10-20 13:27 | 只看该作者
萍踪倩影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6 小时
主题
0

19

帖子

0

精华

9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7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16
发表于 2011-10-20 17:28 | 只看该作者
萍踪倩影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4 小时
主题
1

10

帖子

0

精华

55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67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3
17
发表于 2011-10-20 20: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萍踪倩影老师!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 小时
主题
0

30

帖子

0

精华

66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776
经验
1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1
18
发表于 2011-10-21 19:0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萍踪倩影老师!辛苦了!本人有一疑问,“可知宁子解佯愚”中的宁作为姓应该是仄,在这首诗中是否也是仄?但,如果是仄就孤平了,所以我标为平,宁到底是仄还是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1

28

帖子

0

精华

454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20772
经验
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30
19
发表于 2011-10-21 20:22 | 只看该作者
可知宁子解佯愚
这个宁字是多音字,如果按姓氏就是仄,但也没有孤平,孤平是指一句中除了韵字外,只有一个平音字,这一句中知是平,佯愚这两个也是平,所以不存在孤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5 小时
主题
0

28

帖子

0

精华

92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108
经验
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5
20
发表于 2011-10-23 1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邱之叶 于 2011-10-23 10:22 编辑

感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4 10:23 , Processed in 0.1163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