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期一年级D组三讲作业提交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1
发表于 2011-7-27 14:34 | 只看该作者
5.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以残雪、惊笋分写不到是怎样个不到的,不到为疑,到为实,笋已惊动芽待发,承接起句,引领转句。
影子妄评:上景下情的方式课堂上讲过了,所有的景象都是为最后抒怀而服务的,这些景象的形容上也往往跟后面抒情相关,你注意到起承二联所用的那些动词了吗?”,残雪,冻雷,惊笋这些词在后面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是什么?
三、《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赋起扣题,立意清新自然,写登高所望,就此开怀。河上翁已去,关令尹不回,何必追慕先人,就近找个朋友开怀畅饮,陶然共醉菊花杯。起句扣题,写近景、高处;承句拓展,写远景。首字44仄。
影子妄评:这题马虎了,没有按题目要求的分类回答,起承句扩展问题答过了,诗的立意似乎没答完整.
  
四、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陆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首字平仄分配:3 /5影子妄评:首字平仄的比例OK
立意:感叹岁月催人老,孤独寂寞中。
影子妄评:这诗的立意是感叹自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表达了因战乱而使自己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落寞心情..
在七律中,承句首先是偶句,上下分句意思要连贯,递进。承句,主要承接起句的内容,并且完成扩张的作用,为转句打基础。
五、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
以芳原绿野起兴直入主题交代时间环境和心情,所选之物符合主题,总写绿野恣行。承句具体分写如何在春野中恣行。起承与课堂知识不矛盾
影子妄评:起句是赋,总写春的美好景象,承句详细描写了如何的美好,由而形成自然的扩展.
2.
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
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芳 春 兴 困 莫 只 况 不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3/5
4.
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立意为陶醉于踏春时节自然景色的恣意徜徉。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惜春之情.
5.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用穿柳巷坐苔矶分写起句的总写恣行,拓展,递进地细写非常自如。
影子妄评: 总写春的美好景象,承句详细描写了如何的美好,由而形成自然的扩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2
发表于 2011-7-27 14:36 | 只看该作者
D01-开心提交作业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并:
1.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5.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影子妄评:漏字了,少了巾字了.
答:
五首都没有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已读过)
这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是:4/4  仄声是:锦


出。

立意: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
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怀古,写诸葛亮一生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他志向未酬先死的惋惜之情,也折射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
首字仄声:海、未、跨、不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4/4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写郊游野望,由眼前所望之景想到国家,想到家人和自己的境况,抒发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影子妄评:作业比较马虎,起承如何扩展的,这题又给漏了.立意总结得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3
发表于 2011-7-27 14:37 | 只看该作者
·《宿府》
   
作者: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3.
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
首字仄声:独、永、已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5/3
4.
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自己客居他乡,写独宿的所闻所见,写由于战乱未息,处世艰难,自己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来抒写一种旅愁。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影子妄评:诗的立意所见略同.作业题还是有些马虎.
·【积雨辋川庄】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
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首字仄声:积、漠、野、海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4/4
4.
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
通过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影子妄评:表明的归隐的心迹,还有对政治的失意之情.
·【答丁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答:影子妄评:又是一个长涯,我怀疑你作业诗是复制过来的.而且这诗都找错了.,欧阳修是宋朝人哦,他虽然也是文学家,但写的诗不能归纳于唐诗中去吧.
五首都没有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已读过)
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3/5
首字仄声:二

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借景抒情,感叹思乡,多病。
影子妄评:上景下情的方式课堂上讲过了,所有的景象都是为最后抒怀而服务的,这些景象的形容上也往往跟后面抒情相关,你注意到起承二联所用的那些动词了吗?”,残雪,冻雷,惊笋这些词在后面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是什么?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答:承句写法须注意:首先承句的作用是承;其次是在承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在承接和扩展上进行互补,递进,扩展不能漫无目的的扩,也不能只承不扩,扩展和承接缺一不可,承接了起句,扩展了承句,并在承的基础上为转垫定基础,不能让转太突兀,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
影子妄评:OK,记住讲义的不算,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4
发表于 2011-7-27 14:38 | 只看该作者
D18风的线条作业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并:
1.
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2.
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
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4.
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5.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第一首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1)
起句采用赋起手法,直接用"重阳"紧扣九日"主题,点明时间。"江上台交待地点。承句前半句承接抱病说因病戒酒,后半句延伸到任性不须菊花开,也为转句做好了铺垫!
影子妄评:不是评诗的内容,而是对诗起承句扩展性的理解.你明白扩展的意义吗?
2
)读过了。
3
)重 首字平仄分配是2/6. 影子妄评:平仄比例OK
4
)这首诗的立意是诗人在客中,抱病登台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重阳忆亲,就这么一句简单而已.你还不明白立意是什么吗?
第二首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1)起句采用兴起手法写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使诗人心绪更加渺远。汀州紧切鹦鹉洲,紧切主题。承句汉口紧切夏口夕阳点明时间,后半句向洞庭湖水延伸。影子妄评:所谓的承句扩展是在起句的景点上对其它景点的换角描写,但又不脱离整体视角的范围.你对诗的扩展还有些迷糊哦!
2)读了。
3)汀















首字平仄分配是2/6.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比例是3:5.长是平声.
4)这首诗的立意是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元
中丞寄诗的意图,希望元中丞为己援引。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作者写自己被贬官的迷茫之情.
第三首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1)起句采用兴起手法写二月上林苑的黄鹂活泼飞鸣,初晓的紫禁城,洒下一片浓浓春阴,点出时间,地点。承句承接上句继续写长乐钟声近而延伸到龙池边的柳色。影子妄评:如何承接的,了解还是有些统笼,不过这题写得不错,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5
发表于 2011-7-27 14:40 | 只看该作者
2)读了。
3)
  首字平仄分配是6/2.这种清况老师没讲,不知道对否。影子妄评:这诗平仄比例是5:3.
4
)这首诗的立意是投赠中书舍人裴某的,诗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请求援引。影子妄评:此诗是引荐自己,诗意是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四首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
)起句采用赋起手法,交待时间花开时承句承接上句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进而扩展到春愁黯黯独自成眠,为转句的思做出铺垫。影子妄评:承句没再写花吧,是从起句的花开花落而想起世事苍茫而难料,由而感怀很多美好的事情容易过去,形成扩展.
2
)读过了。
3
)去     西 这种情况老师没讲过,也不知道。有5/3这种请况吗?呵呵!影子妄评:5:3.OK.
4
)这首诗的立意是诗人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最是极需友情的慰勉,因而望月相思,盼其来访。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诗想因病想念家乡亲人朋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6
发表于 2011-7-27 14: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首
同题仙游观
韩雄()()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1
)起句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承句承上写观外景物,前半句写看见远处山色树丛相连,下半句延展到闻听砧声报秋。影子妄评:这题答得中肯些.
2
)读了。
3
)仙    老师 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我蒙个吧,7/1这应该是老师说的无语的情况!呵呵!影子妄评:不错,平仄7:1.这个比例不常见.
4
)这首诗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写道士的楼观,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影子妄评:立意是什么,作者花费这么多笔墨来写这里的风景, 不是夸它景色好这么简单吧.表达的是自己心里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仔细在这首诗里再读读了.
最后回答第五题
5
)写承句时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如果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在气脉上,在意气上要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递进。构思布局时,要丛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影子妄评:这些不仅仅是讲义上的,还有你自己独特的理解地方吗,那很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7
发表于 2011-7-27 14:42 | 只看该作者
D15小月微凉
《野望》
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 答起句首先写景色同时交代时间地点
承接句在首句的悲凉景色烘托下带出了作者得感情思念家人感叹自己没有冲突二者结合的非常好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起承你讲得很好.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已经读过
3 平的字有
西



仄的字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4/4影子妄评:比例明白无误,OK.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
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
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
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影子妄评:立意不需要这么啰嗦的.一两句话就总结出来了.这首诗的立意是作者借秋景表达了自己思乡之情,也流露出漂泊不定,怀才不遇的苦闷.
5 承接句
在起句万里桥的引导下引出了作者的情
其实也道出了他的处境涕泪同时遥字紧扣上面的千里


二《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
起句也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交代时间地点承接句
句子由大的方面描写转到小的描写
有静写到了动态
展现了雨后的一片景象相铺相成
影子妄评:承接是从那边的景到这边的景,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总之,写景的,视角不是停在原来地方的都有承接和扩展的功能.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已读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平的有




入声字的有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4/4影子妄评:直接写数字比例即可,不必写上诗的首字呀.用眼睛自己去辨认多好.
4 通过景物的不同的描写和手法
体现作者人淡泊的心志

影子妄评:这首诗的立意是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8
发表于 2011-7-27 14:43 | 只看该作者
三《送魏万之京》
作者: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
起句的两个分句子采用了倒置的手法
描写晚上的的景色
到第二天找上听的采用比的首发
承接句接也用了拟人写鸿雁的感觉
其实作者也是游子的黯然伤神

影子妄评:这起承扩展的理解还可以,但总结不到位.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已经读
3 平的字有


鸿



仄字有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6/2影子妄评:平仄的比例是5:3耶.”昨”是入声字,属仄哦.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诗开首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
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
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
影子妄评:诗的立意不是需要你对诗意整体去描述,只要总结出一个重点就行啦,这诗怎么个立意,请看其他同学的作业吧.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 起句写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由表及里同也交代时间和原因
影子妄评:迷糊病,这题是问起承句的,你扯到转句上来了.好好审题,问你的是什么你就答什么呀?
2  已读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平的有




西
仄的字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5/3影子妄评:比例辨别无误,OK.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尤最,自宋以来,倍受颂扬,即使今日,依然闪烁光辉影子妄评:百度来的,俺不支持你这样做作业.看上面同学的作业和评阅吧,对照下自己这里的答题方式,错在哪里?

五《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1.起句写景远景同时也交代了地点次句写写了自己的猜想其实也是表达自己晚次的心情
承接句接上心情写晚次鄂州的景况有眼见看见的深入到内心动中写静,静中写动

影子妄评:比上首有进步,但对起承的理解还是迷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29
发表于 2011-7-27 14:45 | 只看该作者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已读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平的有
云犹估舟
仄的字




首字的平仄分配比:4/4影子妄评:错,比例是5:3.数字上除了千和三外,余在平水韵中都为仄,你知道吗?
4这首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
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
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
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影子妄评:又是百度来的.要你找立意,是为了你学习用,这百度的来的,你能领悟到什么呢?
5)写承句时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如果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在气脉上,在意气上要在承接起句的基础上做到层层递进。构思布局时,要丛逻辑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内在联系,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影子妄评:这题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30
发表于 2011-7-27 14:47 | 只看该作者
三讲作业: 欧阳问号
D6

作业: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并: 1.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5.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五首七律:
01、《登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2、《积雨辋川庄作》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03
《野望》作者: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04
《春雨》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05、《苏武庙》作者: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回答:12、靠本人自觉完成。
3、平仄分配:01-4/402-3/503-4/404-3/505-3/5
影子妄评:又是凑在一起回答呀,连个规范的作业方式都不会呀,俺省心了.大笔一挥,通过.至于结果如何,君当自明矣!嘻嘻.
4、立意:01-借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02-感怀之作,描述归隐后淡泊的田园生活和心情。03-触景生情,抒发悲身伤世之怀。04 –感怀之作,描述由春雨勾起的孤寂之感。05-怀古之作,追思苏武别有伤怀。影子妄评:01的是怀古,OK.
5、承句写法的注意点:01-承接起句的景,后分句不但要承接起句的景,还要在前分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递进承句要,紧密承接起句的景。  如果不是按照上景下情来写的话,承句就不一定要写景,但是承接的功能一样是不变的。02 -后分句的功能是扩张,扩展,但是不能扩展的漫无边际,一下子把感情扩展完了,那么转句合句就没的写了。
个人理解总结:承句,既为承,那么从所处位置上来看,便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如此,就要关联起句的意思,但又给转句以延伸的空间,保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的状态。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接续起句,但不要和起句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需匀称舒缓,避免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断绝后路。
影子妄评:这题有自己的见地,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6 小时
主题
0

109

帖子

0

精华

206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4858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31
发表于 2011-7-27 15:0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作业评完后费了好大的劲才发上来,很多蓝色字体都给弄没了,影子很是感慨.论坛有问题,发作业不容易,所以在班里早就发出通知,同学们做的作业直接发给组长再由组长发给评阅老师就好了,别一再往论坛发作业了.另外,作业方式一定要规范.因为这论坛每个帖子规定字数只限一千字节.在写作业时尽量不要浪费版块,象这回作业,好多同学一份作业影子得分四次才发完.大家注意下这些吧.评阅不当之处,影子抱歉了!愿同学们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主题
2

136

帖子

0

精华

211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4866
经验
4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4
32
发表于 2011-7-28 17: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影子老师{:5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0

13

帖子

0

精华

17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75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5
33
发表于 2011-7-30 01:04 | 只看该作者
影子老师辛苦了!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4

帖子

0

精华

3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82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
34
发表于 2011-7-30 20: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影子老师,辛苦了!
俺的作业是马虎了,下次一定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0

27

帖子

0

精华

3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4931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6
35
发表于 2011-8-1 20: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影子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代表D组学员给你送花{:5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 小时
主题
0

18

帖子

0

精华

30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690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5
36
发表于 2011-8-26 20:09 | 只看该作者
D07-三元及第
二期一年级D组三讲作业
列出五首自己读过的唐诗三百首中的七律,并:
《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行经华阴》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结合二讲三讲讲过的起句承句的注意点,去认真领会作者的起句承句,看有无和我们课堂所交流的知识相矛盾的地方。
2.大声的朗读出来,一首诗至少读三遍。
3.说出每一首诗首字的平仄分配比。
答:《登黄鹤楼》4\4  《行经华阴》5\3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4\4  送魏万之京》5\3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4\4
4.说出每一首诗的立意
答:《登黄鹤楼》观天地之辽阔永恒,叹自身之渺小。茫然不知所从。《行经华阴》赞赏华阴风光,起隐世求道之心。《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遁世隐居。《送魏万之京》劝诫昔时。《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劝慰鼓励。
5.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讲讲过的承句写法的注意点
答:前分句要承接,后分句扩展,扩展要有度,不能任意扩展,要收的住,这个扩展是为了向转句过度。要层层递进,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7 07:26 , Processed in 0.1117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