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行双轨制,新旧各相宜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12

18

帖子

0

精华

24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577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实行双轨制,新旧各相宜
与梁石先生商榷
山东省临清市第一中学 刘跃文
在《中国楹联》2010年第一期上,读到梁石先生的一篇文章《对联乃“国粹”之声韵辩——驳对联创作以新声为主导论》,对于梁石先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表达出来,以待同好讨论,亦求就教于方家。
梁先生旗帜鲜明地驳斥对联创作以新声为主导论,我觉得这也没有必要。梁先生又说,对联创作以古声为主、新声为辅。这个观点尚可让人接受(起码给了新声一席之地)。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联律通则》第八条规定:用字的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或新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中不得混用。根据这一规定,同一联中运用新、旧声皆可。
梁石先生又举了一些古代的对联例子,说“如果按新声为主导论来调平仄,历代一些名人名联都得划归不合律的‘另册’了”,这就有点笑话了,请问读古代的对联,怎么能用新声呢?(那时何来新声?岂不荒唐!)那当然要用旧声啊!如果我们用今声去读古联,就会觉得有一些不合律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入声字在作怪,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入声字了,有相当一部分派入阴平或阳平,所以有一些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如阴平或阳平的字,在古代却是入声字(属仄),当然有的地方就不合律了。所以读古联,用古声,关键是识记一些派入阴平或阳平的常见的入声字,如“白、黑、竹、菊、石、食、足、出”等。我有一个笨法或者叫懒法(其实我觉得是一个巧法),就是我们可以根据律句的平仄格式来判断入声字(不用死记硬背这些入声字)(这须对律句的平仄格式熟悉)。如果某个字按新声读是平声(阴平或阳平),而根据平仄格式之规定,该处应用一个仄声字,那么就可以断定该字是入声字。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直”,新声读阳平,而此处应用仄声字(上联收于仄声),由此可断定“直”在古代是一个入声字。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根据上联收于仄声,可断定“出”(阴平)、“石”(阳平)是古入声字。又如名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如果不懂古四声,按新四声去读,平仄既失替又失对,全联严重不合律,如果我们知道“出”和“石”是入声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副典型的七言律联,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可利用平仄格式来判断“出”、“石”为入声字。我们岂可用新声来读古联呢?《金瓶梅》第六十九回写林太太家“节义堂”有一联:“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这一联很有意思,如果按新四声去读,上联全部是平,全联既失替又失对,严重违律,殊不知在这一副小小的七字联中,竟然有四个入声字:节、操、竹、国。这是一副七言律联,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再如名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竹”为入声字。
读古联,要用古声,那么我们创作对联,用新声还是旧声呢?根据“双轨制”,皆可,只是注意在同一联中不可混用。2004年全国高考题上联“扫千年旧习”(“习”为入声字,用旧声),上联“祖国江山好”(仄仄平平仄)(“国”,入声字,用旧声),2005年春晚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竹”为入声字,用旧声)。我创作的一副应征联,寿光市“农圣杯”海内外有奖征联,《题廉政主题公园——清风园》:竹翠常生劲节,莲香不染一尘。(“节”为入声字,用旧声)我创作的一副写景联《苏州印象》:雨中古寺钟声湿,月下幽园桂影香。(七言律联,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湿”为入声字,用旧声)此联曾有一位教语文的老师(老教师、副教授)就直接问我,你这上联怎么收于平声呀?这说明她不知道“湿”是入声字,我说,我用的旧声,她有些讪讪。由此看来,掌握一些常见的入声字,掌握律句的平仄格式,是多么必要。用新声创作就不用多说了(依普通话四声即可,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梁先生又提出“申遗”的事,认为用新声创作对联,就没有“申遗”的必要了,我看“申遗”与我们用新声创作对联,这并不矛盾。“申遗”的“遗”是指文化遗产,就对联来讲,它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载体,它的含义是这种文学形式和传统名联。我们对这一传统形式加以继承,应该批判的继承,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变化,不必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有些老同志习惯于用旧声创作,这我也并不反对,但是持新声论也并不就是梁先生所说无视传统精华、“数典忘祖”。试想,时代发展了,社会内容都是全新的,一些新的概念、名词产生了,普通话新四声已全面实行了,你还能排斥、驳斥它吗?安知随着历史的前进,几百年后,它不会成为传统的呢?所以也不可固守旧声,排斥新声。
我的观点是:实行双轨制,新旧各相宜。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代对联时,当然要依据旧声,而不能依据新声;而我们创作对联时,可以用旧声,也可以用新声。梁先生主张,对联创作应以古声为主,新声为辅,我则认为,应提倡使用新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22:12 , Processed in 3.3161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