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六期初级三年级第十七讲E组作业贴【评阅老师:竹昕梅晴、姗姗】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901 小时
主题
131

1495

帖子

2

精华

4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5965
经验
14854 点
威望
4 点
在线时间
19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9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
咱们已经全部结束了七律课程,对平仄格式、句式、用韵、对仗、忌讳、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等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因此,应该能够很好地完成这次作业。
这次作业分三部分;
一、 找出自己以往作业里写得比较好的一首七律,大声读,仔细看,分析其平仄、句式、用韵、对仗,根据所学课程找出不足之处。把这首诗的原文和不足之处发到论坛作业贴,并标出平仄。
二、 分析其布局谋篇,写出采用的布局方法;标出起承转合各环节。
三、 对原作进行修改,并写出修改理由;重新标出平仄和起承转合各环节。

~~~~~~~~
作业截至时间:11月23日中午12:00
评阅截止时间:11月26日中午12:00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_彩| 六合投_注| 网络赚钱去SO娱_乐_城:顶级信用_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秋色浓时浮短棹;
江云醉处正斜阳。---缅甸哥老师惠赠
云影静秋篱,肃然皎然,俱是人间新画本;
此心融碧水,清者明者,悠游物外小江山。-----没有问题老师惠赠

秋桂飘香熏晚照
艳阳添彩染红霞-----草野老师惠赠
在线时间
676 小时
主题
3

262

帖子

1

精华

6464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7067
经验
130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12
2
发表于 2012-11-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七律《登乾陵观无字碑有感》
秋临秦地谒皇冢,吊古伤今思不穷。
虽是女流承大统,可曾伟业逊王公?
纵无一字碑文载,却有英名四海崇。
甲午丧权凌辱久,何时重显盛唐风?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拈替对符合要求。
  韵:上平一东。穷,公,崇,风。
自评:平起不入韵式,采用起承继转合法。
     首句平起,点明时间,地点。次句承前句之意展开,站在无字碑前怀古伤今,思绪万千。为下面的承句作铺垫。
颌联承古字延展细写。联想到武则天的生平功绩,虽然是一女子登上帝位,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因为女子称帝,以至招来种种非议,但她的功绩何曾输给历代的帝王。此联以问句形式出现,为颈联的继作铺垫
颈联承今字延展,入情。眼前的碑文虽然没有一个字作记载,但她的历史功绩,为盛唐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四海臣服,功不可没。既回答了上句的设问,又肯定她的功绩。借此反击历史对她的贬义,也阐明自己的观点:只要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不管是男是女执政,就是好皇帝。
尾联前句承今字,另起一笔作跳转,甲午承海字作字面上的衔接。甲午海战后,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凌辱。钓鱼岛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小日本窃为己有。现在又有强敌环伺。此转句曾有不同观点,认为比较远,但笔者认为此诗应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从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划分来看,并不远。所以坚持己见。也欢迎不同观点。
合句顺流而下发出感慨,何时再像大唐一样傲立在世界的顶端。
文法:因律诗的字数限定,篇幅有限,所以吊古重笔细写,伤今简写。通过赞叹盛唐暗忖今时,引发联想。虽然近几年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但还没达到鼎盛时期。还在被强敌欺凌。合句也表达了期盼强盛之心。
此分析不知是否合理,还请老师指点!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ǘ彩| 六合投ǘ注| 网络赚钱去SO娱ǘ乐ǘ城:顶级信用ǘ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剑隐琴风题赠“贾思文”
运来成巨贾
思贯撰奇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3
发表于 2012-11-21 2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短笛 于 2012-11-22 08:24 编辑

E8 短笛  第十七期作业

  七律 《燕子楼》

云龙碧水郁芳林,吊角飞檐风雨侵。

犹记春来双燕语,常嗟人去断弦琴。

空楼冷枕十年守,烈节高行千古吟。

谁道美人今何在?痴情若此亦惊心。

自评:
1、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句式
首句平起用韵式。
3、用韵
用下平韵部,十二侵。韵字:林、侵、琴、吟、心。
4、对仗
颔联“双”对“断”不工整,但作为“双燕”对“断弦”还说的过去。
5、布局
首联由“云龙”点明燕子楼在云龙湖畔,“吊脚飞檐”是燕子楼特征,突出了燕子楼的环境。
颔联用“燕语”双关,一是燕子楼常有燕子盘旋,二是盼盼的昔年的心情。“犹记”则引领下文。颔联下句更明确了关盼盼断琴寡欲,回忆以前的生活。
颈联进一步写关盼盼十年独守,为名节自尽的贞烈行为赢得千古吟叹。
最后叹息关盼盼其人其事令人感觉惊心动魄。
6、承接
如上一条所述。第三句“犹记”与第二句“风雨侵”呼应,突出时间感;第三句“燕语”与第二句“吊角飞檐”代指的燕子楼呼应。第五句与第四句“人去”呼应。
7、总结
前三联承接、呼应、连贯性都可以,但尾联上句转折后,结句没有明确题心,跑偏了。应对尾联好好来两刀。
8、修改
待思成落笔
9、改后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05 小时
主题
2

188

帖子

0

精华

4361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381
经验
9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3
4
发表于 2012-11-23 1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愚公 于 2012-11-26 09:27 编辑

E6愚公           
                  敦煌落日  
风沙落尽见敦煌,远客行人须断肠。
漫漫平沙迎晚照,悠悠古道接风霜。
驼铃声断音书渺,雁阵惊寒心绪凉。
战事消沉千载后,犹闻冤鬼泣声飏。

自评:
1、平仄
风沙落尽见敦煌,远客行人须断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漫漫平沙迎晚照,悠悠古道接风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驼铃声断音书渺,雁阵惊寒心绪凉。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战事消沉千载后,犹闻冤鬼泣声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2、句式:
  平起入韵式。

3、用韵:
   押阳韵
4、对仗:
自认为“漫漫平沙迎晚照,悠悠古道接风霜”一联对仗比较工整,而“驼铃声断音书渺,雁阵惊寒心绪凉。”中“声断”和“惊寒”对仗不够工稳。
5、布局:
  从宏观上起句,给全诗笼上黄沙弥漫、荒凉的景象。第二句引入人物活动,概括奠定抒情基调。接着用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敦煌的自然环境的恶劣,最后一联荡开一笔,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描写此地的荒凉。
6、起承转合:
  首联为起,颔联、颈联为承,尾联第一句为转,最后一句为合。
7、优缺点:
   写出了敦煌的荒凉,首联第二句“远客行人”重复,应修改。
8、修改:
   思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12 小时
主题
30

68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6401
经验
211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27
5
发表于 2012-11-24 12:55 | 只看该作者
E17寒羽作业
《燕子楼》
秃笔难酬玉燕篇,风吹落叶满阶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举觞欲饮盼心苦,抬首奈何色似烟。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凉月悲来霜一地,清江浪起憾三川。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水声冷涩诗文乱,泣别佳人客上船。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
第四句孤平了,其他各句格律没问题。
用韵没问题。
颈联对仗。霜名词和憾动名词相对。悲和浪相对有些牵强。
二)布局谋篇
首联情起点题,以景定下此诗格调。
颔联以议论承接,写关盼盼。
颈联转,从古代转到眼前自己的感受。
尾联合。

三)修改
《燕子楼》

秃笔难酬玉燕篇,风吹落叶满阶旋。【起】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举觞欲解盼心苦,抬首何消色似烟。【承】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凉月悲来霜一地,清江浪起憾三川。【转】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水声冷涩诗文乱,泣别佳人客上船。【合】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寒花初澈骨;白羽每经心。
——缅校惠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9 小时
主题
1

81

帖子

0

精华

309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378
经验
71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2
6
发表于 2012-11-25 0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潇月 于 2012-11-25 01:29 编辑

E16-潇月第十七讲作业

第四讲作业
题图七律《敦煌落日》
朔漠风沙号角扬,争看落日沐敦煌。(起句)
风吹远塞遥天暮,角振边城野草茫。(承句)
石窟画中思佛理,玉门关外叹情长。(转句)
斜阳正晚驼铃响,何许人间客恁忙!(合句)

1 平仄标注: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起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承句)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转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合句)

2 韵部:
作业用韵为《平水韵》中的下平七阳韵部,韵字:扬,煌,茫,长,忙。

3 对仗:
风吹远塞遥天暮,角振边城野草茫。
石窟画中思佛理,玉门关外叹情长。

4 布局谋篇:
起句描写大漠风沙,敦煌落日的景象,直接点题。
承句前后分句首字取起句“风”和“角”两字,在上联基础上继续扩张刻画大漠风景。
转句入情阐述。
合句感慨人生匆匆,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以此总结全诗。

潇洒人生诗入梦;
清明月夜酒怡情。(洪都小子)
潇洒文章皆出色
飘然岁月尽开怀(松林雨)
春雨潇潇敲岁月;
秋风飒飒染山河。(江南怪侠)
溶溶月隐,
潇潇雨歇。(焚鹤煮琴)
潇湘细雨听新韵
月旦文章鉴旧非(剑隐琴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3 小时
主题
1

85

帖子

0

精华

258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8355
经验
54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2-1
7
发表于 2012-11-25 1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色雨 于 2012-11-25 14:42 编辑

                七律  秋
金风送爽桂花香,杨柳轻摇露为霜。
枫叶火红无远近,秋风冷暖自彷徨。
衰花零落飘天际,败草枯黄愁断肠。
冷雪终将驱雁去,寒风料峭巧梳妆。

自评:
1、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句式
        采用七律平起首句入韵。
3、用韵
        选用七阳平声韵。韵字:香、霜、徨、肠、妆、
4、对仗
        颌联:枫叶火红无远近,秋风冷暖自彷徨。
        颈联:衰花零落飘天际,败草枯黄愁断肠。
        颌联枫叶对秋风,火红对冷暖,远近对彷徨很工整。颈联衰花对败草,零落对枯黄,天际对断肠也比较工整。
5、布局
        抓住秋的特点层层递进。如:秋风、桂花、霜露、枫叶、衰花、败草、冷雪、雁去等。首联写了秋天到了,桂花在这个季节绽放着,杨柳摇落的露珠结成了霜,说明天已经开始冷了。颌联用枫叶和秋风对仗,颈联用衰花和败草对仗,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尾联用冷雪驱走雁,进一步说明了秋天的特点,最后用“寒风料峭”在微寒中把秋装扮的很美丽,说明秋天的美好。
6、总结
    首联从金风到桂花香说秋天到了,接着用杨柳上的露珠成了霜,说的是天气开始转冷,之后用了“枫叶”“秋风”“衰花”“败草”来说出了秋天的特点,尾联进一步深入冷风驱雁去,霜雪把季节装扮的别有一番景致。其间注意了整体的连贯性,前后呼应,环环紧扣,写出了秋的特点。尾联“寒风料峭巧梳妆。”是抒情,对秋进行了升华。
    整体看来整首诗做到了起、承、转、合,尽力按照老师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主题
42

1065

帖子

9

精华

8912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34595
经验
131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22
8
发表于 2012-11-27 21: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E8  短笛
接三楼作业:
由于手机编辑前面作业有很大难度,所以关于修改和改后的自评发于此处,待有机会用电脑时再复制过去合在一处。

七律《燕子楼》
云龙碧水郁芳林,
吊角飞檐风雨侵。
犹记春来和燕语,
常嗟人去断弦琴。
空楼冷枕十年守,
烈节高行千古吟。
欲问霓裳谁再奏?
只闻窗畔打铃霖。
改后自评:
1、修改了颔联,“双燕”与“断弦”对仗不工的问题,将“双”改为“和”使此联更工整。文字上也更为灵动,自己比较满意。
2、尾联原句转折不妥,点题不明也修改了。
3、首联点明燕子楼傍依云龙湖,绿树荫荫。颔联以关盼盼的角度回忆当年双宿双飞的情景与孤影思念的情景相对比。承接上联,点明燕子楼的故事。颈联进一步颂扬了关盼盼守节的故事及后世对其的高度评价。尾联转而以“霓裳”引出对关盼盼那种贞烈操行的仰慕,(而对比现在社会)却只有雨霖铃的哀愁。
4、改后:结尾的中心更明确了,但有点不够份量,似乎第三联的重量更重、更吸引眼球。
5、再次构思修改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 小时
主题
0

2

帖子

0

精华

348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2771
经验
4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9
发表于 2013-1-1 16:06 | 只看该作者
唐代以后形成的诗体风格是近体诗,近体诗讲究格律,压韵,字数相等,平仄,而且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末压韵,中间要有对偶句。类别从体制大小长短来看,有绝句,律诗,排律,小令,长调,散曲,套曲等多种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7 19:09 , Processed in 0.1090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