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4班第一讲第三组作业提交处【截止:2013.10.30】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951 小时
主题
69

764

帖子

2

精华

402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2169
经验
402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9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3 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马小望 于 2013-11-5 20:05 编辑

由于论坛有先进功能,以后提交作业可以不用隐藏!
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文摛华藻皆人奉,
笔有余哀只自知。
在线时间
692 小时
主题
34

44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6217
经验
257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30
2
发表于 2013-10-14 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残荷细雨花少年 于 2013-10-15 10:12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305                            网名:残荷细雨花少年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六要素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句与出句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象这种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要看成对联的话,那就是意“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对联有惜字如金之说,其语言表述的空间十分有限,讲究用最简短精练的语言来涵载最大的信息量,合掌这样明显的意思重复,是对联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名词【包括方位名词】、代词、动词【包括能愿动词、趋向动词】 、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助动词、感叹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亭台已有落叶吹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满目红衣尽是情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冷香浮霭雪暗生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主语:诗、曲。谓语:题、入。宾语:红叶、清风。补语:寄流水、随浮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并列复句。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仗」的解释为:「诗文中句子的对偶。」也就是说「对仗」其实就是「对偶」,只不过它专指古典文学中,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的格律要求,这也是「对偶」修辞格中的「严式」。有「严式」,当然也「宽式」,因应散文的需要,宽式的对偶在平仄上的要求就可以放松了。 「对偶」是修辞学的一种「修辞格」,其定义为:「语文中上下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句法相称,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对的,称为对偶。」也就是说在「对偶」修辞法中,有所谓的「严式」与「宽式」之分,其中「宽式」是不讲究「平仄相对」的,只求「字数相等,句法相似」便算合於要求。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4 小时
主题
7

288

帖子

0

精华

1533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6274
经验
153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4
3
发表于 2013-10-14 2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嫩鴨子 于 2013-10-17 12:15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3                             网名:小鴨子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對聯六要素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湊相應,平仄相諧。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不管單句聯還是多句聯,上,下聯所對應的分句之間字數相等,上下之間字數不等同,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對聯範圍。
      二,內容相關:對聯,既要‘(相)對’,又要‘(關)聯’。‘相對’指聲律,詞性結構和節湊上對應對仗,屬於對聯外的表現形式,而關聯則屬於對聯的內在靈魂。
     內容相關,是指上下聯表達的思想內容,語意語氣相關,相扣,相聯,相呼應,上下聯之間有着合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注意‘隔’,和‘合掌’。
      三,詞性相當:‘詞性相當’是對聯的語法要素,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詞的詞性,應屬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等等。
      四,結構相稱:結構相稱,指上下聯的句式一致,詞組的結構一致,即主語對主語,賓語對賓......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偏正結構,獨立結構,動補結構,連動結構,方位結構。
       現在漢語中句子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中成分組成。
      五,節湊相應:節湊相應與整句句式大結構及對聯格律具有緊密的關係,在聯律中,是指對聯語句中有停頓的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湊。節湊相應,即是上下聯在節湊停頓上,應當同步。
      六,平仄相諧:平仄相諧,就是平仄協調,夾意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的說,也包括句聯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解析:對聯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可以簡單地看作是一個人同時說的兩句話,只是經過了對聯特定的工藝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說話,首先要具有語言邏輯的合理性和連貫性.上下兩句話,要內容相關,互相照應,貫通來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如果,上下兩句話,鳳牛不相及,公講公話,婆說婆話,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解析:合掌是指同義相對,也稱雷同.對聯有惜字如金之說,其語言表達的空間十分有限,講究用最簡短精煉的語言來函載最大的信息量,合掌這樣明顯的意思重复,是對聯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詞性即是詞的分類:現代漢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六種。虛詞有: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語氣詞六種。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對句:竹間常有信徒行【小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對句:落雨荷花分外嬌【小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這句‘斜’和‘清’都平,出律
3.對句:無休倦意眼模糊【小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水【上声四纸】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水【五微,ei,ui(uei)】
      
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云【上平十二文】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分析:出句,聲律馬馬虎虎,通平三平起句。對句五平連尾,也出律。不符合聯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入声六月】
今: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三皆,ie,üe】
      
古:仄平平通 通仄通仄平平  ◆秋【下平十一尤】
今: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秋【七尤,ou,iu(iou)】
分析:蘇學士,這副對聯,詞性相當,意相連。就聲律有少少問題,後分句六字,該平的地方,不平,該仄的方不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對偶就是夫妻,上聯仄的方,下聯就要平,反之,亦同。對仗,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當,意氣相合相偕相合。工對整合。

鸭知水暖春枝嫩
子道风清月殿新--松林雨惠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 小时
主题
2

46

帖子

0

精华

106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6236
经验
22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31
4
发表于 2013-10-15 17:48 | 只看该作者
学号:040310  网名:玲珑看月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在内容上不相关,上下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是指上下句意思雷同或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柳荫无意为谁留【玲珑看月】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彼岸伊人别样娇【玲珑看月】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蛙声起落月寒暄【玲珑看月】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把思念写在红叶上随溪漂流到远方,清风中听着琴声浮想红叶流到的地方,那个人捡起红叶细观的情景。初学见笑!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主题
7

140

帖子

0

精华

2095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1235
经验
45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5
5
发表于 2013-10-16 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岁月悠悠 于 2013-10-19 09:36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308      网名:   岁月悠 悠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一、字数相等。如:光依东壁图书馆,心在西湖山水间。上下联各7个字。二、词性相当。如: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开/游”和“垂/在”都是动词,“卷/神/载”和“帘/心/山”都是名词,“千”和“万”都是数词,“上”和“下”都是形容词。三、结构相称。如: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厚地   高天   痴男  怨女  古今  风月  不尽  难偿均为偏正结构的词组, 堪/可均为副词词性。四、节奏相应。风和/日丽,是二二节奏。五、平仄相谐。指上下联相应的字平仄相反,“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六、内容相关。指上联下联的意思彼此相关联,有相同,也有相反,上下联之间要浑然一体。否则,便是上下联无关,如:反对分裂;学习琴棋。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 对联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人同时说的两句话,只是经过了对联特定的工艺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说话,首先要具有语言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其次还要注意景、情绪、时间等方面,需要一个内在的逻辑当作“轴”去贯穿联系。如:梅枝落雪怜香冷;枫叶飘空恨夜寒。此联存在时令相隔问题。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如:今天是周末;昨日为周六。此联上下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 汉语中的词性也就是词的分类,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窦情今始等郎来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落地花生历岁丰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高楼矗立山色空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诗题、曲入均为主谓结构,红叶、清风均为偏正结构,寄流水、随浮云均为述宾结构。上下联结构对应相称。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一是字数相等,上下联都是4字+6字;二是词性相当,花甲和古稀都是形容词,一周/双庆和半百/三十都是数词,尚余和犹欠都是副词,岁月和春秋都是名词。三是结构相称,花甲  古稀  一周  双庆  均为并列结构,尚余  犹欠 均为偏正结构,半百岁月  三十春秋  均为述宾结构。四是节奏相应,都是二二节奏。五是平仄相谐,上下联二四六字相对。六是内容相关,上下联围绕“人”的心境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与对仗是两个概念,但语言形式有异同。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而对仗,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4 小时
主题
7

288

帖子

0

精华

1533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6274
经验
153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4
6
发表于 2013-10-17 12: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3                             网名:小鴨子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對聯六要素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湊相應,平仄相諧。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不管單句聯還是多句聯,上,下聯所對應的分句之間字數相等,上下之間字數不等同,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對聯範圍。
      二,內容相關:對聯,既要‘(相)對’,又要‘(關)聯’。‘相對’指聲律,詞性結構和節湊上對應對仗,屬於對聯外的表現形式,而關聯則屬於對聯的內在靈魂。
     內容相關,是指上下聯表達的思想內容,語意語氣相關,相扣,相聯,相呼應,上下聯之間有着合理的內在邏輯關係。注意‘隔’,和‘合掌’。
      三,詞性相當:‘詞性相當’是對聯的語法要素,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詞的詞性,應屬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等等。
      四,結構相稱:結構相稱,指上下聯的句式一致,詞組的結構一致,即主語對主語,賓語對賓......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並列結構,偏正結構,獨立結構,動補結構,連動結構,方位結構。
       現在漢語中句子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中成分組成。
      五,節湊相應:節湊相應與整句句式大結構及對聯格律具有緊密的關係,在聯律中,是指對聯語句中有停頓的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湊。節湊相應,即是上下聯在節湊停頓上,應當同步。
      六,平仄相諧:平仄相諧,就是平仄協調,夾意地說,就是指對聯在音調上的兩大要求: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的說,也包括句聯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解析:對聯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可以簡單地看作是一個人同時說的兩句話,只是經過了對聯特定的工藝要求加工而已.正常人說話,首先要具有語言邏輯的合理性和連貫性.上下兩句話,要內容相關,互相照應,貫通來共同表達一個主題,如果,上下兩句話,鳳牛不相及,公講公話,婆說婆話,就是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解析:合掌是指同義相對,也稱雷同.對聯有惜字如金之說,其語言表達的空間十分有限,講究用最簡短精煉的語言來函載最大的信息量,合掌這樣明顯的意思重复,是對聯之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詞性即是詞的分類:現代漢語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詞,量詞六種。虛詞有: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語氣詞六種。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1.對句:竹間常有信徒行【小鴨】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2.對句:落雨荷花分外嬌【小鴨】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這句‘斜’和‘清’都平,出律
3.對句:無休倦意眼模糊【小鴨】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诗题红叶寄流水  
古:平通平仄仄平仄 ◆水【上声四纸】
今:平平平通仄平仄 ◆水【五微,ei,ui(uei)】
    曲入清风随浮云  
古:仄仄平平平平平 ◆云【上平十二文】
今:通仄平平平平平
分析:出句,聲律馬馬虎虎,通平三平起句。對句五平連尾,也出律。不符合聯律。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入声六月】
今: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  ◆月【三皆,ie,üe】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仄平平通 通仄通仄平平  ◆秋【下平十一尤】
今: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秋【七尤,ou,iu(iou)】


分析:蘇學士,這副對聯,詞性相當,意相連。就聲律有少少問題,後分句六字,該平的地方,不平,該仄的方不仄。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對偶就是夫妻,上聯仄的方,下聯就要平,反之,亦同。對仗,上下聯字數相等。詞性相當,意氣相合相偕相合。工對整合。
鸭知水暖春枝嫩
子道风清月殿新--松林雨惠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28 小时
主题
7

641

帖子

2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秀才

Rank: 2Rank: 2

UID
45635
经验
34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7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5-29
7
发表于 2013-10-17 1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翠羽西风 于 2013-10-17 15:35 编辑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1.字数相等,2.内容相关、3.词性相当、4.结构相称、5.节奏相应,6.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隔就是指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联系(无情对除外) ,只对不联,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对句,只能算是对偶句,那就是“隔”。可分为时隔、景隔和意隔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无论是局部或整体合掌,都会影响对联的质量。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月眉今始为谁弯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垂地柳丝别样柔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淡烟萦绕月朦胧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平
下联平仄失替,且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平仄规律上看,失替,失对。岁月对春秋感觉合掌,花甲一周与古稀双庆感觉说的不恰当。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
大漠西风飞翠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主题
5

373

帖子

0

精华

2510

积分

联都举人

Rank: 4Rank: 4

UID
43052
经验
25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1
8
发表于 2013-10-24 11: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作业
学号:040302                             网名: 南羽格格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第二句和第一句之间缺乏了所必要的内在逻辑联系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合掌是指同义相对,也可称雷同。即第一句和第二句明显的意思重复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空山何所为君青【南羽格格】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横地山峰独自悠【南羽格格】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冷光浮动树参差【南羽格格】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
出句:用了红叶题诗这个典故,简短而形象的描述了这个小故事。
对句: 没看出是否有典故。从六要素看,还是比较工整的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符合对联六要素。此联是苏轼写的寿联。咋一看有“合掌”之嫌。但两句所得出的岁数虽然一样,所计算的方法是不同的,可以认为是用两种不同方式来表达一个主题。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个人感觉,对联比较像对偶,律诗里的颔联、颈联比较像对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116 小时
主题
135

2978

帖子

98

精华

5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165
经验
1320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1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30
9
发表于 2013-11-1 2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亩方塘 于 2013-11-2 03:16 编辑

预科4班第一讲作业
          学号:              网名:【半亩方塘】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答:对联中“隔”,就是指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本质上没有有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隔”有“景隔”、“意隔”、“时隔”、“语隔”及“情隔”等。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答:“合掌”就是指一副对联的上下两句的某个词或整个的词义完全相同或相似,内容重复,犹如一个人把两只手合拢,形影相叠,反看正看浑如一手;这种情况叫合掌。合掌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局部性和整体性。局部合掌是个别词义相同,整体合掌是指整句联义相似。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答: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    甫】
  对句:竹门依旧为君开【半亩方塘】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 万 里】
  对句:连地霜松永远青【半亩方塘】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    逋】
  对句:高天辽阔鸟自由【半亩方塘】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答:(1)、“寄流水”与“随浮云”合掌;
(2)、上联“流”与下联“浮”平仄失对
(3)、下联“随浮云”三平尾。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答:(1)、该联系宋朝佛印法师110大寿时苏轼所赠。上联与下联都蕴涵着一道数学算式:60+50=110;70+70-30=110。在对联中融入数学运算,使其珠联璧合,趣味盎然,真可谓别具匠心。
(2)上下联说的一个意思,整体“合掌”。“尚”与“犹”,“岁月”与“春秋”局部合掌。
(3)上联“百”与“月”,下联“欠”“十”均为仄声,“失替”;上联“半百岁月”四连仄;上联“百”与下联“十”均为仄声,“失对”。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答:对偶
与对仗是两个概念,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
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对偶,不对仗)。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既对偶,又对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 06:56 , Processed in 0.1008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