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1 小时
主题
679

3064

帖子

0

精华

5230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240
经验
523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0 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3>也谈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近日,又认真看了论坛关于对联内容关联和“隔”与“不隔”的几个帖子。觉的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与说明:一是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二是如何看待“隔”与“不隔”;三是如何解决所谓“隔”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  一、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该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对联”的概念。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讲求声韵,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对联。对联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FONT></P>
<P><FONT size=3>  那么,什么是“对句”和“联语”呢?所谓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如:张之洞,陶然亭。所谓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FONT></P>
<P><FONT size=3>  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有联友可能马上会提问:新颁布的《联律通则》总则第六条是这样说的:“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既然《联律通则》都对“对联”有了这样的规定,那到底对联上下联之间是应该关联,还是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  因《联律通则》的制定思路我不清楚,我不敢乱做解释。但我猜想:是不是制订规则者考虑了联语在广义的“对联”概念(对句和联语)中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的原因,而让《联律通则》面对着一个广义的概念,只为一个狭义的概念(联语)定了规则?</FONT></P>
<P><FONT size=3>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
<P><FONT size=3>  二、如何看待“隔”与“不隔”</FONT></P>
<P><FONT size=3>  假如上文的猜测成立,按照上下联内容应该相关联的原则出发,为了把握内容相关的程度,把“隔(时隔、景隔和意隔等)”与“不隔”引用到对联创作和赏析中来,也就不是什么哗众取宠、故弄玄虚或无中生有了,因为它只不过是为说明问题而来,并不侵犯对联的创作原则,我们应以理智的心态来接受它。</FONT></P>
<P><FONT size=3>  那么,如何来看待“隔”与“不隔”?我的理解是:第一、“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第二、“隔”与“不隔”是有适用范围的。第三、“隔”与“不隔”是随着对联创作的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1、如何理解“隔”与“不隔”是相对,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妨用一个图形来说明。</FONT></P>
<P><FONT size=3>(图一)</FON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size=3>  我们估且把对联比喻成上图中从“A”点出发的两条锐角射线,“BC”点所在的线代表上联,“DE”点所在线代表下联。从这个图形我们可以看出:既“对”且“联”的好联,应在“BC”和“DE”这两段内,过了“B和D”点,离“A”点越近,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近(到达“A”点,则为全合掌),过了“C和E”点,离“A”点越远,两联内容也就越来越不关联。此图中, “B、C、D、E”这四个点并不固定,也就是说“BC”和“DE”长度也不固定,它的长度取决于对联的意境与对对联的把握与理解。</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FONT>、如何理解“隔”与“不隔”的适用范围。借八班学堂讨论中出现一联:</FONT></P>
<P><FONT size=3>  坚持重道尊师方向</FONT></P>
<P><FONT size=3>  反对贪污受贿作风</FONT></P>
<P><FONT size=3>  这副对联如不加说明,大家一看就很容易发现,上下联分别说了两件事,“隔”了。但如果把联贴在教育局的门口,为表明教育局近期的工作重点,起宣传作用,这副联又不“隔”了。可见,有些应用联,抛开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可能你会觉得他们之间“隔”,但结合它的目的性,实用性,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它的“目的性,实用性”。由此可知,一副对联是否有合适的适用范围,并是否将其放在了合适的适用范围,决定了这副联“隔”还是“不隔”。
<P></FONT>
<P>
<P><FONT size=3>  近期,空空道人老师写了篇《试论对联之“隔”》,该文中提出?script ></script>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η彩| 六合投η注| 网络赚钱去SO娱η乐η城:顶级信用η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联无俗韵,诗有雅风http://wxfeiyang.blog.sohu.com/
在线时间
256 小时
主题
445

5264

帖子

0

精华

4万

积分

联都贵宾

九班学员

Rank: 4Rank: 4

UID
16061
经验
55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18
2
发表于 2008-7-30 09:06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收藏,慢慢学习,仔细品味!校长辛苦![em27][em27][em27]</FONT>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イ彩| 六合投イ注| 网络赚钱去SO娱イ乐イ城:顶级信用イ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声名于我却无味,笑骂由人只为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76 小时
主题
984

1万

帖子

13

精华

2891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举人

Rank: 6Rank: 6

UID
16249
经验
289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5-28
3
发表于 2008-7-30 09:34 | 只看该作者
<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db4782 size=4>图文并茂的讲解,囫囵吞枣的学习,受益匪浅的感受!</FONT></B></P>
<P><B><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db4782 size=4>飞扬校长辛苦~</FONT></B></P>[em10][em27][em26][em3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9:45:31编辑过]

欲掩风流无净土,悄收浪漫入香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4
发表于 2008-7-30 09:48 | 只看该作者
太多的关于“隔”与“不隔”的争论,扬校此篇可以是采纳众家之长,融合各种观点,是一篇比较全面的论述,加上图片的解释,更进一步说明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会起到一个启迪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主题
82

1914

帖子

1

精华

809

积分

荣誉版主

联都秀才

Rank: 6Rank: 6

UID
11305
经验
8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6
5
发表于 2008-7-30 13:1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1877 size=4>飞扬校长到底是理科高才生,这个图片绘得不错,很精确很规矩。就是证明过程不符合几何题证明的格式,不过文理兼修的校长似乎适合考北大啊,嘻嘻!强烈要求校长回炉重塑,弄个博士学位来,哇哈哈哈……[em01]那样的话我们起码就是硕士了!不过这个文俺是喜欢滴,恢常好,下次校长发文章一定要图文并茂不得有误[em07]!</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6
发表于 2008-7-30 17:31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3333cc size=3>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P><FONT size=3>呵呵,飞扬老师这话,终是承认了“内容相关”论的不完善。</FONT></P><P><FONT color=#2b2bd5 size=3>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P><FONT size=3>对句与成联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除了作者是两个不同的人。建议飞扬老师加上僧老师的一句话:纵是对句,也要把出句当成是“我”写的!如——</FONT></P><P><FONT size=4>出句:几人有此青山骨[绿鸾]</FONT></P><P><FONT size=4>对句:一曲如斯沧海声[一灯]</FONT></P><P><FONT size=4>赞绿鸾</FONT></P><P><FONT size=4>大笔戳天,孤帆破浪,几人有此青山骨?且敛诗囊,独我华巅舞</FONT></P><P><FONT size=4>直鞭魍魉,反拨琵琶,一曲如斯沧海声!更张灵翼,共云月下飞</FONT></P><P><FONT size=4>老师可见,我把“对句”嵌入了成联中。</FONT></P><P><FONT size=4>再来个反证:</FONT></P><P><FONT size=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FONT></P><P><FONT size=3>此为成联,字面内容却不相关。不能否认,联是相关的,相关李清照,创作意图与实用目的都达到了。</FONT></P><P><FONT color=#2b2bd5 size=3>对“实用目的控制论”的理解,我想空空道人老师的本义应该是:应在“实用目的”的要求下写联,但不宜写完联后用“实用目的”来检验或解释这个联。把对联写作目的看清了,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就容易了。</FONT></P><P><FONT color=#2b2bd5 size=3>在对联上下联<FONT color=#cc3333>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解决“隔”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2b2bd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寻找“关联点”</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color=#2b2bd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合理“控制”</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老师好理论!同学们都来学习学习!我把老师的理论编辑到我的贴上去汇总。</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3>再提个问题:不在<FONT color=#c43c3c>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如何解决“隔”的问题?</FONT></P><P><FONT size=3>个人感觉,好像还是创作目的与实用目的。</FONT></P>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7
发表于 2008-7-30 18:1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7-30 17:31:24的发言:</B>

<P><FONT color=#3333cc size=3>因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答案:对联上下联的内容,可以关联,也可以不关联。</FONT></P>
<P><FONT size=3>呵呵,飞扬老师这话,终是承认了“内容相关”论的不完善。</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如果这个猜测成立,我们似乎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除了“对句”以外的绝大部分“对联”,其上下联内容是应该相关联的。</FONT></P>
<P><FONT size=3>对句与成联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除了作者是两个不同的人。建议飞扬老师加上僧老师的一句话:纵是对句,也要把出句当成是“我”写的!如——</FONT></P>
<P><FONT size=4>出句:几人有此青山骨[绿鸾]</FONT></P>
<P><FONT size=4>对句:一曲如斯沧海声[一灯]</FONT></P>
<P><FONT size=4>赞绿鸾</FONT></P>
<P><FONT size=4>大笔戳天,孤帆破浪,几人有此青山骨?且敛诗囊,独我华巅舞</FONT></P>
<P><FONT size=4>直鞭魍魉,反拨琵琶,一曲如斯沧海声!更张灵翼,共云月下飞</FONT></P>
<P><FONT size=4>老师可见,我把“对句”嵌入了成联中。</FONT></P>
<P><FONT size=4>再来个反证:</FONT></P>
<P><FONT size=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FONT></P>
<P><FONT size=3>此为成联,字面内容却不相关。不能否认,联是相关的,相关李清照,创作意图与实用目的都达到了。</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对“实用目的控制论”的理解,我想空空道人老师的本义应该是:应在“实用目的”的要求下写联,但不宜写完联后用“实用目的”来检验或解释这个联。把对联写作目的看清了,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就容易了。</FONT></P>
<P><FONT color=#2b2bd5 size=3>在对联上下联<FONT color=#cc3333>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解决“隔”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2b2bd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寻找“关联点”</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color=#2b2bd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合理“控制”</FONT></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老师好理论!同学们都来学习学习!我把老师的理论编辑到我的贴上去汇总。</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再提个问题:不在<FONT color=#c43c3c>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如何解决“隔”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个人感觉,好像还是创作目的与实用目的。</FONT></P></DIV>
<P>三羊认为:
<P><FONT color=#0000ff size=4><b>在下三羊与校长飞扬讨论和探讨的:
1、
不是“对联上下联内容到底是否应关联”的问题;
2、
不是“内容相关”是否有缺陷和是否完善的问题;
3、
探讨对联上下联间是否存在“内容相关”的问题!</b></FONT>
<P><FONT color=#0000ff size=4><b></b></FONT>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8
发表于 2008-7-30 18:3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7-30 17:31:24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再提个问题:不在<FONT color=#c43c3c>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如何解决“隔”的问题?</FONT></P></DIV>
<P>可以作用一个课题继续探讨。当下对联理论确实处于一个不成熟阶段,有兴趣在对联理论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当为联界一幸事。</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9
发表于 2008-7-30 18:4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7-30 17:31:24的发言:</B>

<P><FONT color=#000000 size=3>再提个问题:不在<FONT color=#c43c3c>内容相关</FONT>的大前提下如何解决“隔”的问题?</FONT></P></DIV>
<P>不是如何解决“隔”的问题。而是要充分利用“隔”的问题!</P>
<P>没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位置……等等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隔”,如何让上下联形成比较鲜明、比较强烈的“对立”呢?</P>
<P>没用“对立”,谈何“统一”。</P>
<P>“统一”一旦变成“同一”,就是典型“合掌”!</P>对仗立马变节为“单仗”了。不是“光棍”也为“寡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18:53: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0
发表于 2008-7-30 22:57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俺的三羊先生~~~</P>
<P>对联上、下联之间当然存在“内容相关”呵,只是不全部如此罢了。</P>
<P>先生的贡献,在于无情的鞭挞了不完善的“内容相关”论,仿佛一剑客,一剑封喉;但是作为一种可供大家学习与操作的理论,怕是不能。杀手终不是医生。</P>
<P>如先生所说,都隔了罢;问题是:即使上、下联都隔了,就是对立么?对立,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对立,不等于隔。</P>
<P>故,先生的理论错误。</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23:28:00编辑过]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20

1089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4562
经验
14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9
11
发表于 2008-7-30 23: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4>好东西,呵呵,我又闻到酒香了……</FONT></P><P><FONT size=4>飞扬好样的,改天我将继续研读。</FONT></P>[em10][em10][em10]
先从热闹喧嚣学守拙; 后向虚空幻化做归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2
发表于 2008-7-30 23:15 | 只看该作者
虚空老师,来了,就不说说?为同学们考虑,你也说两句呵!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13
发表于 2008-7-31 10:0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7-30 22:57:30的发言:</B>

<P>呵呵,俺的三羊先生~~~</P>
<P>对联上、下联之间当然存在“内容相关”呵,只是不全部如此罢了。</P>
<P>先生的贡献,在于无情的鞭挞了不完善的“内容相关”论,仿佛一剑客,一剑封喉;但是作为一种可供大家学习与操作的理论,怕是不能。杀手终不是医生。</P>
<P>如先生所说,都隔了罢;问题是:即使上、下联都隔了,就是对立么?对立,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对立,不等于隔。</P>
<P>故,先生的理论错误。</P>
</DIV>
<P>
<P>同意一灯的观点,当前对联的六要素中有“内容相关”一个要素,是讲对联普通现象,对联中的某些个别现象不能替代普遍现象,不能因为个别现象而全盘否定“内容相关”。
<P>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难道所有的对联必须要用“隔”或者“不隔”来判断吗?但愿也不要走入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4
发表于 2008-7-31 16:27 | 只看该作者
<P>所谓“有关联”,就是不隔。对联不谈关联,又该怎么办?即使诗词,任何两句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是放在整篇诗词来理解,总会有关联。</P><P>头痛~~~[em06]</P>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主题
157

2387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UID
503
经验
470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79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19
15
发表于 2008-7-31 17:16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灯</I>在2008-7-31 16:27:24的发言:</B>

<P>所谓“有关联”,就是不隔。对联不谈关联,又该怎么办?即使诗词,任何两句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关联,但是放在整篇诗词来理解,总会有关联。</P>
<P>头痛~~~[em06]</P></DIV>
<P><FONT color=#ff0033 size=7><b>对立统一吗!</b></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64 小时
主题
75

2274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2315
经验
188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6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31
16
发表于 2008-8-24 16:26 | 只看该作者
<P>对于隔与不隔,到现在也分不清,努力的把上下联融合在一个画面上就行吗?</P><P>写景联如此,那喻理的呢?</P><P>对于出句和成联的区别又在哪呢?</P><P>困惑中</P>[em04][em04][em04][em04]
艳骨淬红笺,自能将小字薛涛,呼来侍候
蓬山稀旅路,何必任无题商隐,遣去探看                                           北纬42度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17
发表于 2008-8-24 18:37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魂鸟梦</I>在2008-8-24 16:26:57的发言:</B>

<P>对于出句和成联的区别又在哪呢?</P>
<P>困惑中</P>[em04][em04][em04][em04]</DIV>
<P>仅这个问题回答一下:所谓出句,是别人出一个上联或者下联,由你来应对。所谓成联,顾名思义,是一个完整的联,上、下联由你自己一人完成。</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4 小时
主题
24

1032

帖子

0

精华

102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5499
经验
102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4-4
18
发表于 2008-8-24 19: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飞扬校长!!辛苦了!![em23][em23][em27][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 小时
主题
95

4341

帖子

0

精华

3万

积分

联都贡士

混沌牧者+联都进士

Rank: 6Rank: 6

UID
15289
经验
474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3-17
19
发表于 2008-8-24 21:5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溪花禅意</I>在2008-8-24 18:37:06的发言:</B>


<P>仅这个问题回答一下:所谓出句,是别人出一个上联或者下联,由你来应对。所谓成联,顾名思义,是一个完整的联,上、下联由你自己一人完成。</P></DIV>
<P>区别又在哪呢?
<P>别人出一个上联或者下联,由你来应对;一个完整的联,上、下联由你自己一人完成。区别又在哪呢??
<P>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对句还是对联?是诗句还是词句?区别又在哪呢??</P>
烛心一点知明灭[冰儿] 禅意半分悟色空[一灯] 缚骨袈裟轻一掷 违心作派再休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 小时
主题
213

3189

帖子

0

精华

3768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初级班原副校

Rank: 4Rank: 4

UID
12440
经验
376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1
20
发表于 2008-8-25 10:03 | 只看该作者
<P>有些同学不明白成联是什么意思,所以在作业要求写成联时,依旧写成如下形式:</P><P>出句:@@@@@</P><P>对句:@@@@@</P><P>回头别人要求同学赠一幅联,也写成这样,那就挺逗的了。</P>[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2 05:55 , Processed in 0.1059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