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树德] 结构之争需要澄清的问题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63

115

帖子

0

精华

227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9330
经验
32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8 0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size=5>结构之争需要澄清的问题</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5>陈树德</FONT></P>
<P><FONT size=4>    对联作为格律文体,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我曾经简要地归纳为“对联三原则”:即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这三条规则虽然还没有经过“钦定”,但也是约定俗成,为广大联家所认可。
    近来开展的“结构”之争,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一、不能用感性对待“结构”
    对联中使用“结构”约束,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因为在“语法结构”概念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做对联只有“对类”和“平仄”两个要求(“联义”暂时撇开),是近百年由于外来文化的融入,由于“治语语法”的出现,“结构”和“词性”才进入了联家的视野。1898年,马建忠摹仿拉丁语法,写成中国第一部文言语法,书名叫《马氏文通》,开创了汉语语法的先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汉语语法研究进入高潮。1955年中央政府公布《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81年又公布《中国教学语法体系提要》,“汉语语法”才正式形成。而古人做对联主要依靠“对类”,同时将字或词划分成若干“门类”,这安全是为了对仗的需要,局限性很大,且很不规范,很不完整。明代屠隆的《缥缃对类大全》将“对类”划分为十九门,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将“对类”分成十一类共二十八门,但都是举例,真正罗列的汉字都不到2000个。今人要继续使用“对类”去做对联,实在是行不通的。现在所有的汉字都有了“词性”界定,又有权威的字典作查考(如中国语言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在对联中使用“词性”取代“对类”,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词性一致”也就成了对联的基本原则之一。
    然而“词性”和“结构”是相伴生的,没有“汉语语法”也就没有“汉语结构”,没有“汉语结构”,也就没有“汉语词性”,所以不能只取“词性”而舍弃“结构”。既然对联采用“词性”是唯一的选择,那么采用“结构”也是唯一的选择,二者不能分割,“结构”+“词性”必须配套。
    现在有朋友认为“结构”是一种“约束”,纯粹出于感性的理解,而缺乏理性的考辩。感性者,只凭感觉出发,因为觉得“结构”太严,便得出“作茧自缚”的结论。理性者,撇开主观感觉,从历史的、进步的、科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对待联律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点理性、少点感性。顺应历史潮流,才能符合与时俱进的原则。
    二、不能简单划分“宽”与“严”
    首先,“宽”与“严”是相对的概念,没有严就没有宽,而严是原则,宽是变通。就对联来说,“严”就是联律,“宽”只是在遵守联律基础上的变通。对于“结构相同”,首先要承认它是原则,然后才能说变通。联律不是没有变通,例如“平仄相对”是联律,“一三五不论”就是变通。本人根据“平仄”在对联中主要用于对仗的论点,提出“出言无忌,对句当规”,实际也是变通。还有“自对”、“借对”、“磋对”在格律上的放宽等,都属于变通。例如师进通先生所举“宽对”的一些例子(见《对联文化》总第八期),有些连绵词本身就是并列结构,如“蜿蜒”、“蓬莱”等,如果在《联律》中规定,“一般连绵词可以视作并列结构”,未必不行。这样,“宽对”与“严对”的矛盾也就统一了。
    再说宽严的原则,该宽的宽,该严的严,这是确定宽严的前提。成都武侯祠的著名对联不是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语”吗!对联是格律文体,没有严格的约束就变成散文了,这就是“审势”。古人在没有出现“语法结构”以前,为了求得“工对”,必须要求“对类一致”,规定“天文”只能对“天文”,“时令”只能对“时令”,甚至“方位”只能对“方位”,“人伦”只能对“人伦”,“连绵词”只能对“连绵词”……这样的严,虽然近于苛刻,但在没有“结构”+“词性”配套之前,为了保证对联格律的纯正,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在“工”的要求下允许“宽”,所以也实行了上千年。现在根据“汉语语法”的理论,将“对类”放宽到“词性”,即使再加“结构”的约束,我认为比单一的“同类相对”还是放宽了。
    三、正确运用“结构”相对
    对联中运用“结构”的原则,是针对整句还是针对“词”“字”?我以为主要是后者。
    第一、对联使用的是艺术语言,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散文,更不同于外语(“语法”和“词性”都是引进外国语言文化的结果)。诗词、楹联的语言,除了要精炼,要言简意赅,一字千钧外,还有对仗上的约束,意境上的需求,“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等,使得对联的句子成分,不是“缺这少那”,就是“颠来倒去”,其语法结构和一般口语或散文,大相径庭,用标准“语法公式”去“套”,会产生很大的困难。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中,对诗的语法结构用了120多页的篇幅进行阐述,单五言诗的“句式”就归纳出95个大类、203个小类、340个大目、400个细目,同时说明“这些类目,当然不能包括所有一切的句式……和所能分析的句式的数目尚差甚远”。因为还有七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5-29 12:04 , Processed in 0.0798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