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十五期二年级第一讲A组作业***评阅老师花~愫***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89 小时
主题
70

276

帖子

1

精华

1373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36136
经验
137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6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作业截止时间:3月10日
评阅截止时间:3月12日
注意:作业用黑色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冂彩| 六合投冂注| 网络赚钱去SO娱冂乐冂城:顶级信用冂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主题
1

433

帖子

0

精华

6506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978
经验
157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0
2
发表于 2013-3-6 22:37 | 只看该作者
《A组学员名单》
组长:化茧成蝶
组员:
A01-天明照心
A02-杨帆
A03-行云流水
A04-闲放孤舟
A05-潇湘雨荷
A06-花弄影
A07-富春山居
A08-程瑞
A09-阳光
A10-艾米
A11-一叶知秋
A12-半百之人
A13-爱上之爱
A14-净莲
A15-彧海争锋
A16-微雨飞燕
A17-江心秋月
A18-如花
A19-别梦依依
A20-静和真怡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去SO娱△乐△城: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536 小时
主题
151

5574

帖子

9

精华

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0261
经验
22136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65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7-18
3
发表于 2013-3-7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程瑞 于 2013-3-9 08:24 编辑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黄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悼张道古    贯休
清河逝水太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即起始、承接、转折、收合。“起”是起因,是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是“起”句的延续深化;“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2、起、承、转、合的特点
   “起”:点题明旨; “承”:承上启下;“转”:转换深化;“合”:  升华主旨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定基调、
“承”“起”而续、“转”开生面、妙“合”主旨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三种境界来概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主题
1

27

帖子

0

精华

170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02
经验
38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4
发表于 2013-3-7 2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梦依依 于 2013-3-7 21:31 编辑

15期二年级A19别梦依依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1《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押一东韵)

2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押一东韵)

  3 咏怀古迹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押八庚韵)

   4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押八庚韵)

    5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押八庚韵)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是指一首诗的开端,也就是首句,它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
    承:是指一首诗的次句,承接,扩展主题,加以申述。是对仗句。
    转:是一首诗的3句,转折,紧扣主题,深化主题,要 有新意,也是 对仗句。
    和:一首诗的尾句,总结全篇,结束全篇。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起,作为领句,引领全篇,合,作为总结,总结全篇,而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或者对仗。它们须按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的形式安排全局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起:引领的作用,是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是扩展主题。转:转变的作用,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积累,体验,感悟,领受诗的韵味,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平时要多读古诗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在 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才能做出好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3 小时
主题
2

151

帖子

0

精华

467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719
经验
110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5
发表于 2013-3-7 22:22 | 只看该作者
A10-艾米  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韵部的七律
第一首(八庚韵):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地学长生。
第二首(八庚韵):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第三首(一东韵):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四首(一东韵):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第五首(一东韵):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二、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律诗有起承转合四部分,首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其中承句、转句要对偶或对仗,整首诗遵循粘、替、对,押平声韵,勿出现孤平、三仄尾、三仄平,如律诗意趣奇特,句子有拗,可以补救。
三、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是指律诗的开端和起因;承是指承接起句进一步描述;转是指紧扣主题,相对于起句和承句的转变;合是指结尾,总结全篇,并扣上起句。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或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或者对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主题
0

40

帖子

0

精华

202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741
经验
44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6
6
发表于 2013-3-8 06:00 | 只看该作者
A02-杨帆  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感逝(浙东)(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

       无题二首 其一(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柳长句(唐·杜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江楼晚望(唐·杜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唐·刘长卿)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起句是律诗中的首联,是开始部分;承句是律诗中的颔联,转句是律诗中的颈联,这两句必须是偶句或对仗;合句是律诗中的尾联。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就是开篇,起因。引领全篇。承就是承接起句进一步申述扩展,转就是转折但不脱离主题。合就是对全篇的总结,首尾呼应。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但是无论哪种写法,万变不离其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联系紧密连贯,首尾呼应。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写律诗要做到平仄相对,实对虚,虚对实。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或对偶。律诗贵有新意,不以词害意。多读经典的古诗。写律诗要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26 小时
主题
4

157

帖子

0

精华

436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2919
经验
10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9
7
发表于 2013-3-8 1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微雨飞燕 于 2013-3-8 12:28 编辑

十五期二年级 A16微雨飞燕
第一讲作业:
---------------
===============
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下平八庚】或【上平一东】韵部的七律,仔细体会诗中【起承转合】的运用。
平水韵上平八庚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唐代岑参)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唐朝柳河东)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行行便濯缨。

《尚书筵中咏红手帕》
(唐代徐寅)
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
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
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堕粉胸。
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

《望蓟门》
(唐代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峰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苔》
(唐代徐寅)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壑渔矶处处逢。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台春影柳阴浓。
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起,指的是律诗中的首句,也叫首联,包括第一、二分句。一般交代事情的起因,发生,说明时间地点等。
承,承接上文加以解释,拓展,叙述,扩展主题。
转,在原有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平铺直叙,进行巧妙的转折,使诗句更有美感,但是一定要围绕主题,不能出现断裂,那样就失去了节奏感,谈不上美感了。
合,指结束全文,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这是诗的点睛之笔。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起承转合的特点是循序渐进的,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倒叙的写法,但是无论怎样写,都不能脱离主题,其中,承句和转句,必须是对偶或者对仗,起句,有着引领全篇的作用,所以起句不是写个简单的景,这个景要符合整体思想,起句和合句在思想上完全并完整统一的。合句也必须照应起句,作为总结,总结全篇。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句,作为引领,总领全局,承、转、合均依起句而来,依起句扩展、转变、总结。承,起到扩展主题的作用,转,转变的作用,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这四个环节要有连贯性,完整性。在律诗中,每句都要扣题,不能离题。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在林黛玉的指导下,从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诗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学诗,要深下功夫,自己多读多悟,才能不断进步。从她三首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起承转合这四个环节,紧密结合,突出主题,转的巧妙,合的有高度,诗才能出彩,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主题
1

81

帖子

0

精华

2476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799
经验
56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3
8
发表于 2013-3-8 12:41 | 只看该作者
A 09 阳光作业贴: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1)《晓色》(元朝谢宗元)
远似烟霁近又空,非明非夜两朦胧。
一天清露洗难退,几抹曙云遮不穷。
断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
苍茫半逐鸡声散,又被朝阳染作红。

2)
《岳王墓》(明朝高启)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3)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唐朝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4)
《晏坐闲吟》(唐朝白居易)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5)
《初到江州》(唐代白居易)

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
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
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
遥见朱轮来出郭,相迎劳动使君公。

6)
《忆微之》(唐朝白居易)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
起,引领主题,可平一点,要扣题。
承,扩展主题,要紧一点,要自然。
转,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要奇一点,要新巧。
合,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要新一点,要点睛。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承转合的特点是: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承转合之间 的关系:
    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 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
    所以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
1.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立意要新奇,遣词要精炼。通过文字巧妙展示生活中美的情节。
3.格律正确,起承转合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
四者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连贯性、完整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6 小时
主题
0

44

帖子

0

精华

22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549
经验
45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8
9
发表于 2013-3-8 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和真怡 于 2013-3-8 13:50 编辑

A组20  静和真怡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1 、咏怀古迹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押八庚韵)

2、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押八庚韵)
3、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押一东韵)
4、无题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押一东韵)
5、 悼张道古   
                     贯休
清河逝水太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押一东韵)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是律诗的结构。起句是律诗中的首联,是开始部分。它起到引领全篇的作用;;承句是律诗中的颔联。承接,扩展主题,加以申述。转句是律诗中的颈联。转折,紧扣主题,深化主题,要有新意。承句和转句必须是偶句或对仗;合句是律诗中的尾联,总结全篇,结束全篇。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作为领句,引领全篇。合,作为总结,总结全篇,而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或者对仗。它们须按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的形式安排全局。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转:转变的作用,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最重要是多读多悟,多练习。注意律诗的起承转合,起要扣题。可平一点,承要自然,要紧一点。转要新巧,要奇一点,合要点睛,要新一点。打好基础,仔细体悟,灵活运用,渐渐提升诗词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24 小时
主题
0

91

帖子

0

精华

3812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606
经验
90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9
10
发表于 2013-3-8 1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潇湘雨荷 于 2013-3-8 16:58 编辑

A05 --  潇湘雨荷  ( 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1、 唐诗:驱鬼
           作者:李白
三山五岳何为峰, 六合之内谁英雄。
零点可容太极傲, 必聚亿万布衣龙。
定得乾坤收日月, 灭扫魑魅魍魉童。
腾架九天皆来拜, 讯至地府十八层。
(押上平一东)

    2、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押上平一东)

3、     作者: 杜甫
        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押上平一东)

4 、    作者: 崔颢
            行经华阴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押下平八庚)

5、   作者: 卢纶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押下平八庚)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引领的作用,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作为领句,引领全篇。合,作为总结,总结全篇,而承句和转句,必须对偶或者对仗。它们须按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的形式安排全局。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转:转变的作用,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合: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熟读唐诗三百首,多读 ,多悟,多练。注意律诗中的起承转合,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承和转是两副对联,要求对仗。还要注意实对实,
虚对虚,以及平仄相对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主题
1

41

帖子

0

精华

1619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513
经验
359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7
11
发表于 2013-3-8 19:08 | 只看该作者
A17江心秋月 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作者: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起句是律诗中的首联,是开始部分;承句是律诗中的颔联,转句是律诗中的颈联,这两句必须是偶句或对仗;合句是律诗中的尾联。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就是开篇,起因。引领全篇。承就是承接起句进一步申述扩展,转就是转折但不脱离主题。合就是对全篇的总结,首尾呼应。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但是无论哪种写法,万变不离其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联系紧密连贯,首尾呼应。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写律诗要做到平仄相对,实对虚,虚对实。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或对偶。律诗贵有新意,不以词害意。写律诗要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主题
7

64

帖子

0

精华

338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0176
经验
80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7-8
12
发表于 2013-3-8 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放孤舟 于 2013-3-9 08:46 编辑

小渔村15期A04闲放孤舟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咏怀古迹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无题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起,开始、开端。引领全文。
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
转,转变。在起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全文。
合,总结。总结全篇。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学诗首先要有意趣,要有自己的东西。诗贵于新奇。格律是末,意境是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主题
249

640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43838
经验
2874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5
13
发表于 2013-3-9 01:34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5期二年级第一讲A01-天明照心  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苏轼《真兴寺阁祷雨》
太守亲从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
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酝成。
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稉(下平八庚)

崔颢《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下平八庚)
祖咏《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下平八庚)

卢纶《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下平八庚)

苏轼《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新春堦下笋芽生,厨裏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下平八庚)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是开端,起因;引领的作用,是引领主题,引领全篇的。如果起不好会影响全局甚至会写不下去,所以很关键也很重要。
承:是承接上文深入起句,起到扩展的作用,是扩展主题,引申发展的作用。
转:是转折;转变的作用,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将意境引入新的境界,更加深化发展。
合:是结束全文;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点睛之笔。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承转合的特点: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颌联和颈联必须对偶或者对仗。起,引领全篇;合,总结全篇。好的律诗或绝句,起句和合句可以互换。不影响全篇的意境美!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是: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熟读诗百遍,
参透此中情。
作赋无捷径,
坚持方成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主题
0

74

帖子

0

精华

2227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333
经验
5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3
14
发表于 2013-3-9 09:25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十五期二年级作业 A11-一叶知秋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上平一东韵部
咏怀古迹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押下平八庚韵部
望蓟门》
作者: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下平八庚韵部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下平八庚韵部
悼张道古    贯休
清河逝水太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上平一东韵部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一首诗中的必然连接,起是起句,引领主题,承句扩张主题,自然一点,转句是在起承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要有新意,合句是紧扣主题,总结主题,和起句遥相呼应。
、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按照循序渐进 的顺序,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来表达。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句合句相呼应,承转句彼此链接紧密,环环相扣。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1,诗中要做到平仄相对,虚实相对,承句和转句是对偶或者对仗。
2,要有新意,不拘泥于小节。
3,要多读诗词,灵活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3 小时
主题
0

25

帖子

0

精华

102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779
经验
2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21
15
发表于 2013-3-9 09:56 | 只看该作者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答: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压一东韵)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压八庚韵)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世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切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压八庚韵)

金桥感事
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戌烟中。
(压一东韵)

无题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压一东韵)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点名主题,引领全篇。
承:围绕起句,加以拓展。
转:紧扣主题,放开思绪,别开生面,新巧自然。
合:总结全篇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 起:引领的作用,是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是扩展主题。
转:转变的作用,是紧扣主题,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总结的作用,是在引领的基础上,结合扩展、转变,做一个总结。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 首尾呼应
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

所以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作业截止时间:3月10日
评阅截止时间:3月12日
注意:作业用黑色

答:香菱学诗 告诉我们:1、要想写诗必须有功底,也就是多读古诗词,从中汲取精华。2、掌握起承转合、承转是两幅对子。3、立意要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9 小时
主题
0

34

帖子

0

精华

1617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3639
经验
36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
16
发表于 2013-3-9 12:10 | 只看该作者
15期二年级A07富春山居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1、无题二首 其一(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2、封诗筒寄微之(唐•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
未死又怜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
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
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3、金城北楼(唐•高适)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4、感逝(浙东)(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
5、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唐•刘长卿)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起:是开端,点明主旨。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总结一下起承转合即:发生、扩展、转变、总结。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循序渐进;不可一句离题;禁止原地踏步、禁止跳跃式的写作。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写诗重在立意新颖,言之有物;其次,则是炼字隽永;再次,就是格调合律。这三点是从诗的写作起源而论。但对初学者,最好还是掌握基本规律为好,如小学生描红,先有笔顺而后才能有所变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10 小时
主题
0

124

帖子

0

精华

465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628
经验
111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
17
发表于 2013-3-9 14:24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第15期二年级第一讲A组长-化茧成蝶

作业: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韵部的七律
答:1《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八庚韵
2《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一东韵
3《银河吹笙》李商隐:怅惘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萧自有情。八庚韵
4《自巩洛舟行人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一东韵
5《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八庚韵
二、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多读经典的古诗。写律诗要做到有新意,不以词害意。135不论,246分明,注意粘对替。两联要注意实对虚,虚对实。必须对仗或对偶。写律诗要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起承多是景,转合多是情。

三、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就是首联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承是颈联要对仗,深化主题。转是颔联要对仗,新奇不断裂,合是尾联总结全文,照应首联主题。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承转合的特点是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承句和转句 也就是颌联颈联必须对偶或者对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句与合句,在精神上(或思想上),完全并完整统一的。这也是对合句的要求:必须要照应起句!
承、转、合,均紧依起句而来。依起句而扩展、转变、总结。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 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8 小时
主题
2

124

帖子

0

精华

278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3936
经验
661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2-5
18
发表于 2013-3-9 16:02 | 只看该作者
A14净莲十五期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晓色》(元朝谢宗元)
远似烟霁近又空,非明非夜两朦胧。
一天清露洗难退,几抹曙云遮不穷。
断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
苍茫半逐鸡声散,又被朝阳染作红。

《忆微之》(唐朝白居易)

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晏坐闲吟》(唐朝白居易)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江楼晚望(唐·杜牧)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起句是律诗中的首联,是开始部分;承句是律诗中的颔联,转句是律诗中的颈联,这两句必须是偶句或对仗;合句是律诗中的尾联。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就是开篇,起因。引领全篇。承就是承接起句进一步申述扩展,转就是转折但不脱离主题。合就是对全篇的总结,首尾呼应。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但是无论哪种写法,万变不离其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理清脉络,点名主旨,扣住字眼,回顾主题。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写律诗要做到平仄相对,情景交融,虚实相对。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或对偶。律诗贵有新意,不以词害意。多读经典的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88 小时
主题
3

191

帖子

0

精华

5658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2784
经验
133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19
发表于 2013-3-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上之爱 于 2013-3-9 18:10 编辑

【小渔村15期诗词班】
---------------
(学号和网名):A13-爱上之爱
---------------
【第05讲】作业:2013/03/06
===============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下平八庚】或【上平一东】韵部的七律,仔细体会诗中【起承转合】的运用。

望蓟门  祖咏        下平八庚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这首诗的起句特别突然,上来就说我一到燕台上眺望,心里就暗暗的吃惊,看到远处笳鼓喧闹的地方,原来是汉将的兵营。
承句接着说万里边塞有三边飘动着旌旗。
转句说起战场烽火连天,硝烟遮挡了边塞的明月,大海和高山保护着蓟门。
合句点到了诗人讲自己年轻时虽然没有投笔从戎,但是论起功名我也会自动请缨保卫祖国。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上平一东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这首诗的起句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深夜赶着缝制一件圆顶的罗账,那是一个绣着凤尾纹的绫罗。
承句说起,女子那次与男子的邂逅,还没来得及用扇子遮住容颜,车子很快就走过去。
转句写女子因为相思而睡不着觉,一直到蜡烛都流尽了,夜深得不能再深,即使是这样,也得不到男人的消息,连石榴花都红了。
合句写的是,也许你就是在很近的地方,只是我们无缘相见,把相思化成西南风,送到你面前。

《无题》  作者:李商隐  上平一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的起句,讲的是昨天夜里天上有月亮和星辰,还有微微的风,在某个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我和你相会了。
承句接着说,我恨自己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翅,不能飞到你的身边陪你,还好,我和你心里是相通的。
转句写的是我刚刚认识你的时候,我们隔着座位喝着暖酒,玩着游戏,分成几组在红色的灯影下我们猜谜语。
合句写可惜的是我听到更鼓的声音响了,不得不回宫当差去了。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上平一东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这首诗的起句写云开雾散,远远地可以看到汉阳城,这样看来,还得一天的路程。
承句写船上的商人们白天睡觉,知道风平浪静,而船夫夜里喊叫说水涨了。
转句写我的鬓发都白了,和三湘秋天的景色一样,虽然离家几万里但是那颗心还是想着家乡的明月。
合句写的是我老家的家业,早就被战争瓜分得一干二净,哪还敢想再回到那里听到频繁的战鼓声。

《咏怀古迹•其四》 作者:杜甫  上平一东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这首诗的起句说的是当年蜀主刘备攻打东吴曾经到达三峡,他驾崩的时候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承句接着写想像着蜀主的仪仗旗帜仍然在山上飘扬,在荒郊野岭中,已经很难看到殿堂的样子了。
转句就写了古庙边上的松树上,仙鹤在那里筑巢栖息。每年三伏天,腊月日来祭祀的村翁。
合句说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我觉得“起”就是一个开始,想写什么,抒情或者写景,先做一个大概的说明,然后引领全篇的思想内容。“承”就是在“起”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把第一句的意思扩大一下。“转”的意思就是开始说中心思想,前面“起”、“承”已经起了铺垫的作用,这样读起来,才会让人觉得诗读起来有韵味,在一种转折的美。“合”就是把“起”“承”“转”这三方面做一个总结,使之连贯、流畅、通透,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承转合的特点是:循序渐进,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但是无论哪种写法,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是承句还是转句,也就是颌联颈联必须对偶或者对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答: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通过香菱学诗我知道了起承转合的重要性,起要扣题,承要自然,转要新巧,合要点睛。而且知道了“承转是两副对子”,还有平声对仄声,也说是诗的平仄格律。最重要的一点,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对某件事有了兴趣,一定要坚持并努力,一定会成功。

评阅老师,我的第一个作业写的有点多,给您添麻烦了。谢谢小渔村的各位老师与评阅、班长组长的默默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 小时
主题
0

18

帖子

0

精华

521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42807
经验
90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17
20
发表于 2013-3-9 1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百之人 于 2013-3-9 18:32 编辑

A12--半百之人  二年级第一讲作业

一、在唐诗三百首中找出五首押八庚或一东的七律(仔细体会起承转合的运用)

        感逝(浙东)(唐·元稹)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

       无题二首 其一(唐·李商隐)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柳长句(唐·杜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江楼晚望(唐·杜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唐·刘长卿)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二、简答题
1、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起、承、转、合、
答: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起句是律诗中的首联,是开始部分;承句是律诗中的颔联,转句是律诗中的颈联,这两句必须是偶句或对仗;合句是律诗中的尾联,也叫结。
2、简答起承转合特点
答:起就是开篇,起因。引领全篇。承就是承接起句进一步申述扩展,转就是转折但不脱离主题。合就是对全篇的总结,首尾呼应。循序渐进 ,或由小到大,或由内而外,或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 发展到唐朝,就有了由大到小,由外而内这样反方向的。写作手法但是无论哪种写法,万变不离其宗.

3、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互相关联,紧密结合,首尾呼应。
三、根据香菱学诗写一段文字,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个字
答:首先要认真弄通格律,其次要有耐力持久。也要掌握诗的结构、层次等,立意新颖,要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不需要华丽是辞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7 18:22 , Processed in 0.1338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