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猗发现明代乔应甲《半九亭集》——是对联是小品待考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7 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 乔阁老(应甲)生平简介</FONT></P>
<P><FONT size=3>    乔应甲(1559—1627),字汝俊,号儆我,猗氏(现临猗)张嵩村人。
    应甲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二十年(1592)成进士。初授湖北襄阳府推官,在襄阳六年,政绩卓著。三十年(1602)提升为四川道监察御史。嗣后在京候旨,目击京师骚乱不靖,遂仿唐十渐疏作“巡城十渐条陈”上奏,不久,京都积弊为之一清。
    万历三十一年(1603),“妖书——《续忧危竑议》事起,循万历《忧危竑议》体例,谓郑贵妃害太子事,语涉首揆沈四明,后署四川道监察御史乔应甲刊行。神宗令应甲廷对,应甲以“从来妖书毁谤别人,从无自我署名的道理”回奏,遂置不问。时沈四明上奏弹劾楚宗室,而吏部侍郎郭江夏袒护之,沈即疑“妖书”出于郭手,而嗾使门人钱给事诬告郭,乔应甲又上奏称钱给事附沈杀人媚人,并为楚宗室辩。沈四明为此忌恨应甲,放其巡按淮扬。
    应甲巡淮扬,睹总漕淮抚李三才“性不能持廉”(《明史》李三才传语),以“五好十贪”书木板上传之于衙门,遂与三才交恶,并由此于衅于东林。(《明史》依此诬应甲为阉党,实千古之恶闻)。
    万历三十三年(1605),应甲请假归里。
    万历三十八年(1610)调浙江道御史。次年,东林主持京察,应甲几遭大祸,经吏部侍郎潇宣化等力争乃免,但亦用“年例”外任,即告归里。
    又丁忧两次,家居达13年之久。   
    万历四十三年(1615),曾以太常寺少卿召,应甲不就。家居期间,协助地方调整田赋积弊,废除冗烦手续,民颇称便;又倡民疏浚涑水河道,据蓄水池曰“砚凹翠”,即防水患,又利农灌。
    天启四年(1624),起任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在道陈言几十疏,言赵南星之遂,李三才之横;力攻高攀龙、孙琮、曹于汴,并攻魏大中等,末言:“东林得淮抚则暗有所恃,淮抚得东林则两有所挟”。请将三才托汪文言贿谋起升,房可壮特疏举荐,乞取各官保疏,参疏,俱付史馆记载。应甲力剖门户党局之意由此可见。
    天启五年(1625),改以御史大夫巡抚陕西,严搜括,清透支,儆官邪,绝贿赂,吏治为之一清。尝主持杖死鱼肉百姓的国舅曹应祥,民皆称快。应甲巡陕时,适逢陕北大祲,饥民流窜。延绥巡抚请兵剿除,应甲以饥民宜抚置之不问。其后李自成揭竿而起,封建卫道者以肇于应甲抚而不剿之罪,而闯军途经猗氏则称乔为清白吏,一字不褒,荣于华衮。  天启六年(1626),应甲被升为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掌院,为谣言中伤而听候处置。应甲再上疏乞休,得以新衔致仕。  天启七年(1627),病卒于家,终年69岁。
    崇祯年间,东林党得势,大捕天下阉党,时应甲已死,子孙曾受牵连被拘。两党之争,直至南明覆灭后才予停止。党祸之乱,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康熙32年,圣谕:乔应甲忧国廉官,刻石纪念。康熙县志有传。
    应甲曾过平定州等处,见因饥荒致卖子鬻妻者,捐资以赈,救活稚子1400余众,“州人德之,为建生祠”,匾额“奇德高义”。
    应甲勇于任事,硬折不弯,有关他除暴安良,为民请命的故事在桑梓及晋南一带流传甚多,民间有“乔阁老”美誉。其为人处世,以三实为守,存实心,做实事,说实话。循其箴言“办事宜贵精神果断,存心总要正大光明”而行,终身不渝。
    应甲遗著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看山集》正续、《难焚草》(诗集)、《咫园诗集》等,均散佚,唯《半九亭集》(8卷)现存北京图书馆。民间亦有流传。乔永旺家存有原本。</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乔应甲,世称乔阁老(1559——1627),今山西临猗楚侯乡张嵩村人。乔应甲于1592年举进士,初授湖北襄阳府推官,曾任四川省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南京督察院事右都御史,1627年病逝于老家。乔应甲是明末一位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在长达35年的政治生涯中,政绩显著,多有建树深受黎民百姓爱戴。1641年,李自成攻打北京,路过猗氏曾亲自来到乔应甲墓前,焚香祭火,以示敬意。称他为“清白吏”。(阎民虎雷振海) </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0 21:27:36编辑过]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17 | 只看该作者
<P>   明代对联专著《半九亭集》简编</P><P>
今年5月,笔者在编纂《中国对联集成·临猗分卷》时,从民间发掘出明代对联专著乔应甲的《半九亭集》,如获至宝。尽管原文献为残卷,但内容仍十分浩瀚,难以全部面世,只好整理选编部分内容,以供联界朋友鉴赏。
    一、乔应甲生平简介
乔应甲(1559——1627),字汝     ,号儆我,民间尊称乔阁老。山西省临猗县张嵩村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北襄阴府推官、四川道监察御史、淮阳巡按、浙江道监察御史、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等职。位至朝廷二品大员,最高监察大臣。
乔应甲是明末一位值得称颂的政治改革家,一代廉吏名臣。他为人刚正耿直,不阿权贵。为官清正廉明严肃法纪,反贪肃奸,除暴安良,革故鼎新,祛弊兴利,赈济灾民,政绩卓著,深得人心。民间流传了大量传说故事,现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乔应甲初入政治舞台,看到京师要地骚乱不堪,积弊颇深,于是仿唐十渐规为“巡城要务”条例上疏。万历皇帝看到疏,非常震惊,令其严肃治理,京师为之一靖。巡按准阳时,发现总漕准抚李三才贪赃枉法,该以“五奸十贪”书于门板传示各衙门,并连上数疏,参倒了大贪官李三才,同时也为开衅东林党埋下伏线。
乔公往返京城,路过山西平定等州,见因饥饿卖儿卖女者,慷慨解囊,捐资赈济,救活幼子1400余人。恩德感人,平定州为其建祠立碑,匾曰“奇行高义”。在明王朝阁部相争、朋党倾轧日渐加剧之时,坚持正义的乔应甲,几遭诬陷。在父母相继去世后,乔公借丁忧之名,在家乡一住就是十三年。在此其间,他目睹国难民困,建议当地官吏调整田赋,消除积弊,又捐资疏浚涑水河,开挖蓄水池,为地方办了不少好事。起任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后,不顾自己六十六岁之高龄,上疏十三次,揭露官吏中党派门户之偏见,遭到敌对。改为御史大夫,巡抚陕西。到长安一下车,便接到冤民拦路告状,多为控告国舅曹应侵吞赈灾银两、苛苦粮商、霸占民女、害死人命等,乔公大义凛然,召集州府官员开庭公审,在证据确凿后,当庭杖死这个皇亲恶棍。民众拍手称快,呼为青天,长安城百姓特绣绘“行录图”以示感恩。在陕期间,严禁官吏以各种名义借故搜括民财,杜绝各种贿赂门道,解助工银十万余两。一时吏治大靖,政绩卓然,升任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后,为避朋党之祸告老还乡。明崇祯元年病故,享年六十有九。
    二、《半九亭集》概述
在阁部相争、朋党倾轧、皇帝昏庸、宦官为祸、外族侵扰、国难忧的明末,乔应甲又是一位清醒睿智的思想家与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计有《便民实政》、《三实奏章》、《看山集》等。
《半九亭集》,原为八卷,一卷遗失,二卷残缺大半,七八两卷以律诗为主。间有部分联语,其余各卷全部对联组成。洋洋十余万言,对联不下五、六千副。或讥刺政治腐败,官场贪诈;或抒发读史心得,人生感慨;或歌颂山河壮丽,风景怡人;或提炼做人警语,处世格言;或描写农事活动,偶语方言……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乔应甲为人“三实为守”:存实心,做实事,说实话;为官;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居家:立身贵诚,处乡贵静,与人贵信,凡事贵简。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关公之忠肝义胆,包拯之铁面无私;屈原之九死不悔,天祥之正气凛然;李白之飘逸放旷,杜甫之凝炼沉郁;陆游之壮志难酬,仲淹之忧乐先后;东坡之磅礴大气,乐天之平易朴实;陶潜之田园山水,王维之画意诗情……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古往今来,在全国恐怕绝无权有,实实在在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联仙”!无论什么人,只要你愿意学习,从中都会终生受用无穷!</P><P>    三\对联选编
1、清正廉明篇
欲行平易近民之政;当有慈祥爱物之心。
权势之地,非至公至断者难处;疑似之迹,非极审极详者难明。
多命关天,慎勿曰瓜田李下;五刑自我,急须防叫屈称冤。
燃犀不详,宁愿死者求生路;覆盆宜照,莫把平民送鬼乡。
事可做,须从真精神做出,方为实事;功求成,须自真力量做去,方见实功。
乡下差繁,衙门骗钱有路;堂前事简,小民受福无涯。
用其人党使安其位;行其志应该信其心。
居野,世事要堪得破;为官,浮名须看得轻。
财尽民穷,好将国事当家事;信心任运,莫把冰山当泰山。
学堂内难于得道,衙门中易以溺人。</P><P>清正廉明篇
宦途末路难持,须朝乾夕惕,莫学那不知休,不知足,遗讥当世
朽质余生有几,愿厚友懿亲,成就个不放债,不说情,谨守终身。
世间争得功名富贵四字;朝中只有君子小人两途。
恩不嫌过厚,故书曰赏延于世;
刑不可太滥。故书曰罚弗及嗣。
论事贵识大体;取人先观大节。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手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脚则玷污终身。
做官不可交非类,以坏名节;断事不可听私书,以倒是非。
上人之心田不净,小民之冤枉难伸。
莅政以法律为师,既以治人亦可律己;做官以清净为本,既以省事又且省刑。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18 | 只看该作者
<P>           明乔应甲《半九亭集》情景联赏读

                           山西临猗     张延华
</P><P>司马公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明代廉吏名臣乔应甲的《半九亭集》也正是在阁部相争朋党倾轧几遭诬陷情况下,借丁忧之名,挂冠退隐多次辞官不就,家居前后长达十三年间成就的。最令笔者忍不释卷惊叹不已的是其中以山水田园为乐的写景抒情联,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随缘放旷的博大胸怀,纤尘不染的高洁品德,伏枥忧愤的雄心壮志,以及摹景抒情的高超的文学艺术才华。笔者特分类辑录与联友们共同赏读。

隐逸之乐

临园独步吟诗章,半拙半工,恰似青云道上;绕径闲行看花草,乍开乍落,何异黄梁梦中。
松菊满前,闲中岁月床头酒;林丘高枕,静里乾坤架上书。
想陶渊明松菊园,顿忘荒径;酤杜子美寻常酒,欣典春衣。
藜杖芒鞋,浩歌一曲偕同好;良辰美景,快饮数杯畅素怀。
清晨端坐坐无营,取架上左传文、马迁史、相如赋、南华经、少陵诗、右军贴、屈子离骚,开卷广胸中识见;
亭午高眠眠且觉,想世间沧海日、赤城霞、巫峡云、洞庭月、峨嵋雪、广陵涛、庐山瀑布,何地非物外逍遥。
尘缘剖断坐园中,宜酒宜朋,宜清宵对榻;世虑潜消念方外,可吟可睡,可镇日敲棋。
经案绳床,莫道寻常福地;竹篱茅舍,堪称别是洞天。
高眠一觉饭胡麻,山僧趣味;长啸几声依茂树,野叟生涯。
茅屋半间堪蔽日;盘食一菜待佳宾。
古寺闻钟惊鹤梦;山僧得道验松枝。
荒庄独坐茶频煮,七碗后神清气爽;竹榻斜眠书暂抛,一枕余梦稳天宁。
红尘道上厌风霜,不堪着眼;白社樽前停杖履,何等快心。
濯足清泉,三缄不自道乡里;曝衣晓日,一醉何人知姓名。
五夜独眠,三叟可来问寿;南窗寄傲,北山不必移文。
解绶投竿,白云时劝杯中酒;挂瓢洗耳,明月相随枕上眠。
菊花为酒菰米餐,田家风味;砺斧作朋柯是伴,渔父生涯。
竹树新栽,作亭为爱东林好;轩窗洞启,得意方知隐趣幽。
蹑履东山,自幸天留一壑老;樽开北海,那知人羡二疏荣。
醉里逢春,共将卜夜还需饮;钟残待晓,再整投竿也未迟。
归隐有园,要使琴书长日伴;消闲得地,不妨松菊趁时栽。
行需梧杖坐蒲团,逍遥岁月;渔不垂竿樵谢斧,笑傲乾坤。
日吟短句夜燃藜,目穷今古;饥饱青精渴不饮,心契乔松。
种树书成,门栽多柳希无亮;传家经在,身卧东山慕谢安。
解组投林,不道山河百二;驾车出境,遍观世界三千。
茅屋半开,了无尘俗缄情远;轩窗洞启;漫有清风引兴长。
修竹秾花,争传海内无多地;卷帘入户,始信人间有洞天。
朗吟莫讶尘堆案;咬菜何妨客到门。
座有春风,倒履不辞棋客至;山藏古寺,翻经直欲宰官来。
千里投人,今年共道春光好,一樽留客,此处谁知酒价高。
青鸟紫鸾,共道壶天乐事;瑶台海屋,争传人世行仙。
靓妆丽色供弹唱,不似青楼境界;素膳点心当水陆,依稀萧寺家风。
翟公门外宜罗雀;陶令园中好劝杯。
乡村僻静庸人扰;垄亩安闲隐者知。
地远红尘,日涉园中呼旧友;身闲白昼,文昌阁下检残编。
松菊可餐随享用;薜罗堪服任裁缝。
三径竹间多野趣;一编窗下好良宵。
白云赠客难消受;明月袭人可赏谭。
蹲林卧石称知已;籍草班荆念故人。
桑林麦垄田家事;茅屋竹篱出世人。
履涉东园多暇日;榻悬庭宇无私交。
五柳当门,只管闲中乐事;一竿在手,哪知身外浮名。
寻我竹林,哪管花开雀乳;睹君家墅,且看山袖云来。
客来堪会酒;兴剧好弹琴。
野笋山蔬,高卧不须愁酒友;竹床藤枕,畅怀何必慕仙家。
邻翁社友多佳趣;饮露餐霞尽枉然。
门栽陶柳浓荫敷;园种邵瓜野味长。
青精饭用杨桐叶,成之可资阳气;昆仑觞取河源水,酿之芳味绝伦。
临风望美劳簪佩;对月怀贤废寝兴。
子猷舟一时乘兴;吕安驾千里相从。
青山可对难开眼;黄菊堪栽须耐心。
故友穷交,班荆共赏东篱菊;角巾芒履,投辖甘销北海樽。
白昼风清,门无侯吏堪罗雀;良宵月朗,坐有佳宾尽故人。
名香古鼎皆为幻;花笑柳眠总是春。
湘竹煮茶蔬菜羹;真正山家趣味;布囊作枕邯郸梦,依稀尘世丹丘。
纸窗竹屋贫生境;夏葛冬裘处士家。
书画琴棋堪怜我;青黄碧绿总宜人。
屏居世味淡中趣;守分生涯忙亦闲。
散步阶前,行处时时观妙道;披襟窗下,坐中物物见天心。
世间好事皆虚事;林下闲人是福人。
信步逍遥,径里闲谈宜对竹;随缘放旷,郊中野坐可班荆。
千载奇逢,只在好书良友;一生清福,无如坐茂临流。
山中木榻堪闲坐;竹下楸枰任醉敲。
廿年林下,酒一杯,琴一曲,净几明窗娱老;终日园中,书千卷,竹千竿,行吟坐乐忘归。
信理达天,感召四时和气;随缘度日,优游一片青山。
日往月来,会心扪膝同真境;天空海阔,鱼跃鸢飞任品题。
读书效法古人,黄卷中,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19 | 只看该作者
<P>明乔应甲《半九亭集》对联修辞艺术例探</P><P>  </P><P>                              山西临猗  张延华
</P><P>孔子云:“情欲信,辞欲巧。”可见,修辞艺术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明乔应甲《半九亭集》的对联,不仅意境高超对仗工整,而且吐珠纳玉卷风舒云,运用了各种优美的修辞手法,值得我们借鉴。笔者特举例探讨与同仁们共赏。
  1、比喻
  君子如松柏,特立不倚;小人似藤萝,附物方兴。
  浮沤富贵多争艳;泡影功名须自裁。
  他山有石能攻玉,浅水无波可濯缨。
  2、比拟
  散步郇城,卧听南窗风弄竹;观灯督府,樽开北海月窥人。
  潇洒园林,惟有江山知已;破除烦恼,免教风月笑人。
沙虫思射影;猛虎欲啮人。(远谗)
  3、对比
  君子衷肠易见;小人口语难凭。
  古人不见临危逃难;今日多闻怕死贪生。
  4、借代
  念生前破敌,青龙宁辞作砺;想身后留良,赤兔愿效执鞭。
  鸥鸟堪眠,莫教五斗常凌我;渔樵可伴,肯为一冠久误人。
  5、设问
  茅檐露地石砌阶,何处风尘可到;尺椽片瓦坐舒啸,个中野趣偏长。
  何处敲砧,惊破五更残梦;谁家吹笛,平添万里乡心。
  试问冯欢铗 ;何如荆轲筑。
  6、反问
  驰马蹂死小儿情可恕?失火延及官府法可原 ?
  一棺何物忍平分,是可忍孰不可忍;尺地碍庭为己有,是可为无不可为。
  颠倒是非易,明中自有褒贬;白黑混淆难,暗里岂无鬼神。
  7、摹状
  风声飒飒皆天籁;玉立亭亭独此君。
  杨柳当门,青青拂地参差影;蔷薇满院,袅袅风飘远迩香。
寂寂秋声,疏竹半窗横影;漫漫冬夜,浓霜满院飞花。
8、移觉
当檐竹声溪边绿;隔岸荷花镜里香。
散发行歌,惊心岁月青松老;披襟卧壑,扑面风霜苦竹疏。
9、夸张
因怒生疑,惹出千般烦恼;回嗔作笑,堪消万种忧愁。
廿年林下,酒一杯,琴一曲,净几明窗娱老;终日园中,书千卷,竹千竿,行吟坐乐忘归。
10、排比
尘缘剖断坐园中,宜酒宜朋,宜清宵对榻;世虑潜消念方外,可吟可睡,可镇日敲棋。
单刀账下,扶真主而谊君臣,情兄弟,昭昭天日心同耿;
万马营中,破七军而刺文丑,馘颜良,凛凛春秋胆共寒。
三原温中丞,实学实心实政,襄阳郑吏部,极清极慎极勤。
11、列锦
大造无私,翠柏苍松疏竹;东皋有约,笔床茶灶诗囊。
清晨端坐坐无营,取架上左传文、马迁史、相如赋、南华经、少陵诗、右军贴,屈子离骚,开卷广胸中识见;
亭午高眠眠且觉,想世间沧海日、赤城霞、巫峡云、洞庭月、峨嵋雪、广陵涛、庐山瀑布,何地非物外逍遥。
12、起兴
滇南不睹衡阳雁(正是雁飞不到处);塞北常来炙热人(正是人为利名牵)。
台阁非山林不贵;文章造平淡乃奇。
落月满床,老树寒凝增秀色;积书堆案,壮心郁勃付长歌。
13、顶真
戏法称能,能在无中生有;蒙人最妙,妙在假里弄真。
祸莫危于盛满,盛满不戒则为祸;福莫大于安常,安常不变则为福;
材高劲节节常在;义取不凋凋亦坚。
14、叠字
云雾初开,凄凄风寒柏树绿;山河晚眺,融融日丽柳条青。
苏扇题诗,轿中不语时时玩;红裙介路,脚下无踪步步随。
皓齿朱颜;清清白白真公子;来车去马,口口声声道丈夫。
退我一步行,行行且止;道人三句好,好好先生。
15、析字
忍字难看,刀下四点,则割心之事方见能忍;容字大观,谷上冒头,则穷谷之怀何所不容。
16、反复
千江有水千江映;万里无云万里明。
论养军,宽而严,严而宽,制命在将;论出放,胜而败,败而胜,成功则天。
闲里着忙,忙奔走,忙钻营,且看忙时景象;浓中寻淡,淡乾坤,淡世界,当思淡里心情。
17、重字
前辙车是后辙鉴;古人事是今人模。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静乃动君,存无静处方言静;闲为忙后,养到闲时岂等闲。
18、反语
白犊可牵,谁知贾谊三年谪;青山在望,哪管班超万里侯。
东海水,波浪滔天,世事何须扼腕;北印山,丧葬满地,人生且自舒眉。
19、呼告
切记,占官物,霸官地,今日亦觉畅快;
要知,人非旧,局更新,他年难免追查。
已而已而,万事无如杯在手;时哉时哉,一年几见月当头。
20、用典
轩冕难酬,莫将五斗羁陶令;松云可卧,且向东山访谢安。
月旦可评,莫道黄金铄众口;风闻易动,宁知市虎成三人。
掘燕寒山,哪得东方朔之捧米;剥榆秋塞。谁为西门豹之垦田。
21、集引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巡检苏麟上范文正公诗以此得荐)
昔人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天理难忘獭祭鱼;予则云,富家知足四邻福,穷汉莫忘一饭恩。
辅幼周公,自应恐惧流言日;贼臣王莽,岂是谦恭下士人。
邵二泉试对,月白风清,鹤唳一声山寂寂;张萝峰应对,云行雨布,龙飞万里海茫茫。
22、象征
谡谡清风鸣万簌,纤尘不缁;亭亭竹节贯四时,柯时常青。
严霜不改篱边菊;傲雪常青山下松。
材高劲节节常在;义取不凋凋亦坚。
23、衬托
山静莺啼树;风清柳拂檐。
万木阴森,且喜地偏人迹少;千峰突兀,方知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23 | 只看该作者
<P>明代对联专著《半九亭集》对联声律例探
      </P><P>                            山西临猗  张延华   
</P><P>笔者在赏鉴明代对联专著乔应甲的《半九亭集》时,深为其中对联的和谐声律所惊叹:古代先贤,竟然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精密严谨的对联声律系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虚心借鉴,努力弘扬呢!
    兹将学习所得梳理归纳举例如下,与联友共赏。应当说明一点,为使平仄格式鲜明,其中非节奏点上的可平可仄不再一一标明,请谅。
一、五言联: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塔影云中见;钟声月下闻。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钟鸣江月晓,雁叫海天秋。
3、一四节奏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心/如天如日;敕/为帝为王。
二、六言联: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君子衷肠易见;小人口语难凭。
连平连仄式: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盛名当思重负;大巧必有奇穷。
领字顿字式: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水/唯平/则/远到;车/偏重/则/难行。
三、七言联:
四三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茅屋半间堪蔽日;盘食一菜待佳宾。
四三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丘自适抽身易;四海为名致政难。
三四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览镜知/本来面目;读书鉴/已往兴亡。
三四平起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真修士/品由养定;鲁莽人/气以才雄。
三一三顿字式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黄河清/则/甘露降;囹圄德/则/贯索明。
四、八言联:
1、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妖盗协从,姓名谁辨;大兵经过,玉石难分。
2、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古人不见临危逃难;今日多闻怕死贪生。
3、连平连仄式: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持身当如/泰山九鼎;应事须若/流水落花。
4、二二四式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居野/世事/应堪得破;为官/浮名/要看得轻。
五、九言联:
1、五四式: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伤枝结果稀;多因气泄;大雪丰年兆,只为阳生。
    2、四五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观物宜从/木落草枯后;取人当自/声稀味淡中。
六、十言联
1、四六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解组投林,不道山河百二;驾车出境,遍观世界三千。
2、四六平起连平连仄式: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松声竹色,有时赏心寓目;礼斗焚香,无复惹眼牵愁。
3、四六仄起连平连仄式:
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带月肩犁,南村北村雨足,催人布谷,十亩五亩秧齐。
4、五五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理财开利孔,不如塞弊窦;处事念终归,自必慎发端。
5、五五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处世临今日,笑啼俱不敢;做官到此时,进退两堪嘲。
七、十一言联:
1、四七仄起式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扶汉兴刘,大节昭昭光日月;吞吴拒魏,英风烈烈壮山河。
2、四七仄起式②: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恢复中原,千秋事业丹心在;闲翻左传,万古纲常赤手扶。
3、四七(三四)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万簌无声,任飞鸟/翱翔上下;环亭有趣,历岁华/笑傲乾坤。
4、七四仄起连平连仄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涑水河边数千载,箕裘里社;峨嵋坡下二百年,清白人家。
5、七四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单刀破浪气冲江,英雄盖世;千里独行烛达旦,节义昭天。
6、七(三四)四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山之巅/九仞崇隆,树基平地;河之浒/万夫作苦,蚁穴滔天。
7、五六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为百姓施恩,不在要名结好;为一身植节,何须标异见奇。
8、六五式: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咫尺园林命名,欲洗尘中耳;往来竹径兴义,应和物外心。
八、十二言联:
1、五七仄起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南亩可耕锄,心思不到长安路;东皋堪偃仰,梦寐常来半里庄。
2、五七(三四)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闲中玩世情,须悟入/无怀世界;静处观人事,要看清/有尽身躯。
3、六六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文章声价难凭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73 小时
主题
211

1794

帖子

2

精华

2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联都贡士+联都学堂旁听生

Rank: 4Rank: 4

UID
8926
经验
463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17
6
发表于 2007-10-9 21:17 | 只看该作者
全是精华啊.
平心以待人间事;
率性而为笔下言。
QQ519162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21:32 | 只看该作者
<P>待见了书的序跋文字以及内容的编排方式,才能确定是不是属于对联文体。</P><P>若是,则充实了明代联史,若不是,则充实了明人清言小品文库。</P>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45

96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2907
经验
13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2
8
发表于 2007-10-28 23:47 | 只看该作者
慢慢看
闲遣清风嬉水 醉扶明月登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5 05:13 , Processed in 0.0876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