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钟云舫联语在中国对联史上的地位及其价值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5 1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5>钟云舫联语在中国对联史上的地位及其价值</FONT>


<p>
<P align=center>
<p>
<p>
<P><FONT size=4>钟云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47-1911</FONT>),又名祖棻,自号硬汉,又号铮铮居士。同治六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67</FONT>)考取秀才,补廪生,后迁居县城设馆授徒,晚年曾因参与告发贪官遭报复,被无端关押于成都待质所达三年之久。</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钟云舫有“长联圣手”之称,是清代联坛乃至中国对联史上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钟云舫工诗文词曲,但对联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振振堂》集收入他的对联作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51</FONT>副,他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对联文化的各个门类,达到了无事不用联的程度。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在对联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探讨钟云舫联语的地位及其价值,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可以用钟氏自己的诗文作品与对联作品进行自我比较,可以用与其同时代的联家作品与钟氏的联语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用历代著名联家的作品与之进行纵向比较。本文试图从最后一种角度,对钟云舫联语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重要联家作品的研究是中国对联发展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中国对联发展史比作流淌着的星河的话,那么重要联家及其作品便是其中最为璀灿的巨星,在普通人的眼光看来,正是这一颗颗巨星的连线才勾勒出了中国对联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在对联发展史上有两类知名度很大的联家无法作为严格意义上的重要联家,其一是只有一两副作品作为联史上标志性的转折点的人,如孟昶、朱元璋等;其二是民间对联故事中习惯附会的著名文人,如苏轼、唐寅等。严格意义上的联史重要联家必须在联作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个基本的数量级,这些作品可以是作者专门的结集,可以是个人文集中的附录,也可以是后代学人甄别辑录的本子。</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一位作者的地位与价值只与他作品的内在质量有关,一位诗人可能只因为一首好诗而名存青史,一位联家也可能只因为一副佳联而地位崇高(如孙髯的大观楼长联)。但若从对联发展史角度立论,一位联家的地位却应该与其联作的数量、长度、题材等等外在形式相联系。这些因素构成了综合的和更为直观的可比性,使我们更方便地对不同的联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这一角度来考量,我们便能够开列出一个大致的联家及其联集的名单来与钟云舫的《振振堂联稿》进行纵向的比较:朱熹《朱文忠文集》“联语卷”、李开先《中麓山人拙对、续对》、李渔《李渔全集》“联语卷”、郑燮、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以上四人均有近人辑本)、俞樾《春在堂楹联录存》、王闿运《湘绮楼联语》、赵藩《介庵楹句正续合钞》、吴恭亨《悔晦堂对联》以及方尔谦《大方联语辑存》等等。</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通过这种纵向的比较,我们会得出以下几点结论:</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一、钟云舫是中国对联发展史上最为多产的重要联家。</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振振堂联稿》及其续集共收录钟氏所作联语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51</FONT>副,据说还在是门人郑埙“力争”的情况下,仅得其总作品的“其半”,北京常治国先生曾推测钟氏平生联作当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0</FONT>副以上。不过我们据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51</FONT>副联语已经可以说:钟云舫是中国对联发展史上最为多产的重要联家。</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最早有意识地把对联当成一种表达工具而致力于创作的联史人物,当属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后人为他编辑的《朱文忠文集》之后,附有“联语”一卷,据梁章钜转录的情况来看,数量不过十余副而已。</FONT>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FONT></P>
<P><FONT size=4>中国对联史至明代才进入了一个重要联家辈出的时期,《徐渭集》中收录有对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8</FONT>副,担当和尚的《罔措斋对联》收联达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67</FONT>副之多。真正在联语创作数量上直追钟云舫的倒是明代联家李开先,李氏曾将联作编为《中麓山人拙对》和《中麓山人续对》二书,计收录联语<FONT face="Times<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59

885

帖子

0

精华

1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2682
经验
16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17:52 | 只看该作者
急就以凑数了,汗~~
博客:http://ltp2002.blog.163.com/edit/书店:http://shop35338616.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主题
6995

4万

帖子

68

精华

44万

积分

联都金牌会员

联都网站荣誉站长

Rank: 6Rank: 6

UID
9
经验
62566 点
威望
12 点
在线时间
130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5-20
3
发表于 2007-8-16 03:14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以前对钟云舫还真不了解,除了知道他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长联外,其他的不甚了了,长见识了,谢过楼主~~</FONT>
潇洒吟怀看楚天,湘江水逝忆华年。
妃竹无语还摇曳,子规声里雨如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145

96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2907
经验
132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22
4
发表于 2007-10-28 23:48 | 只看该作者
哦 没细看过
闲遣清风嬉水 醉扶明月登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4 19:47 , Processed in 0.0840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