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2.04.16揭晓】第49期“小江南杯”对联擂台揭晓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211 小时
主题
651

1884

帖子

1

精华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7192
经验
502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2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16 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49期“小江南杯”对联擂台揭晓
出句:国将不国,大明无可奈何,大顺失之交臂,大清借力入关成大业(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对句:民则犹民,前事岂能忘却,前因得者铭心,前鉴启人警世照前途。(东
璈 辽宁丹东)
对句:朝亦非朝,其帝如斯堪叹,其王得而复亡,其主奉天承运取其权。(马建勋
辽宁沈阳)
对句:朝亦非朝,民主接连流产,民生痛得揪心,民众揭竿反帝索民权。(王一中
辽宁台安)
对句:言复奚言,先帝未尝暇逸,先臣恳以尽忠,先烈舍生忘死树先勋。(刘红波 广西岑溪)
三门峡楹联学会副会长赵景谋点评:
本期出句很有意思,善于选材的方先生撷取了三百多年前那段既具偶然性,又极具戏剧性的云谲波诡的历史瞬间。1644年,有三位皇帝同时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出句以“国将不国”充满悲怆的语气起篇,首先引出延续了276年,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明王朝,虽然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刚愎自用”,但他的“宵衣旰食,朝干夕惕”仍称得上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他呕心沥血,力图挽回明朝危亡的局面,但终因其根基腐烂、气数已尽而无可奈何地饮恨煤山,上演了一出“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就在这一年,“闯王”李自成在众多的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在西安建立起大顺朝,然后率领大顺军挥师东进,一路势如破竹,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从西安打到了北京,灭掉了明王朝。当然,其中存在的偶然因素是,进军途中,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宁武关下付出了惨重代价的李自成,不得不做出暂回师西安休整,待他日另改走其他途径东进京师的决定之当夜,把守大同、宣府两关的明朝总兵姜瑞、王承胤,却同时派人送来了降书,李自成欣喜万分,临时改变计划,重新挥师东进,这才有了数十万“大顺”农民军进京的轰轰烈烈一幕。历史的巧合似乎都青睐于这一年,在此期间,还有几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共同促成了历史运行轨迹的改变。李自成打入北京城,灭掉明王朝,仅用了七十多天时间,但他坐上金銮殿仅仅四十一天便不得不退出北京,其变化之快,称得上是创造了改朝换代的神速纪录,与君临天下一统万年失之交臂。这是因为已经率部投向了“大顺”新朝的吴三桂,在闻听全家被软禁、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掳去等情况后,当即翻脸,冲冠一怒,降而又叛所致。接下来李自成派往山海关了解情况的“巡抚”级官员一人被杀,一人被割耳,受吴三桂之辱的李自成,盛怒之下亲率二十万大军东征讨吴,谁知从北京城抵达山海关前竟用了八天,致使处于二百里外的清军经过昼夜行军,及时赶到山海关,与苦战一天已精疲力尽的吴军合兵一处,形势由此改观,战败后的大顺军只用四天时间便退回了北京城,两相对照贻误战机明显。由于吴三桂引狼入室请关外宿敌“相助”,
于是乎,天大的一个便宜事,就落到了满清王朝的头上,北京唾手而得,并顺势南下入主中原,成就了267年的大清帝业。
出句极其生动简练的概括了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句子依史序顺畅展开,一气呵成,大明、大顺、大清皆为各自分句的主语,呈纵向并列关系,几个成语引用贴切,几处重字使用自然,以上均构成本次擂台应对的难点。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非但等级奖无由产生,连优秀奖也寥寥无几、差强人意,攻擂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遭遇擂台赛开擂以来最尴尬的局面。入选的几个对句应属于问题较少的,他们的首分句都基本过关,符合前“国”名词,后“国”动词的要求,“国将不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之意,后“国”前加状态副词“不”,是动词属性的特征。在此止步者为数不少,都是误用了名词之故。而入选对句的后三个分句都各有不尽理想之处,先不说他们都不具备与出句匹配的史料和场面,也不说成语使用与否,单说词性对应也都各有不足:与成语“无可奈何”
、“
失之交臂”相对之词要求起码要与其结构相符,应对者都或有欠工之处,比较明显的是以“接连流产
对应“无可奈何”;“失之交臂”应是“交臂失之”的动词状语后置形式,所对之词都难以类同;“借力入关成大业”是递进关系连动词组,入围句中只有“揭竿反帝索民权”符合要求。另外,各对句后三分句的主语无论从顺序上还是意项上都与出句有一定的差距,马建勋先生的“其帝”、“其王”、“其主”当分别指的是“崇祯”、“闯王”、“顺治”,倒是与出句一致,却终归是出句的重复,意义不大。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此次出句的确有难度,三位皇帝在短时间相继亮相这一特殊的历史题材,让三个分句的主语势均力敌的并列,到目前恐怕也一时难以找到相应的题材,那就不妨留给后人来完成吧,我们尽力了,我们虽败犹荣。以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谬误之处,敬请赐教。

《中华楹联报》楹联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欢迎访问中华楹联报网站:http://www.zhylbw.com/
在线时间
0 小时
主题
0

4

帖子

0

精华

20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43156
经验
15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25
2
发表于 2012-12-25 22:18 | 只看该作者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此次出句的确有难度,三位皇帝在短时间相继亮相这一特殊的历史题材,让三个分句的主语势均力敌的并列,到目前恐怕也一时难以找到相应的题材,那就不妨留给后人来完成吧,我们尽力了,我们虽败犹荣。以上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谬误之处,敬请赐教。
www.quxuehemall.com www.hee-shi.com
www.qixuehegw.com www.zhenweimall.com
www.hufahome.com www.qingliutea.com
www.xianya368.com www.kee-fu.com
www.qxhgw.com www.shibi360.com www.sumasumal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2 01:56 , Processed in 0.08948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