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三期一年级第一讲L组作业(请笔度春秋老师评阅)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2 小时
主题
12

33

帖子

0

精华

4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82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3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雨 于 2011-10-20 11:33 编辑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作业要求:1、不得用讲义中的例诗;
2、作业提交时间:10月16日24点前;
3、组长整理作业完成时间:10月17日24点前。
评阅要求:
1、第一题:标出平仄 20分,标错一个扣1分。说明什么是粘、对、替,各10分。
2、第二题:错一句扣5分。
3、第三题:要点没说出不得分,说得不完整的,少一个要点扣5分。
4、请笔度春秋老师评阅  完成时间:10月19日24点前。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5

帖子

0

精华

90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803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6
2
发表于 2011-10-14 11:53 | 只看该作者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作者王维
桃园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仄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平仄通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闭门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律;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替;就是在一句诗里平仄要交替,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就是在两句诗里平仄要对立,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粘;就是相邻的两联中,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
四声;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3

28

帖子

0

精华

23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5239
经验
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4
3
发表于 2011-10-15 1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封冻的火山 于 2011-10-19 14:34 编辑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书愤》 陆游 七言律诗仄起平收式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第2句与第3句中相粘的字:原--船(平),望--雪(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符合“马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七言律诗仄起平收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韵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答:现代汉语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封冻的火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6 小时
主题
0

8

帖子

0

精华

15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394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8
4
发表于 2011-10-15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背影) 于 2011-10-19 19:44 编辑

L组-14背影
1.标出这首七律的平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仄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相粘的字:地-鹤 余-去 鹤-复 云-川 载-历 悠-阳 草-暮 萋-关 鹉-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交替的字如颈联的:川-草 历-萋 阳-鹉
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也就是对。对立的字如尾联的:暮-波 关-上 处-人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30 小时
主题
2

139

帖子

0

精华

298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5435
经验
6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1
5
发表于 2011-10-16 14:13 | 只看该作者
L组-01弦歌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第二句与第三句中相粘的字:夜-雁 霜-堪 渡-里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如颔联: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雁 -堪-里 山-是-中
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也就是对。如颈联: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城-苑 色-声 寒-晚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6
发表于 2011-10-16 14: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主题
3

71

帖子

0

精华

145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9934
经验
2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
7
发表于 2011-10-16 18:37 | 只看该作者
L组08-蓝莓第一讲作业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句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也就是23 45 67 句中2、4、6位置的平仄相同。
本诗中相粘的字有 看粘闻 、子粘泪、何粘衣、日粘卷、歌粘书、纵粘欲 等

对:一个句子中前后分句 2、4、6平仄相反。本诗中相对的字有 :闻对外、泪对传、衣对蓟、卷对看、书对子、欲对何 等

替:是指一个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出现,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本诗中的替字有 外=传=蓟、闻=泪=衣,看=子何。 卷=书=欲 等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如果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八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和第一句相同。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分音平阳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0

3

帖子

0

精华

8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65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1
8
发表于 2011-10-16 23:56 | 只看该作者
L组06-秋风引第一讲作业



1、        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粘: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246音节处平仄相同。
对:对:首、尾联的246音节处,颔、颈联的246音节处及韵脚处平仄相对
替:诗的每一句平仄都有两两交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古音:平、上、去、入;今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0

2

帖子

0

精华

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413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0
9
发表于 2011-10-17 23:54 | 只看该作者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曲江二首
作者: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通平仄仄平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246音节处平仄相同。
对:首、尾联的246音节处,颔、颈联的246音节处及韵脚处平仄  相对
替:诗的每一句平仄都有两两交替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四声有两种分法,一是古汉语四声,一是现代普通话四声。古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普通话第一
、二、三、四声。
古四声和今四声大致对应关系:古平声后来分化为现在的阴平、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
),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仍为现在的去声;古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即阴平、阳平、上声、去
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10
发表于 2011-10-18 16: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11
发表于 2011-10-18 16: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5

帖子

0

精华

90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803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6
12
发表于 2011-10-18 19:03 | 只看该作者
1已知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作者王维
桃园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放隐沦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闭门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替;就是在一句诗里平仄要交替;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就是在两句诗里平仄要对立;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就是相邻的两联中,前联的对句,要和后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比如;
前联的对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后联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古四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四声为;阳平,阴平,上声,去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13
发表于 2011-10-20 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10-20 15:42 编辑

L组08-蓝莓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妻子的妻是平的嚎,余可!19分
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句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也就是23 45 67 句中2、4、6位置的平仄相同。
可以!确切来说是格律诗一联中的后分句与下一联中的前分句,第二,四,六字处平仄相同。
本诗中相粘的字有 看粘闻、子粘泪、何粘衣、日粘卷、歌粘书、纵粘欲 等
对:一个句子中前后分句 2、4、6平仄相反。本诗中相对的字有:闻对外、泪对传、衣对蓟、卷对看、书对子、欲对何 等
可以!确切说是格律诗一联中的前后分句间第二,四,六字处平仄相同。
替:是指一个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出现,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本诗中的替字有 外=传=蓟、闻=泪=衣,看=子何。 卷=书=欲 等
可以!
5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如果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八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和第一句相同。
看清楚题,是推导出整首七律的八个句子嚎,不是只要第八句。5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分音平阳平。
音平是什么?只听过阴平。10分
总分:64分
———————————————————————
L组10—草原沐雨
1已知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作者王维
桃园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放隐沦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闭门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标得OK!推导亦正确。50分
3替;就是在一句诗里平仄要交替;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一句中的二,四,六字处平仄交替嚎。5分
对;就是在两句诗里平仄要对立;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确切来说同一联的前后两句中第二,四,六字处嚎,不是随意的两句。5分
粘;就是相邻的两联中,前联的对句,要和后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比如;前联的对句是平平,后联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后联的出句应该是:平仄,这样二,四,六字处才相同。0分
古四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四声为;阳平,阴平,上声,去声
OK!20分
总分:80分
———————————————————————
L组12—清风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筹笔驿》
作者: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标得OK!20分
粘:第二、四、六句除尾字与第三、五、七句的246字的平仄对应相同。
可以!只是此种回复是建立在七律的基础上,所以最好前面加“七律的”。此外,这里说的本身就是第二,四,六字,所以“除尾字”可以不提,然后因为是“对应”,所以最好把前后顺序换一下,七律的第三,五,七句来与第二,四,六句的二四六平仄对应,相同。10分
对:第一,三、五、七句与第二,四、六,八句的246节点字平仄对应相反,颈联与额联包括尾联的尾字平仄相反。
可以!同上。10分
替:每句的246节点上的字平仄轮换交替。
可以!1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四声就是:平上去入,以今音为1234声中的12声为阴平和阳平为主,34声为上声和去声为主,入声则存在1234声里面。
回答得比较含糊,而且不确切。5分
总分:85分
———————————————————————————
L组13—渺
作业: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标得OK!20分
粘:二、四、六句与三、五、七句的246字平仄相同。
对:一,三、五、七句与二、四、六、八句的246节点字平仄相反,三、五、七与四、六、八句尾字平仄相反。
可以!只是以上种种回复是建立在七律的基础上,所以最好注明下。此题尾字可以不提,要提你还得分首句入韵和不入韵。20分
替:每一句的246节点上的字平仄交替。
可以!1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答:四声按古音为平、上、去、入,用今音来说就是1234声中的1声为阴平,2声为阳平,3声为上声,4声为去声,入声分别融入在1234声里了。
可以!但“用今音来说”这几字比较容易造成歧义,可以是“而今音”,把古今明显的区分开来,讲得更清楚些嚎。20分
总分:100分
————————————————————————————
L组-14背影
1.标出这首七律的平仄
昔人已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筆度拙評:“乘”在表示乘坐这类义时为平嚎。余可。19分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相粘的字:地-鹤 余-去 鹤-复 云-川 载-历 悠-阳 草-暮 萋-关 鹉-处
余和去,背影施主看呢,粘了吗?8分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交替的字如颈联的:川-草 历-萋 阳-鹉
替是在一句之中嚎,所以是川-历-阳;草-萋-鹉,而施主举例的是对。5分
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也就是对。对立的字如尾联的:暮-波 关-上 处-人
是第二,四,六字处都要,不光只有二字处嚎。5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回答得比较详细,但是问题也多。比如“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 其实古平声到现代变为去声也有,如“俱”;
“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 其实古上声到现代变为平声的也有,如“茗”。
所以古音和今音之间的变化有很多,不可如此绝对地讲嚎。17分
总分:84分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主题
3

71

帖子

0

精华

145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9934
经验
24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
14
发表于 2011-10-20 17:47 | 只看该作者
{:5_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0

25

帖子

0

精华

90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803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6
15
发表于 2011-10-20 18:44 | 只看该作者
17# 筆度春秋
春秋您好,谢谢您评阅我的作业,您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16
发表于 2011-10-20 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10-20 19:59 编辑

L组作业整理
L组15人,已交11人,未交:L02子瑜 L04豆腐 L05暗夜花开   L09  娟子
L组组长—月迹疏影
1.书愤 陆游
早岁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那”仄的嚎。余可。19分
替:在同一句中音节处平仄交替,如楼船、夜雪、瓜州
                                     平平  仄仄  平平
对:对句在音节处平仄相反,如:楼船对铁马、夜雪对秋风、瓜洲渡对大散关
                              平平  仄仄  仄仄  平平  平平仄  仄仄平
粘:前一句的尾句与后一句的前句在音节上相同如:中原的原与楼船的船相同,铁马的马与塞上的上相同,衰鬓的鬓与一表的表相同。
可以!30分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声音分类:今音:分为阴平,阳平(由古音中的平声分化而来),上升,去声(古音中一部分上声和一不分入声演变而来)。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括号后面的还不如不写,写的反而错。“阳平(由古音中的平声分化而来)”,不全是如此,其实古音的仄声化为现在的阳平也是有的,如“暇”,在古音中就是仄的。
“去声(古音中一部分上声和一不分入声演变而来)”,也不全是。古时平声演变成现在的去声的也有,如“俱”。
所以古今的变化比较多,在回答时千万别如此绝对。18分
总分:97分
——————————————————————————————
L组01—弦歌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子唱离歌,昨夜微霜渡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鸿雁不堪愁里,云山况是客中过。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岁月易蹉跎。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筆度拙評:“游”下平十一尤的嚎;“初”上平六鱼;“听”可平可仄,当为不经意的“听”为平,人有意去“听”便为仄,所以此处当为仄。“令”为教,使之义时为平,下平八庚;为法令,时令之义时才为仄。16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第二句与第三句中相粘的字:夜-雁 霜-堪 渡-里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如颔联: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雁 -堪-里 山-是-中
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也就是对。如颈联: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城-苑色-声 寒-晚
不光是第二字嚎,是第二,四,六字处都要。5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答: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进化,在北方的大多数地方的语言中入声都消失了,而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因此,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也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对于两者对应的情况还是说得比较绝对的,具体可参看以上对L组组长—月迹疏影和L组-14背影施主的评语。18分
总分:89分
———————————————————————————————————————
L组03—封冻火山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50分)
《书愤》 陆游 七言律诗 【仄起平收式】
早岁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仄】仄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塞上长城空自许,鬓已先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师一表真名世,载认堪仲伯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那”是仄的嚎;“镜”仄;“衰”平;“出”仄;“千”平;此外,貌似少了一联。10分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第2句与第3句中相粘的字:原--船(平),望--雪(仄)
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符合“马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还有“对”的问题呢?20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30分)
       七言律诗 【仄起平收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20分)
答:现代汉语四声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还是同样的问题,可参看以上对L组组长—月迹疏影和L组-14背影施主的评语。18分
总分:78分
——————————————————————————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5 小时
主题
0

81

帖子

0

精华

183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22459
经验
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8
17
发表于 2011-10-20 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筆度春秋 于 2011-10-20 19:57 编辑

L组06-秋风引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标得正确!只是有几处问题,“腊”错别字吧?合句老衲记得好像是“蓬山”,不是“蓬莱”。
粘: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246音节处平仄相同。
对:对:首、尾联的246音节处,颔、颈联的246音节处及韵脚处平仄相对
可以!不过以上说法皆是建立在七律上的,所以得注明一下。
替:诗的每一句平仄都有两两交替
第二,四,六字处平仄交替嚎,毕竟有时候难免会在一,三,五处有点出入,未必所以时候每个字都能落实得到的。5分
45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古音:平、上、去、入;今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OK!20分
总分:95分
———————————————————————

L组07-琴笙鸢牵
1、自己找一首七律,标出平仄,并举例说明什么是粘、对、替?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炬成灰泪始干。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筆度拙評:标得正确!只是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这为什么会和上面的蚯蚓施主一样呢?20分
粘: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246音节处平仄相同。
可以!不过以上说法皆是建立在七律上的,所以得注明一下。10分
对:颔联、颈联都有平仄相对。
这回答。。。跟没说几乎没区别,七律的每联都有平仄相对。0分
替:诗的每一句平仄都有两两交替
第二,四,六字处平仄交替嚎,毕竟有时候难免会在一,三,五处有点出入,未必所以时候每个字都能落实得到的。5分
2、已知七律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请推出整首七律八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OK!30分
3、请简述四声的分类。
古音:平、上、去、入;今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OK!20分
总分:85分

————————————————————————————

不好意思,组长前面那个帖没看到,老衲还在想呢,怎么就只交了这么几个:L
修真仙骨蓬莱境
破点灵犀好了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0

3

帖子

0

精华

8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5656
经验
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21
18
发表于 2011-10-23 13: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笔度点评,辛苦了!{:5_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30 小时
主题
2

139

帖子

0

精华

298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5435
经验
63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31
19
发表于 2011-10-23 19: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评阅,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 小时
主题
3

28

帖子

0

精华

23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5239
经验
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4
20
发表于 2011-11-1 12: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评阅,辛苦啦!
封冻的火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4 11:12 , Processed in 0.1274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