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九讲F组作业***评阅老师南羽格格***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主题
108

711

帖子

0

精华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4288
经验
396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3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8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2  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在线时间
415 小时
主题
1

300

帖子

0

精华

801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453
经验
18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2
发表于 2013-7-2 0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企脚北窗 于 2013-7-5 20:29 编辑

小渔村16期第九讲 F018企脚北窗 作业

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晏殊《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这是一首抒写别后相思情的诗。
  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恋人乘著油壁香车而去,从此也没有机会重逢,因引起作者深深的怀念。
  颔联:寄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情景。
  颈联:叙述作者自己目前寂寥萧索的处境,描述恋人离去后的情况。
  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鱼书欲寄何由达”照应“峡云无迹任东西”,因其行踪不定,所以即使写好书信也难以寄到她的手中,这是恨离怨别根源。
  
2  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断桥望雨有句》七律 押真韵

细雨帘栊忘几巡,西湖漱涤一层新。
僧门已破天涯梦,玉塔还思陌上春。
重渡兰舟归越水,再寻烟柳返江滨。
断桥千载今依旧,不见当年送伞人。
人人称臭脚,香臭我心知。
走得古风路,扛来文雅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66 小时
主题
2

194

帖子

0

精华

47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585
经验
11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1
3
发表于 2013-7-2 1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禧 于 2013-7-3 21:06 编辑

小渔村二年级F组06 复习课   千禧作业

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答:以: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出自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九年四月所写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中最早发表。全诗的内容为:“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整首诗不仅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表现了它的激动人心,不只是穷尽了理、事、情;而且还显示了诗人的高瞻远瞩、破格创新、挥洒自如、神旺气足,还表现了诗人的才、胆、识、力。正是“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引事起:一开始便把有关问题交代清楚,使头绪不乱。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狮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按内容分属“意承”;按写作手法分属“递进式”。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转句:写意转法,即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合句:以用典作结。“天若有情天亦老” 是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此句强调: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  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七律《梅雨》
满坡青叶吐芬芳,一束朱红一簇黄。
梅子娇鲜留远客,风儿清爽送幽香。
忽来云乱遮晴日,骤看流淅添彩妆。
山润荷青闲暮笼,巧裁锦绣织梦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0

79

帖子

0

精华

22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47
经验
5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4
发表于 2013-7-3 0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慧能 于 2013-7-3 08:20 编辑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九讲 F1无语 作业
作业;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文:
作者:元稹·唐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这首诗诗写典型的是景起。也叫兴起。直接点名地点嘉陵江岸驿楼中,时间江在楼前月在空,承句在起句点名的进一步描写。扩展扩张,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将景色的描写推到极致。转句为情语用诚知来衔接承句引出自己要发出的情感。有客观的描写转为主观的描写,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合句依万一来作为转句衔接。也是诗人的设想的结局作为总结。
          2  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七言律詩 押庚韻
          【雨】

云卷翻腾飘下地,天空电闪炸雷惊
小河溢满江湾去,大海无垠波浪声
润物何须轰响太。洗冲定显万山精
土中气化悬浮荡。驾雾对流渐长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主题
5

129

帖子

0

精华

349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938
经验
82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4-7
5
发表于 2013-7-3 10:52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九讲F12-江南雨作业;

一、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

答;这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的律诗布局。律诗的结构布局,一般在四联的分配上为起、承、转、合,即首联起头发端,颔联承接申说,颈联转折顿挫,尾联总收合题。这首诗正合这种章法。

1.分析起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以感叹反问发起,避免了起句的平铺直叙。诗人开题就单刀直入说自己年少不懂政治仕途的复杂,北望中原,只有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气和报国雄心。

2.分析承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承接首联“气如山”的豪情壮心而来,拓展了时空境界,深入具体描写大散关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颔联对仗精工,“瓜州渡”、“大散关”,写出了反攻的路线;“上句写东南水路,下句写西北陆路。“夜雪”“秋风”,写出了反攻的壮烈气象。

3.分析转句;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颈联笔锋一转,由“早岁”转到当前,由壮志豪情转变成苍凉而悲壮的情语。由理想转到现实,写壮志落空,而流光虚掷、年华已老的悲愤。完成了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路线转换。

4. 分析合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
尾联一笔宕开,根据起承转三句的描写,诗人用情结,兴起比合的手法,赞扬诸葛亮上《出师表》北伐曹魏的气概,谓千载之下,谁可比肩?

总结“书愤”而又含蓄深沉,包含了多层意思:
一是明赞孔明的鞠躬尽瘁,敢于以弱小蜀国北伐强大的曹魏:“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二是南宋并非没有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如岳飞不就曾经“壮怀激烈”“收拾旧山河”吗?
三是暗中自比诸葛亮,朝廷不能识贤用贤。

此诗用对比反衬手法高度凝练概括:“早岁”与“鬓斑”、理想与现实(“气如山”与“空自许”)、“出师表”与“谁堪伯仲”,前者对后者都起了都起了对比反衬的作用。
诗人写了自己一生怀抱感慨,言简意赅,概括力强。前四句高昂豪壮,后四句沉郁顿挫,中四句时空纵横开合,腾挪跌宕。


二、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七律《南下雨中行》
春来三月雨纷呈,油菜花开闽赣行。
两岸竹摇千翠绿,一江水荡万波惊。
雾烟锁目横空渡,寒露凝珠浅夜征。
无奈返昌尘路远,时光复往任飞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主题
1

49

帖子

0

精华

224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39880
经验
5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12
6
发表于 2013-7-3 2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烟凝 于 2013-7-3 20:51 编辑


一、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起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
承句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
转句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合句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诗人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自己不得重用的思想感情。
二、以【雨】为题或意境作一首七律,要求格式正确,使用平水韵
秋雨
秋雨连绵洒小城,天低云暗似三更.
寒风过处萧条起,枯叶飞时别恨生.
默默幽怀无所寄,泠泠小字惹谁惊.
常因此景生悲绪,空忆西窗教古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66 小时
主题
2

194

帖子

0

精华

479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585
经验
1132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1
7
发表于 2013-7-5 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15 小时
主题
1

300

帖子

0

精华

8015

积分

联都铜牌会员

Rank: 4Rank: 4

UID
44453
经验
18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4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8
发表于 2013-7-5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企脚北窗 于 2013-7-5 20:29 编辑
企脚北窗 发表于 2013-7-2 01:29
小渔村16期第九讲 F018企脚北窗 作业

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谢谢老师的点评,老师辛苦了!!
“浣洗”改“漱涤”吧。
“僧门已破天涯梦,玉塔还思陌上春”说的是许仙白蛇的故事。虽有凑对之嫌,僧门指的是许仙出家,玉塔是说白蛇被压雷峰塔下还思念着许仙呢。
人人称臭脚,香臭我心知。
走得古风路,扛来文雅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7 小时
主题
0

79

帖子

0

精华

2208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4447
经验
513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6
9
发表于 2013-7-5 20:31 | 只看该作者
慧能 发表于 2013-7-3 07:50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九讲 F1无语 作业
作业;1  找出一首律诗,自己分析,起承转合.
文: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4 小时
主题
1

67

帖子

0

精华

2563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46402
经验
59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8-14
10
发表于 2013-10-2 22:39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16期二年级第九讲作业F08-斯水蔚蓝   一   《七律。登庐山》           文/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狼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赏析:   
首联上句写山,下句写登山。,横空一个“飞”字,气势磅礴,再以以“大江”与“飞峙”的庐山相映衬,庐山的雄姿更加鲜明突出,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所特有的那一种豪迈之气。            颔联上句入眼一个“冷”字,既有冷静之形,又有冷淡之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诗人屹立在时空交织的“制高点”上,冷静地审时度势,同时又冷淡地看待反华势力的叫嚣。
            颈联,亦雄奇,亦空朦,一片诗意的深沉,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自然风物与人文哲理兼摄交融,象外有象,余味无穷。
            尾联巧用了一个与庐山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文化名人--陶渊明的典故。妙在一问便收,发人深思,给读者以充分想象的空间。
二         《七律  雨中行舟》

     乌云厚厚隐斜阳,天地昏昏万物凉。
     雨打残花尘浸香,风吹枯叶路铺黄。
     蒹葭飞絮无人睬,衰草摇头暗自伤。
     白发孤舟逆水上,两行清泪殇流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3 07:40 , Processed in 5.6455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