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请一代天骄老师评阅E组,请染月老师评阅F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8 2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衿 于 2012-3-15 23:22 编辑

1.什么是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4.什么叫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作业十二日晚八点完成   【论坛】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主题
2

40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4821
经验
30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
2
发表于 2012-3-10 1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仁 于 2012-3-23 09:56 编辑

F组一人交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是汉语发音的四种声调。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古音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今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相邻偶句的2、4、6位置平仄相同(粘);
      对:对偶句内的2、4、6和句末位置平仄相对;
      替:单句(诗句或联句)内的2、4、6位置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有两种说法:1、除韵脚处(平声韵脚)外,一句中只出现一个平声字(首字不算)的情况。
                      2、诗句中两仄夹一平的情况(首字不算)。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分为四联,即首联(一联)、颔联(二联)、颈联(三联)、尾联(四联);首联首句分入韵和不入韵,首联首句分平起和仄起(第二字);每联的2、4、6、8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中间二联必须对仗,首尾二联可以不对仗。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的对仗要求在颔颈联。特点是符合对仗句的基本要素,根据诗的立意和诗脉的发展,颔联要对起联有所承接和扩展;颈联要有转折,要为尾联做铺垫。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起承转合。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赋起、兴起;明起、暗起、反起、引起、兴起。
    赋起:直书其事;兴起:先言他物而烘托要说之事;明起:直接点题;暗起:暗含题意;反起:反衬题意;引起:引导要说之事。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句要突兀,点题或扣题;承句要自然,承接起句有所扩展;转句要新巧,转得自然出乎所料;结句要精彩,言有尽而意无穷。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渡口》
三月长堤柳色新,桃花几朵点关津。
船歌亮啭黄莺早,雨燕翻飞细浪频。
嫩草欣欣解生意?艄公默默渡痴人。
江流不识常来客,老树一年多一轮。
    作业十二日晚八点完成   【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7 小时
主题
0

31

帖子

0

精华

245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5753
经验
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30
3
发表于 2012-3-10 1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揽月 于 2012-3-10 16:13 编辑

F06-揽月作业
1.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指:上平、下平、去声、入声。
2. 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今音:今音的上平、下平、去声、入声。分别对应现在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上平和下平的字归类为平声字,去声和入声的字归类为入声字。但也不是全部都是这样,比如像接、别、歇,等一些韵母为ie的,还是、有像足、屋之类一些韵母是u或者v的。就是入声字。
古音:古音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跟今音不同的是,只有平声字归类为平,上声、去声、入声都是仄声字。
3. .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是指:律诗的每一句的后分句,跟下一句的前分句的246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同。就如同是粘过来的。
对是指:每一句的前分句跟后分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相反。而且律诗的承句跟转句必须对仗。
替是指:每一个分句的第二个字跟第四个字平仄必须相反,第四个字跟第六个字平仄也必须相反。就是246位置的平仄相互交替。
律诗的粘、对、替,会让一首诗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4.什么叫孤平?
孤平是指一个诗句中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另外,两个仄声字中间只有一个平声字也叫孤平。
5. 律诗八句的写法。
起句要紧扣主题,但又不要写的太细,给承句留一点空间。承句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进一步点明细节,转句要从承句的基础上转到要表达的情感,不要拖泥带水,要转的自然。如果起句跟承句表现的景是欢快明亮的,那转句的情就不能太伤感。合句既要总结前三句的感想,更要呼应起句的意境。但一定要留有余地,要给人读后回味的感觉。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要遵循词性相当、平仄相对、节奏相同、字数相同。但要避免合掌,不要出句跟对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因为律诗的字数本来就比较少,这样的话就浪费了资源。
另外律诗的首句可以不对仗,尾句最好不要对仗,这样整首诗就显得呆板了。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律诗的章法是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分别作用是起承转合。首联点明主题、颌联紧接着扩展,颈联开始深入,尾句做最好总结。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①明起;就是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说,就比如说《清明》一开始就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人一读就知道是写清明。
②暗起;就是不直接说主题,而是用其他事物联引人主题。比如:《题菊花》首句:飒飒西风满院栽,题目是菊花但不直接写菊花,而是用西风满院栽,用西风的季节引人主题。
③陪起;还是首句不点明主题,而是根据联想的意思去表现,其实私以为跟暗起有些相似。④反起;还是不直接点明主题,不从题的正面起笔,而是从反的一面引出主题。比如;《送僧归日本》首句是: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虽然题意是送别,但起句却从来时下笔。
⑤引起;还是先不点明主题,而是从所见所闻中引出。比如说写花可以先说你闻到的香气,写江大海可以先写你听到的涛声等等。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起句要紧扣主题,起的明明白白。但不宜写的太满,要给承句留一点空间。
承句要在起句的基础上加以扩展、递进。还要引出转句要表达的意思。
转句时开始深入,但要符合承句要表达的意思。
合句开始总结全篇,要切合起句的景,也要照顾转句的情。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细雨方收柳色新,东风拂面踏青人。
娇莺蹴就桃花落,绿水桥平燕语频。
有意欢歌携慢舞,不知轻汗满罗巾。
年年只道韶光短,且醉今时莫负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主题
0

73

帖子

0

精华

1458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4932
经验
283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6
4
发表于 2012-3-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净乐 于 2012-3-10 23:04 编辑

E组04-净乐
1.什么是四声?
答:汉语中的四个声调称为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其中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中的大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些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在律诗中,每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叫替。每联的上下两分句中246位置的的字平仄相反叫对。下句的上分句和上句的下分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叫粘。
4.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应该说是四句八分句。首先要符合格律。然后,承、转句要对仗。一般是首句点题,不可太满,符合诗意的景情。承句要承上,并有扩张,转句要虚实结合,一般有景语转入情语,为合句打基础,合句要回扣中心、总结全篇,要做到字尽意不尽。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也有四联全是对仗的,如杜甫的《登高》。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一、明起;二、暗起;三、陪起;四、反起;五、引起;六、兴起。    明起:直接点题。
    暗起:不直接点题,意思却包含在其中。
    陪起:有其他事物衬托题意。
    反起:有反面的事物来说要说的事物。
    引起:用所说的事物引起要说的事情。
    兴起:用所见景物引起所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承转合。顾名思义,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张,转是在扩张的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承转两句都要求是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应该做到言尽意不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一年四季始于春,暖日和风景色新。
双燕归来寻旧梦,百花次第吐香醇。
呼朋唤友来郊外,玩水游山复本真。
忘却忧烦无自我,天人合一健心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3 小时
主题
0

28

帖子

0

精华

298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6438
经验
1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1-1
5
发表于 2012-3-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酌月浪子 于 2012-3-11 03:34 编辑

E组一7 酌月浪子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答:上平、下平、去声、入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俗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其中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中的大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些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用七言的一联举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句的246位置的字是 平仄平 平仄交替,称为替。上句和对句的246位置的字的平仄是两两相对的,如平对仄,仄对平,平对仄,称为对。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246位置的字是平仄相同的,如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称为粘。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果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格讲究的是对仗和字数。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律诗八句,每句5字或7字,分别称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律讲究的是平仄和用韵。写律诗时一般要求遵守粘,对,替的规则,偶数句的尾字要入韵,统一押平韵,或仄韵。举例七言律诗八句的一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可以工对,可以宽对。一般要求平仄对仗,词义对仗。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起承转合。律诗分为四联,按顺序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写的时候分别承担起承转合的四个作用。起句:开头,引出话题,总领全篇。承句:承接、扩展起句的主要景色,并为转句做好准备。
转句:转折,深入。结句:扣住主题,或抒情,或论理,作结。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
1-1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2-1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2-2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
2-3 平起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平仄
3-1    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4-1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若是问的起承转合的起法:
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
二、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
三、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四、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
五、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六、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章法,通常用起承转合来写完四联八句。其中可以运用的手法有赋、比、兴、诗、雅、颂等。后三种老师没讲。前三种赋即为直言事物景物,比即为用比喻、借喻等手法描述主题,兴即为从描述其他事物景物引出主题,委婉的说。起的方法在第八题已经回答了,在此不多叙述。承句尽量写景,写和情感相关联的景致,无关的不要写。转句要由景入情,转的贵在自然连贯,由浅入深,为尾联做好准备。合句则要重立意,总结本诗的主题,若要 表现诗尽而意不尽,可以采用结尾半句写景的方法,事半功倍。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吟春》  
乍暖还寒又一春,  嫩牙破土显腰身。  
晨飘细雨烟云缈,  暮罩轻纱水墨皴。  
滴露花丛蜂蝶远,  流风野陌月容新。  
朦胧景致湖山魅,  放眼风光赏醉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2 小时
主题
0

62

帖子

0

精华

147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6143
经验
3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8
6
发表于 2012-3-10 23:49 | 只看该作者
D组04-紫色的云
1.什么是四声?
  答; 四声是汉语发音的四种声调。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四声的分类有两种: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音把汉字的声调分为四种,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今音也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属于不同的声调。古平声到后来
       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
       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
       子,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所谓粘:就是律诗的 3-2句,5-4句,7-6句, 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
          所谓对;就是律诗的1-2句,3-4句,5-6句,7-8句中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
          所谓替;是指在本句中246位置上的字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1,先景后情。 2.先情后景。3.情景交融。4八句都写景。初学者要学好起承转合,最快捷径就是先学“先景后情'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对仗的特点是 1.两句为一联。2.词性相当。3.平仄相对。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5.句子的结构要相同。
        律诗对仗的要求是:首联可对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尾联尽量不要对仗‘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l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所谓起是指律诗八句中的第一二句,即首联。承。是指第三四句,即颔联。转。是指第五六句,即颈联。和是指第七八句,即合联。律诗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 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1.明起,开头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2.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3.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手,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5引起。不先说题目,有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本意。
          6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简单地说就是 起句要突兀,点题或扣题;承句要自然,承接起句并有所扩展;转句要新巧,转得自然又出乎意料;结句要精彩,起到点睛的作用 ,言有尽而意无穷。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冰消雪隐又寒晨,散落朝晖一柳春。
别院忽闻黄鸟戏,凭栏初见紫苞嗔。
虽无白李及时笑,却有茸芽当下新。
梦醒枝头羞又怯,欲遮憨态媚撩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5 小时
主题
0

75

帖子

0

精华

116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6028
经验
2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30
7
发表于 2012-3-12 14:23 | 只看该作者
E组03-梅园飘香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古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三是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就是每首诗的 3-2句 5-4句 7-6句 ,2、4、6字处的平仄相同
对:就是每首诗的 1-2句 3-4句 5-6句 7-8句 的2、4、6字处的平仄相反
替:就是诗的每一句 2、4、6字处,都要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案: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果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第一二句为起句,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句,也叫颔联;第五六句为转句,也叫颈联;第七八句为结句,也叫尾联。
起:起句一般为点题兴起,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和事。
承:承接起句,将起句进一步深化、扩展,并为转做准备。
转:在起承的基础上转换角度、方式围绕主题,变换情景。并为合句打下基础。
结: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扣起句和主题,做到字尽意不尽。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可以工对,可以宽对。一般要求平仄对仗,词义对仗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主要就是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要求:起要合题,承要深入,转要变化,合要总结回扣思远。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
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
二是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
三是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
四是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五是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六是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承转合。顾名思义,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张,转是在扩张的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承转两句都要求是对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应该做到言尽意不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田间小径找新春,料峭清风微抚身。
柳吐嫩芽河水绿,草含珠露早阳亲。
群峰峻逸黛烟绕,紫燕悄争暖树茵。
靓丽风光如梦境,醉迷巡赏踏青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8 小时
主题
0

18

帖子

0

精华

187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026
经验
1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9-30
8
发表于 2012-3-12 16:05 | 只看该作者
E组02-独坐尘嚣
什么是四声?
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
对:七言诗中,前分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跟后分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反;
替:七言诗,同句中二、四、六音节位置平仄交替。
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首句要点题,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承句要对仗。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承转句要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颈联要对仗。
结: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扣中心,做到字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
对仗的特点与要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
(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
(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对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3)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
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1)明起(2)暗起(3)陪起(4)反起(5)引起(6)兴起。
(1)明起:
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有说起句破题、点题。
(2)暗起:
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就是说,虽然我们看不到题字。却能感觉到你写的是什么。
暗起的特点,只是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暗起这种写作方法,常被诗人广泛的运用。
(3)陪起: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谓见物生情,引发相思。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就是借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4)反起: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5)引起: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如杜甫【客至】: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
(6)兴起:
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并硬性强调了对仗和选韵,用起承转合和步骤更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用意境阐述一种情感,用格律的要求达到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避免重复的词组让作品显得优美生动,赋起比收来体现主题,写作中要求避免窜韵窄韵险韵僻韵倒韵,对压韵也有要求。忌双声和叠韵,双声批声母相同,叠韵指韵母相同的字.有这些要求我们才能由欣赏优美的古诗,到写好律诗.宏扬中华古典文学.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又见东风催梦醒,群山侧目暖意频。
初迎彩蝶翩翩舞,再听黄莺阵阵亲。
流连紫陌期芳影,沉醉清香有丽人。
悄然暗喜春来早,尽可闲游淡俗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5 小时
主题
0

15

帖子

0

精华

299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8229
经验
34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7
9
发表于 2012-3-12 17:40 | 只看该作者
F11-梦竹  初级二年级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2.
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但随着语言的进化,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
3.
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是指在律诗二三、四五、六七分句中246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同。
对是指在律诗中上分句与下分句246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对。
替是指在律诗每个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
4.
什么叫孤平?
答:在七言律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个字不论,如果为仄,也就是变为这样“仄仄仄平仄仄平”那么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是孤平。五律的孤平只看“平平仄仄平”这句,其它的句式不属于孤平范畴。在“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首字是平,用了仄的话,那么这个句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了,这就是孤平。
5.
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1、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2、先情后景:这种方法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相对前一种要难一些。3、情景交融:就是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比前两种都要难些。4、八句都写景: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这种方法难度比较大这种写法主要用于五律,不适合七律。
6.
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1
两句为一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首联可对偶,可不对偶。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偶形式,第七八句尽量不要对偶。 2
词性相当: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字或词,词性必须相同。3
平仄相对: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5
、句子结构要相同:
若上句是主谓定宾状句式,那你的下句也必须用同样结构的句式。律诗的对偶不用像对联对仗那么工整,相对可以宽,意思对的上就可以。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答: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也是章法
8.
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答:1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2、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包含其中。3、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笔。5、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6、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答: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起联一般交代时间、地点。而承联,或是扩展 ,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联 或景或情 ,或是情景交融 终还是以情为主, 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 落实到情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句的,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  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给人以联想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律诗的中间两联须要对仗,就是颔联与颈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
10.
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冰雪消融万物新,青山绿水又逢春。
柔风拂面流云幻,细柳垂姿景色真。
小径花香迷过客,林间燕语唤游人。
携来挚友轻歌漫,醉卧溪边碧草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10
发表于 2012-3-12 18: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3 小时
主题
1

3

帖子

0

精华

52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7208
经验
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3
11
发表于 2012-3-12 20:21 | 只看该作者
F组--02   ygd鱼儿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是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入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四声分别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分别称做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今音平声为一二声,仄声为三四声。
古音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古音平声有上平、下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是下一联的出句需与上联对句的平仄粘连。
      “对”是对句中平仄与出句相对(对立或相反)。
      “替”是出句中平仄须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就是两仄夹一平,五律的孤平只看“仄平仄仄平””;七律的孤平只看“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就算孤平了。“仄平仄仄平” 变为“仄平平仄平”,这样就不会失替,并且不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1、 先景后情—“起承转合”的写法。律诗的首联叫起句,颌联叫承句,颈联叫转句,尾联叫合句。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2、先情后景—种方法,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
3、情景交融—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比前两种都要难些
4、八句都写景 —同样,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这种写法主要用于五律,不适合七律。五律字少,比较适合写景。而七律字多,不适合写景,比较适合抒情。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1)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
  (3)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相对。(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4)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
  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
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
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
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
要对的。起句和合句也有使用偶句的,使用与否,具体视内容而定。但起句要兴,合句要比。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一:明起,开门见山点出题意,用语要能引人入胜。
二:暗起,起笔不点题,题意暗藏。
三: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四:问答,设问也。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五: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六: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对于绝句,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结句(也就是合句)。其法各有不同。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四野清香铺绿茵,满园桃李绽芽新.
廊前紫燕翻飞舞,枝上黄莺啼唱频.
瘦影又怜春色早,残杯斟尽暗伤神.
人生无那如流水,岁月悠悠几度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 小时
主题
0

1

帖子

0

精华

270

积分

联都初级会员

Rank: 1

UID
38750
经验
5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1
12
发表于 2012-3-13 0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露丝 于 2012-3-13 19:39 编辑

1.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中国古代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相粘,指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对应词字的平仄声调是相同的。平粘平、仄粘仄。违规了,就叫“失粘”。
我们同样看上面的例子,就对句来说,看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也就是咱们要说的对。这里强调一下:替和对一般指的是句中音节(若为七言,就是2、4、6)位置的字。多数情况(注意是多数情况,有的时候也是要论的)句中1、3、5可以不论,就是说七言诗句的一、三、五位置,五言句的一、三位置上,平仄上并不做严格要求,2、4、6的位置上则必须严格要求安排。下面说一下粘,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注意:粘是针对邻句而言,不能说成上下句或出对句。我们加深一下印象,再来看下:粘  。第二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第四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五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第六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七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后面的句子一样。这就是粘,如果不符合这为个粘的要求,就是失粘。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否则就是失替。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这就是对,否则就是失对。
4.什么叫孤平?
孤平,五律的孤平只看“平平仄仄平”这句,其它的句式不属于孤平范畴。在“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首字是平,用了仄的话,那么这个句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了,这就是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1、 先景后情      先景后情,是初学者最容易体会“起承转合”的写法。说到“起承转合”,我们说,律诗的首联叫起句,颌联叫承句,颈联叫转句,尾联叫合句。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那么,怎么先景后情呢?引用渔舟姐姐的话:“起、承如何写景,目的是给后面的情做铺垫。后面的情快乐,则前面的景要明朗;后面的情悲伤,则前面的景要阴暗些;转的时候要跟承句不断裂的转到情;合句要下足了功夫,叫人感觉笔尽意不尽。读完后还在想那个诗里面的滋味。”2、先情后景      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
3、情景交融      就是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4、八句都写景      八句都写景的,同样,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除了上面的定义外,对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人们所熟悉的对联就是一组对偶句。      律诗的对偶,与对联不同,对联要整体写一件事情,而诗中的对偶只是写整首诗的一部分。注意:这里的对偶不用像对联对仗那么工整,相对可以宽,意思对的上就可以。不要用对联的要求来要求诗的对偶。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首联可对偶,可不对偶。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例外很少),尾联尽量不要对偶。也就是说,律诗的第一二句可对偶,可不对偶。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偶形式,第七八句尽量不要对偶。      
对偶是学习律诗的必修课题。对偶是指句与句之间的一种关系,句子的字数、句子的读法、语法的结构、相对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但是两句的平仄声调要相反(对立)。下面我们来看看对偶的规则:1、 两句为一联      对偶是以两句为一联来说的,上下两句合为一联。第一句称为“出句” 或 “上联”;第二句称为 “对句”或“下联”。当然,对上下句的称呼不止这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去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这里不作深层探讨。我们来看个例子: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就合为一联。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上联”, “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下联”。2、词性相当      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字或词,词性必须相同。也就是上下两句相同位置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3、平仄相对: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符不符合我们前面讲的那些规则?“无边”对“不尽”, “落木”对“长江”“ 萧萧”对“滚滚” “下”对“来”,是不是词性相当、平仄相对?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偶,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格律诗中则绝不允许。事实上,格律诗中,不仅是对偶句,整首诗除非是修辞的需要,不然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5、句子结构要相同
      若上句是“主谓定宾状”句式,那你的下句也必须用同样结构的句式。比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是“主谓定宾状” 句式,下句也用了相同的句式。颈联的上下句用的句式也是相同的。      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对偶最好不要机械性地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因为这样就没有变化,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前分句说的是物,后分句已经涉及到人的情感,历史的浩瀚,已经不是单纯的物了。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一个中心  ——章法  起承转合,而对于章法而言连贯性才是更主要的部分。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起又分为: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一、明起    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王勃《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大家注意看,题为“九日”,而作者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这样的起法就是明起,此法最适合初学者哦。二、暗起    暗起,不见题字:黄巢《菊》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意,起句没有“菊”吧,题为“菊”然却不直接道出,只以“西风满院”暗中点题,并且以西风示意读者,时令是秋,这种起法就是暗起。    这种暗起手法的好处是,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从而加深诗的韵味。古诗中这样的作品不少,大家读诗时注意体会。于谦《咏石灰》,也是这种起法,这个大家下去自己去看。三、陪起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大家看: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起句没提相思吧?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到了合句才点出主题。此谓“借红豆此物引出本题相思”。再比如: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这种由眼前之景况“春城飞花”起句,而在承句中引出题目“寒食”来,此谓之为“陪起”也。这是第三种起法——陪起。四、反起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笔,而从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来途若梦行”看到了吗?是从反而着笔的,从而引出本题《送…归…》。这种起法就是反起。再看一个例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诗题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的反景况起笔,然后再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这种从反面着笔的起法,即称为“反起”。五、引起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举例: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从而引出《客至》,此法与陪起相类似。六、兴起    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兴起与引起不同之处,就在于引起是由眼前所见的景物引出,也就是我们现在要求的景起,我们前面讲过的“先景后情”。引起,这个比较适合我们初学者;而兴起,是自心中所感怀的事物以引出.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而承联或是扩展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联或景或情或是情景交融,终还是以情为主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落实到情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句的, 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 给人以联想。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6 小时
主题
0

23

帖子

0

精华

76

积分

联都会员

Rank: 1

UID
36180
经验
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10
13
发表于 2012-3-13 09:05 | 只看该作者
1.什么是四声?答:
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古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三是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登楼》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粘:就是每首诗的 3-2句 5-4句 7-6句 2、4、6字处的平仄相同
如: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
对:
就是每首诗的 1-2句 3-4句 5-6句 7-8句 的2、4、6字处的平仄相反
如: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替:
就是诗的每一句 2、4、6字处,
都要平仄交替 如:
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仄平平仄仄平 2、4、6位置上的平仄关系是: 仄平仄或平仄平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 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首句要点题,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承联要对仗。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承转句要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颈联要对仗。结: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扣中心,做到字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对仗的特点与要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1)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对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3)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一、明起;二、暗起;三、陪起;四、反起;五、引起;六、兴起。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有说起句破题、点题。二、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就是说,虽然我们看不到题字。却能感觉到你写的是什么。暗起的特点,只是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暗起这种写作方法,常被诗人广泛的运用。三、陪起: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谓见物生情,引发相思。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就是借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四、反起: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五、引起: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如杜甫【客至】: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六、兴起: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而对于章法而言连贯性才是更主要的部分。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而承联或是扩展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联或景或情或是情景交融,终还是以情为主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落实到情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句的, 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 给人以联想。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律诗的中间两联须要对仗就是颔联与颈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因为对仗的内容太近或相同,势必会造成内容的合掌,或是合掌的嫌疑。这样对仗反而不美。我们写颔联用得是景,我们写颈联就尽量的用情。我们写颔联用写实来描绘景,那么我们写颈联时就用虚写的方法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两联之间就会有层次感、距离感,也就是说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诗要有她的连贯性,每一联所写的内容都与主题相关,但写的方面却是要不能相同,都有重点,这样就赋予了每一联,具有她的独立性。这样一首诗写完就会层次分明,也就是【章法缜密】。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会造成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
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也就是说 联与联之间的景物描写要有距离感,要有空间感,要有跨度。 七律 初春
谁持彩笔点云霞,桃李含苞柳发芽。
河畔闲鸣千百鹜,山边欲放两三花。
云开梅岭迎春笑,人赶牛犁拼命爬。
不误农时勤播种,一年之计别相差。
写的忘了一时改不出来了。
悟道作业完毕谢谢老师评阅 辛苦了。诗韵不是十一真,写的忘了,一时间改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主题
0

57

帖子

0

精华

12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538
经验
1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1
14
发表于 2012-3-13 18:11 | 只看该作者

F组作业整理一

本帖最后由 我的心那 于 2012-3-16 17:27 编辑

F组长—我的心那
1.        什么是四声?
汉语中的四个声调称为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古音:平、上、去、入。(其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 为仄。)
今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什么是粘:
起句第二句的246字对应承句第一句的246字平仄相同;
承句第二句的246字对应转句第一句的246字平仄相同,

转句第二句的246字对应合句第一句的246字平仄相同;

什么是对:
起承转合四句中,每个分句的上半句246字分别对应下半句246字的平仄相反。
什么是替:
律诗八句中,每个分句的 246字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1)先景后情:即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体会起承转合的写法,也是我们目前所教的。
2)先情后景:即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
3)情景交融就是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4)八句都写景的,同样,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这种方法难度比较大。这种写法主要用于五律,不适合七律。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律诗的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也可以全首对仗。
要求:与对联差不多,对联的六要素,但是相对比对联要宽一点。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起承转合。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明起、暗起、反起、引起、兴起。
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暗起:不见题字: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从而加深诗的韵味。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笔,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
       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起句要突兀,做到点题或扣题,给承句留有一定的空间;承句要自然,承接起句并有所扩展;转句要新巧,转得自然又出乎所料;结句要精彩,回到主题,总结前面三联,最好言有尽而意不尽,给人想象的空间。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梅花落尽迹尤新,一点残香枝上呻。
燕子早来寻暖地,雨烟常驻没山身。
东风不解江南意,总是无情四处抡。
唯恐彩虹难会面,年轮空渡向谁询。

这个世界没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主题
0

57

帖子

0

精华

12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538
经验
1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1
15
发表于 2012-3-16 17:23 | 只看该作者

F组作业整理二

本帖最后由 我的心那 于 2012-3-16 17:27 编辑

-------------------------------------------------------------------------------------------------------
F组01访贤悟道
1.什么是四声?答:
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古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三是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登楼》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粘:就是每首诗的 3-2句 5-4句 7-6句 2、4、6字处的平仄相同
如: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
对:
就是每首诗的 1-2句 3-4句 5-6句 7-8句 的2、4、6字处的平仄相反
如: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替:
就是诗的每一句 2、4、6字处,
都要平仄交替 如:
玉垒浮云变古今
仄仄平平仄仄平 2、4、6位置上的平仄关系是: 仄平仄或平仄平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 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首句要点题,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承联要对仗。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承转句要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颈联要对仗。结: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扣中心,做到字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对仗的特点与要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1)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对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3)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一、明起;二、暗起;三、陪起;四、反起;五、引起;六、兴起。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有说起句破题、点题。二、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就是说,虽然我们看不到题字。却能感觉到你写的是什么。暗起的特点,只是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暗起这种写作方法,常被诗人广泛的运用。三、陪起: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谓见物生情,引发相思。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就是借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四、反起: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五、引起: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如杜甫【客至】: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六、兴起: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而对于章法而言连贯性才是更主要的部分。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而承联或是扩展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联或景或情或是情景交融,终还是以情为主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落实到情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句的, 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 给人以联想。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律诗的中间两联须要对仗就是颔联与颈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因为对仗的内容太近或相同,势必会造成内容的合掌,或是合掌的嫌疑。这样对仗反而不美。我们写颔联用得是景,我们写颈联就尽量的用情。我们写颔联用写实来描绘景,那么我们写颈联时就用虚写的方法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两联之间就会有层次感、距离感,也就是说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诗要有她的连贯性,每一联所写的内容都与主题相关,但写的方面却是要不能相同,都有重点,这样就赋予了每一联,具有她的独立性。这样一首诗写完就会层次分明,也就是【章法缜密】。颈联和颔联一定要有所区别。如果颔联是风景,颈联最好离风景远一点,否则就会造成原地踏步,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浪费笔墨。
如果非要继续写景的话,也要安排一下次序,比如颔联写远的,颈联写近的。也就是说 联与联之间的景物描写要有距离感,要有空间感,要有跨度。 七律 初春
谁持彩笔点云霞,桃李含苞柳发芽。
河畔闲鸣千百鹜,山边欲放两三花。
云开梅岭迎春笑,人赶牛犁拼命爬。
不误农时勤播种,一年之计别相差。
写的忘了一时改不出来了。
悟道作业完毕谢谢老师评阅 辛苦了。诗韵不是十一真,写的忘了,一时间改不出来。

-------------------------------------------------------------------------------------------------------
F组--02   ygd鱼儿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是声调的四种分类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入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四声分别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分别称做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今音平声为一二声,仄声为三四声。
古音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古音平声有上平、下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是下一联的出句需与上联对句的平仄粘连。
      “对”是对句中平仄与出句相对(对立或相反)。
      “替”是出句中平仄须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就是两仄夹一平,五律的孤平只看“仄平仄仄平””;七律的孤平只看“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就算孤平了。“仄平仄仄平” 变为“仄平平仄平”,这样就不会失替,并且不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1、 先景后情—“起承转合”的写法。律诗的首联叫起句,颌联叫承句,颈联叫转句,尾联叫合句。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2、先情后景—种方法,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
3、情景交融—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比前两种都要难些
4、八句都写景 —同样,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这种写法主要用于五律,不适合七律。五律字少,比较适合写景。而七律字多,不适合写景,比较适合抒情。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1)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
  (3)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相对。(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4)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
  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
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
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
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
要对的。起句和合句也有使用偶句的,使用与否,具体视内容而定。但起句要兴,合句要比。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一:明起,开门见山点出题意,用语要能引人入胜。
二:暗起,起笔不点题,题意暗藏。
三:突兀,骤起也,突然而有力,气罩全篇。
四:问答,设问也。这种设问可答可不答。
五: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六: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对于绝句,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结句(也就是合句)。其法各有不同。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照顾前后。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

结,或说合,结束,又称合句。在绝句中为第四句,律诗中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要做到言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四野清香铺绿茵,满园桃李绽芽新.
廊前紫燕翻飞舞,枝上黄莺啼唱频.
瘦影又怜春色早,残杯斟尽暗伤神.
人生无那如流水,岁月悠悠几度真.
这个世界没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主题
0

57

帖子

0

精华

12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538
经验
1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1
16
发表于 2012-3-16 17:24 | 只看该作者

F组作业整理三

本帖最后由 我的心那 于 2012-3-16 17:27 编辑

F组11-梦竹  初级二年级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四声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分属于不同的声调。两者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子,但随着语言的进化,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字了。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是指在律诗二三、四五、六七分句中2、4、6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同。
对是指在律诗中上分句与下分句2、4、6位置的字的平仄相对。
替是指在律诗每个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在七言律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个字不论,如果为仄,也就是变为这样“仄仄仄平仄仄平”那么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是孤平。五律的孤平只看“平平仄仄平”这句,其它的句式不属于孤平范畴。在“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首字是平,用了仄的话,那么这个句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了,这就是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1、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2、先情后景:这种方法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相对前一种要难一些。3、情景交融:就是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种方法,比前两种都要难些。4、八句都写景: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情的。这种方法难度比较大这种写法主要用于五律,不适合七律。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1、
两句为一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首联可对偶,可不对偶。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偶形式,第七八句尽量不要对偶。 2、
词性相当: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字或词,词性必须相同。3、
平仄相对: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5、句子结构要相同:
若上句是“主谓定宾状”句式,那你的下句也必须用同样结构的句式。律诗的对偶不用像对联对仗那么工整,相对可以宽,意思对的上就可以。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答: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也是章法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答:1、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2、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包含其中。3、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笔。5、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6、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答: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法。起联一般交代时间、地点。而承联,或是扩展 ,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联 或景或情 ,或是情景交融 , 终还是以情为主, 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 落实到情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句的,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  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给人以联想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律诗的中间两联须要对仗,就是颔联与颈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冰雪消融万物新,青山绿水又逢春。
柔风拂面流云幻,细柳垂姿景色真。
小径花香迷过客,林间燕语唤游人。
携来挚友轻歌漫,醉卧溪边碧草茵。

-------------------------------------------------------------------------------------------------------

F组04-紫色的云
1.什么是四声?
  答; 四声是汉语发音的四种声调。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四声的分类有两种: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
       古音把汉字的声调分为四种,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今音也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同一个字,在古汉语和普通话中,也许属于不同的声调。古平声到后来
       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
       一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古去声在现在依然是去声(第四声);古入声字是一个短促的调
       子,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中。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所谓粘:就是律诗的 3-2句,5-4句,7-6句, 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
          所谓对;就是律诗的1-2句,3-4句,5-6句,7-8句中的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
          所谓替;是指在本句中246位置上的字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1,先景后情。 2.先情后景。3.情景交融。4八句都写景。初学者要学好起承转合,最快捷径就是先学“先景后情'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对仗的特点是 1.两句为一联。2.词性相当。3.平仄相对。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5.句子的结构要相同。
        律诗对仗的要求是:首联可对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尾联尽量不要对仗‘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l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所谓起是指律诗八句中的第一二句,即首联。承。是指第三四句,即颔联。转。是指第五六句,即颈联。和是指第七八句,即合联。律诗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8. 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1.明起,开头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2.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3.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手,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5引起。不先说题目,有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本意。
          6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简单地说就是 起句要突兀,点题或扣题;承句要自然,承接起句并有所扩展;转句要新巧,转得自然又出乎意料;结句要精彩,起到点睛的作用 ,言有尽而意无穷。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冰消雪隐又寒晨,散落朝晖一柳春。
别院忽闻黄鸟戏,凭栏初见紫苞嗔。
虽无白李及时笑,却有茸芽当下新。
梦醒枝头羞又怯,欲遮憨态媚撩人。
这个世界没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主题
0

57

帖子

0

精华

1212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5538
经验
18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1
17
发表于 2012-3-16 17:26 | 只看该作者

F组作业整理四

本帖最后由 我的心那 于 2012-3-16 17:27 编辑

F06-揽月作业
1.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指:上平、下平、去声、入声。
2. 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今音:今音的上平、下平、去声、入声。分别对应现在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上平和下平的字归类为平声字,去声和入声的字归类为入声字。但也不是全部都是这样,比如像接、别、歇,等一些韵母为ie的,还是、有像足、屋之类一些韵母是u或者v的。就是入声字。
古音:古音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跟今音不同的是,只有平声字归类为平,上声、去声、入声都是仄声字。
3. .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是指:律诗的每一句的后分句,跟下一句的前分句的246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同。就如同是粘过来的。
对是指:每一句的前分句跟后分句的246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相反。而且律诗的承句跟转句必须对仗。
替是指:每一个分句的第二个字跟第四个字平仄必须相反,第四个字跟第六个字平仄也必须相反。就是246位置的平仄相互交替。
律诗的粘、对、替,会让一首诗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4.什么叫孤平?
孤平是指一个诗句中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另外,两个仄声字中间只有一个平声字也叫孤平。
5. 律诗八句的写法。
起句要紧扣主题,但又不要写的太细,给承句留一点空间。承句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有所扩展,进一步点明细节,转句要从承句的基础上转到要表达的情感,不要拖泥带水,要转的自然。如果起句跟承句表现的景是欢快明亮的,那转句的情就不能太伤感。合句既要总结前三句的感想,更要呼应起句的意境。但一定要留有余地,要给人读后回味的感觉。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要遵循词性相当、平仄相对、节奏相同、字数相同。但要避免合掌,不要出句跟对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因为律诗的字数本来就比较少,这样的话就浪费了资源。
另外律诗的首句可以不对仗,尾句最好不要对仗,这样整首诗就显得呆板了。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律诗的章法是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分别作用是起承转合。首联点明主题、颌联紧接着扩展,颈联开始深入,尾句做最好总结。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①明起;就是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说,就比如说《清明》一开始就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人一读就知道是写清明。
②暗起;就是不直接说主题,而是用其他事物联引人主题。比如:《题菊花》首句:飒飒西风满院栽,题目是菊花但不直接写菊花,而是用西风满院栽,用西风的季节引人主题。
③陪起;还是首句不点明主题,而是根据联想的意思去表现,其实私以为跟暗起有些相似。④反起;还是不直接点明主题,不从题的正面起笔,而是从反的一面引出主题。比如;《送僧归日本》首句是: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虽然题意是送别,但起句却从来时下笔。
⑤引起;还是先不点明主题,而是从所见所闻中引出。比如说写花可以先说你闻到的香气,写江大海可以先写你听到的涛声等等。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起句要紧扣主题,起的明明白白。但不宜写的太满,要给承句留一点空间。
承句要在起句的基础上加以扩展、递进。还要引出转句要表达的意思。
转句时开始深入,但要符合承句要表达的意思。
合句开始总结全篇,要切合起句的景,也要照顾转句的情。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细雨方收柳色新,东风拂面踏青人。
娇莺蹴就桃花落,绿水桥平燕语频。
有意欢歌携慢舞,不知轻汗满罗巾。
年年只道韶光短,且醉今时莫负春。
-------------------------------------------------------------------------------------------------------
F组一人交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四声是汉语发音的四种声调。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古音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今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粘。相邻偶句的2、4、6位置平仄相同(粘);
      对:对偶句内的2、4、6和句末位置平仄相对;
      替:单句(诗句或联句)内的2、4、6位置平仄交替。
4.什么叫孤平?
答:有两种说法:1、除韵脚处(平声韵脚)外,一句中只出现一个平声字(首字不算)的情况。
                      2、诗句中两仄夹一平的情况(首字不算)。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分为四联,即首联(一联)、颔联(二联)、颈联(三联)、尾联(四联);首联首句分入韵和不入韵,首联首句分平起和仄起(第二字);每联的2、4、6、8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中间二联必须对仗,首尾二联可以不对仗。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的对仗要求在颔颈联。特点是符合对仗句的基本要素,根据诗的立意和诗脉的发展,颔联要对起联有所承接和扩展;颈联要有转折,要为尾联做铺垫。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起承转合。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赋起、兴起;明起、暗起、反起、引起、兴起。
    赋起:直书其事;兴起:先言他物而烘托要说之事;明起:直接点题;暗起:暗含题意;反起:反衬题意;引起:引导要说之事。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句要突兀,点题或扣题;承句要自然,承接起句有所扩展;转句要新巧,转得自然出乎所料;结句要精彩,言有尽而意无穷。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渡口》
三月长堤柳色新,桃花几朵点关津。
船歌唱啭黄莺早,鱼燕翻飞细浪频。
雏鸟翩翩解生意?艄公默默渡痴人。
江流不识常来客,老树一年多一轮。
这个世界没有另一个我,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主题
0

82

帖子

0

精华

763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1107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7
18
发表于 2012-3-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落花雨 于 2012-3-17 23:44 编辑

E组05落花雨 补交作业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指四种声调。现代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或者称一、二、三、四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亦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其中古音中的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其中大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部分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目前南方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在律诗的每一联中,前分句与后分句中的246位置的字是平仄相对,称为对。一个分句里的246位置上的字是平仄交替,称为替。前一联后分句与后一联前分句24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称为粘。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果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格讲究的是对仗和字数。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即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律诗八句,每句5字或7字,分别称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律讲究的是平仄和用韵。写律诗时一般要求遵守粘、对、替的规则,偶数句的尾字要入韵,统一押平韵,或仄韵。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即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一般颔联可以宽对,颈联要求工对。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章法也就是结构,指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构成一首完整的律诗。律诗分为四联,按顺序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写的时候分别承担起承转合的四个作用。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3、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
4、平起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平仄
5、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6、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章法,也就是结构,通常用起承转合来写完四联八句。其中可以运用的手法有赋、比、兴、诗、雅、颂等。赋即为直言事物景物,比即为用比喻、借喻等手法描述主题,兴即为从描述其他事物景物引出主题,委婉的说。起句最好直接进入主题,以写景开始,总写,承句承接起句写景,分写,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景物,转句由景入情,转的自然连贯,并为尾联做好准备。合句则要重立意,或总结本诗的主题,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做到留有余韵。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东风一夜扫寒尘,日暖云舒物候新。
细草陇头轻破土,雏莺叶底喜撩人。
同携平野飞鸢梦,又拾初心见本真。
最是陶然怡性处,生机无限小阳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19
发表于 2012-3-17 22: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20
发表于 2012-3-17 22: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6 11:17 , Processed in 0.1367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