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代天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请一代天骄老师评阅E组,请染月老师评阅F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主题
0

33

帖子

0

精华

42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35621
经验
42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5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8
21
发表于 2012-3-17 22: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22
发表于 2012-3-20 09: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23
发表于 2012-3-20 10: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24
发表于 2012-3-20 10: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主题
105

655

帖子

0

精华

117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20657
经验
11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3-18
25
发表于 2012-3-21 1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主题
2

401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34821
经验
3040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7-2
26
发表于 2012-3-21 14:23 | 只看该作者
衣香老师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19:48 编辑

E组一7 酌月浪子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答:上平、下平、去声、入声。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俗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古

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其中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

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一些省份

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中的大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些转化为阳平,也有

少部分转化为上声。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用七言的一联举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句的246位置的

字是 平仄平 平仄交替,称为替。上句和对句的246位置的字的平仄是两两相对

的,如平对仄,仄对平,平对仄,称为对。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246位

置的字是平仄相同的,如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称为粘。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果

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平

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写

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仄脚没有孤平一说。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格讲究的是对仗和字数。律诗八句的对仗一

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律诗

八句,每句5字或7字,分别称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律讲究的是平仄和用韵。

写律诗时一般要求遵守粘,对,替的规则,偶数句的尾字要入韵,统一押平韵,

或仄韵。举例七言律诗八句的一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

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可以工对,可以宽对。一般要求平仄对

仗,词义对仗。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起承转合。律诗分为四联,按顺序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

写的时候分别承担起承转合的四个作用。起句:开头,引出话题,总领全篇。承

句:承接、扩展起句的主要景色,并为转句做好准备。
转句:转折,深入。结句:扣住主题,或抒情,或论理,作结。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
1-1 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2-1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2-2 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
2-3 平起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平仄
3-1 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4-1 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若是问的起承转合的起法:
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
二、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
三、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四、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
五、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六、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

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章法,通常用起承转合来写完四联八句。其中可以运用的手法有赋、比、兴

、诗、雅、颂等。后三种老师没讲。前三种赋即为直言事物景物,比即为用比喻

、借喻等手法描述主题,兴即为从描述其他事物景物引出主题,委婉的说。起的

方法在第八题已经回答了,在此不多叙述。承句尽量写景,写和情感相关联的景

致,无关的不要写。转句要由景入情,转的贵在自然连贯,由浅入深,为尾联做

好准备。合句则要重立意,总结本诗的主题,若要 表现诗尽而意不尽,可以采

用结尾半句写景的方法,事半功倍。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吟春》  
乍暖还寒又一春,  嫩牙破土显腰身。  
晨飘细雨烟云缈,  暮罩轻纱水墨皴。  
滴露花丛蜂蝶远,  流风野陌月容新。  
朦胧景致湖山魅,  放眼风光赏醉人。

还不错。


E组04-净乐
1.什么是四声?
答:汉语中的四个声调称为四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四种。其中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

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中的大

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些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在律诗中,每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叫替。每联的上下两分句中246位

置的的字平仄相反叫对。下句的上分句和上句的下分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叫

粘。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应该说是四句八分句。首先要符合格律。然后,承、转句要对仗。一般是首

句点题,不可太满,符合诗意的景情。承句要承上,并有扩张,转句要虚实结合

,一般有景语转入情语,为合句打基础,合句要回扣中心、总结全篇,要做到字

尽意不尽。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也有四联全是对仗的

,如杜甫的《登高》。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

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一、明起;二、暗起;三、陪起;四、反起;五、

引起;六、兴起。    明起:直接点题。
    暗起:不直接点题,意思却包含在其中。
    陪起:有其他事物衬托题意。
    反起:有反面的事物来说要说的事物。
    引起:用所说的事物引起要说的事情。
    兴起:用所见景物引起所咏。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承转合。顾名思义,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

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

张,转是在扩张的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

承转两句都要求是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

应该做到言尽意不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一年四季始于春,暖日和风景色新。
双燕归来寻旧梦,百花次第吐香醇。
呼朋唤友来郊外,玩水游山复本真。
忘却忧烦无自我,天人合一健心身。

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19:50 编辑

E组02-独坐尘嚣
什么是四声?
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关于四声的分类,有两种分类法。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二是现代

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

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
对:七言诗中,前分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跟后分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

字平仄要相反;
替:七言诗,同句中二、四、六音节位置平仄交替。
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

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

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

,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就律诗言,第一二句是起联,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联,叫次联或颔联;第五

六句为转联,也叫颈联或三联;第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尾联)。
起:也就是开头,或由事起,或就题起,或以景兴起,或比起(比拟),把想要

说的事情,想办法来一个好的开头,用这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首句要

点题,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
承:承接,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其主要作用是将起句

提出的话题进一步深化、扩展,承句要对仗。
转: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什么称其 “颈联”呢?起承二句写景,是

为后面的情做铺垫,也就说到转联,要转情了。那么,转联既要照顾前面的景,

不能转得离了谱,还要转到欲表达的情上,不能随意乱转。也就是要俯仰上下,

照顾前后,承转句要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所以转联又称为“颈联”。颈联

要对仗。
结:结束,又称合句。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

扣中心,做到字尽意不尽,要把作者引到你句号之后无穷无尽的回味。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
对仗的特点与要求: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1)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词义或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
(故有正对与反对之分)(名对名,动对动,数量对数量,联绵对联绵)
(2)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读音平仄对立。(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3)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式相同或相近。(相同谓工对,相近谓宽对)
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

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1)明起(2)暗起(3)陪起(4)反起(5)引

起(6)兴起。
(1)明起:
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又说起句破题、点题。有说起句破题、点题


(2)暗起:
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就是说,虽然我们看不到题字。却能

感觉到你写的是什么。
暗起的特点,只是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暗

起这种写作方法,常被诗人广泛的运用。
(3)陪起: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所谓见物生情,引发相思。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

。就是借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4)反起: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题为《

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5)引起: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如杜甫【客至

】: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

相类似。
(6)兴起:
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

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并硬性强调了对仗和选韵,用起承转合和步骤更能表达一个中

心思想,用意境阐述一种情感,用格律的要求达到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避免重

复的词组让作品显得优美生动,赋起比收来体现主题,写作中要求避免窜韵窄韵险

韵僻韵倒韵,对压韵也有要求。忌双声和叠韵,双声批声母相同,叠韵指韵母相同

的字.有这些要求我们才能由欣赏优美的古诗,到写好律诗.宏扬中华古典文学.

没有说到到点子上。此题问题是章法在诗中的作用。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又见东风催梦醒,群山侧目暖意频。
初迎彩蝶翩翩舞,再听黄莺阵阵亲。
流连紫陌期芳影,沉醉清香有丽人。
悄然暗喜春来早,尽可闲游淡俗尘。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19:55 编辑

E组组长—月迹疏影
《初级二年级升级考试》  
1.什么是四声?
汉语中的四个声调称为四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声音分类: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升,去声。
          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
替是根据汉语词组大多为两个字所构成并形成一个语音节奏的特点,音节处

(246的位子)平仄在本句中进行交替  
对是根据汉语词组大多为两个字所构成并形成一个语音节奏的特点,音节处

(246的位子)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4.什么叫孤平?
有两中说法:1.诗句中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2.两个仄声字中间只有一个

平声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起句要紧扣主题,不要写满,给承句留一点空间。承句要在起句的基础上有所扩

展,进一步点明细节,转句将景转到情上来。承接承句,且不能转的无边无际,

不拖泥带水,合句要呼应起句的意境,呼应全篇。留有余地,要给人读后回味的

感觉。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特点:起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账,承句与转句必须对仗,合句最好不要对仗

,以免诗给人尚未写完的错觉。
要求:词性相当、平仄相对、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句子结构要相同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是起承转合。“起”是诗的开头;“承”是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扩展;“转”是

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暗起;开篇不见字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
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起承转合。起,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并注意所选景物言

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张,转是在扩张的

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承转两句都要求是

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应该做到言尽意不

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校园初春
曙色寒霜睡意消,晨光一缕动微尘。
梦溪花草寻幽径,莘子红樱访绿茵
万里浮云皆北去,数行嫩柳向西颦
同窗相语知春早,芳物风神羞作姻

注:梦溪和莘子都是校内的地点。

消字不在韵上。凡是平声韵脚。都是在韵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20:00 编辑

本帖最后由 露丝 于 2012-3-13 19:39 编辑

1.什么是四声?
四声是中国古代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

、去声和入声。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语

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

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

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

是:(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

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4)入声。这个

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相粘,指上联的下句与下联的上句对应词字的平仄声调是相同的。平粘平、仄粘

仄。违规了,就叫“失粘”。
我们同样看上面的例子,就对句来说,看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

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

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也就是咱们要说的对。这里强调一下:

替和对一般指的是句中音节(若为七言,就是2、4、6)位置的字。多数情况(

注意是多数情况,有的时候也是要论的)句中1、3、5可以不论,就是说七言诗

句的一、三、五位置,五言句的一、三位置上,平仄上并不做严格要求,2、4、

6的位置上则必须严格要求安排。下面说一下粘,粘是指格律诗相邻两联中前一

联的对句与后一联的出句平仄在音节处要相同。注意:粘是针对邻句而言,不能

说成上下句或出对句。我们加深一下印象,再来看下:粘  。第二句的第二个字

跟第三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第四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五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第

六句的第二个字跟第七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同,后面的句子一样。这就是粘,如果

不符合这为个粘的要求,就是失粘。替:在音节的地方平仄交替,每句都如此。

这样就是交替的,也就是替。否则就是失替。对:前分句第二字跟后分句第二个

字平仄要相反,就是对立的。这就是对,否则就是失对。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孤平,五律的孤平只看“平平仄仄平”这句,其它的句式不属于孤平范畴。在“

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首字是平,用了仄的话,那么这个句就变成了“

仄平仄仄平”了,这就是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5.律诗八句的写法
1、 先景后情      先景后情,是初学者最容易体会“起承转合”的写法。说到

“起承转合”,我们说,律诗的首联叫起句,颌联叫承句,颈联叫转句,尾联叫

合句。先景后情,起句、承句,前二联写景;转句、合句,后二联转写情。这种

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那么,怎么先景后情呢?引用渔舟姐姐的话:“起、承如

何写景,目的是给后面的情做铺垫。后面的情快乐,则前面的景要明朗;后面的

情悲伤,则前面的景要阴暗些;转的时候要跟承句不断裂的转到情;合句要下足

了功夫,叫人感觉笔尽意不尽。读完后还在想那个诗里面的滋味。”2、先情后

景      前二联先写情,后二联写景,当然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有

情。
3、情景交融      就是情景不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4、八句都写景      八句都写景的,同样,这里的景不是单纯的景,而是景中

有情的。

正确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除了上面的定义外,对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指形

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人们所熟悉的对联就是一组

对偶句。      律诗的对偶,与对联不同,对联要整体写一件事情,而诗中的对

偶只是写整首诗的一部分。注意:这里的对偶不用像对联对仗那么工整,相对可

以宽,意思对的上就可以。不要用对联的要求来要求诗的对偶。      律诗的四

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

联叫尾联。首联可对偶,可不对偶。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例外很少),尾联尽

量不要对偶。也就是说,律诗的第一二句可对偶,可不对偶。第三和第四句、第

五和第六句,必须成对偶形式,第七八句尽量不要对偶。      
对偶是学习律诗的必修课题。对偶是指句与句之间的一种关系,句子的字数、句

子的读法、语法的结构、相对位置上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但是两句的平

仄声调要相反(对立)。下面我们来看看对偶的规则:1、 两句为一联      对

偶是以两句为一联来说的,上下两句合为一联。第一句称为“出句” 或 “上联

”;第二句称为 “对句”或“下联”。当然,对上下句的称呼不止这些,有兴

趣的朋友可以下去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这里不作深层探讨。我们来看个例子:杜

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就合为一联。其中“无边落

木萧萧下”为“上联”, “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下联”。2、词性相当      

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字或词,词性必须相同。也就是上下两句相同位置要做到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如果要对得工整,还

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

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

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3、平仄相对:出句和对句的

平仄是相对立的。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符不符合我们前面讲的那些规则?

“无边”对“不尽”, “落木”对“长江”“ 萧萧”对“滚滚” “下”对“

来”,是不是词性相当、平仄相对?4、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偶,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格律诗中

则绝不允许。事实上,格律诗中,不仅是对偶句,整首诗除非是修辞的需要,不

然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5、句子结构要相同
      若上句是“主谓定宾状”句式,那你的下句也必须用同样结构的句式。比

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

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

联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是“主

谓定宾状” 句式,下句也用了相同的句式。颈联的上下句用的句式也是相同的

。      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对偶最好不要机械性地物对物、人对人、时间

对时间、空间对空间,因为这样就没有变化,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

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前分句说的是物,后分句已经

涉及到人的情感,历史的浩瀚,已经不是单纯的物了。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一个中心  ——章法  起承转合,而对于章法而言连贯性才是更主要的部分。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起又分为: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一、明起    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起笔点题毫无些许做作。
王勃《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大家注

意看,题为“九日”,而作者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这样的起法就是明起,此

法最适合初学者哦。二、暗起    暗起,不见题字:黄巢《菊》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意,起句没有“

菊”吧,题为“菊”然却不直接道出,只以“西风满院”暗中点题,并且以西风

示意读者,时令是秋,这种起法就是暗起。    这种暗起手法的好处是,留与读

者悬想之空间,从而加深诗的韵味。古诗中这样的作品不少,大家读诗时注意体

会。于谦《咏石灰》,也是这种起法,这个大家下去自己去看。三、陪起    陪

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大家看:王维《相思》红豆

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起句没提相思吧?首句

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到了合句才点出主题。此谓“借红豆此物引出

本题相思”。再比如: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

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这种

由眼前之景况“春城飞花”起句,而在承句中引出题目“寒食”来,此谓之为“

陪起”也。这是第三种起法——陪起。四、反起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着笔,

而从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

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来途若梦行”看到

了吗?是从反而着笔的,从而引出本题《送…归…》。这种起法就是反起。再看

一个例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诗题为

“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的反景况起笔,然后再点出外弟之肯来为

“可喜”之事。这种从反面着笔的起法,即称为“反起”。五、引起    引起,

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举例: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

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

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从而引出《客至》,此法与陪起相类似。六、兴起    兴起

,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兴起与引起不同之处,就在于引起是由眼前所见的景物

引出,也就是我们现在要求的景起,我们前面讲过的“先景后情”。引起,这个

比较适合我们初学者;而兴起,是自心中所感怀的事物以引出.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对于律诗,起承转合。就是我们所说的章

法。而承联或是扩展或是在起联的基础上换个角度来写,主要还是写景色,而转

联或景或情或是情景交融,终还是以情为主或是说转联总是要拓开一步落实到情

上,为结联做好铺垫和准备。合联要收住前三联并扣题,是在前三联的基础上结

句的, 这样就不会离题太远,再就是合联要尽量做到言尽意未尽。 给人以联想

。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回味、余味。

正确。但诗没有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20:05 编辑

E组03-梅园飘香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所谓四声就是汉语中每个字读音声调的四种分类。  古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

音分成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

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

第三声、第四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  
一是古汉语四声(简称“古音”),古代汉语中把每个字的读音分成四个声调,

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
二是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音”。)现代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按汉语拼音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三是古音四声和今音四声不完全相同。古平声到后来分化为现在阴平和阳平(第

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到后来一部分还保留在现在的上声中(第三声),有一

部分则演变为现在的去声(第四声)。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粘:就是每首诗的 3-2句 5-4句 7-6句 ,2、4、6字处的平仄相同
对:就是每首诗的 1-2句 3-4句 5-6句 7-8句 的2、4、6字处的平仄相反
替:就是诗的每一句 2、4、6字处,都要平仄交替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答案: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

孤平。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

果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

平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

写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第一二句为起句,也叫首联;第三四句是承句,也叫颔联;第五六句为转句

,也叫颈联;第七八句为结句,也叫尾联。
起:起句一般为点题兴起,不可太满,选择符合诗意的景和事。
承:承接起句,将起句进一步深化、扩展,并为转做准备。
转:在起承的基础上转换角度、方式围绕主题,变换情景。并为合句打下基础。
结:将前面三联,作一总结以收笔,合句要回扣起句和主题,做到字尽意不尽。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

第六句对仗,也称颔联对仗,颈联对仗。可以工对,可以宽对。一般要求平仄对

仗,词义对仗

回答不完全,参照下其他同学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主要就是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要求:起要合题,承要深入,转要

变化,合要总结回扣思远。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
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做作之感。
二是暗起;开篇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却包含在其中。
三是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题目反面引出本题。
四是陪起;就是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五是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六是兴起:由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承转合。顾名思义,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

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

张,转是在扩张的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

承转两句都要求是对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

。应该做到言尽意不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早春》
田间小径找新春,料峭清风微抚身。
柳吐嫩芽河水绿,草含珠露早阳亲。
群峰峻逸黛烟绕,紫燕悄争暖树茵。
靓丽风光如梦境,醉迷巡赏踏青人。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主题
85

276

帖子

1

精华

85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UID
21701
经验
85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0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代天骄 于 2012-3-21 20:12 编辑

E组04-净乐
1.什么是四声?
答:汉语中的四个声调称为四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四种。其中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去

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入声中的大

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些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在律诗中,每分句中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叫替。每联的上下两分句中246位

置的的字平仄相反叫对。下句的上分句和上句的下分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叫

粘。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应该说是四句八分句。首先要符合格律。然后,承、转句要对仗。一般是首

句点题,不可太满,符合诗意的景情。承句要承上,并有扩张,转句要虚实结合

,一般有景语转入情语,为合句打基础,合句要回扣中心、总结全篇,要做到字

尽意不尽。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律诗一般要求是承句和转句必须对仗。首句酌情而定。也有四联全是对仗的

,如杜甫的《登高》。律诗中的对仗,要求相同结构的名词相对,两句共同完成

律诗中的一个步骤。句式结构相同或相近,音节相同。表达的意境和整首诗协调



正确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律诗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具有独立性,又相互有连贯性。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律诗的起句有六种起法:一、明起;二、暗起;三、陪起;四、反起;五、

引起;六、兴起。    明起:直接点题。
    暗起:不直接点题,意思却包含在其中。
    陪起:有其他事物衬托题意。
    反起:有反面的事物来说要说的事物。
    引起:用所说的事物引起要说的事情。
    兴起:用所见景物引起所咏。

正确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起承转合。顾名思义,起,就是开始,可以运用各种起的手法,开始点题,

并注意所选景物言语和要表达的中心的吻合。承,便是要接着首句并完成一个扩

张,转是在扩张的基础上,和承句虚实结合,为合句打基础,转向中心的表达,

承转两句都要求是偶句,增加句子的美感,转的不断裂。合句则是中心的总结。

应该做到言尽意不尽。四个步骤,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惯。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一年四季始于春,暖日和风景色新。
双燕归来寻旧梦,百花次第吐香醇。
呼朋唤友来郊外,玩水游山复本真。
忘却忧烦无自我,天人合一健心身。

不错


E组05落花雨 补交作业
小渔村新三期初级二年级EF组升级考试作业:
1.什么是四声?
答:指四种声调。现代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或者称一、二、三

、四声。

正确
2.简单说明四声的分类。【今音和古音四声的分别】
答:今音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亦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古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其中古音中的平声转化为现在的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

去声现在还是去声;入声是短促的调子,其中大部分转化为现在的去声,一部分

转化为阳平,也有少部分转化为上声。目前南方一些省份的方言中还有保留。

正确
3.简单说明什么是律诗的粘、对、替。
答:在律诗的每一联中,前分句与后分句中的246位置的字是平仄相对,称为对

。一个分句里的246位置上的字是平仄交替,称为替。前一联后分句与后一联前

分句24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称为粘。

正确
4.什么叫孤平?
答:在韵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称为孤平。也有说法较为严格,如果

韵句中除了韵脚外没有两个挨着的平声字,即为孤平。举例,七言中的仄仄平平

仄仄平,如果写成 仄仄仄平仄仄平,即为孤平。五言中的仄仄平平仄,如果写

成 仄仄仄平仄,即为孤平。

正确
5.律诗八句的写法。
答:律诗八句写的时候要遵守格律。格讲究的是对仗和字数。律诗八句的对仗一

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即第三、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律诗八句,

每句5字或7字,分别称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律讲究的是平仄和用韵。写律诗

时一般要求遵守粘、对、替的规则,偶数句的尾字要入韵,统一押平韵,或仄韵


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八句写法,也不算错。正确的说法。四种写法,一;先

景后情。二:先情后景。三:情景交融。四:八句都写景。



6.律诗的对仗特点和要求。
答:对仗又称对联,对偶。律诗八句的对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对仗,即第三,

第四句对仗,第五,第六句对仗。一般颔联可以宽对,颈联要求工对。

参照下其他同学
7.律诗的章法是什么?
答:章法也就是结构,指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四联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构成一首完整的律诗。律诗分为四联,按顺序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一般写的时候分别承担起承转合的四个作用。

正确
8.律诗的起句有几种起法?【不少于5个】把几种起法说明一下。
答: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3、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
4、平起不入韵式 仄平仄仄平平仄
5、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6、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参照下其他同学
9.简单说明律诗章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答:章法,也就是结构,通常用起承转合来写完四联八句。其中可以运用的手法

有赋、比、兴、诗、雅、颂等。赋即为直言事物景物,比即为用比喻、借喻等手

法描述主题,兴即为从描述其他事物景物引出主题,委婉的说。起句最好直接进

入主题,以写景开始,总写,承句承接起句写景,分写,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景物

,转句由景入情,转的自然连贯,并为尾联做好准备。合句则要重立意,或总结

本诗的主题,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做到留有余韵。

正确
10.写七律一首《早春》先景后情写法。【限韵十一真】
《七律 早春》
东风一夜扫寒尘,日暖云舒物候新。
细草陇头轻破土,雏莺叶底喜撩人。
同携平野飞鸢梦,又拾初心见本真。
最是陶然怡性处,生机无限小阳春。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92 小时
主题
0

62

帖子

0

精华

1475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36143
经验
309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8
33
发表于 2012-3-24 17: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衣香老师{:5_118:}评的好仔细 辛苦你了{:5_1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6 12:55 , Processed in 0.1061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