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轩窗细语] 【开心联苑】每月一题第02期点评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主题
1112

9891

帖子

30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联都2018对子王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7749
经验
336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9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夜明 于 2018-6-10 17:22 编辑

【开心联苑】每月一题第02期点评
活动主持:胡诗乱想
活动点评:秋夜明
题目:以“端午节”为题
体裁:诗,词,联。
诗:七律
词:【浣溪沙】
联:单边7~20字
每人可提交作品多首,若时间允许可点评诗,词,联各一首。
时间:5月21日-5月31日(31日24时整截稿)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主题
1112

9891

帖子

30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联都2018对子王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7749
经验
336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9
2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20:46 | 只看该作者
1.望海
怀沙赤子真沉重,屈也。
卖国奴儿尚自由,悲之。
评:不该屈者而受屈,应该悲者不知悲,一声叹息!

2.太阳
九歌宛转无人听
三闾呜咽只水鸣
评:“闾”平声。“只水”勉强了。

3.千种风情无处
传忠魂万世,开文体千年,每品离骚思屈子;
兴洋务呕心,封国疆沥血,犹闻香帅吊湘灵。
评:上联前二分句作当句对,分述屈子功德,并在结句倾情总结,手法得当。下联的主角换成了张之洞,通常是吊古思今,而不是吊古思古。

4.糊涂
香草美人骚九赋
龙舟蒲酒祭端阳
评:此联中“骚”应是并列主语的动语,可理解为:“香草骚九赋+美人骚九赋”,但下联中的“祭”与前文搭配成“龙舟祭端阳”略显勉强。

5.红尘有梦
七律《端午怀古》
辞赋千秋仰楚才,沉沙犹令众心哀。
遭谗不改忧民思,及死仍存报国怀。
角黍争贻清骨慰,龙舟竞渡赤旗开。
离骚一曲书长恨,深痛怀王带祸来!
评:立意不错。两点参考意见:其一、用韵。用“上平十灰”韵,但“怀”在“上平九佳”,如果改了邻韵“怀”字,也可避免重字。其二、断句。中二联的后三字皆为“2+1”句式,能求变化为佳。

6.醉翁
汨水吟
江水声犹殉国歌,古来频问世因何。
名流高会迷梁苑,我辈低吟吊汨罗。
岂信天心能换转,休教华发任消磨。
每逢端午非遗事,自有诗人唱《蓼莪》。
(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遗。蓼:(lù)音六。蓼莪:《诗•小雅》篇名。)
评:有一些词句还可以推敲一下,比如:其一、“江水声犹殉国歌”,后三字断句为“殉国/歌”,如此,“犹”宜改用动词,如“鸣”等。其二、“非遗事”句不够畅达,《蓼莪》是诗经中的篇章,吊屈原引用楚辞中与屈原相关的内容更合适。其三、断句。中二联的后三字皆为“1+2”句式,能求变化为佳。

7.振翅云空
端阳痛饮龙舟酒
楚地悲吟屈子诗
评:工整。“龙舟酒/屈子诗”搭配出彩。

8.浅醉清风
英魂屈子千年祭
绝唱离骚万代传
评:“英魂屈子”四字倒装不理想。不如下联用“屈子离骚万代传”,再配上联。

9.丽水
悲回风,一声天问;
惜往日,满腹离骚。
(嵌屈子四部作品名)
评:嵌屈子四部作品名,前后分句逻辑关联合理,联意畅达,写句不留痕迹,甚好。《悲回风》和《惜往日》作为作品篇名,不论三平和三仄。

10.糊涂
重五悼灵均
五月榴花淡淡香,年年岁岁又端阳。
龙舟竞渡江河水,蒲酒难消荆楚殇。
世作离骚成绝唱,时忧天问叹沧桑。
怀沙一曲明心志,千载遗风古韵长。
评:语意清明,语句通顺,节味浓而意味长。“龙舟竞渡江河水,蒲酒难消荆楚殇”允为佳句。

11.弹琴
撒江粽子念诗祖
争棹龙舟醒后人【弹琴】
评:给“粽子”和“龙舟”赋予了灵性和情感,因此,可以读出“念”有稽古之意,“醒”有振今之由。

12.流年
屈子留承端午节
后人谨仰大夫魂
评:工整。“端午节/大夫魂”是不错的选择。

13.一平先生
蹇涩兮多愁,倚博学衷情,呕心泣露陈辞赋;
清新兮独立,怀深忧远梦,抱石沉江作楚魂。
评:佳作!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赤子。其情写做离骚,其梦化作诗魂。

14.铃子山人
读各群端午诗感慨即兴
骚客从来意气扬,每临端午费辞章。
屈原即便沉身死,赤县无非解粽香。
虎豹豺狼居九庙,蚊蝇鬼魅服三梁。
汨罗水若知民苦,万丈清波洗玉堂。
评:佳作!赋七绝一首代评:刀笔无情亦有情,汨罗解粽放悲声。几人记得离骚句,犹在波峰浪底鸣?

15.张久生
试问屈原,何不求全委曲。
再看粽子,依然棱角分明。
评:佳作!问的奇,答得妙!

16.五十
志远心忧悲楚仕
辞高韵雅叹离骚
评:写屈原,亦写自己。

17.陋室生
飞舟击浪扬龙志
香粽沉江祭屈原
评:一放一收,可寄情怀。

18.小径
浣溪沙
端午人间拟醉眠,吟诗酌酒过年年,榴花又见火初然。
一卷离骚清彻骨,万艘龙舸绿丝间。村童逐伴放飞鸢。
集,宋,阳枋,元,同恕,唐,皮日休,清,牛焘。
评:佳作!集唐宋元清六位诗人的句子于一阕,来呈现眼前的景致,寄托心中的意绪,毫无滞晦之感。百度核对一下:端午人间拟醉眠(宋,阳枋),吟诗酌酒过年年(元,同恕),榴花又见火初然(宋,杨公远)。一卷离骚清彻骨(宋,柴元彪),万艘龙舸绿丝间(唐,皮日休),村童逐伴放飞鸢(清,牛焘)。

19.望海
人生郁闷“成《天”问》
世道艰难“卖《卜”居》
评:联虽短,但结构非常复杂。《天问》和《卜居》来自于楚辞,与屈大夫有关,也就与端午节有关。这或许是屈大夫曾经的心情,又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写照。

20.烂石
龙舟竞渡,国幸之,民悼之,谁忠谁孝长凭吊;
角黍祭投,身修者,德成者,何死何生任说评。
评:好联!笔力清遒,联骨铮铮。

21.满船月明
楚风万里传天问
湘水千秋赋国觞
评:汨水归来,满船明月。“国觞”应是“国殇”。

22.邀月
端阳喜看龙舟竞
此刻犹听屈子吟
评:没有停留于“喜看”之一时乐,常怀“犹听”之天下“忧”,可贵。

23.逸斋
悲屈子投江,冰心一片化天问;
看龙舟竞渡,诗骨千年励后人。
评:上联结句“冰心一片化天问”精彩。下联结句还可打磨。

24.闲庭信步
天问九歌,汨罗江畔忆屈子;
风骚独领,强国梦中慰祖先。
评:上联忆屈原,下联颂中华,结构不错。“屈”古仄,影响了联律。

25.振翅云空——题屈原
报国无门,一生心血断墙裂;
仰天垂泪,百万功名付水流。
评:前分句“报国无门/仰天垂泪”显得壮怀激烈,但很写实。后分句如果联系屈原的具体经历,或作品,或故里展开,应该更有感染力。

26.俞仪
朝天叩问大夫志
临水低吟屈子诗
评:好联!许多朋友认为长联难为,但我觉得短联同样难为。短联难在短而不空,短而不缺表现力,并且节奏铿锵,炼字精准。此联以“我”为中心,发一番感慨。一问一吟,恰到好处;“朝天、临水”亦切亦真。

27.细雨敲窗
七律 端午感怀
遍野杜鹃如火红,悲歌楚水悼贤翁。
灵均遗恨半生怨,角黍追魂九域同。
天问千秋堪醒世,离骚一曲可思忠。
英名不朽龙舟竞,汨水怀沙万代崇。
评:结构和用韵皆好,遣词造句追求工稳典雅。首联望远起笔,自然切入主题,“贤翁”二字写屈原,烈节不够;颔联感慨,内容写实,发端有着落;颈联继续议论,写句工整流畅;尾联内容顺序倒置,但未尝不可,宜进一步打磨。

28.秋的惆怅
端午感怀
大街小巷说端阳,艾草高悬寓吉祥。
习俗千年无演变,离骚一曲话忧伤。
汨罗江水吞英烈,墨客诗心酿锦章。
搜尽枯肠少新意,篇篇不过忆贤良。
评: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切入,平凡中显得更加亲切,写句行云流水,诗章水到渠成。一点建议:后三字断句结构得寻求一些变化。

29.若茶
粽子/屈原
裹玉青螺怀节烈
问天竹简领风骚
评:好联!简明有力。偶尔一题“诗钟分咏”,感觉很新鲜。时钟要求尽可能工整,“竹简”可以用“碧简”。

30.秋千
龙舟竞渡争何意
粽子飘香寄我思
评:上联不用问句,直接表述更有表现力。今音可以。“思”作名词时,古仄今平。

******
31.蓬蓬
借天问,一曲离骚忧国泪;
扒龙舟,千年角黍祭忠魂。
评:“忧国/泪=祭/忠魂”断句不一致。另外,不过有可能句脚以“平仄/仄平”为佳。

32.流年
艾香又是端阳节,每忆灵均感慨生。
素有雄心扛国难,未酬壮志觅江鲸。
龙舟竞逐千年恨,粽子深含万代情。
动荡忠臣遗憾死,惟留青史世间名。
屈原《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
评:立意和基本内容可以,主要是炼字欠些火候。比如“艾香又是端阳节”,其中“又是”两字比较随意了,毕竟“艾香”不能代表端午节。还有“竞逐—恨”之间的搭配可斟酌。

33.人人
浊浪滔滔,离人昂首向天问;
清风阵阵,骚客倾情颂橘香。
评:每逢端午向天问,一片诗心到汨罗。

34.杨耀华
浣溪沙 • 时近端阳感吟
天问千年醒了谁?九州儿女梦如之!笙歌彩仗趁良时。
梁苑客中颜带笑,汨罗江上水含悲。木兰秋菊已离离。
评:佳作!作者善于借物言情,上片一问一答,饱含深情和期待。过片感叹由心而发,令人扼腕。

35.好事近
龙舟,卷千江碧浪;
米粽,包一颗红心。
评:前后分句应该加强一下逻辑关联。“卷”改成“闯”比较合理些。

36.山里红
成联屈原
报国无门,离骚一曲含长恨;
投江垂泪,汨水千年诉怨愁。
评:工整。屈原投江应该是抱死之决心,“垂泪”二字改用更加决绝的词汇。

37.冬阳
腹有诗文,从来骚体诵吟弘国粹;
心怀社稷,自古龙舟竞渡祭忠魂。
评:“从来/自古”去掉更好些。

38.如如
浣溪沙(自伤)
腕上轻缠五色丝,艾蒲香重树阴低。景明正是少年时。
梦断江乡飞絮乱,酒醒海角浪花迷,又逢端午暗嘘唏。
评:佳作!“五色丝”即“长命缕”,词作以端阳习俗起句,切景切情。想起年少时光,流年似水,犹自对景伤情。

39.兰邻竹友【七律】
《端午节感怀》
龙舟竞渡浪滔滔,仲夏榴红日正高。
彩线缠丝绕臂腕,蒲香润玉渗衣袍。
端阳角黍祭诗酒,屈子悲呛歌嚎啕。
九万里何愁寂寞,二千年独领风骚。
评:平仄,断句等皆有出入。比如,其一:“绕臂腕”三仄尾,“渗衣袍”和“歌嚎啕”三平尾。“九万里/何愁寂寞,二千年/独领风骚”为“3+4”断句,在楹联中可以,不能用于律绝。

40.逸鹤
追本溯源,千秋诗祖离骚韵;
怀沙哀郢,十亿心钦忧国魂。
评:“诗祖/心钦”词性不工。

41.洁白无瑕
成联:端午节
竟锣鼓喧天,争流百舸,愤对苍冥追楚客。
于屋檐衔草,酹尽千杯,低吟旧卷忆离骚。
评:佳作!前二分句,或写景,或寄情,铺垫有序,炼字老辣,结句振起有力。

42.洁白无瑕
【浣溪沙】端午节
汨水空流沧海湍,徒然扣壁怒扪天。何时洗得烈臣冤?
节物唯余杯酒奠,情怀已结艾青还。离骚低语月栏杆。
评:佳作!声声愤切,句句牵情。过片对句“节物唯余杯酒奠,情怀已结艾青还”如歌似泣,允为佳句。

43.好事近
端午节
才闻四野粽香幽,又见龙船竞上流。
百代何曾忘烈士,奇篇已自著神州。
心伤难解凭天问,肠断仍思为国谋。
今看汨江涛似雪,可消当日满腔愁?
评:佳作!首联以“闻粽香,见龙舟”起兴,借“才闻/又见”作流水之势。颔联和颈联议论,节奏跌宕,笔锋遒劲。尾联似在问屈子,更在问自己。

44.猜猜
静立汨罗江,拍岸惊涛怀屈子;
闲吟端午节,倾城灯火话升平。
评:从汨罗江边到端午节,流年不止,追思不断。整体好,但觉“倾城灯火话升平”对的略显宽泛。

45.流年
《浣溪纱》
粽子清香堆阜丘,端阳佳节竞龙舟。繁华景下痛心愁。
诗祖忠魂何处在,汨罗江水自东流。绵绵此恨几时休?
评:爱恨情仇皆落墨,阴晴圆缺亦成诗。借李煜的一句词代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6.冷月寒梅
七律 吊屈原
榴花似火在端阳,角粽彩丝萦艾香。
蒲叶高悬祛秽魇,龙舟竞渡念忠良。
离骚激楚存长恨,美政沛徂忧国殇。
千古贤愚终寂寂,汨罗江水自苍茫。
评:素材遴选的很好,结构上提两点建议:其一,八句中有七句前两字皆为名词,如“榴花、角粽、蒲叶、龙舟”等,应不同词类间作交替变化。其二,后三字断句皆为“1+2”句式,同样应寻求一些变化。

47.冷月寒梅
竭忠尽智,冰心玉碎;
树蕙滋兰,屈赋天成。
屈赋:指屈原的辞赋作品。
评:雅词入联,紧贴屈子风骨。“滋兰树蕙”指培养有美好品质的人才,其中“树、滋”皆动词。我更赞成这样:“树蕙滋兰,竭忠尽智;冰心玉碎,屈赋天成”。

48.竹叶青
闻鼓声兮欲陷阵
食粽子兮又思亲
评:联文简明有力。鼓声起,龙舟竞;角粽香,忆念深。此联使用了虚词,构成“3+1+3”的句式结构,相当于“闻鼓声,欲陷阵;食粽子,又思亲。”。故对三平尾和三仄尾相对宽松。

49.青云
一叶粽香怀屈子
千年诗韵诵离骚
评:构思非常好,“屈子/离骚”极具端午代表性,细节如果再推敲一番,应该出彩。

50.大园里之子
浣溪沙 端午
端午锣声水上悠,万民欢喜竞龙舟。故乡文化化乡愁。
屈子情怀家国爱,离骚词意古今修。为求天问展天游。
评:文句通达,笔调别具一格,愁情化于无形,展现的是蓬勃向上的景象。

51.叶青阳
七律  端午怀三闾大夫
离骚一曲肝肠断,大节壮哉渔父巡。
楚泽中兴三户地,汉家长忆九歌魂。
云开日月鉴心境,浪涌鱼龙垂泪痕。
天问汨罗悬蒲剑,何人江上踏星辰。
评:扣题准确,内容朴素,写句有亮点。“楚泽中兴三户地,汉家长忆九歌魂”允为佳句。两点意见:其一、“蒲”评出律。其二、没有用诗韵,而用了词韵,“巡、辰”在“十一真”,“魂、痕”在“十三元”。

52.冰山
端午节
榴红似火灿端阳,户户家家飘粽香。
墨客争吟风雅韵,龙舟竞渡汨罗江。
洪波五月潮声涌,屈子千秋遗韵长。
彩缕随身心系处,一杯浊酒酹贤良。
评:扣题准确,节味浓郁,文句流畅,整体上看是很好的作品。可以斟酌的地方:两个“韵”字可以改掉一个,比如“墨客争吟风雅句”。

53.振翅云空
端午裹蒸
剪取云霞包粽子,榴花燃火艾飘香。
杯中斟尽龙船酒,犹记离骚念国殇。
(写了一半,完了)
评:要求写“七律”,没有写完。

54.端午怀屈子
文/楚江棠
凄风苦雨又端阳,江畔何曾忆国殇。
奸佞当朝王有病,骚人抱石日无光。
休云气节贯今古,徒任汗青话短长。
求索问天天意昧,坊间从此训温良。
评:作品扣题紧密,词素典雅,笔法娴熟。两点建议:其一、“徒任汗青话短长”孤平,应尽可能避免。其二、每句末三字结构基本上是“1+2”,最好寻求一些变化。

55.相约
端午节随笔
柳影婆娑日渐长,茱萸遍插又端阳。
拈来枣子米中拌,裹着乡情叶底藏。
一缕温馨蒸入味,千重企盼汇成香。
当年几醉雄黄酒,笑靥萦心围绕娘。
评:佳作!扣题准确,笔法细腻。尤其中二联,围绕“包粽子”展开,一往情深。“拈来枣子米中拌,裹着乡情叶底藏”。允为佳句。

56.叶问
端午节
龙舟竞渡,角粽分香,举目欣愉,纷呈众意;
斯贺端阳,谁思汨水,镜心忠烈,凭吊千秋。
评:内容不错。四字分句连用通常见于长联,并由领字引起。中短联一般为4字、或“4+4字”,三句以上多求句式变化为宜。

57.杨荣岗
端午
以身报国,汨水三千凄楚楚;
研墨抒怀,骚词十万雨濛濛。
评:上联写屈原,下联写自己,工整。

58. 天涯一人
【浣溪沙】
烧艾还兼裹粽香,清明才过又端阳,离人能断几回肠。
今幸国家成盛世,当求多策久安邦,怜君走得太匆忙。
评:逢端午,忆屈原。上片流畅,感人,“还兼,才过”使得写句婉约有致,“离人能断几回肠”一问见真情。下片笔锋转回眼前,但少了些打磨,过片宜用对仗句。

59. 天涯一人
【浣溪沙】
五月端阳又一期,细看今古太多诗,屈君休怨我无词。
如若早生三两日,汨罗江上定相知,何须等到赴江时。
评:这是第二首。

60.露露
粽香国里思屈子
汨水舟头吟楚辞(今音)
评:简明,但扣题准确,独具一格。

61.笑佛
怨啼鹃(即浣溪沙)
香草美人诗祖名①,难酬宿志放屈平②,汨罗自尽痛苍生。
煮粽端阳多感悟,而今官吏几人清?遥期每每落江声③。
①屈原被誉为“诗祖”,开辟“香草美人”传统。②他被多次流放。③我想把贪官扔江里。4.怨啼鹃:屈原死后,其姊常在江边喊“姊归”,姐死后变成子规鸟(杜鹃),家乡名秭归县。
评:立意和结构设计很好。表达上应追求自然流畅,比如“落江声”,没有注解,许多人看不懂。此外,“浣溪沙”过片处宜用对句。

62.胡诗
百姓百歌,竞唱山川美;
千人千桨,扒来世界同。
评:虽说“千人千桨”扒龙舟,是写端午节,但总体上还可以追求与主题关联更紧一些。
弘深一脉尊诸子    雅远千秋仰百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主题
1112

9891

帖子

30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联都2018对子王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7749
经验
336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9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20:47 | 只看该作者
备用
弘深一脉尊诸子    雅远千秋仰百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主题
1112

9891

帖子

309

精华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联都2018对子王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7749
经验
3364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499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9
4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20:47 | 只看该作者
每月一题第02期点评
小渔村文学社

1.
成联~端午节
楚句笔如椽,枉招魂,忧国殇,应怜汨水沉冤气
男儿心似铁,须试手,补天裂,何教江涛遗恨声
评:嵌名“招魂”和“国殇”亦自然无痕。联文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每从幽怨中振起。瑕疵:以古音论,“教”作动词时乃平声。

2.
成联~端午节
画鼓朱旗,代代龙舟竟渡追怀屈子
香罗细葛,年年角黍投江祭奠诗魂
评:贴题。联文画面感极强。

3.
成联~端午节
奋勇龙舟,千人唱彻千秋梦;
飘香角黍,一叶包全一世情。
评:赛龙舟、包粽子都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物象。联文利用重字“千人-千秋/一叶-一世”产生意境的递进,效果甚好。

4.
成联~题端午节
百越遗风,径承民意三千岁;
九州国粹,独占非遗第一楼。
(注:《汉书》有记:“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又《淮南子》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即是古越人对龙图腾的崇拜,端午节就是创立用于祭祀龙祖的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评:以“民意三千岁”状端午节历史之久,以“非遗第一楼”状端午节地位之重。“径承/独占”炼字老辣。可惜的是“遗”重字。

5.
成联~端午节
凡人易逝、忠魂不朽、那代万民悲愤。
佳节循环、赤子无知、如今四海笙歌。
评:基本内容不错,分句之间的语境衔接还不够连贯。“赤子无知”等还可斟酌。

6.
成联~端午节
角黍飘香,龙舟竞技,看崛起中华,举国欢腾遥祭楚;
离骚问鼎,天问流传,叹流离墨客,佩兰餐菊不同污。
评:“举国欢腾-祭楚”的搭配可以推敲。“离、问、流”都重字了。

7.
成联~端午节
呼投角粽,竞逐龙舟,扬万面鼓声,满郭人争江上望;
漫读离骚,冥思天问,叹孤怀屈子,千秋冤向汨罗沉。
评:好联!整体不错,上联结句“满郭人争江上望”出自宋人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配搭下联结句“千秋冤向汨罗沉”很出彩。上联敢放,下联能收。“呼投”还需锤炼。

8.
成联•~题端午节
兰汤蒲酒,仲夏端阳,竞渡龙舟,传情角黍;
百越遗风,三闾逸志,尊荣物象,鉴照图腾。
评:基本语素甚好,在句式上如能打破“四字通联”格局,效果会更好。

9.
楹联~题端午节
节气见初心,怀抱《离骚》,屈子含冤沉梦去
粽香思远客,名归众望,龙舟破水出尘来
评:好联!以“离骚、屈子、粽香、龙舟”等端午节常见的物事,勾勒端午节的画面。上下联各分句间,前后呼应得法。起句对“节气见初心/粽香思远客”,感情至深,结句“龙舟破水出尘来”则不染尘氛,如屈子灵魂徜徉。

10.
成联~题端午节
祈禳有术,巫蛊无侵,蒲月娱神,存风遗俗;
水祭方成,龙舟既竞,阳辰祓鬼,悬艾浴兰。
评:扣题紧密,遣词古雅,内容充实。句式方面宜求些变化为佳。

11.
成联~题端午节
龙舟竞渡,有屈子我怀,香囊身佩忆兰芷;
黄酒共斟,说白蛇仙化,丽日山登念弟兄。
评:端午节习俗比较多,联文所涉及的皆具有代表性,下联化用白蛇喝雄黄酒现形之典,也切端午习俗。

12.
成联~端午节(今音)
又夜包甜粽,晨佩香包,门旁插艾佳节至;
看众吼雄声,桨激白浪,江面赛舟兄弟齐。
评:作者本意是作“夜包甜粽/晨佩香包”当句对,可惜“包”重字了。

13.
成联~端午节
恶日难除,艾虎高悬驱鬼魅;
清江可鉴,龙舟竞发寄幽怀。
评:好联!联文具有浓厚独特的节日意象,紧紧抓住端午节“挂艾虎”和“赛龙舟”这两件极具代表性的物事展开,不拖泥带水。恶日:指农历五月五日,古时中国民间认为这一天为恶日。人们在这一天举行一系列用吉祥物壁恶和祭祀不幸死亡者的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端午节习俗。

14.
成联~端午节
一厥离骚,天问何时逢盛世
几番求索,史崇端午祭屈原
评:前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松散。以“厥”替代“阕”可斟酌。

15.
成联~端午节
竞龙舟漫岸飞歌,幽幽诉我襟怀,问昔日大夫何在?
浴兰草弥香除疾,缕缕如君高格,励今人国祚复兴。
评:联文工雅。触景生情,感世幽幽道来。

16.
成联~端午节
抱石投江行壮烈
飞舟踏浪竞风流
评:上联忆屈原,下联写自己,各有风采。

17.
成联~题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吊千古汨罗沉恨;
悬艾草,沐香汤,教一年鸿运当头。
评:以“三三七”的句式布局,使得联文节奏变得明快。如果将前两分句对调一下,韵脚呈“仄平仄/平仄平”则更佳。

18.
成联~题端午节
千门虎艾高悬,去秽乎,除邪乎,一粽包含黎庶愿。
十里龙舟竞渡,怀贤也,敬老也,双桡荡出古今情。
评:好联!结构严谨,韵律工整。上下联分别从“悬虎艾”和“赛龙舟”切入,并采用先写实,再抒情展望的手法,读来余韵绵绵。

19.
成联~端午祭屈原
门前悬虎艾,除秽辟邪,魂牵桑梓念忠臣
江上竞龙舟,祭贤吊圣,泪洒汨罗思雅士
评:上下联排序颠倒了,但联作还是写得不错的。采用常见的“五四七”句式,中规中矩。第二分句可以调一下句脚,如:“江上竞龙舟,吊圣祭贤,泪洒汨罗思雅士/门前悬虎艾,辟邪除秽,魂牵桑梓念忠臣”。

20.
楹联~题端午节  
祭一盏雄黄,门挂菖蒲,粽叶蒸来香草味;
慕十分气节,襟怀血性,龙舟鼓动大江风。
评:好联!文清节烈,联笔浩然,遣词造句,极具张力。联文中“香草”兼喻忠臣,“香草味/大江风”余味悠长。

21.
成联~题端午节
幻梦有谁觉,倚剑问天,香草久传成绝唱
江山空自留,抚今追昔,沧浪不尽吊英魂
评:好联!文笔隽永,炼字老辣,策进而不失沉稳,辗转而不失雄遒。“香草”典出“香草美人”。

22.
成联!题端午节  
汨罗怀屈子 鼓声威 气势足 江波浪里龙舟渡
民俗继安康 悬艾草 饮雄黄 团聚声中蜜粽香
评:意象丰满,制联技法娴熟。“鼓声威/气势足”及“悬艾草/饮雄黄”以当句对方式呈现,避开了断句节奏的束缚。“屈子/安康”略宽,“声”重字。

23.
成联~题端午节
往事越千年,汨罗激荡仍依旧,叹几人怀屈子;
时光穿世路,韩国申遗总愕然,哀何处胜邻邦。
评:思路广阔而深沉,两结两问,令人深思。

24.
成联~端午节  
艾叶初薰,闻香兴起;
鼓声重振,踏浪归来。
评:以“初薰/重振”起兴,联虽短,意悠长。

25.
成联~端午节
千载仰高贤,听怏郁楚歌,皆化作龙舟鼓点;
群情融敬意,籍醇香黍粽,尽当酬名士风华。
评:好联!仰高贤之忠心烈节,酬名士之峻骨清风。“籍”应写做“藉”为妥。

26.
成联~端午节
竟渡龙舟,喧嚣鼓点,扪青冥烈烈旌旗骄子怒
延汀艾草,反卷荷风,远沧水幽幽岁月楚人愁
评:结构工整,长句作结见功力。节奏清晰明快,联意畅达。上下联的前二分句可构成当句对,但“反卷”二字可再推敲。

27.
成联~端午节
万代思汩罗赴水,屈子消魂,听天问九歌,响彻楚荆伤旧恨;
千年有角黍供鱼,龙舟竞渡,叹美人香草,精忠家国剩丹心。
评:单边字数超出了7-20字的规定。

28.
成联~端午
佳节寄哀思,遥想汨水惊涛,一跃终成千古恨
太平藏隐患,又闻西洋兴浪,几时真见九州强
评:好联!上联怀古,下联忧今;立意清晰,布局合理。结句精彩,但“藏”可考虑改“忧”,领字“遥想/又闻”或许还有擢升的余地。

29.
成联~端午节
龙舟竞渡,角粽分香,举目欣愉,纷呈众意;
斯贺端阳,谁思汨水,镜心忠烈,凭吊千秋。
评:内容不错。四字分句连用通常见于长联,并由领字引起。中短联一般为4字、或“4+4字”,三句以上多求句式变化为宜。

30.
成联~端午
菖蒲泛玉,角黍堆金,千门悬艾传风俗
端日弄波,龙舟叠鼓,百舸争流慰屈魂
评:泛玉堆金传风俗,节令气氛浓郁;弄波叠鼓慰屈魂,人文气象清明。






******
第一名:20.
楹联~题端午节  
祭一盏雄黄,门挂菖蒲,粽叶蒸来香草味;
慕十分气节,襟怀血性,龙舟鼓动大江风。
评:好联!文清节烈,联笔浩然,遣词造句,极具张力。联文中“香草”兼喻忠臣,“香草味/大江风”余味悠长。

第二名:18.
成联~题端午节
千门虎艾高悬,去秽乎,除邪乎,一粽包含黎庶愿。
十里龙舟竞渡,怀贤也,敬老也,双桡荡出古今情。
评:好联!结构严谨,韵律工整。上下联分别从“悬虎艾”和“赛龙舟”切入,并采用先写实,再抒情展望的手法,读来余韵绵绵。

第三名:9.
楹联~题端午节
节气见初心,怀抱离骚,屈子含冤沉梦去;
粽香思远客,名归众望,龙舟破水出尘来。
评:好联!以“离骚、屈子、粽香、龙舟”等端午节常见的物事,勾勒端午节的画面。上下联各分句间,前后呼应得法。起句对“节气见初心/粽香思远客”,感情至深,结句“龙舟破水出尘来”则不染尘氛,如屈子灵魂徜徉。

优秀一:21.
成联~题端午节
幻梦有谁觉,倚剑问天,香草久传成绝唱;
江山空自留,抚今追昔,沧浪不尽吊英魂。
评:好联!文笔隽永,炼字老辣,策进而不失沉稳,辗转而不失雄遒。“香草”典出“香草美人”。

优秀二:13.
成联~端午节
恶日难除,艾虎高悬驱鬼魅;
清江可鉴,龙舟竞发寄幽怀。
评:好联!联文具有浓厚独特的节日意象,紧紧抓住端午节“挂艾虎”和“赛龙舟”这两件极具代表性的物事展开,不拖泥带水。恶日:指农历五月五日,古时中国民间认为这一天为恶日。人们在这一天举行一系列用吉祥物壁恶和祭祀不幸死亡者的活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端午节习俗。

优秀三:28.
成联~端午
佳节寄哀思,遥想汨水惊涛,一跃终成千古恨
太平藏隐患,又闻西洋兴浪,几时真见九州强
评:好联!上联怀古,下联忧今;立意清晰,布局合理。结句精彩,但“藏”可考虑改“忧”,领字“遥想/又闻”或许还有擢升的余地。

优秀四:25.
成联~端午节
千载仰高贤,听怏郁楚歌,皆化作龙舟鼓点;
群情融敬意,籍醇香黍粽,尽当酬名士风华。
评:好联!仰高贤之忠心烈节,酬名士之峻骨清风。“籍”应写做“藉”为妥。

优秀五:7.
成联~端午节
呼投角粽,竞逐龙舟,扬万面鼓声,满郭人争江上望;
漫读离骚,冥思天问,叹孤怀屈子,千秋冤向汨罗沉。
评:好联!整体不错,上联结句“满郭人争江上望”出自宋人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配搭下联结句“千秋冤向汨罗沉”很出彩。上联敢放,下联能收。“呼投”还需锤炼。
弘深一脉尊诸子    雅远千秋仰百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5
发表于 2018-6-11 04: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夜明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主题
209

4万

帖子

25

精华

47万

积分

管理员

几个句号。。。。。。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2578
经验
103838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8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11
6
发表于 2018-6-11 04: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第二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145 小时
主题
169

1万

帖子

32

精华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65602
经验
29156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2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12
7
发表于 2018-6-11 17: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点评~老师辛苦。。
不负三春丽,当留一径香。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18:08 , Processed in 0.0643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