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都试部2016第一场(总第79场)乡试考场。主考 尘封记忆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9492 小时
主题
259

3456

帖子

181

精华

8万

积分

联都贵宾

评论员

Rank: 4Rank: 4

UID
73211
经验
18268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94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2-27
1
发表于 2016-6-4 1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都试部2016第一场(总第79场)乡试考场答卷
ID:【忆往琴声】
考试题目:
第一题:30分
成联: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要求字数:单比11-17字。
古今音请注明,不得混用。生僻用典请说明。
上联:创人间奇迹,驯荊楚不羁波涛,长流福祉;
下联:绘世纪宏图,命巴山无穷岁月,永著功勋。
简要赏析:
上联前分句写实,中分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一系列治理措施拟为驯服长江的手段,使之永远为人类造福。下联前分句采用了比拟手法,中分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全联对仗工整,拟人形象。瑕疪:奇巴二字音律未能照顾到。
第二题:40分
成联:题范仲淹
要求字数:单比11字以上。
古今音请注明,不得混用。生僻用典请说明。
上联:失怙求知苦,早起迟眠怀抱负。重教亲才,仕有高风轻富贵;
下联:成仁进谏难,先忧后乐作铭言。平疆治水,居无定所淡浮沉。
简要赏析:
基本概括了范仲淹先生的一生,其高风亮节、后世楷模的形象溢于字里行间。上下联二三分句均采用了联中自对手法,全联以写实为主,因此语言朴实,音律词性俱对仗工整。
第三题:对联赏析。30分
挽郑成功 玄 烨
上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下联: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明末,南明拥重兵的四将领各怀心思,使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迅速土崩瓦解,而郑成功却断然拒绝了父亲劝降,举义旗招兵买马,以厦门、津门两岛为基地,抗击清军。南明的几个王朝都相继覆灭了,只有郑成功还在孤军奋战。北征失利后,又东征收复荷兰统治了三十八年之久的殖民地台湾岛,并以此为大本营,准备养精蓄锐,继续完成反清复明大业。这时人们终于知道,郑成功抗清是忠于封建明王朝,驱除外侮是忠于民族大义。作为统治者的康熙皇帝,他的英明之处就是敢于褒扬郑的忠义之举,这样既显示了大肚,无疑又对协和各民族巩固政权有所裨益。
   此联巧妙运用数词与含数字的量词互对,采取鲜明的对比写实手法贬奸扬忠。上联的数字四明指拥重兵的四将领,暗指守护明王朝的四方将士;二心是将领各怀心思,有的想降,有的想逃,有的想观望,只想维护自身利益,就是不想团结一致抗清。由于人心不齐,导致下联诸王无寸土的因果关系。诸代指某范围又暗含数字,且与朱谐音。寸字量词形用,衬夺出诸王的可悲下场。上下联前分句还采用了联内自对的手法,二心对四镇、寸土对诸王,都十分工整。半即整体的二分之一,不完整;孤即独一无二,也含孤立无援之意。一个敢字写活了郑成功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但争得了半壁江山,也留下了千古忠义之名。作者借用这一实事,暗示了臣民要一心忠君爱国,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的宗诣。一隅形容了半壁江山的狭小,抗清道路上的艰辛,虽然条件艰苦,但从未动摇郑成功的信念。此联微瑕是志对兵、忠对壁词性稍宽,但瑕不掩瑜。此外前后上下关联紧密,无论联律、对比、自对、褒贬、写实以及联内外的艺术效果,都独具匠心,充分展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不俗功底,实属难得的工稳佳作。
答题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1 12:24 , Processed in 0.0833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