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渔村诗经班三年级D组第二讲作业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03 小时
主题
1

89

帖子

0

精华

2900

积分

联都高级会员

Rank: 3

UID
51141
经验
687 点
威望
0 点
在线时间
1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29
1
发表于 2015-4-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D--02平淡

1、《诗经.召南.江有汜》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答:使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陈其事,用的是赋体;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我喜欢的名句: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5 14:41 , Processed in 0.0818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