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4班第一讲第四组作业提交处【截止:2013.10.30】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776 小时
主题
138

6005

帖子

18

精华

7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45719
经验
18724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177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5
1
发表于 2013-10-1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罗衣 于 2013-10-28 22:25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学号: 040404                           网名:  绿罗衣                                   
一、理解题:
1.请列举出“对联六要素”;
回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2.解释一下对联中“隔”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照应、贯通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逻辑关系,除无情对外,只对不联,内容不相关的对句,就算意隔。除此以外还有景,情绪,时间等方面的不相关,皆看作隔。


3.解释一下对联中“合掌”的含义;
回答:如果一幅联里的上下联虽然用的字不同,但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同义相对,这就是合掌,或称雷同。合掌是对联的大忌。

4.汉语中的词性有哪些?
回答: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和语气词六类。

二、古诗重配,不许使用其他诗词作对句:
1.出句: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
  对句:溪声依旧伴弦清【绿罗衣】

2.出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
  对句:戏水沙鸥一样闲【绿罗衣】

3.出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
  对句:箫声隐约夜阑珊【绿罗衣】

三、分析题:
1.分析以下出对句:
出句:诗题红叶寄流水
对句:曲入清风随浮云


试析:按对联六要素来分析,

               上联:         题      红叶       寄流水 ;          下联:                   清风          随浮云
               词性: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名       动            形名           动形名
               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句式: 主       谓          宾             补                                主       谓            宾                 补
              声律:  平        平      平仄        仄平仄                              仄       仄           平平           平平平


一,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但是下联失律,并三平尾,下联律当为:通仄通平通仄平。浮处平 当 仄,违反马蹄韵,下联失替,整联失对。且“随浮云”为三平尾,犯对联大忌。

二,在内容上,上联写秋来兴至,拾红叶而题诗,将诗情共红叶,放流水而去;下联写闲来抚琴,曲入清风,声绕浮云而飞。上下联共同描写诗人寄情诗曲,淡泊人生的闲逸之情。总体意境相谐,关联尚可。
                        
2.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分析苏轼此“联”: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此联是苏轼送给宋朝佛印法师的110岁贺寿联。上联中花甲一周为60*1,半百为50,60+50=110岁。下联的古稀双庆为70*2=140,欠三十春秋,为140-30=110。上下联花甲对古稀,同为岁数称呼,名词;一周对双庆,同为数量对;尚对犹,同为副词,半百对三十,同为数量对,岁月对春秋,同为并列词组,时间名词。整联上下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对仗极为工稳。
格律上:
           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
今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

无论按古音还是今音来说,该联都不合律,而且上下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已犯对联中的合掌。


3.怎样看待“对偶”和“对仗”之间的异同?

回答: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强表现力。
对仗则是更严格的对偶,不但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还有平仄相对,忌不规则重字等要求,须必符合声律,语法,章法三个方面的要求。对联就是严格遵循对仗规则的对偶句。


画思闲谷芝兰,云生绿鬓  
宁立寒荻秋水,风入罗衣          (藤壶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4 14:28 , Processed in 0.0756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