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30|回复: 1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同题七言绝句大赛初评公告(优秀奖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主题
326

5506

帖子

79

精华

10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1486
经验
24281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7
1
发表于 2015-5-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各位荣获优秀奖的老师们!各参赛选手们辛苦!各评委老师同样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主题
326

5506

帖子

79

精华

10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1486
经验
24281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7
2
发表于 2015-5-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客由于时间的关系点评了部分作品,点评时也比较匆忙,不当之处望谅解与包涵。
035:七绝《清明》(上平十一真)
雨打坟头草色新,乱鸦声里倍伤神。
一从那日阴阳隔,不敢人前说父亲。【鱼儿和渔夫1】
简评: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作者去坟前祭奠父亲,看到坟上新添的青草,听到树上鸦鹊的叫声让人倍感神伤,自从父亲离开以后,与人聊天从不敢让人提起父亲,怕悲伤的情绪感染了别人。小诗简洁明快流畅易读,诗句中表达了浓厚的父子之情,个中心境让人嘘叹!
转接自然,笔法老到,赞!


215:七绝《清明》(上平五微)
落魄风花衔恨飞,愁人细雨湿衣微。
多情唯有坟前草,兀自青青不忍违。【明漪】
简评:清明本是伤感与缅怀的时节,落魄的风花与愁人的细雨让人更添伤悲。唯有坟头的小草隔年以后又青青而至,不忍别离,作者以小草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诗句委婉,用情含蓄。
挑刺:“衣”字犯韵;“情”字与“青”字属同音(这一禁忌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合句还有提升的空间。

026:七绝《清明走笔》(上平一东)
陵园祭扫几成空,已忘江山血染红?
唯有坟前春草碧,年年岁岁伴英雄。【瀚海一鹤】
简评:作者看到烈士陵园在清明节时冷冷清清的场面有感而作的一首,读之让人顿生感慨!是啊!联想今天咱们幸福的生活当追忆曾经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这来之不易的今天咱们在清明节时扪心自问是否该去祭奠祭奠一下呢?
诗的寓意不错,起到了警醒的作用,诗句流畅读来铿锵。
挑刺:既是烈士陵园里面的陵墓应该是一座连着一座,是很难看到碧草的,转句里“坟前春草碧”有些不符合逻辑。(当然如果是很普通很简陋的陵园还是有碧草的,不过没人去祭奠也很正常。)转句“春草碧”点明是在春天与合句“年年岁岁”在时间上是有些矛盾的,若换“年年此季”就可以了,或者把“春草碧”换成“春草在”尾句不变;“坟前”换成“墓旁”更好些。
后语:其实啊祭奠烈士的活动是经常有的,不过作者尚未遇到罢。


065:七绝《清明有感》(下平十一尤)
英魂何必论坟头,心上丰碑永世留。
不占松冈三尺土,却赢寰域万民讴。【杜学甫】
  简评:为人一世当鞠躬尽瘁为民谋利,为社会多创造些价值。留下良好的名声与修豪华排场的坟墓孰是孰非自有评论。生前为民着想死后骨灰回归自然不占三尺之土,如此之胸襟让人钦佩,这是值得万民讴歌的。
作者笔法老到,诗句衔接自然,赞!


135:七绝《清明有祭·之一》(下平九青)
四月霏霏雨未停,杜鹃声里断肠听。
纵言七尺心如铁,到此谁人不泪零?【适志轩主人】
  简评:清明时节霏霏细雨下个不停,怀着悲伤的心情去祭奠,啼哭的布谷鸟声让人更加肝肠寸断,在这样的情景下,哪个来此之人不流涕落泪的呢?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与悲伤的心情。诗句衔接整体不错!
挑刺:全诗在取景与描述上有些许匆忙,不能很生动与深情地打动读者。


059:七绝《祭老妻》(下平六麻)
槐林萧瑟青碑冷,墓土含冰草未芽,
曾约此生相执手,那堪白发对黄花。【幽幽南山】
简评:此诗用情真挚,写出了作者对老伴逝去的悼念与哀思,读来让人感叹亦潸然!
赞!


023:七绝《清明》(下平七阳)
万条丝柳上新妆,沾雨梨花耐踽凉。
又是一年魂欲断,轻烟几处话离殇。【淡雅晴心】
简评:小诗流畅,作者借景抒情写出了清明时节对亲人的追思,感伤之情尽在不言中。
挑刺:首句过于明艳,余皆可。


049:七绝《清明》(下平十一尤)
桃花暗淡杏花愁,燕子低飞雨泪流。
每自清明追往事,一江春水总难休。【秋夜明】
简评:作者借景抒情,所写之景村托出了对亲人的追忆与哀思,诗句洒脱流畅,尾句含蓄余韵悠长,可赏!

132:七绝《清明·其二》(下平十一尤)
淡烟芳草一荒丘,(明·唐之淳)竹里山鸡啼未休。(明·黄肃)
何处人家堪买醉,(明·周瑛)      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懒僧】
  简评:作为一首集句诗能够集到起承转接皆无缝的地步,只能说一字“好”!

020:七绝《清明》(上平十灰)
丘坟草盛常疏顾,村里花繁总不来。
若是他年逢地下,当为愧疚口难开。【飞花逐水流】
  简评:一首自责诗,许多在外务工者由于工作或路途遥远的原因很少回家看看,作为一个在外工作者我也深有体会,不是不讲孝心,的确是身不由己,只能是逢年过节尽量抽些时间回家看看吧!
挑刺:“村里”换成“院里”或者把“村里花繁”换成“灰落灵前”就更加好了。


066:七绝《清明祭》(下平一先)
雨送清明四面烟,梨花似雪漫山前。
子规啼处青青草,遥隔阴阳又一年。【去闲】
  简评:诗句流畅,作者以轻松的笔墨来描绘了清明时的所见所闻,人多以悲伤、哀婉、凝重的笔墨来记录清明之所感,作者另辟蹊径用“遥隔阴阳又一年”来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此句比较蕴藉,让人遐思。
挑刺:“清”字与“青”字同音,小禁忌。


131:七绝《清明·其一》(下平一先)
花草凄迷细雨绵,清明每至倍思先。
稚童不晓爹娘恸,欣向坟头折杜鹃。【懒僧】
  简评:在细雨霏霏花草凄迷的清明时节,总让人倍加思念逝去的亲人,看到大人们哭得昏天黑地,幼稚的孩童怎么知道其中的缘由呢?只知道在坟头边折杜鹃玩。
挑刺:在下雨清明上坟的时候,小孩是要戴雨具或打伞的,怎么可能用纸去折杜鹃玩的呢?作者小疏忽是把晴天上坟的细节带到这首里了。


133:七绝《清明上坟有感》(下平一先)
家家坟上冒青烟,祭品琳琅鸟滴涎。
但得生前常戏彩,何须向冢砸金钱。【杏花村汾酒厂】
  简评:诗句从时下大肆祭奠亡者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这一弊端,在老人生前多讲讲孝心何必在人死以后去多浪费这些不必要的金钱呢?此诗笔功老到写得很出彩,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赞!
挑刺:“前”字属犯韵,若不是这一瑕疵排名会更高一些,瑕不掩疵吧!


143:七绝《忆亲》(上平十灰)
旧年承诺此春回,好酒殷勤敬几杯。
待到堂前相见日,阴阳已隔泪成灰。【清雅客】
  简评:小诗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突然逝去后的无限悲伤,曾经的小小承诺化为泡影,遗憾留在心里让人顿生惆怅与伤感。
黄泉路上无老少,天有不测风云,多珍惜身边的父母、亲人与朋友们吧!不要把遗憾留在深深的懊悔与惭愧里。诗句衔接意境皆不错!
挑刺:与清明中心主题不大相符。


205:七绝《清明二首·之二》(上平五微)
开轩每见洗衣矶,细雨清明叹别帏。
泪洒花丛添病酒,三更枕上梦相依。【江西修水胡小华】
  简评:一首触景生情的小诗,从诗句里看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此诗感觉承句没有承接上,转句也没有衔接住,有些脱节了。“衣”字属挤韵。实话说胡老师这首没有204那首写得好。

214:七绝《清明二首之二-活人建豪华墓地有感》(下平一先)
纸烛高烧绝俗缘,声名赫赫化飞烟。
安身不过一抔土,莫使人间造孽钱。【猎豹】
  简评:人未死就把豪华墓建起,还要燃蜡烧纸,实在有违人之常理,俗语人生一世,草木三秋,人死如灯灭,什么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皆是过眼烟云,人死不过几抔土而已,何必浪费一些不必要的钱财呢?此诗很有讽刺意思,针对时下个别封建迷信思想起到了鞭挞作用。小赏!

  008:七绝《清明上坟有感》(今韵八寒)
扫墓何须将火燃,青烟污染蔚蓝天。
移风不怕乡亲笑,一首诗歌当纸钱。【学步斋主】
  简评:扫墓烧纸放鞭炮这是遗留下来的传统,作者从保护坏境的角度针对这一现象来了个移风易俗,用一首诗歌来告慰逝去的亲人,若地下亡人可知当可理解。
此诗主题寓意鲜明,起到了劝告的作用,爱护坏境自我做起,可赏!
挑刺:“烟”字属犯韵。

013:七绝《清明祭父》(下平十一尤)
一生蹈海弄渔舟,半百生涯竟作秋。
三十一年如刹那,清明时节不堪愁。【去闲】
  简评:此诗写出了作者清明时对亡父的追忆,浓浓父子之情尽在感慨中!诗句流畅,转接自然,可读可赏!
挑刺:数词用得过多。


052:七绝《清明祭》(上平八齐)
雨打残花化作泥,魂牵坟冢断肠凄。
不堪杜宇声声恨,泪洒清明旧事提。【月下风铃儿】
  简评:一首清明祭奠时的悲伤小诗,此诗由景生情,对亲人的追忆借用布谷鸟的一个“恨”来进行了情感的宣泄,读来让人顿生伤感!
挑刺:“魂牵”可再斟一下。


147:七绝《桃花雪》(下平六麻)
草木清明争晒霞,街边雨后卖新茶。
忽然一夜鹅毛雪,错把桃花作李花。【若冲】
  简评:这是一首即景小诗,清明时节本是万木争荣,繁花盛开的季节,忽然下了一夜大雪,作者也感到惊讶!桃花本是灿烂明艳的,由于雪片落在桃瓣上染成了白色,乍看上去似梨花一般,让人惊叹!诗句比较流畅,可读。
挑刺:此诗是写下雪后所看到的场景让人惊叹(可能北方天气是有),但内涵尚不够,“花”字犯韵,另外“晒”[shài]字还得再炼一下。


169:七绝《清明》(下平七阳)
清明细雨着衣凉,遍插柔条尽断肠。
无奈东风不知趣,杏花白了菜花黄。【习静】
  简评:清明时节天空下着菲菲细雨还是有些凉意的,作者借遍插柔条时的情景触动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可叹这东风啊真是不知趣,一转眼就催白了杏花也吹黄了菜花。作者借时光过得真快更加增添了对亲人的缅怀。小诗借景抒情余韵悠长。


093:七绝《清明》(下平十二侵)
渐近孤茔步浅深,萋萋荒草绊衣襟。
销魂最是清明雨,打湿双眸打湿心。【清风满袖】
  简评:作者怀着悲伤、凝重的心情去祭奠逝去的亲人。起句走路时沉重的脚步与承句满眸萋萋荒草这一动一静勾勒出一副伤感祭奠的画面,转句最是那销魂的清明雨让人更生伤悲,一“销魂”意蕴深长,特别是合句全诗意境得到升华,读来让人感动。全诗笔法娴熟,转接自然,流畅可读(这一首当初没有挑选,看来人眼也有昏花的时候,主要是当初"销魂"一词没有理解透彻),此诗建议推精!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主题
326

5506

帖子

79

精华

10万

积分

管理员

联都副站长

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31486
经验
24281 点
威望
3 点
在线时间
72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17
3
发表于 2015-5-1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海老师辛苦多注意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05:37 , Processed in 0.0935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