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荷风茂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六月参赛作品汇总贴兼场外评判贴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1
发表于 2010-6-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醉醒由心,月坠深卮波不起(空空道人);

这个出句漂亮至极,空灵之极,最难对的,当属字面背后的哲理味道。
深卮,乃酒杯,月自然无法坠入酒杯,而是杯中之影;杯中之影,本乃虚幻之物,自然无波可起。而这里的波不起,即是说月影入杯无波可起,也是说醒醉随缘心如井水的饮者心中无波可起。
全句有如一幅空灵美丽的月下独酌图,而整幅图传达出的是一种世相皆虚、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出世味道。而要对得上这个字面之外的味道,着实不易。若简单的词性相对即可,则实在可惜了这个出色的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2
发表于 2010-6-2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衷佩服手雷兄的认真与勤奋,不过,狼不敢苟同手雷兄对此句意境的理解。
“深卮,乃酒杯,月自然无法坠入酒杯,而是杯中之影;杯中之影,本乃虚幻之物,自然无波可起。而这里的波不起,即是说月影入杯无波可起,也是说醒醉随缘心如井水的饮者心中无波可起。
全句有如一幅空灵美丽的月下独酌图,而整幅图传达出的是一种世相皆虚、物我两忘、超然世外的出世味道。而要对得上这个字面之外的味道,着实不易。若简单的词性相对即可,则实在可惜了这个出色的句子。”

这个句实在出的漂亮,同时出句者厚重的哲学底蕴和含蓄的表达手法,给大家理解此句带来了一点点困扰和分歧。对同一个句子,仁者见仁,智者见者本是常情,不过,狼不敢苟同手雷兄忽视整体意境的表达方式而只在个别字上抠字眼的理解方式。
“古井乃枯竭之井,此句似乎不是此景象”,我想没有人说过此出句是“枯竭之井”的景象!
对手雷兄印象深刻,狼希望有机会向朋友们多探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3
发表于 2010-6-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没水而不波,一个是有水而不波。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0-6-21 13:14


手雷兄,“古井”也绝非无水之井,这个我可以举出例子,不过,追究下去是否跑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4
发表于 2010-6-2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井:枯竭的老井。后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

还是没弄明白门哪说错了?
二五手雷 发表于 2010-6-21 14:38



呵呵!

偶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5
发表于 2010-6-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塞北苍狼 于 2010-6-30 09:57 编辑

感觉当句自对的规则已经被无限扩大且乱用了,以至于可以忽视汉语词语的意义和结构。
比如170楼网友举例的这个句子里,“醒醉”自然是并列结构词组,构成自对,但“烟云”的结构则有待商榷,看单字,烟和云都是名词,似乎是自对,但汉语的解释里,烟云的意思并非是“烟和云”,而是“如烟的云”没,这里的烟是做定语,修饰云的,是偏正结构的词组,而非并列结构,这样的词组还有“烟霞”“烟雾”“烟尘”,等等。
如按现在对自对的解释,“来去”对“烟尘”“春秋”对“烟雾”,当都是工对,可以这样认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18 小时
主题
3

121

帖子

1

精华

630

积分

联都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7510
经验
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6
发表于 2010-6-30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牵扯的一个问题是,人为制定对联规则时,要不要顾及现代汉语的词法结构?还是说对联规则可以撇开语法里的构词法,只看单字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 10:49 , Processed in 0.1000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