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业联作法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432 小时
主题
715

8859

帖子

6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功臣

翻羽旗浣花剑客+联都贡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15
经验
1100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0
1
发表于 2010-1-6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都改版后,这里的资料也少了,我找到了以前存的,再重发一次
http://blog.sina.com.cn/zxmlb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432 小时
主题
715

8859

帖子

6

精华

7万

积分

联都功臣

翻羽旗浣花剑客+联都贡士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2515
经验
11001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4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0
2
发表于 2010-1-6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联作法(编撰整理:半墨斋主)
一、对联分类简介
对联,经过千余年的沉淀,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独立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种类繁杂、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对联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对联根据内容可分为述事联、壮景联、抒情联、晓理联、论评联、谐趣联;根据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联、专用联;根据对联字数(或单边分句多少)可分为长联、中长联、短联、超短联;根据用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胜迹联、行业联、其他(交际类、杂感类)。
笔者比较赞同“根据用途、结合内容,先分大类再予细分”的“树形”分类方法。因为,这样的分类不易交叉,条理比较清晰。
据此大致可分为:喜庆类、哀挽类、装饰类、行业类、文苑类、其他类。(见李岫春《楹联大全》)
喜庆类:迎春联、节日联、婚嫁联、寿诞联、乔迁联;
哀挽类:致挽联、自挽联、墓祠联;
装饰类:风景联、名胜联、庙宇联、官署联、宅第联;
行业类:酒馆联、药店联、理发店联、戏台联、会馆联等;
文苑类:治学联、书斋联、自勉联、言志联、题赠联;
其他类:讽刺联、戏谑联、谜语联、应答联、巧对联、应征联。
以上分类也不尽完美,比如,归入其他类的应征联,由于征联内容涉及面较广,肯定与别的大类在内容上有交叉。再如,行业联中的戏台联、会馆联,若划分到装饰类也未尝不可。
因此,对联分类是一门学问。怎样分类更科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里仅给出一个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作业1:讨论――你认为对联怎样分类才更合理?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二、对联创作原则
关于对联创作原则,各家因所站角度不同,各有心得。下面仅举几例,以供参考。
蔡东藩先生在《中国传统联对作法》中强调作联须“谐音、偶句、修词”。谐音就是调平仄、合音律;偶句就是强调对偶,也就是“联无对偶不成联”;修词就是措词要精当、表意要明晰,词性、结构、形式、内容不可不察。
余德泉先生在《对联通》中提出“五要”,即“一要有针对性,二要立意新颖,三要反映时代精神,四要情词贴切,五要符合联律”。
李岫春先生在《楹联大全》中从文学创作中的角度出发,提出“立意、取象、言志、抒情、章法”。
常江先生在《对联知识手册》中概括为“六字真言”,即“工、稳、贴、切、新、奇”。
可以说,上述各家之言各有侧重,均可效法。各家的具体阐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仅录常江先生的“六字真言”供大家慢慢体会。
工,即结构和对仗工整。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工,还有“精巧凝练”的意思。以有限的数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象,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练。
稳,即要求上下联强弱相当,结构稳定。其一要“形稳”。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为主;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为主;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六五七句式为主。其二要“音稳”。“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其三要“义稳”。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其四要“人稳”。即“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
贴,即上下联要求联系自然,意境和主旨统一。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春联、寿联、挽联,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没有个性,不“切”,因而,不应成为创作的主要途径,倒是专用联应予大力提倡。
切,指撰联时上下联内容完全切合客观事实、现象,紧扣主题,意旨和作用表现出明确的独特性,难以引申移作它处使用。
新,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达到“标新领异”的地步。对联的语言,应该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鲜活泼。旧的陈词滥调,应该抛弃,新的标语口号,要杜绝。例: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理发店联,构思新颖,双关巧妙)。
奇,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对联给人印象颇深,往往过目不忘。例: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华罗庚自作巧联,结合时事、在座人名,而且套换数字引领,言之有实,构思相当新奇,不可多得)。

作业2:举出你创作一幅满意的对联,结合六字真言,看看都做到了哪些方面。

三、对联构思途径
任何形式的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有感而发、言为心声是文学创作之要。然而,日常生活中总有些被动创作的情况,比如单位开业庆典、邻里办喜事等请你写副对联,而你所了解的情况并不多,而对方要得又急。如果掌握一点对联的构思途径,应付这类被动创作时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就能尽快的进入创作状态,最终拿出比较像样的作品来了。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构思方法(为了配合行业联作法,这里有删改,原文见常江著《对联知识手册》):
点题法
点题,顾名思义,就是在联中明确指出作联的宗旨。有单点、双点之分。所谓单点,就是只在上(或下)联中点题;所谓双点,就是上下联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点出要描写的主旨。双点在行业联中使用尤多。
如:
影动半轮月;
香生一握风。(扇子店);
纵谈中外事
洞彻古今情 (报社)
此外,还有明点、暗点之分。前面的例子属明点。暗点是将主题隐于其间,如寿联:
 观书千载近
 炼药九仙成
目的是言其“寿长”,虽不明说,读者从上下联中自能体会出来。长联和长句也用双点,只是上下联描写、议论的角度有较大变化。
(笔者以为,点题法有点类似于诗钟中的合咏。)
虚字法
虚字,即有意运用虚字。
可以虚字起首,如:
何须蛋白寻营养;
只此盘中有文章。(豆腐店)
可以虚字入文,多用于集字、集句联和古人祠堂,如: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斧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山东济宁子路祠)
可以虚字收尾,如嘲讽酒徒的趣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数字法
数字,就是在对联中巧用数字。
数字起首
描写风景也常用数字概括。如鹳雀楼征联获奖作品:
五峰列嶂,九曲抱关,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
三省闻鸡,四围眺胜,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作者:吉林李俊和)
再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
  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数字顺嵌、混嵌。如1984年底,常江、马萧萧、顾平旦、曾保泉为北京保温瓶厂合作的一副咏保温瓶联: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再如《联都》与《对联下半月刊》举办的短信(求爱)征联获奖作品:
以一片真心,两厢思念, 三种温馨,四时浪漫,五倍珍惜,可娶你千金小姐?
看六车聘礼,七道鼓锣, 八抬大轿,九色玫瑰,十分荣耀,快嫁斯万古痴郎![流苏]
再如青岛迎奥运征联中获奖作品:
岛呈七彩,万种风情千种景;
海纳百川,一方奥运八方帆。 (作者:张绍斌)
另如戏台联:
三尺地五洲四海;
一瞬间万古千秋。
可见,数字的运用是对联创作的重要构思途径。
此外,还有数不对数,因为数字究竟是有限的几个,因此,人们往往也可用颜色、方位词与数字相对。如:
  数字还有其他用法,如加减运算(“尺蛇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乘除运算(“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分数(“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等。这些方法并不多见,不再详细介绍了。
示时法
示时,是标示时间的构思方法。
有的可以写出具体时间,如:
定一十二时标准;
作三百六旬循环。(钟表店)
有的可以只表示出时间的先后次序,如: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关岳庙)
三顿饭,数杯茗,一炉香,万卷书,何必向尘寰外求真仙佛
  晓露花,午风竹,晚山霞,夜江月,都于无字句处寓大文章 (台北太古巢)
前一联,明确标出“先、后”,后一联,以“晓、午、晚、夜”构成了时间流向图。
示位法
示位,即指示事物所在位置。
有的指示得非常明白、清楚,好像导游图
有的标示得很具体,好像路标。
较常用的是以方位词来表示大致位置,如:
堤畔莺花桥畔月;
江边渔火柳边舟。
历举发
历举,即不满足于概括描写而列举具体事物。于“总分”中的“分”的内容类似。
安庐凤颍徽宁池太,滁和广六泗,八府五州,良士于于来日下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宫商角徵羽,五音八律,新声袅袅入云中 (北京安徽会馆戏台)
如果只说八府,不细举安(安庆府,今安庆)、庐(庐州府,今合肥)、凤(凤阳府,今凤阳)、颖(颖州府,今阜阳)、徽(徽州府,今屯溪)举滁(滁州,今滁县)、和(和州,今和县)、广(广德州,今广德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名联,用的也是历举法: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联历举长江流域的著名风景,下联历举中国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倘若不这样历举,只写“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无论如何也难像现在这样脍炙人口。
短联也可用历举法,主要是历数景物,如:
山溪一曲泉千曲;
竹径三分屋二分。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这类对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动词。
比较法
比较,就是将若干事物按其排列顺序进行难易、大小、轻重等方面的比较。
如:
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三五步纵横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高处何如低处好;
下来更比上来难。
释名法
释名,即解释事物名称。
这种解释,不是严格的定义式的,而是一般介绍或由名而发出联想。如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门联:
此女校书旧日枇杷门巷;
为古天府第一郊外公园。
女校书即唐代女诗人薛涛,望江楼公园是其故居旧址,那是,门巷里栽有枇杷树。此联释地名。
释用法,
释用,即解释事物用途
虎皮褥盖学士椅;
兔毫笔写状元坊。
行业联多用于宣传产品,如:
不教曝日盈头射;
自有仁风拂面来。――这说的是扇子的功用。
再如:
不愁夕阳去;
还有夜珠来。――说的是灯具在夜间的功用。
释义法
释义,即解释事物的意义
请看一副衙署联: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上联对“贪”的意义进行阐述:贪财图利,当然是贪;贪图名声,作沽名钓誉之事,也是贪。下联提出对“俭”的看法:只是对己节俭,严格要求,才算俭;对别人、对百姓这样做,便不是俭了。
  有时作讽刺联,一加解释,意义则十分明确了。如某官自创“爱民若子,执法如山”,实际上却鱼肉百姓,贪财枉法。有人作联: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上联释“子”,此官爱的是金子、银子;下联解“山”,他执法办案,是看谁行贿多,谁势力大。

嵌字法
如广州翠园酒家征联中独占鳌头的一副联作:
翠阁我迎宾,数不尽甘脆肥浓,色香清雅;
园庭花胜景,祝一杯富强康乐,山海腾欢。
再如:
印刷厂联:
印出新文歌盛世;
刷成锦翰赞华章。
钢铁厂联:
铁水汇成海;
钢花红映天。

此外,还有一气法:即流水对(串对)作法
无情法等等。。。其实,对联的创作离不开文学描写的各种修辞手法,每一种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夸张等)都可以成为一种构思的途径。因此,多看看文学创作的理论文章对偶辞格、多观摩前人的优秀作品、多从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中汲取营养,是提高对联创作水平的最佳途径。自找命题,多读多练,注意平时积累,必定能成为撰联高手。所谓功夫在诗外嘛。
总之,对联构思途径很多,只要从实际出发,只要做到“工、稳、贴、切、新、奇”,怎样构思都能成为佳作,这也是“文无定法”吧!

作业3:请找出你以前写过的5副对联(至少含有一副行业联),自我分析一下都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四、行业对联作法
1、行业对联的特点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古已有之,农工士商的简单分类,以远远不能概括工业革命所派生出的诸多新行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行业(如IT业、航天工业行业联)的出现,更加丰富了行业联的创作题材。按行业性质分,商业百货、农林牧副渔工矿、企业科技邮电文教卫生等,真可谓千行百业。这里所说的行业联,是特指商业和部分工业、手工业。这类对联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俗性
这类对联大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俗易懂。如服装店联:
夹克添潇洒;  西装带雅风。
男添庄重女增俏;  夏透风凉冬御寒。(通用)

2)广告性
比如百货店联:
针头线脑小商品,谁家不用;   鞋帽布匹大众牌,这里最全。
裁缝店联:  剪制千匹布;   裁成万种衣。(通用)
鞋店联:
布鞋胶鞋皮鞋,双双代步,人人知足;
男式女式童式,样样俱全,款款动心。
这些联,广告位味就很浓,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行业的。

3)艺术性
有的行业(如字画店、梨园等)对联也很注重艺术性。如北国网友lmbzr题赠“别具艺阁”字画店联(兼营汉服、佛珠):
闹市有清凉,衣振汉风珠礼佛;
小楼藏大雅,画添古色字生香。
这联就很好的抓住了店面的经营特色,并由此生发、立意高雅,是一副不错的行业联 。
再如服装店联:巧呈千样锦;点缀万家春。——写的含蓄、耐人回味。
下面的行业联,可以看出作者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植字抽芽文明播种;   校书分页著作成林。——印刷厂
夕铸朝熔,成就红心赤胆;  千锤百炼,献出铁骨钢筋。——炼钢厂。
桔井香流,散作回春甘雨;  鼎炉火暖,炼成济世金丹。——制药厂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丹。——制药厂
龙蟠锦绣,巧成五彩;凤吐丝纶,幻作万花。——针织提花厂
可见,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艺术性的对联还是可以更多地创作出来的。

2、行业对联的作法
总结以往行业联的创作经验,结合新行业联创作的特点,要写好行业联需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追溯历史
追溯历史,是行业联常用的创作手段之一。追溯本店历史和字号来历。如:京华老字号“六必居”酱园联:
黍必齐,曲必实,湛比洁,器必良,火必得,泉必香,京华古都传统,必严必信,居家旅行,懿哉君子;
味斯淳,气斯馨,泽斯清,质斯正,形斯雅,品斯精,嘉靖年间风骨,斯承斯盛,佐餐助酌,莞尔佳宾。
该酱园建于明嘉靖9年(1530年),其六必为“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是其传统生产工艺。这些都在联语中得以体现。
追溯本行业历史和与本行业有关的重要轶闻。
如纸店联:薛家新制巧;   蔡氏旧名高。
上联指唐薛涛创制新笺,下联指东汉蔡伦造纸,这都是纸行的重大历史事件。
又如扇子店:
羲之五字增声价;
诸葛三军仗指挥。——文武相彰,切人切事,可谓用典精当之典范。
这种关于历史的描述,还常常上溯到远古之人以及神话传说人物。药店举偿百草的神农,石作坊举炼石补天的女娲,火柴厂举发现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丝织业举下凡人间的织女等。这就使行业联充满了传奇和浪漫色彩。

2)介绍产品
行业对联的两个主要作用,一是装饰门面,一是招徕顾客,后者更为重要。
可以是一般地介绍产品或商店,如:雪花资润泽;香水溢芬芳(化妆品店)
以六书传四海;愿一刻值千金。(刻字店)
更应该介绍名产品,这对那些老字号尤为重要。
如:泉美花香,彼此心同双合盛;气清韵永,精诚力致五星红。这是张少成题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联,该厂无形牌啤酒进入欧美市场,为祖国赢得声誉,联中以“五星红”双关,予以概括。介绍产品、商品,最忌广告气,“载誉”、“名高”之类的词,不宜入联。

3)招徕顾客
追溯历史、介绍产品,自然又招徕顾客的功效,若真正令消费者满意,主要是靠信誉、靠职业道德。
商业要讲经济效益,说通俗些就是要赚钱。根据商业心理学,顾客对“财源茂盛达三江”一类的对联并不喜欢,所谓“茂盛”不就是从顾客腰包中取得吗?人们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对联:
友以义交情可久;财遵道得利方长。 新行业联更强调对顾客热情周到、文明礼貌。虽然对联写的不错,实际上服务态度与之相去甚远,对联成了一种自我讽刺。也有些只是标语口号,缺乏真诚,如:满足生活需要;调节市场供求。礼貌服务;文明经商。这样的“对联”,无法打动顾客。其实,口号不必喊,文章也不必做在表面,对联要稍为超脱些,并有文采一些才好,如:货有高低三等价;客无远近一般亲。

4)富有哲理
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阶层,往往“重农轻商”,视商为“俗”。倒是一些十分雅致的对联,能为商正名,为商脱“俗”。其雅,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含意深远、富有哲理,他们是行业联的精品。
戏台、理发店对联哲理性强,以为人们所熟悉。如:上场应念下场日;看戏无非做戏人。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其实,用心揣摩,哲理性无“行”不在。如:
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秤店)
有材皆中选;适用乃为宜。(木器)
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眼镜店)
再如马萧萧先生为北京保温厂题的一联:
所贵者胆;可暖乎心。
象这样极贴切、极富哲理的联,在新行业联中当属凤毛麟角了。

5)嵌入字号
旧时各行业喜欢在联内嵌进自家的字号,以有别于他家。其字号也多为一些吉利的名字,如大同、悦来、义利、茂源等。自然,联意也多为“财源茂盛”之类的祈祝语,从文学艺术上来讲,难为上乘之作。惟一些戏园、酒楼的嵌字联,尚可一读:
丹经九转而成,视菊部文章,真摩到神仙化境;
桂幸一枝可折,笑梨园子弟,亦与争富贵虚名。(天津丹桂戏园)
读书不成,学剑不成,且作个逆旅主人,籍消日月;
送往于此,迎来于此,常愿得天涯知己,共话升平。(苏州日升旅馆)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今我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杭州西湖仙乐酒家)
嵌字号之风,至今不衰。是创作行业联的重要途径。

6)巧用典故

用典本是对联的创作手法之一,用在行业联里就更显雅切,自然为联语增色。因用典创作难度较大,非行家里手难于自如。但只要平时注意多积累,用典也是做的到的。下面选一些用典的行业联,供大家鉴赏。
水产店用联:
岂待临渊羡
奚劳缘木求
上下联皆隐一鱼字,上联典出《淮南子  说林训》,下联典出《孟子梁惠王上》。联中无鱼而切鱼,极巧。
清歌沧浪水
闲访武陵源
上联典出《楚辞 渔父》,下联典出《桃花源记》。用两个渔人的典故组联,十分恰切;与两个名人屈原及陶渊明有涉,更见高雅。
免见冯驩弹铗叹
喜随范蠡获金多
上联扣鱼,下联扣商,精巧。
肉店用联:
屠将学樊哙
宰可效陈平
用鹤顶格嵌屠宰二字,典出《史记》。樊哙曾以屠狗为业,为人旷达;陈平曾在里中社为宰,做事公平;二人均拜相封侯。此联大气磅礴,用典高远。
乐器店用联:
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上联典出《列子汤问》,下联典出宋玉《对楚王问》。联语精巧,含蕴丰厚。
笔店用联:
九迁官至中书令
无等爵封不律侯
上联中书令为毛笔的雅称,典出韩愈寓言《毛颖传》:毛颖(毛笔)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秦王,号管城子,累封中书令。下联不律侯也指毛笔,语出《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巧借比喻,善用拟人,对仗工稳,用典隐切。
扇子店用联:
太傅挥时人自好
右军题后价方高
上联典出《晋书谢安传》,下联典出《晋书王羲之传》,两个扇子店因二人的用与题而生意兴隆。此联典出同朝,同地(会稽---今绍兴)见题扇桥。用典雅正。
浴室用联:
露浥蒹葭,漫怀秋水
风薰豆蔻,好试温泉
上联典出《诗经秦风》,下联用杜甫《赠别》语。

鞋店用联:
桥边堕去留侯取
天半飞来叶令归
上联用西汉张良典故,张良因为老者捡鞋、穿鞋,十日后黄石公赠其《太公兵法》;下联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神术为鞋。此联无一自不落实处,用典工稳。

孟嘉曾向风前落
靖节闲从醉后歌
帽子店用联。上联典出《晋书孟嘉传》因帽嘉文之事;下联典指陶渊明: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文具纸张店联: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上联典出《晋书》,苏蕙作《璇玑图》诗,841字共含诗7958首;下联典出《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用典得当巧妙。

薛家旧制巧
蔡氏旧名高
典自薛涛、蔡伦。用典朴实拙重。

水果店用联:
社公洒酒
王母开厨
上联典出〈礼记郊特牲〉:果实不熟,社公以酒洒之,则繁茂异常;下联典用王母大宴以百味珍果招待各路神仙。用典平实高妙。

总之,不论从何角度入手,切合行业特点,是行业联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再求新、求奇、求典。

作业4:给你所从事的行业写一副对联(要求11-15言,用典的不少于7言)。并说明自己的构思过程和创作思路,以与大家交流。(优秀作品,推荐报刊发表)。

附录:关于行业联创作的一点体会:
1、创作来源于生活。
原来没有对联的意识,现在学了对联,当然可以以此为原型进行艺术构思再创作。创作要找好切入点,比如磨刀石和锋利的菜刀,把这两者接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写出具有行业特点和艺术性的作品了。如:铁石磨穿千古锈;钢锋寒彻九重天。就较好地切合行业特点,且能给人以审美享受。
2、自找题目,自我训练。
如笔者曾在网上看到有个针织提花厂,于是有了练笔之作:龙蟠锦绣,巧成五彩;凤吐丝纶,灿若万花。再如,我一个当老师的朋友,假期开辅导班,于是,写了一副:语法句法方法,教之得法,桃李满园齐竞艳;预习补习练习,学而时习,龙门一跃定成才。再如,见到联友为“利丰石材”征8言联,笔者练笔:材推石秀;利以诚丰。再如“胜利文光”服务公司开业,练笔题曰:胜券稳操方创利;文章大有信增光。为《联都》对联书库板块题联:到此琼林,五彩珠玑凭采撷;丰吾幼翼,九重玉宇任扶摇。再如题臻丰首饰:款款巧思,臻萃琳琅辉熠熠;人人爱戴,倍添丰采影娜娜。注:臻萃,汇集。还有些练笔之作,当是直接发在网上,现在一时也难以找齐,就不列一一举了。
3、多参加实战。
现在各地征联活动如火如荼,正是借机磨砺自我的好机会。这虽然是被动式创作,但能磨练你的实战能力、开拓你的创作领域。因此,建议大家,要多参加,多观摩,不要怕失败。相信最终成功一定会向你招手的。



附录2:
浅谈成联创作   作者  邢伟川

关于成联的创作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就本人学习创作楹联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勉。

  成联,我们知道就是一副完整的对联,尤其是要创作一副合格的对联,既要对又要联。对,就是对仗,这个不必细说,关键是联,上下句要有内在的关联,就象有一个无形的链条把上下句联系在一起,使全联浑然一体,自然和谐。下面就成联创作的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主题鲜明

  要完成一副成联必须做到主题鲜明,也就是意思明确,绝不能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所云。

  如传统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此联从“福”、“寿”两字写起,用“东海长流水”和“南山不老松”作比,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作为成联的创作者,在写联之前首先要确定表达什么主题,作到心中有数。这和作文是一个道理,我们写作文时首当其冲的要考虑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立意确定后再搜集材料尽而布局谋篇。

  尤其是参与各种征联必须切题,观点鲜明,不然连入闱都困难。如《梨园春》对联征集的夺魁联:

    妙韵起神州,歌飞海外
    奇葩开澳土,春满梨园(作者:吴广波)

该联切题切景,言简意赅,之所以独执牛耳,主题明确是他的制胜法宝。

  二、特色鲜明

  一副成功的对联往往是特色鲜明,如春联就要充分表达人们对新春的美好祝福,洋溢春节吉祥喜庆的气氛。

  如:人间喜气随人转;户外春风入户来(作者ljq0206)。该联带给人们的是春风扑面,喜气洋洋的愉悦感受,其春联特色可谓鲜明。

  再如《梨园春》对联征集的入围作品:一声叫板,海立云垂,世惊豫剧超天籁;万里飞歌,情深意远,我度春风醉澳洲(作者:邢伟川)该联特色鲜明,特别是起句“一声叫板”利用很专业的术语,体现了“梨园春”的戏剧特色,直接把读者带入了戏曲的艺术天地。
  通过以上两例充分说明写什么主题的对联,要用和其内容有关的术语或词语。

  三、“新”字当头

  “新”包括创意新,写法新,用词新等方面。
  1、创意新。创意新是成联创作成功的关键,联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围绕主题展现出清新悦目的联境来。

  如2004年第三届中华世纪坛迎春征联自撰联头奖联:“乘神舟,抱红日为章,巡航烙龙印;揭奥秘,撕白云作纸,驰宇译天文”(河北 赵训铃)。该联想象别具一格,上联突出写出中华扬眉吐气的内涵,但作者是借助“红日为章烙龙印”,可谓创意新奇,形象鲜明,极具文采,很有艺术感染力。而下联有通过“白云作纸译天文”来阐释神舟飞天的意义。该联能吸引评委的眼球就是抓住了一个“新”字。

  2 、写法新。写法新也很重要。在撰联时可打破常规的写法,产生奇异的效果。常言说反弹琵琶亦成章,就是这个道理。
  如我的法制征联二等奖作品:不求案后功劳有;但愿人间罪犯无。此联就没有按正面的褒奖法去写,但表达效果还是不错的。

  3、用词新。用词新就是注意用别人没用的词,通过一个鲜亮的新词而增强对联的艺术魅力,但不能为了求新而用一些生涩的词语,这是应该提起高度注意的。如中国吉林 “查干湖杯”海内外征联大赛一等奖作品:

    拉起马头琴,蒙汉同歌,欢乐吉祥三宝
    端来羊奶酒,主宾相敬,和谐幸福一家 (江西 潘一之)

  该联的“吉祥三宝,幸福一家”写的轻松自然,尤其引用了流行歌曲的词语一下子把读者的距离拉近了,这就注意了一个用词新的问题。

  四、“实”字铭心

  实就是造语平实,不故弄玄虚,用生活中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平实的词汇去表达联意。不要把人搞到云里雾里,我认为最成功的作品是用最平实的词语表现最美的意境。如林则徐题赠联:“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可谓用词平实,但其联意达到极高的境界。

  一副成联的创作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文学修养,语法、修辞等等,尤其对人生对生活对整个世界的感悟都很重要,只要勤奋,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多练笔就能写出好对联。
http://blog.sina.com.cn/zxmlb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11:37 , Processed in 0.0871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