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荷风茂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度三门峡杯“联星炫起来”十二月赛场所有参赛联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158 小时
主题
9

107

帖子

0

精华

236

积分

联都贵宾

Rank: 4Rank: 4

UID
19143
经验
236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1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27
1
发表于 2010-12-31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题
出句00:梦蝶迷心,化蝶断肠,燃情悟道,雅韵流千古;
  出句 说明:
一、用典。一蝶系两典,一哲学一文学,一理一情,两典内容拉开距离。
   二、行文。全句是个层次分明,语义流转自如的完整语流。共四个分句,有三个层次,前两分句为一层,三、四分句各为一层。先分述两典,亦叙亦议,叙议相融,“心、肠”又相关。再逆序分承,各以两字点明其要义,“燃情”承’化蝶”,”悟道”承”梦蝶”,以求跌宕,掀点波澜。末以五字合评作结,简评其意义及影响。全句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叙议有分,分合有度,承应有序,跌宕有致。
    应对的关键在于读懂解透出句,准确把握其要点:1、用典。2、语义的准确精要,3/承应自然。第三分句的逆序分承法是重点。
第一名
对句13:移山开路,劈山救母,尽孝惠民,高风誉九州。
简评:此句得票率最高,异议者少。愚公移山为出自《列子.汤问》的寓言故事,重在喻理。劈山救母,主角不管是二郎或是沉香,都是神话传说故事,重在言情。一理一情,恰切的对应了出句。用典应对恰切在这次应对者中不在少数。所以做到这一点虽然需要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但还是容易把握的。此句的优胜在于:第三分句“尽孝”承“劈山”,“惠民”承“移山”,比较准确地照应了出句的逆序分承法。第四分句“高风”很确当,不仅比较恰切地用概括了“移山”“劈山”两典的精神,而且以对“雅韵”也十分工整。
第二名
07:拈花含笑,葬花余思,触绪修禅,香缘结四方。
   简评:此句优胜在选典切当。“拈花含笑”取典于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拈花面众含笑,众皆默然,唯摩诃迦叶破颜一笑,佛祖即传禅道予摩诃迦叶。“葬花余思”取典《红楼梦》黛玉惜落花,其《葬花词》曰“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禅与道,小说与戏剧,理趣与情真,用典谐对。第三分句逆序承应,“触绪”承“葬花”,“ 修禅”承“拈花”,承应分明。且“触绪”对 “燃情”,“ 修禅”对“悟道”,十分工稳。拈花葬花,花香结缘,缘自天来,布于四方,结语亦得体。“四方”对“千古”,虽然气势稍弱但以横对纵却也工整。


第二题
第一名
14.
蹄印犹存,足印犹存,思先圣当年,力劈三门,史海茫茫寻禹迹;
口碑宛在,丰碑宛在,泽黎民后世,功铭大坝,黄河滚滚践雄韬。
    简评: 三门峡峰谷雄峻,人神鬼三门凶险,黄水夺门而出,汹涌澎湃,声震峡谷。这是充满神奇的地方。千古神话,大禹治水,圣迹留印。古往今来,史海茫茫,人们临三门而瞻圣迹,思圣功,慨叹无尽!而今高坝雄矗于此,今人第一次锁住了狂傲不羁的黄流,开了治理黄河水害的第一功。“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代伟人治理黄河,兴利除害的雄略于此展开。治水的伟功于此古今辉映。命题禹劈三门,而今人修建三门峡大坝自是题中之意。此联较好的把握了题意,以简洁而富于诗意的语言,迂曲奔泻而下的语势,状写了这一神奇的境界,展现了此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确属令人咏叹寻味的佳作。
第二名
7.
心悬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始有三门形胜;
志在安邦,一从圣足引先登,长留一足楷模。
简评:此联语言简洁精要,颇显推敲锤炼功夫。上联一个“悬”字,使时时担忧水患,刻刻记挂治水的忧勤圣人心态,展露无遗。自然照应了“三过其门而不入”的非常举动。“一从圣足引先登,长留一足楷模。”语流畅达而缜密,滴水不可入。凝练之至。全联紧扣大禹治水之功,从心、志两个侧面,在三门峡这一雄峻而充满神奇的地方,展现其过门三不入,圣足先历险的伟大精神。唯“形胜”“ 楷模”两词结构上似有商榷之处,前为偏正结构,后为并列结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3 00:43 , Processed in 0.0610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