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哈哈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讣告: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因病逝世【兼征挽联截止24日】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主题
238

1190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1909
经验
62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7
1
发表于 2014-7-2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痛悼念孟繁锦会长:
仰十载领衔,一路繁花呈后世;
叹今朝永诀,两行锦字哭先生。

                                                                        天津  钟建冬 敬挽
青山半隐修行路;
茅屋闲居问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主题
238

1190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1909
经验
62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7
2
发表于 2014-7-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修山人 于 2014-7-22 15:36 编辑

天津市联界痛悼孟繁锦会长
凤趾犹存,遍数神州楹柱;
龙吟已杳,誓兴天界诗联。
                    ——中国楹联博物馆


楹苑繁荣,曾欲想倾情泼墨歌旗手;
书坛锦绣,怎料到洒泪提毫作挽联。
                    ——中国楹联书画院


七月无情,寒云随鹤影;
两行是泪,联界仰高风。
                    ——中国对联图书馆


十载统联坛,大帜亮神州,建不世繁荣,英明足可昭华表;
千军失主帅,海河流热泪,痛无边锦绣,伟业岂能少此君。
                    ——天津市楹联学会


三伏临霜,一树繁花和泪洒;
九天享誉,两行锦句伴仙游。
                    ——天津楹联报


噩耗惊闻,柱折擎天,缟素联军辞主帅;
暑天痛悼,泪飞成海,赤诚津旅哭繁公。
                    ——天津《楹联》杂志

青山半隐修行路;
茅屋闲居问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主题
238

1190

帖子

2

精华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6Rank: 6

UID
11909
经验
6275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252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7
3
发表于 2014-7-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繁花失锦 联苑落英

——哭祭孟公繁锦先生

陈伟明
孟繁锦,楹联界一位划时代的领军人,来不及向数以千万计的楹联爱好者挥挥手便与世长辞了。他走得是那么的匆忙、那么的决绝。他的突然离去,不仅给中国楹联文化事业造成了无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所有尊重和爱戴他的人们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
噩耗传来,不啻晴空霹雳,让人一时无法辨别消息的真伪。当一切都成为现实的一刹那,泪水立即模糊了双眼,大脑也瞬间变得一片空白。可能是与孟会长知之甚深的缘故,显现出少有的慌乱,以至于面前正在开会的人们脸上都露出了诧异。此刻,一向自命矜持的我早已顾不了那么许多,便丢下眼前所有的事情驱车直奔京城而去。
一路上,极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深怕影响了司机的正常操作。但心潮还是在不停地翻滚着,怦怦作响的房颤声已然震得我喘不过气来……感谢楹联,是它让我有机会与孟公繁锦先生相识并成为忘年交。作为中国联坛的领军人,我与他初次接触便没有人们惯性思维中那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感觉,而是犹如一位邻家长者,慈祥敦厚、可亲可敬。这或许是我与他能保持长达六年密切交往的因由所在,从“孟繁锦微型联墨展”,到“中国楹联博物馆”的筹划,再到“中国楹联书画院”的创建,无不寄托着他对楹联的梦想、渗透着他的毕生心血。说实话,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此中人,是孟会长的人格魅力才使得我在误打误撞过程中渐入佳境,并与天津的同道们共同实现了津门联坛跨越式发展,一举成就了“天津现象”在全国联界的靓丽呈现。
刚踏入联界便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孟会长执掌中国联坛的大旗,就不会有联坛今天的大好局面;就不会使边缘化的群众性文化社团发展壮大成为正规军、主力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所能看到的是他老人家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疲惫身影,听到的是他殚精竭虑、冥思苦想后的真知灼见,见证的是他着眼未来、播火传薪的沥血呕心。可以说,他的一生因楹联而伟大,也因楹联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在人性缺失、道德沦丧的当今社会,这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好人和谦谦君子。恰恰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时代歌者,带着遗憾、带着未竞的事业、带着联坛“百万大军”对他的崇高敬意,最终却选择了不辞而别的方式,为自己悲壮而辉煌的人生划上了休止符。我们欲哭无泪,有的只是无尽的怅惘和思念。自己深知,此刻任何言语上的表达都显得那么的乏力,任何的奇思妙想都无法呼唤回来我们的良师益友——为中国楹联事业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军人孟繁锦。
就一个业界领袖而言,他空前的引领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当我们已俨然眺望到中国楹联文化高峰到来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暗合,孟会长与联界的诀别方式犹如他一生所秉持的人生态度,内敛、含蓄、隐忍、包容。从他日常不计名利、公而忘私的行为举止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展现和人生的大彻大悟。此情只待成追忆,孟公的邃然离去让楹联人陷入一片茫然之中,或许这也正是当今联坛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大约一年前的光景,本人未经孟会长的特许便以笨拙的笔触描摹了一些有关对孟会长的粗浅认识。见诸报端后,孟会长便立刻打电话向我道谢,接着便毫不客气地说我把他写得太完美了,并一再嘱咐我楹联报刊尽量少刊登些宣介他个人的东西。回想起来,那不过是一篇极为肤浅的感性文章,根本没有而今痛定思痛之后这种刻骨铭心的解读。令我终生遗憾的是,当再次动笔竟是一篇斯人已去的祭文了。人生遭此骤然巨变,我想任何一个有感情、有良知的楹联人都会为之扼腕。不知何时,耳边飘来一首荡气回肠的老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苍天如若有灵,我愿用自己的十年寿命换回他老人家那挺拔的身躯、和蔼可亲的笑容,让他再多一点时间陪伴着我们,一起共同迎接并见证中国楹联文化高峰到来的辉煌时刻。
当孟公繁锦先生即将与自己始终眷顾的这个世界做最后诀别的当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身上覆盖的那面鲜红党旗,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因为,他早已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把楹联写在了党旗上。
俪海挽狂澜,披肝沥胆、夙夜在公,终把楹联写旗上;
艺坛垂史册,秉性持节、朝夕克己,且将心曲留世间。





青山半隐修行路;
茅屋闲居问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9 00:18 , Processed in 0.1923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