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旈兘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合时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隆重推荐] 谷向阳著《中国楹联学概论》正式出版

[复制链接]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主题
28

426

帖子

0

精华

1万

积分

联都银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UID
11858
经验
2387 点
威望
1 点
在线时间
6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6-21
1
发表于 2012-1-4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做学问:不管哪个学校哪个专业,不管退休十年五年,首先要严谨求实

1、第三节 楹联的特性 (16)对联“鲜明强烈的时代性”
这不算“特”性吧?
如果对联属于文学文,哪个文学品种没有时代性?散文没有?小说没有?诗歌没有?
如果对联属于实用文,这个时代性,恐怕不需要那么“鲜明”,更不那么“强烈”吧?
贴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不可以吗?难道都暴力拆迁了,还要给开发商唱颂歌,以表现神马时代性吗?“党建九旬,造福人民鼎盛天,岁月如诗情永在;旗开四代,繁荣祖国康庄道,江山似画爱长存。”这副对联的时代性“鲜明”在哪里?稍做修改,放在1950年行不行?时代性“强烈”吗?时代性有意义吗?
2、将摘句联“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作为对联产生于唐代的依据。
这点谷向阳教授与余德泉教授(《余教授教对联》)其实一样,并没有超过余教授。
不知道两位大教授,他们是你抄我抄,根本不知道这是唐诗里的句子,是摘句联。
还是明知道是摘句联,但两位大教授认死理,将摘句联当做正规对联,作为重大命题判断依据?
看青年学者刘太品对摘句联的看法:
所谓“摘句联”便是最为典型的伪对联。所谓对联者,一种达意的文辞是也,这“意”必是作者独有之“意”,“辞”也必为作者独有之“辞”,只有如此才谈得上“创作”二字。古代作手皆饱学之士,每起一意,辞亦信手拈来,或熔经铸史,或出风入骚,必有佳句。民国而后,去古渐远,名士高官,不为秕糠,即是草包,然每每附庸风雅,每到一地,强为题咏,搜肠刮肚,不得立意,亦无从置辞,多直接拿前人成句写了凑数,无行文人,为尊者讳,便美其名曰“摘句联”。摘句品评之风唐代已盛,所摘之句几乎都是对仗句,若摘句联系对联之一种,则对联在唐代便已大盛,再往前溯更有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类更要算标准的“摘句联”了——摘句便是摘句而已,只是援引,与对联文体何干?虽然我们也能感觉到原为一首诗残片的句子,在摘出后会趋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若摘句联真的能成为正式的联学概念,哪个人搜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全唐诗》等等诗词曲总集,摘出所有的对仗句,便成了古今第一联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联都网 ( 闽ICP备2023009884号 )

GMT+8, 2024-6-10 13:19 , Processed in 0.0748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