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开心联苑】群第三期 填词 浣溪沙/卜算子 美篇 [打印本页]

作者: 雨秋儿    时间: 2019-5-27 18:03
标题: 【开心联苑】群第三期 填词 浣溪沙/卜算子 美篇
开心联苑第三期

  拈字入韵:拈平韵者限填【浣溪沙】一首,
拈仄韵者限填【卜算子】一首。
以暑夏为主题,尽情发挥。
奖  项:
一等奖1名(30元),
二等奖2名(15元),
三等奖4名(10元),
优秀若干。
发起人:天涯一人
                        点  评: 去闲老师                        
收  集: 弹琴老师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等奖一名

008惆怅(烟)
浣溪沙*夏日风情

[attach]162714[/attach]

柳满长堤生绿烟,
垂帘摇曳乱鸣蝉。泉流石上合幽弦。
未必春归无好景,
分明节换足清欢。芙蓉小小压荷盘。


闲评:
很有味道的一首小词,清新自然,读来轻松惬意,夏日好风情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在章法结构上也很值得借鉴学习。上片写景,虽没有大场面,但只抓住柳堤一个场景不放,绿烟是柳堆的,蝉是柳叶间的,泉是柳边的。下片抒情,却又由此生发,由小见大,尾结又给人清新夺目,余味不绝的感触。但综观全篇也有几处可斟酌:一是乱鸣蝉,乱字略显不够协调,不如正;同时,鸣蝉与尾拍幽弦同为声响,稍显嘈杂。二是结拍芙蓉、荷盘过近,后三字如是“涤尘烦”、“动微澜”之类可能更好些。


二等奖二名

023莲心儿(见)
卜算子*初夏

[attach]162742[/attach]

小蝶逐杨花,四野东风软。梅子青青榴火燃,牧笛山间返。
弱柳水边依,离绪凭谁见。人若孤云何处栖,落寞溪桥畔。

闲评:整首词自然流畅,婉约有味。上片非常细腻地通过视觉、听觉刻画了一片野外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也有起拍“小蝶逐杨花”一拍隐隐约约为最后的离绪埋了个伏笔,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令人愉悦、轻松。尾拍也很有余味,返字使人立即想到了太阳西下的时间了,家家户户是不是升起了炊烟?不过,如果是我,可能会用远字,那样牧笛显得更为飘渺些。这大概也算是男女区别吧。下片则转入对情感的刻画,那种孤独、落寞的情怀扑面而至,令人喘不过气来。但总的来说,下片略逊上片,上片显得更为自然、细腻,浑然天成。而上下片由于情与景过于分离,有些各自成篇的感觉。同时,下片的起拍弱柳与上片起拍杨花一致,使词的含量略为减少。


026雨秋儿(天)
  浣溪沙*五月回乡 
[attach]162728[/attach]

犹记儿时听曲眠,门窗不闭晒晴天,邀风入坐忘多年。
旧圃青瓜垂架小,闲庭老母立阶前,沧桑染鬓笑安然。
闲评:这是一首非常温馨的小词,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主题很显明,就是通过回忆童年时暑夏安乐的情景,感受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并通过对目前母亲形象的刻画,加深了这一抹温馨。全篇读来自然流畅,少雕琢痕迹。布局谋篇很有特色,结拍尤其感人。但也有两处可进一步斟酌:一是第二拍的“晒晴天”,特别是这个晒字不当,暑夏时候谁会爱晒啊,特别是晴天的时候,那太阳也太辣了吧,尤其是女孩子呆在屋里的时候,如果是男孩在外面疯玩,到有可能。二是第三拍的“忘多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念念不忘,忘多年又怎么可能,或者是记多年或者是不知年才成立。同时,下片前两拍的“垂架/小,立/阶前”对仗节奏略异,不过不建议改,浣溪沙词牌虽说要求尽量对仗,但并不是一定要完全对仗,这三字在读的时候尽量当成一个节奏较好。


三等奖四名

006花自飘零(鹤)
卜算子 *暑夏

[attach]162734[/attach]

小院尽荷馨,荡起秋千索。
夏日如期款款,放任春休却。
风过鬓生香,许我闲情诺。
借得莲心塑我心,作个云中鹤。

闲评:很不错的一首小词,主题突出,语言流畅,情景刻画栩栩如生,情感淡雅与主题很是融洽。但也有几个可以斟酌之处:一是第三拍与前两拍的关联可以更紧凑些,第三拍似应放在起拍更合理些。二是上片尾韵“却”与前一个韵字“索”读音差异略大,在小词中最好半阕内能使用读音近似的韵字,那样韵律感更强些。如是“放任春栖泊”可能读起来显得更紧凑些。三是尾结两拍承接上意味稍异,既然是用莲心铸心,那么应该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是追求自由的鹤。


010陋室生(三)
浣溪沙*荷

[attach]162718[/attach]

村北有荷三亩三,
花烟梦境引人探。清波荡漾玉环酣。
只把蝶儿当彩饰,
又将蜓子作金簪。夕阳佳画印来钤。

闲评:这首词填得很有特色,写暑夏只抓住夏天特有的景物“荷”展开,使暑夏更加直观,也更为清凉诱人,令人浑然忘却暑夏之苦。整首词主题显明,格律严谨,语言流畅,布局合理。几处比拟甚为贴切动人,特别是把圆荷比为玉环,似见荷叶的圆润,和杨玉环似的娇态;彩蝶比拟为荷之首饰,蜻蜓比拟为荷之金簪,都很形象很大胆。但也有个别可酌之处:一是上片尾“清波荡漾”可酌,既然已是花烟梦境了,那清波一荡漾岂不是把这美好的梦境给打破了,而花烟与清波也略有重合和矛盾之处。二是结拍“夕阳佳画印来钤”,钤者印章、印记也,前著一印字多余。而烙印之物夕阳佳画一虚一实亦不够协调,或均为实物或皆为虚物方能同时印记。三是下片起首两拍对仗之“只把/又将”用语稍俗,与全篇用语之典雅格格不入,或许用“直把/恁将”之类更协调些。

028在水一方(流)
浣溪沙*夏夜

[attach]162729[/attach]

入夜天阶月似钩,
轻斟薄酒小红楼。清风醉眼看牵牛。
浩浩银河千古恨,
幽幽玉宇万年愁。遥期独守泪成流。
(牵牛星是牛郎星的别称)

闲评:刚从洪荒回归现实,我怎么又觉得到了立秋,又到鹊桥相会的时刻了。不过,真曲指算来,历年来七夕总在立秋前后,不知今年是秋前还是秋后,因此说是暑夏也不算过分。只是这首词题目暑夏真还不如七夕更为贴切些。七夕近年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中国历来情人节可多着呢,元宵、春社、秋社等都是用来约会的,七夕、中秋等是用来偷情的,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等,真不知有多少。言归正传,还是回到词本身吧。这首词上片恬淡,用语流畅自然,情景合一,让人读来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下片则直抒胸臆,表面是为牛郎织女叫屈,实际心里的那点念头谁不知道呢。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上片的风淡云轻。下片总觉得太过直白些,也有些太过哀怨,与上片象是换了个人写的似的。结拍也说得太尽,留给读书的想象空间太少,少些余味。

002秋千(人)
浣溪沙 *暑夏

[attach]162709[/attach]

落尽轻红绿未匀,
亭台四处是香尘,伶仃莫若作山人。
灼灼榴花开灿烂,
离离原草长精神。沈吟一夏不思春。

闲评:浣溪沙这首词牌重在上片的尾拍,既是奠定了基调,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诗中尾联的作用。下片的前两拍一般要求对仗。从这首词看,其主题就应该是“伶仃莫若作山人”,那么就要求体现出伶仃之落寞和渴望做山人之情怀。词的上片很出色,从春暮香残到结拍,使个人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却又含蓄蕴藉。下片的用词、对仗等方面也非常好,但情感主题上略有散乱,既少了伶仃之感也少了做山人的情趣,只是单纯歌颂夏天了。

015弹琴(孤)
浣溪沙*夏荷

[attach]162722[/attach]

眠水美人香碧湖,
烟霞烨烨透清孤。禅心高卧饵惊鱼。
绿伞曳风吟雅句,
红衣迷蝶写情书。仙姿冰洁柳争扶。

闲评:主题显明,紧紧找住荷的特点,展开描述和议论,突出刻画了其禅心、仙姿的一面,同时又不失其真挚、有情的一面,比兴手法运用很娴熟。布局、结构也有可取之处,从外表到内心循序递进,层层展开,最后得出仙姿冰洁这一结论,并留有一个的想象空间。惟上下片的脉络稍不够清晰,如果上片刻画,下片议论,可能更好些。在语言应用上稍显漫不经心,香碧湖、写情书几句与全篇的语言风格略有差异;禅心与写情书、冰洁的形象略有矛盾,与清孤两字更是格格不入。

001天涯一人(故)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33[/attach]

才见百花开,又见花儿暮。
夏日匆匆换绿妆,置酒清凉处。
今夜不吟它,不必询何故,
怕与君知月照时,泪作思乡赋。

闲评:卜算子这个词牌,最关键的在于流畅和前后每一句之间的环环相扣,让人读来如是听歌剧中的咏叹调,要有一咏三叹的效果,用于抒发强烈的情感。从这首词看,基本达到了这一效果,整首词自然流畅,情感真切,上下片过渡紧凑,言之有物,特别是上片尾含蓄耐品。但也有几处可酌之处。一是下片第二拍稍不够流畅些,不如:何必询缘故。二是下片第三拍的君稍显突兀,指向不够清晰些,既不是花也应不是故乡的亲人,那么出现在词中,与全词没有任何关联 。

003小字(拈西字)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10[/attach]

紫蕹黄瓜绿一畦,
炎蒸懒踏井边蹊。清心有似捉禅机。
水簟还携风似旧,
凉亭半卧日偏西。浮瓜沉李最相宜。

闲评:主题突出,但与自己刻画是“清心有似捉禅机”略有差异,应该是“身心慵懒不知时”之类更切合些。刻画的画面很传神,对仗处工稳有味,词味浓郁,两个结也很得体。但在填词过程中显得过于随手,两处无意义的重字,似、瓜略损词境。

004望海(辞)
浣溪沙【阿拉之家雪大】

[attach]162711[/attach]

地冻天寒五月时,
何人约我到边陲,同窗旧雨两相宜。
阿拉斯加无雪瘦,
血腥玛丽有谁痴,急吟一阙欠修辞。

闲评:这是一首很出人意料的词,一则,暑夏却地冻天寒;二则词语中灵活运用了舶来词语,让人感觉很是新鲜。整个词自然流畅,质朴无华,笔调轻快,述事抒情真实有味。较好地刻画了夏初与同窗好友聚会,沉浸血腥玛丽之中,同赏阿拉斯加雪峰的美好情景,读来令人记忆深刻。不足之处是,结拍稍显直白,少余味。

005一平先生(黄)
浣溪沙*夏雨

[attach]162712[/attach]

疾雨斜风乱拍窗,
连天接地转昏黄。归飞倦鸟正匆忙。
洗尽炎埃心荡漾,
消弥愁绪笔飞扬。悠然独卧享清凉。

闲评:从这首词看,整首词与其他浣溪沙略有不同,而是把重心放在了结拍“享清凉”上。整首词画面的刻画从风雨起到享清凉是一幅比较固定的画面,时间轴移动得不多,景物的描绘很有代表性。但也有几处不足之处:从词的章法结构看,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总体很不错,但细节上还可更好些。上片的第二和第三拍如果换个位置,鸟归飞在天色昏黄之前就更清晰些,否则也许看不到影子,最多听到声音了,而天色昏黄也更有利于启上启下。从用语上看,较为流畅自然,词味也甚浓,特别是结拍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但“连天接地”过俗,与全篇用语不够融洽;下片前两拍的对仗主观因素过浓,词味略淡,“飞”重字似无必要。

006花自飘零(鹤)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36[/attach]

柳下乱蝉鸣,已是飞花落。
红瘦香消正可怜,负了东风约。
燕子久徘徊,许我思量著。
不得清新一点风,弃了逍遥鹤。

闲评:老实说,这首词远不如前一首。从立意看,全词统一,主题突出,较好地刻画了那种暑夏的烦恼和对春去无奈的情感。从结构上看,上下片章法井然。从格律上看也无出律之处。给人的假象是,似乎这是一首很不错的词。但实际上,在语言的运用上却存在不少缺陷。一是第二拍多余;二是红瘦/香消重复,留一便够;三是下片第三拍与前两拍完全脱钩,少关联,而“风”字更是无意义重复;四是结拍显得突兀,从全词看本来就没有任何逍遥之处,那还用得着“弃”吗?

007乐客(楼)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13[/attach]

雨过槐阴弄碧柔,
翻红鸭掌戏溪头。说丰蛙鼓唱无休。
小桨分荷惊白鹭,
轻衫觅酒上晴楼。好风如水梦苏州。
注:”说丰蛙鼓“语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句(辛弃疾《西江月》)。

闲评:这是非常悠闲自在的一首小词,情景刻画细腻,用语清新可爱,特别是碧、红、白、晴几个颜色词的运用,让人感觉色彩鲜明,如见姑苏美人一口吴侬软语款款而至。但也有几个可以斟酌之处:一是“说丰蛙鼓”虽有注解,但有些勉强,使整首的节奏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前后拍之间的衔接稍有些跳跃,从雨到鸭到蛙鼓,很难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从觅酒到梦又显得缺乏铺垫,使整首词有点不同场景碎片组合起来的味道。

009去闲(花)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15[/attach]

角黍昌蒲杨柳花,
炊烟泥径几人家,满塘叠翠隔尘沙。
闲种园蔬忘世味,
且贪村酒趁年华,树阴底下剖新瓜。


009去闲(花)
浣溪沙  题惆怅词意:

[attach]162716[/attach]

四面清凉景物佳,
蝉声菡萏亦堪夸,一方心境自开花。
春去何曾无妙处,
夏来依旧好年华,不知今夜宿谁家。

009去闲(花)
浣溪沙  题醉翁词意:

[attach]162717[/attach]

小月昏灯孤影斜,
读书磨砚任年华,管它事事乱如麻。
有酒有诗三尺榻,
无求无欲一杯茶,中宵负手赏荷花。


011插班生(月)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37[/attach]

午困不成眠,暗恼蝉声聒。
坐起推窗望眼舒,禾浪随风叠。
菜圃蔓瓜青,池榭荷香洁。
小女禁声蹑足行,欲捕花间蝶。

闲评:这首小词也很有趣味,特别是尾结两拍通过对小女动作的刻画,忍不住令人会心一笑。从立意看,通过对夏天几种风物的刻画,较好地体现了暑夏这一主题,但也由于词的容量只有这么大,刻画物体过多就容易显得散乱,不够集中。从格律上看非常精准。从结构上看也非常不错,从午困到望眼,似一幅流动的画面。从语言上看,略有几处不够如意些:一是“声”字的重复意义不大,但也较难回避。二是第三拍的“舒”字,对午睡被扰的人来说,那时候眼睛难舒。


012如如(下)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38[/attach]

萤火点空园,蛙鼓敲长夜。
贪趁凉风看月明,散髮梧桐下。
远近草虫鸣,断续荷香迓。
到此心同露水清,欲上虚舟也。

闲评:整首词节奏明快,用语自然流畅,景物刻画细腻如同身临。特别是上片,通过对暑夏夜晚景致的白描式刻画,动与静的搭配,远与近的体验,那一种清凉、悠闲、与世无争的生活环境令人不由得深为向往。下片相形之下略为逊色,一是景致刻画过多,个人的情感就略被冲淡;二是几个用词不够贴切些,“到此”是指到现在为止,那么前面对情感的描述就少了些,因为到此并没有给出那种情怀似露的形象。“虚舟”是虚无之船,如果是用来刻画逍遥自在的话是不错的比拟,但用来加深心似清露却有些比拟失当。

013糊涂(杨)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19[/attach]

梅子青青梅子黄,
声声蛙鼓彻莲塘。眠蝉震醒闹垂杨。
绿水江边看日落,
浓荫树下趁风凉。闲情兑酒入诗章。
闲评:一头一尾很有章法,刻画的画面很清新,结拍很有味,主题也非常显明,那种悠闲自在的风情令人向往,生出一种人生若能如此幸运之极的感慨。第三拍继续描述声响,使静谧的环境受到一定影响,而且震字感觉稍猛了点。下片的场景转移稍快,从上片的晚上又到了第二天傍晚。若是时间能够定格成一幅画面,或者时间略推移,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那就是非常不错的一首词了。

糊涂 (杨)
浣溪沙【扬】~寄小毛毛芳辰

[attach]162720[/attach]

夏日嘉辰霁色长。
芙蓉争发韵飞扬,亭亭玉立水中央。
自有诗魂羞谢絮,
更多春色醉南乡,初丰羽翼任翱翔。
闲评:很不错的一首庆生词,上联刻画了小毛毛目前的情景,把小毛毛比喻为亭亭玉立的小荷,既是对容颜的称赞,更是对其品行的高度肯定;下联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她春色满路,任意飞翔,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寄语殷切,情感真挚,格律准确。特别是两个尾拍,很是形象。但也有个别不足之处:一是色字无意义重了,起拍的“霁色”感觉可以避免,霁者雨后晴天也,因此霁色虽美,但若是没有风雨的洗礼,是不是更舒坦些呢。二是下片的起拍“诗魂羞谢絮”,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用不着和别人比较,而且谢絮这样缩写也不规范。  

014胡诗(州)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21[/attach]

烈日当空虐九州,
花焉草萎树低头,仰天云淡雨难留。
道路尘飞童子笑,
田园土裂老农愁,旱情不解怎丰收?

闲评:在一片暑夏的赞歌声中,这首词却为我们指出了暑夏来时残酷的现实,很是发人深省。整首词主旨显明,格律准确,章法井然。上片通过暑夏时最常见的气象,就点明了酷暑时的残酷环境。下片则通过童子不知愁与老农对年景的担忧,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惟上片第三拍仰字稍刻意,不如直接“长天”;“ 雨难留”稍不够准确,让人觉得有雨只是留不住而已,如是挂丝绸之类而不提雨,可能更好些。

016蓬蓬(帆)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23[/attach]

六月骄阳似火添,
蝉鸣高树嗓犹尖。书窗学子坐如岩。
三尺讲台知识授,
百年大计嫩肩担。南风吹送好扬帆。
闲评:起笔直接点题,迅速切入,是一首短词最为可取之处,能把人迅速带入笔者构筑的词境中。上片三拍没有任何侧面的描写和议论,纯以正面白描式的刻画,让人深切感受到了酷暑的严厉,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上片尾与下片起拍衔接紧凑,过渡无痕。下片则重点通过教与学,寄托了美好的祝愿,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桃李春风这一词汇的含义和力量。整首词格律精准,语言流畅。惟上下片各抒其事,主题不够统一。如果单独分开,则属两首好词,特别是下片如果赠送给正在迎考的学子更是极其贴切。

017林村桔子(远)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35[/attach]


鸶鹭戏荷池,碧浪清香远。
陌上榴花火欲燃,渐渐迷人眼。
举步意蹒跚,醉处风零乱,
月榭亭斜野棹横,梦去乡思断。

闲评:很是惬意的一首夏日小词,上片通过荷池、陌上两处景致的正面刻画,使白昼风情得到了充分体现。下片则通过对夏夜情景的描述,让人体现了一番清凉的滋味。整首词虽没有正面的议论,但主题很显明,章法结构也井然有序。但在具体语言的刻画上还有几个可酌之处:一是景物的刻画最好通过具体的景象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意、醉”等显得过于殷勤。二是作为一首短词,景致的刻画不宜幅度过大,最好能把需要描述的对象固定为一个画面。现在却显得画面不够集中。三是用语必须为整个词的意境刻画服务,语境应尽量统一,下片第二拍的“零乱”就在相对宁静的夜景中插入了不协调的动作。下片第三拍形容亭是斜,棹是横,而前两字却直接用月榭,使节奏感受到一定影响。而结拍的“乡思”更显突兀,与主题不符,也缺少必要的铺垫。


018拾荒人(影)
卜算子 *暑夏

[attach]162739[/attach]

槛外蝉声频,壁上兰琴静。
柳线慵慵气不流,寂寞秋千影。
蛙鼓自宣敲,底事无人省。
蕉叶飕飕疑是君,每每心头冷。
闲评:每个半阕都很有味,但上下片合在一起虽没有相同的词却让人有合掌的感觉。从主题看比较突出,重在刻画夏日相思或者说是夏日寂寥。格律上虽然并没出谱,但起拍的“蝉声频”尾三平最好能避免,当然如果能象“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那样流传千古,就不会是问题了。

019守秋(碧)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40[/attach]

柳下卧听蝉,权作乘凉客。
暑气何曾半点消?未见东风迹。
满脸汗淋漓,遥望千山碧。
小步慢移深影中,尽被高温迫。

闲评:这是一首牢骚词,但也只是文化人发的牢骚,毕竟还能柳下卧听蝉,不知道比起酷暑下野外作业的工人、农民舒服了多少倍。知足吧,兄弟。整首词虽是牢骚,但语调轻快,节奏紧凑,无丝毫拖泥带水。但在个别用词用句方面还值得斟酌:一是第三拍的“东风”,兄弟啊,夏天本来就没有东风,这不是废话吗。二是你这么舒服能在柳下听蝉,哪里来的满头大汗,还需要再找深影去吗?前后自相矛盾。所以下片还是多发些牢骚更好,不必再刻画夏日的烦恼了。三是结拍前一拍的“慢”字出律,虽然不在节奏点,但词不是诗,没有一三五不论的说法,词的平仄只能按词谱。

020云在水(空)
浣溪沙*暑热(上班有感)

[attach]162725[/attach]

似火骄阳挂在空,
教人时刻把身躬。抬头又怕眼朦胧。
打湿衣衫非是雨,
透凉心境不关风。只因无奈故从容。

闲评:酷暑还得上班劳碌,那滋味可想而知。这首词基本写出了那时那景那种心情,苦啊,但又不得不忍耐。不过,你有云遮荫,有水解渴还算好的,人家才是真苦呢。上片从空中的烈日到人们的行为,很自然地衬托了环境的严酷。下片则抓住人的外表和内心,较好地刻画出了那种无奈之感。整首词主题显明,布局合理,格律精确。但在用词上稍显浅白,平时观察不够细致些,句内逻辑关系个别地方也不够精当。第二拍的身躬,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人,难道驼背不成,最多低头而已,而且从第三拍看也是头的关系不是身。第三拍的眼朦胧,那种时候谁会去直接观察太阳啊,即使有也不是朦胧了,至少眼睛是睁不开。下片第一拍非是雨与整个词格格不入,就直接全是汗不就得了。下片第二拍的心境不关风更是废话,心境啥时候跟风有关系了,若说身体不关风,那才说得过去。尾结的从容两字,我是没看出来,浑身是汗如果也叫从容,那不知道狼狈是啥样子的。综上所述,整个词完全是敷衍之作,建议打回重写。


021英英(尽)
卜算子*暑夏

[attach]162741[/attach]

风柳曳繁蝉,池外惊雷阵。
翻墨云头送雨来,噼啪驱炎尽。
红袖舞清香,翠盏珍珠滚。
斜日醺醺度小亭,一片流光印。
闲评:很不错的一首小词,主题突出,暑夏描述清晰,情景刻画如在眼前,动静和谐,高低、远近搭配得当。格律精准,布局合理,上下片各有侧重。用语也很协调,特别是“噼啪”拟声字用得非常精彩,红袖、翠盏的拟人化很成功。惟章法结构上略有欠缺,上下片各自为政,上片写雨中暑夏,下片却又写晚照中的荷池,给人以割裂感。同时,几个动词用得稍显刻意,起拍的“曳”、下片起拍的“舞”均莫不如此。而上片尾拍的“驱炎”两字少铺垫。

022微微(唯)
浣溪沙*暑夏

[attach]162724[/attach]

绿柳荫荫垂短堤,
阶边梅熟欲离枝,楼台尽处子规啼。
彩笔诗中沉往事,
碧纱窗下叹斜晖,几多况味却成痴。

闲评:这是一首很不错的词,让人于暑夏的酷热中感受到了一抹清凉,以及隐藏在清凉背后的那一缕情思。上片非常出色地由近及远刻画了恬淡的田园风光,夏日风情;尾拍也深有余味,特别是子规啼,令人动容,结合前一拍的梅欲离枝,似在诉说一段缠绵的相思故事,尽得词之含蓄之味。下片则转入对情感的刻画,从窗下、笔底到成痴,那是一种什么的况味,岂能不令人为之探寻。整首词自然流畅,结构分明,用语清新,含蓄蕴藉,虽没有一个愁、痛之类的字眼,但那深深的惆怅和落寞却已经烙印在读者心中。惟词中表达的况味太过隐晦,词的下片起拍沉往事如为凝别梦之类的,则整首词通过“离枝”、“子规”、“别梦”、“斜晖”可以串成一线,现在插入“往事”一词,就变得不够真切。

024 醉翁(长)
浣溪沙 *夏夜

[attach]162726[/attach]

月上梢头夜已长,
有风询究叩轩窗,谁人伏案伴书囊?
累架满庭夫子瘦,
空床三尺枕衾凉,笔耕不倦嚼诗香。
闲评:这首词怎么说呢?虽然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有点偏题了啊。作业要求是“暑夏”,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我咋就没看出一点有着暑夏的影子呢。词的主题应该是夜读才是,这个夜读可以是任何季节,而且是下弦月的时候,否则夜已长的时候不会月才挂梢头。单纯从词的本身看,还是很有味道。整首词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画面,静谧的环境,孜孜不倦的书生。上下片的布局、结构也很得体。上片以景致刻画为主,又通过谁人伏案这样一个设问,自然而然引出下片。下片重在刻画书生笔耕不缀的形象。但下片首拍不好,“累架满庭夫子瘦”我怎么感觉夫子是乐在其中呢。而累架满庭是并列结构,空床三尺是主谓结构。同时,下片第二拍的“枕衾凉”虽能起到反衬的作用,但与整个词的意境还是不够融洽些。


025好事近(江)
浣溪沙*避暑

[attach]162727[/attach]

枝上蝉声怨恨长,
树阴大碗苦茶汤,孙儿唯喜棒冰凉。
灼灼红莲撑绿伞,
炎炎白日射华光,却将丽影浸千江。
闲评:总的来说,主题显明,格律精准,手法娴熟,比拟生动,语言流畅,整首词如同拉家常让人感觉很是亲切。全篇采用白描式的述事方式,上片从蝉声到树阴下的茶到人由远及近,一步步拉近镜头,从容不迫,极好地刻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尾拍更是让人产生一种恬淡的喜悦之情。惟起拍的“怨恨”两字稍不和谐。下片从莲花到白日也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在眼前。惟尾拍“丽影”两字与全篇用语风格不够融洽。但从全篇的布局来看,如果上下片换一下或许更好些。在节奏上,二三拍尾三字都是采用2/1结构,重心落在韵字上,稍冲淡了句中的情趣,若是1/2结构,可能味更浓些。

027加农炮(际)
卜算子*炎

[attach]162743[/attach]

帝俊纳羲和,十日由其缔。
夸父虞渊饮恨亡,九箭怀神羿。
镕铁扇无功,汗滴田何际?
薪桂粱珠岁月蒸,老美偏加税!

闲评:读上片我象是突然之间穿越到了洪荒时代,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场面。读下片我又被拉回到了现实,从民生到国际局势无不在目。老实说,这样的题材不是用一首小词就可以容纳的,至少需要近百字以上的长调才勉强可以。因此,就让人感觉上下片有割裂感。而且由于重在述事,短词的抒情特点就被严重压缩,这一词牌一咏三叹的特色受到一定冲击。至于好的地方就不多说了,主旨、格律、情节安排、用语风格等对炮师来说自然都不成问题。

029花自飘零(唐)
浣溪沙 *夏夜

[attach]162730[/attach]

烟柳绿槐夏日长,
圆荷细细自生香,多情最是小横塘。
彩蝶飞来犹眷恋,
西园立尽好思量,熏风伴我老高唐。
闲评:这首词上片很有味道,前两拍写尽了小横塘的夏日风情,在那样的时光,太阳似乎也一点不热了,柳荫下如果看见成双成对的男女大概也不会让人惊讶,实在是太舒适了,也太多情了,那滋味让人想想就销魂那。下片感觉稍逊,过渡还算自然但依旧停留在景致刻画上,没能把多情一词充分利用起来,让人感觉甚是遗憾。而第二拍却突然把视角从横塘转移到西园,就让人更是不爽。而结拍的老高唐更让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难道也是襄王有梦,梦见仙女了。再加上尾字唐与上片尾字塘除了多个土字部首,让人粗看还以为是重韵呢。不过,好在整首词用语清新自然,清丽不媚,虽下片略有不足也被掩盖其中,不细品难以察觉。惟起拍的“槐”两侧两仄夹一平,属于典型的孤平,虽合律但也应尽量避免。

花自飘零(唐)
浣溪沙 *夏夜

[attach]162731[/attach]

油菜合欢两斗芳,
一分颜色十分妆,宜人最是夏风光。
燕子欢歌檐下舞,
儿童蹑手影中藏,隔花扑蝶笑荒唐。

闲评:整首词很不错也很有味,主题显明,暑夏风光宜人很突出。用语亲切自然,少有雕琢痕迹。上片重在夏日风情的描述,但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刻画上,而是适时插入了自己的感慨,可谓情景交融。下片则重在通过儿童形象,刻画人文景观,加深读者对夏日宜人景色的理解和印象。不过,词中稍有些想象的成分,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留意还是少了些。一是油茶花是春天开放的,与合欢好象很难斗芳,就象是张飞和秦咬金很难比试一翻谁更厉害一样。二是下片刻画的儿童形象也有点失真,既然是蹑手影中藏,那就不应该再有隔花扑蝶,这两动作一般情况下只能一个。而在结构布局方面,上片尾拍已经定性宜人风光的情况下,下片首继续刻画燕子这一风光就显得多余,而且燕子于夏天也缺乏代表性。

拾荒人 (拈李字)
卜算子*偷闲

[attach]162745[/attach]

棚下好乘凉,怕惹瓜田李。
柳絮悠悠不解烦,自顾烟波里。
枕石正酣眠,渐入周公美。
一阵清香风送来,又被河东毁。

闲评:感觉如何填好词其他方面可以不用在乎,但在章法、布局上还在下点工夫,上下片之间老是喜欢搅和在一起。起首两拍,让人一看就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棚下乘凉到底乘了没有,怎么忽然又撇开不提了呢。明明说好的乘凉,原来下片去石头上睡觉了,怪不得四处找不到人。在主题表达上,除了棚下两字真还没看出暑夏的景致来。至于瓜田李也不能硬是把人家瓜田李下一个好好的成语给无辜拆散吧,你这样让被挑剩下的“下”字还有脸见人吗。而词的前两拍与后两拍几乎是割裂的,具体想表达什么就显得迷糊了些。而被重点照顾的柳絮,虽然花期可能比较长,各地飞絮时期不一致,但一般是用来刻画春暮比较多,用来刻画暑夏感觉分量还是不够些。下片的清香也一样,到底是什么香呢?瓜香、荷香那夏季肯定浓烈,如果是普通的花香,应该还是春天更氤氲些吧。至于其他的,除了下片第二拍用词不够精当外到感觉不错,特别是上片结,甚有余味。问题这一句也比较熟见,无法让人以此句而涵盖全篇。


30陈心儿 (落)
卜算子*夏夜

[attach]162746[/attach]

疏雨又轻弹,翡翠平湖落,
上下游鱼自在欢,逐水悠悠乐。
酥手托香腮,斜倚荷花阁,
暑气难消懒散人,困等清风濯。
闲评:主题不够显明些,除了从自己笔下的暑气两字,看不出其他的暑夏滋味来。但主旨还比较清晰,通过鱼之乐和人的懒的对比,较好地刻画了美人慵懒的姿态和无聊的意趣。从格律上看非常好,既没有出律之处,也没有无意义的重字。从结构上看也很得体,上片写景,下片写人,虽没有强烈的情感起伏,但也让人感觉典雅、宁静,称得上真正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用语上看,也比较清纯、细腻,特别是下片起首两拍,刻画得非常动人。但也有个别地方不够讲究些:一是第二拍的“落”字用得过猛,因为前面是疏雨是轻弹,而在衔接上也缺乏衔接动作。如是:直向平湖泊,可能会好些。第三四拍稍浅白,十多个字就只刻画了鱼在水中游五个字,不够凝练些。下片第三拍“暑气”属于自说自话,前面那么多铺垫没能让人感受到一点暑气。如果能通过具体景物、人的行为的刻画而让读者自己感受的话,那才算成功。“懒散人”同样如此,虽然前面对懒散人的刻画比较成功,但也没必要自己挂在嘴边吧。尾结的“清风”也稍不合时宜,若是凉风,应该会更得味些。

文/天涯一人 (代)
卜算子*夏夜

[attach]162744[/attach]

月下诉情深,无月如何代。
小字题诗相伴今,料也难更改。
今夜好多星,云隐还真快。
漫漫长宵又十年,不减深深爱。

闲评:这是夏夜?我感觉怎么象是秋思呢。不过,这思也不是很真挚,起拍诉情衷多好,诉情深与结拍的深深爱不是呼应,而是陷得太深。第三拍的相伴今与下片起拍的今夜也同样有点漫不经心。既然小字题诗那不说到今读者也知道从未停止的,因为又十年啊。上片尾拍的“料也难更改”衔接得也根本不对头,难改的是情吧?不是题诗行为吧?下片“好多”两字与全篇的语言风格完全格格不入。下片第二拍看起来承接还可以,但与景物描写与情感刻画没一点关联。若是“陪我杯中醉、恨我重帘碍”之类则更能突显其“深深爱”。下片第三拍的“又”字更是碍眼,一别十年我觉得已经很漫长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可以空白,更何况正是青春情热的时期,也就七年之痒而已,被你这一个又字,人家还不赶紧改嫁啊。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www.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