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一期曲班AB组第四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七色花    时间: 2014-5-30 17:59
标题: 一期曲班AB组第四讲作业帖
第四讲作业:
一.阅读:1.《训蒙骈句》,2.《笠翁对韵》
二.问答题:解释如下。
1.什么叫骈文。
2.对联。
3.肩头句与肩头对。
4.鼎足对
三.按介绍的杜甫的“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试写一首端午。
   1.使用旧韵平水。
   2.此次主要看平仄与对仗有观点知识,起承转合等章法暂不考查。



作者: 盛世飞歌    时间: 2014-6-10 05:27
本帖最后由 盛世飞歌 于 2014-6-11 04:41 编辑

一、(省略)
二、问答题:解释如下。
1.什么叫骈文。
答: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四个字,六个字六个字相间的文章。例如:《与朱元思书》
2.对联。
答: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非常被民众喜闻乐见,一般由两句话即上下两联组成,两句话好像双胞胎,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3.肩头句与肩头对。
   答:⑴、肩头句,上三下四结构的句子,就是肩头句。
       ⑵、肩头对,由两个肩头句,即两句上三下四的句子组成相对的联句。
4.鼎足对
人们常用“鼎足”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所谓“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鼎足对”是“三柱联”的一种形式,《载敬堂集?载敬堂联话》:“'三柱联'分平排式三柱联和鼎足式三柱联,后者即‘鼎足对’。‘三柱联’由一幅上联和两幅下联组成,两下联同对一上联,一上联收于仄声,两下联皆收于平声。”

三.按介绍的杜甫的“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试写一首端午。
    1.使用旧韵平水。
    2.此次主要看平仄与对仗有观点知识,起承转合等章法暂不考查。
七绝*端午
文/盛世飞歌
端午节-时-包-彩粽
仄仄平-平-平-仄仄
汨罗江-上-竞-龙舟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年-习俗-祭-屈子
平平-平仄-仄-平仄
一曲-离骚-融-国忧
仄仄-平平-平-仄平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www.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