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都网

标题: 莫问何来,但求何去——弥勒县跟“弥勒佛”有关系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释远    时间: 2011-12-6 15:12
标题: 莫问何来,但求何去——弥勒县跟“弥勒佛”有关系吗
弥勒是不是中国唯一以“弥勒佛”命名的城市?究竟是先有“弥勒佛”还是先有弥勒县城,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缘何佛文化盛行?弥勒县的县名是怎么得来的?  近日,红河州委宣传部长伍皓一条发在微博上的消息激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弥勒”本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
  伍皓2月9日发表了一条微博:“昨天(2月8日)领外商到红河州的弥勒县考察。外商对弥勒城外山顶上那尊弥勒大佛叹为观止。是啊,一尊大佛使四川的乐山名扬天下,佛教文化撑起了乐山旅游。如何让弥勒的佛教文化推动弥勒旅游升级?外商问:弥勒是不是中国唯一以佛命名的城市?如果是,那文化的价值就太大了。我没有考证过。向万能的微博求证!”

  弥勒寺、弥勒县,以“弥勒”做名字的地方不少,弥勒县的命名与弥勒佛有关系吗?有网友认为,弥勒县是由弥勒寺、弥勒佛演化而来的。

  原弥勒县文体局、旅游局局长钟鹤森说,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弥勒佛、弥勒寺、弥勒县同名只是一种巧合。“弥勒”是由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演化而来,在南诏时期,有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迁徙到弥勒,少数民族首领叫做“弥勒子”(音译)。这个部落就是以现在彝族阿细人为主,因为其部落首领叫“弥勒子”,几经演变,就成为现在的弥勒县。钟鹤森做过调查,他询问过居住弥勒县西一、西三镇的阿细人“你们的祖先叫什么”,得到的回答都是“弥勒子”。而关于弥勒部落,在《弥勒县志》中也有详细的记载。所以说,弥勒县城名字的由来与弥勒佛没有关联。

 先有弥勒佛才有弥勒县
  高19.99米的弥勒大佛矗立在弥勒县锦屏山风景区。风景区的李主任说,原来的弥勒寺已经破败不堪,现在见到的弥勒大佛是1999年在寺庙原址上修建的。弥勒县的弥勒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从建寺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了,而传说中的弥勒佛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象征着“未来”的意思。弥勒县是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弥勒州改过来的,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历史史料,不难明白,先有弥勒佛,后有弥勒寺,再后来才有弥勒县城。

  弥勒县原本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地,有彝族、苗族、回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此地缘何“佛”文化盛行呢?

  钟鹤森介绍,弥勒寺是在明朝时期由和尚如玉修建的,自此佛教文化传进弥勒县。因为弥勒佛与当地人的祖先“弥勒子”同音,当地人很快接受了佛教文化,现在弥勒县寺院很多,都供奉着弥勒佛。

  1999年重建弥勒寺、弥勒佛的时候,弥勒县组织专家召开了论证会,当时的口号是打造“佛城文化”。钟鹤森说,专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全国、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与弥勒佛同名的城市。因此,弥勒寺、弥勒佛、弥勒县同名实属罕见。提起弥勒县,就想起弥勒佛,这就是弥勒县珍贵的文化资源。

  红河州旅游局长吕娅莎说,要大力打造弥勒的佛文化。现在弥勒的宣传语就是“福地弥勒”,“福”与“佛”同音,红河州准备把弥勒打造成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体。
  
作者: 释远    时间: 2011-12-6 15:23
有感撰一联:

莫问何来,论世界起源尚有诸多迷惑,不惟弥勒
但求咋去,叹人间道场还遗无尽竹声,直望前途
作者: 风筝    时间: 2011-12-14 23:03
而传说中的弥勒佛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象征着“未来”的意思。弥勒县是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弥勒州改过来的,一直沿用至今。

弥勒州是咋来的,也是由“弥勒子”而来吧




欢迎光临 联都网 (http://www.china-liandu.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